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0) 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0) 教案第1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0) 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长度的测量.教学目标:1.知道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2.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3.了解误差的意义.4.初步学会长度估计测量的方法,体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时的喜悦。5.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1、单位换算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导入新课:  请一位坐在最前面和最后面的同学站起来,请问,谁比较高?  怎么证明呢?站在一起比较效果很明显,后面的同学较高一些,说明后面同学身体长度大一些。刚才我们是通过比较的方法得到结果的。  那如果我想知道两个东西谁长,但又不能放在一起比较怎么办?----比如,同一张桌子的长宽高。    请同学们来目测一下我们课桌的长宽高,你觉得哪一个长度最大? 怎样去证明呢?如果不能直接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那就需要借助第三个物体。比如,手,书本。选取两个学生用手比较的结果。 手的大小不同,选取的标准就不一致,最终导致结果不一样。   我们发现测量的标准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为了方便交流,我们就要选取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这个公认的标准量就被称之为“单位”。当我们用这个标准量去与物体相比较,这种行为就叫做“测量”  单位:1960年,国际计量大会上就通过了一套单位制,叫做“国际单位制”,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  符号:m提问:之前你还学过哪些单位?板书: 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以上,同学们例举的是常用单位,除此以外还有 微米 μm  纳米 nm这些长度单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换算关系: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1mm=1000μm   1μm=1000nm100010、就是进率接下来,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这下长度单位,手臂伸长相当于一米,指甲盖宽度相当于一厘米,拳头宽度接近一分米,一毛钱硬币厚度接近一毫米。。。单位换算法则:  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  小单位大单位:乘以进率的倒数练习:请你完成下列单位换算32m=       cm=       cm 80dm=      km=       km637m=      km=       km4.76km=      m=        m33mm=       m=        m 有了测量的标准,还要有测量的工具——刻度尺除了刻度尺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测量工具,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下:卷尺、直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    观察老师手里的两把刻度尺,他们有什么区别呢?(展示两把刻度尺)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这两把刻度尺一次能够测量的最大长度不同——量程不同    每一小格的长度也不同——分度值不同观察你手中的刻度尺,记录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填到p103  学习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2、对齐零刻度线,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3、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测量结果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在读数时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物块边缘位于27--28mm之间,这是我们认为物块的长度是27mm多一些,多出来多少呢?这就需要我们来估计一下了。如果一毫米分成十份,我们估计它多出来7份,我们就认为它的是27.7mm,其中,27mm为准确值,0.7mm是估读值,那么以后在读数时,既要读出准确值又要读出估读值。   当然,由于个人差异,估计值会有所不同,有人认为多出来8份,就读为27.8mm,有人认为多出来6份,就读为27.6mm,这些读数都正确,不同的原因是因为有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我们通常选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测量的标准,也有了测量的工具,请同学们来测量一下我们物理补充习题的宽的长度。 练习:测量物理书的宽度。 学生实践收集学生的测量结果: 结果不一样,是因为有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延生:测量书本中一张纸的厚度方法:测多量少法    答:后面的同学高站在一起比较     学生实践 用手去比较,用书去比较。  结果不同       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测量范围不同,每一小格的示数不同   学生观察     学生复述                       学生实践        从比较过渡到测量        利用身体部位的长度让学生感受长度单位       趁热打铁,及时训练                                          分析数据 引入误差概念 四、板书设计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米 符号:m常用单位: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km  dm   cm  mm  μm  nm  单位换算  刻度尺的使用   长度的测量教学反思 本节课表面上看没有多少东西,实际上内容较多。本节课涉及到两个重点:一是长度单位换算;二是刻度尺的使用。    首先,用比较学生个子来引入长度概念。再来比较课桌的长宽高,引入公认标准量的概念。随后介绍国际以及常用单位。结合身边物体的长度了解掌握长度和时间单位的基本概念。并用较长时间讲了长度单位的换算。使学生一些不正确的操作暴露出来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    对于长度时间测量的方法工具使用采取学生参与活动,教学内容融入到活动中。先让学生使用刻度尺在黑板上自己测量,其他同学纠错,使学生一些不正确的操作暴露出来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结合课本信息快递知识,掌握并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让学生利用刻度尺对身边物体如书本的实际测量,通过学生实际的动手,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印象深刻。同时收集学生测量的数据,展示不同的测量结果,引入误差概念。对于误差与错误的区别部分,针对学生测量过程中的问题分析那些使误差那些是错误,总结误差和错误产生原因和区别,了解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相关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实验器材,电教设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