初中苏科版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发声
C.声音在真空中可以传播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的听力范围是20~2000Hz,和海豚差不多
B.人们很容易区分二胡和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不同
D.可以利用超声波清洗物品,说明声音只能传递能量,不能传递信息
3.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
A.掩耳盗铃B.语无伦次C.震耳欲聋D.莺声燕语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用小提琴的演奏过程中,不断调整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5.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筒中,用嘴吹管的上端,上下推拉“活塞”,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哨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
6.用洁面仪洗脸是近年来兴起的最新洁面方式,洁面仪也被称作洗脸刷(如图),它主要运用超声波原理让洗脸刷上的细毛震动,从而达到高效无刺激的清洁和按摩效果。关于这项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洁面仪是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的具体应用
B.洁面仪工作时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超声波不能被我们听到,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不够强烈
D.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我们听不到
7.学校倡导:校园内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这里的“大”和“轻”是指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8.小明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B.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拨动粗细不同的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
9.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发声停止,声音不会消失
C.振动的音叉激起的声波看不见,因而不存在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0.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11.图中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装置可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B.乙图:从左向右依次敲水瓶,音调越来越低
C.丙是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与蝙蝠在夜间飞行时的原理相同
D.丁是摩托车的消声器,其作用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2.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B.乙图: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反复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D.丁图:蝙蝠的导航系统在太空中依然可以发挥作用
二、填空题
13.我市制定了《中高考期间禁噪方案》,规定中高考期间各考点的噪声响度不得超过45__________(填单位);同时交警部门在考场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14.如图是湖北随州曾侯乙出土的战国时期编钟,距今2400余年,人们仍然能用这套编钟演奏古今乐曲,且音域宽广,声音优美,演奏音乐时,依靠编钟 ______发声,音域宽广指发出声音的 ______丰富,声优美指的声音的 ______好听。
15.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_________相同,___________不同(填“音调”、“响度”或者“音色”)。
16.如图所示,甲实验中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实验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若在月球上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甲实验_______看到对应的现象,乙实验_______看到对应的现象。(均填“能”或“不能”)
17.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_____来辨别主人。通常我们用大小不同的力拍打鼓面,我们听到声音的______不同,“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______。(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18.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用______的音叉慢慢移近并接触乒乓球,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产生的。我们如果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叉,此时将观察到______,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_____有关;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将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
(3)如果在月球上进行图乙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挂在左边音叉旁边的乒乓球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弹起,说明______。
三、简答题
19.塑料尺是我们每个同学都有的文具,我们还可以用他来做许多声学实验,我知道你也行!请说出用它做的两个实验.
20.“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0.2m/s,则这个世界将就变成…”,写出四个较合理的场景.
21.在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响亮,这是为什么?
22.静静的考场中,我们能听到自己书写的声音.现在,将你的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写字,你听到的书写声有什么不同吗?写下你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B
3.C
4.D
5.B
6.A
7.B
8.B
9.D
10.D
11.C
12.C
13.dB 声源
14.振动 音调 音色
15.音调、响度 音色
16.能 不能
17.音色 响度 响度
18.正在发声 乒乓球被弹开 振动 球被弹得更远 振幅 空气 不会 真空不能传声
19.(1)将塑料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并保持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塑料尺的另一端,观察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并听塑料尺振动的声音.结论:塑料尺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改变塑料尺向外伸出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塑料尺,观察塑料尺振动的快慢及其发声情况.结论:塑料尺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0.(1)上课铃响了,过很长时间后同学们才能听到,所以同学们还在校园内活动;
(2)汽车的行驶速度比喇叭的声速传播的快,汽车喇叭就失去了作用;
(3)裁判员就无法计算起始时间;
(4)电视机屏幕上的场景与声音给人以同步的感觉,假如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只有0.2m/s,人看到电视机屏幕上的场景与声音严重不符。
21.在屋子里说话,说话的声音传到墙壁上又反射回来,时间差太短,我们不能分辨出回声与原声,我们听到的是回声与原声的混合,原声回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增强,因此我们听到的响亮;
在空旷地方说话,声音传播出去,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物,不能反射形成回声,我们听到的只是原声,因此听起来就没有屋子里响亮
22.听到的书写声比原来响的多 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习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