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4 运动的相对性(11) 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4 运动的相对性(11) 教案第1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4 运动的相对性(11) 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4 运动的相对性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4 运动的相对性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世界是运动的,运动与静止,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物体能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世界是运动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一节看似简单,但它却深深地影响运动和力、机械能的学习。在自然界里,一切物体的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在各种各样的运动中,机械运动最普遍、最简单,学生也最熟悉。初中物理从简单的运动开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逐步展开对物理的学习。此外,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也是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这节内容是初中物理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于初中物理乃至所有科学学科的学习都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学生对运动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学生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论还是比较陌生的。在兴趣方面,学生对“运动”是惊奇的,令他们惊奇的是运动的各种现象,他们只满足被新奇的实验现象所吸引,希望看到鲜明、生动、不平常的实验现象,但并未产生探索这些实验现象发生原因的动机,有部分学生开始表现操作方面的兴趣,他们要求通过自己的活动对实验现象施加影响,但又往往忽略对现象本质的认识。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同时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停运动着的世界中,能举例说明常见的运动现象。2、了解人们描述运动的不同方式,举出文字、绘画等作品中描述运动的例子。3、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能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运动与静止      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演示,多媒体辅助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环节一:引入课题师:播放有关运动的视频:微观的布朗运动,宏观的奔跑的马、运动的火车、升空的火箭、八大行星等等。生:观看视频,并说说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一系列运动现象,引导学生得出:我们处在一个运动变化的世界中,从微观粒子到宇宙中的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从而明确本节课的主题:第五章物体的运动——运动的相对性,简洁明了,。环节二:认识运动和静止师:同学们会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吗?我们来做个“谁动了”的游戏。(游戏设计:请两位学生站到讲台旁边,下面的学生闭上眼睛,此时让其中一名学生走到门的旁边,再让下面的学生睁开眼睛)师:请问:“刚才谁运动了?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生:到门边的同学运动了,他的位置变化了。师:同学们通过“物体位置变化”来判断运动的,请看图1这是一列运动中的动车,你看出来了吗?生:看不出来,没有背景,没有物体作比较看不出位置是否改变。师:看图2这样能看出来吗?   生:这样可以看出是运动的了,火车相对于站台位置改变了师:看来要判断位置变化,必须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回顾开始播放的有关运动的视频,具体说说描述的对象相对于什么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说是运动的。生:画面1:马相对于草地,位置改变,我们说它是运动的画面2:火车相对于房屋,位置改变,我们说它是运动的画面3:火箭相对于地面,位置改变,我们说它是运动的画面4:窗户相对于墙壁,位置不变,我们说它是静止的师:给出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通常简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不变,叫做静止。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设计意图:学生对于运动的现象已经能够说出位置发生了改变,但对于判断位置的改变要和另一个物体比较这个意识是较模糊的。为此在游戏后,借助图片背景从无到有的变化帮助学生明确判断物体位置的改变需要将研究的物体和另个一物体作比较。进而通过用较为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视频中运动的现象,给出生活中运动和静止的定义,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相对于传统的通过归纳的方法给出概念,这种处理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参照物”的定义,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环节三:用概念、定方法师:出示课本P122图5-38,如图是高速摄影机拍摄的运动员跑步时在不同时刻的画面,请用刚得到的定义分析以下问题:,以地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____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墙是_____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生:运动、相对于地板运动员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静止、相对于地板位置不变师:可见: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要明确参照物。师:播放小船行驶的视频(图3、图4)  师:你认为小船是运动的,小船相对于__________位置改变?生:小船相对于房屋位置改变,所以它是运动的。师:认为小船位置改变,除了选房屋为参照物,还可以选什么为参照物?生:还可以选地面、植物等。师:你们认为大船是静止的,大船相对于__________位置不变?生:大船相对于房屋、地面、植物等位置不变,所以是静止的师:可见:参照物的选择不是唯一的。师:归纳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①确定研究对象;②选取参照物(不是唯一的);③明确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设计意图:总结出概念后,结合生活中运动和静止的实例分析,强化其对运动、静止概念的理解。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实例分析从两个方向展开。一个是给定参照物,判断不同的研究对象是运动还是静止,再者给定研究对象的运动或静止状态,说说所选的参照物是什么,逐渐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并能归纳出判断运动和静止的一般方法。环节四:展开辩论、体会相对性师:用刚才总结的方法来判断小明和小华对火车运动情况的描述,哪个说的有道理呢?展开辩论赛。生1:火车相对于站台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所以小明的说法正确。生2:自己所在的火车相对于旁边的行驶的火车,一开始位于车头,后来位于车中部,所以位置发生了改变是运动的,所以小华的说法正确。师:学生的描述都符合刚才的分析流程都有道理,那么两位同学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为什么对同一物体的描述会截然相反呢?生:他们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师:同一个物体,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我们可以说它是静止的,也可以说它是运动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相对性。被选为参照物的物体,我们认为它是不动的。师:请从运动的相对性的角度分析以下事例。例1、当人站在商场上升的自动扶梯上时,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生1:选地面为参照物,人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改变,人是运动的。生2:选所站的台阶为参照物,人相对于台阶位置没有改变,人是静止的。师:例2、所谓:“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认为云朵向西运动,是以什么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生:第一个是月亮、人或山为参照物,第二个是云为参照物师:之所以有不同的判断结果是由于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总结参照物选择的注意事项。①“地面”优先:在研究地面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我们一般优先选择“地面”为参照物。②任意选择:一般情况下,根据研究目的,尽可能使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简单、清楚、容易描述。③禁止选择研究对象本身设计意图:环节三中归纳出了判断物体运动与静止的一般方法,在用这个方法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学生会下意识的选择地面或者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为此设计辩论赛,发现小华选旁边运动的列车为参照物来判断出自己的列车是运动的这一结论同样是符合刚才总结的判断方法的,从而产生矛盾的判断结论,借此形成运动的相对性的概念。结合此例,学生知道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一旦被选为参照物了,我们就认为它是静止的了。环节五:相对性的应用师:播放“抓子弹”的有趣动画,激起兴趣,引出人们对运动相对的利用。(一)相对静止的应用师:例1、接力比赛中顺利接棒是获胜的关键之一,那么如何能更好的顺利接棒呢?生:接棒队员提前奔跑,两名队员相对静止。师:例2、空中加油如何实现的。请两位同学用这两架纸飞机模拟一下。生:战斗机和加油机保持同方向、同速度飞行,两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师:例3、地球同步卫星看上去永远停在地球某处的上空这是怎么回事呢?生:同步卫星自转一周的时间和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两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二)相对运动的应用师:例1、介绍影视制作中的“背景拍摄法”,镜头前固定一气球,让背景动起来,若人以背景为参照物那就会认为气球在动。请问“西游记”拍摄时,如何拍出孙悟空腾云驾雾的画面呢?生:让孙悟空的扮演者做好飞行的动作,滚动后面蓝天白云的背景就可以了,以背景为参照物演员就会产生在飞行的视觉效果。师:例2、飞机在升空前必须经历模拟飞行,以验证其可靠性。这一过程是在风洞中进行的,请同学们解释一下这种模拟飞行的原理。生:风洞里的空气高速向后流动,若以高速气流为参照物,飞机就是在高速向前飞行。这是相对运动的运用。设计意图: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要应用于生活。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从相对静止和相对运动两个方面运用所学的知识,学生感受物理是有用的。在实例的分析中,学生回顾复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环节六:课堂小结师:现在你对运动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学生结合自身所学,参照黑板上的板书内容总结本节课主要的知识内容、思维方法。课堂达标例1、一位唐朝诗人坐船顺流漂下,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迎面来;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问1、认为“山迎面来”,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的问2、认为“山不动”,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例2、说说下图中几个人谁描述正确,为什么?       例3、甲乙丙三个人分别并列坐在三个升降机中,甲看见楼房在上升,乙保持不动,丙也在上升,那么你认为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如何?       设计意图:通过适当的课堂练习巩固学生所学,例题选择有浅入深,难度逐渐增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思维训练。 板书设计四、世界是运动的           一、运动与静止  1、参照物: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2、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不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二、运动的相对性三、运动的物体能量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称之为动能。  

    相关教案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4 运动的相对性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4 运动的相对性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前测,新课学习,后测,运动的相对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4 运动的相对性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4 运动的相对性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5.4 运动的相对性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5.4 运动的相对性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课堂学习,当堂检测,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