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018)16 猫学案
展开包头市第二十四中学2021-2022年导学案
语文七上
主备人 学生姓名: 年级 班 组 | |||||||||||||||||||||||||||
课题:《猫》 计划课时:2课时 日期: 年 月 日 | |||||||||||||||||||||||||||
学习目标: 1、准确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了解三起三落、互为关联的情节和结构。 2、揣摩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复杂变化的感情,并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3、学会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世原则。 | |||||||||||||||||||||||||||
任务与问题 | 方法与要求 | ||||||||||||||||||||||||||
【课前预习】 要求: 1、自主预习,标注段落序号。 2、查字典标注生字读音、理解生词意思。 3、了解作者。 【基础闯关】 1、本文的作者是 代作家、学者、翻译家 ,福建长乐人。 2、初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忧郁( ) 懒惰( ) 怂恿( ) 污涩( ) 红绫( ) 怅然( ) 蜷伏( ) 惩戒( ) 虐待( ) 乞丐( ) 畏罪潜逃( ) (2)解释下列词语 怂恿: 怅然: 蜷伏: 断语: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预警 乞丏 怅然 蜷伏 B.安祥 叮嘱 悲楚 断语 C.消耗 忧郁 懒惰 怂恿 D.冤枉 潜逃 虐待 惩戎 【整体感知】 1、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试着给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并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2、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默读课文,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合作探究】 【探究一】 1、第一只猫死后,“我”安慰三妹说:“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三句话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3、作者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人生道理?
【探究二】 1、品味下列语句,说说各句的表达效果。 ①(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②大家都不高兴,好象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 ③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④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类文阅读】 猫 冢 宗 璞 (1)20世纪70年代初,一只雪白的、蓝眼睛的狮子猫来到我家,我们叫它狮子,它活了5岁,在人来讲,约30岁,正值壮年。它是被人用鸟枪打死的。当时它刚生过一窝小猫,好的送人了,只剩一只长毛三色猫,我们便留下了,叫它花花。花花5岁时生了媚儿,因为好看,没有舍得送人。花花活了10岁左右,也还有一只小猫没有送出。也是深秋时分,它病了,不肯在家,曾回来有气无力地叫了几声,用它那妩媚温顺的眼光看着人,那便是它的告别了。后来它忽然就不见了。猫不肯死在自己家里,怕给人添麻烦。 (2)孤儿小猫就是小花,它是一只非常敏感,有些神经质的猫,非常注意人的脸色,非常怕生人。它基本上是白猫,头顶、脊背各有一块乌亮的黑,还有尾巴是黑的。它的尾巴常蓬松地竖起,如一面旗帜,招展得很有表情。它的眼睛略呈绿色,目光中常有一种若有所思的神情。我常常抚摸它,对它说话,觉得它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回答。若是它忽然开口讲话,我一点儿不会奇怪。 (3)小花有些狡猾,心眼儿多,还会使坏。一次我不在家,它要仲给它开门,仲不理它,只管自己坐着看书。它忽然纵身跳到仲的膝上,极为利落地撒了一泡尿,仲连忙站起时,它已方便完毕,躲到一个角落去了。“连猫都斗不过”成了仲的一个话柄。 (4)小花也是很勇敢的,有时和邻家的猫小白或小胖打架,背上的毛竖起,发出和小身躯全不相称的吼声。“小花又在保家卫国了。”我们说。它不准邻家的猫践踏草地。猫们的界限是很分明的,邻家的猫儿也不欢迎客人。但是小花和媚儿极为友好地相处,从未有过纠纷。 (5)媚儿比小花大4岁,今年已快9岁,有些老态龙钟了。它浑身雪白,毛极细软柔密,两只耳朵和尾巴是一种娇嫩的黄色。小时可爱极了,所以得“媚儿”之名。它不像小花那样敏感,看上去有点儿傻乎乎。它曾两次重病,都是仲以极大的耐心带它去小动物门诊,给它打针服药,终得痊愈。两只猫洗澡时都要放声怪叫。媚儿叫时,小花东躲西藏,想逃之夭夭。小花叫时,媚儿不但不逃,反而跑过来,想助一臂之力。其憨厚如此。它们从来都用一个盘子吃饭。小花小时,媚儿常让它先吃。小花长大,就常让媚儿先吃。有时一起吃,也都注意谦让。我不免自夸几句:“不要说郑康成婢能诵毛诗,看看咱们家的猫!” (6)可它们不见了!两只漂亮的、各具性格的、懂事的猫,你们怎样了? (7)据说我们离家后的几天中,小花在屋里大声叫,所有的柜子都要打开看过。给它开门,又不出去。之后就常在外面,回来的时间少。再以后就不见了,带着爱睡觉的媚儿一起不见了。 (8)“到底是哪天不见的?”我们追问。 (9)都说不清,反正好几天没有回来了。我们心里沉沉的,找回的希望很小了。 (10)“小花,小花,快回家!”我的召唤在冷风中向四面八方散去。 (11)没有回音。 (12)猫其实不仅是供人玩赏的宠物,它对人是有帮助的。我从来没有住过新建成的房子,旧房就总有鼠患。在城内乃兹府居住时,老鼠大如半岁的猫,满屋乱窜,实在令人厌恶,抱回一只小猫,就平静多了。风庐中鼠洞很多,鼠们出没自由。如有几个月无猫,它们就会偷粮食,啃书本,坏事做尽。若有猫在,它不用费力去捉老鼠,只要坐着,甚至睡着喵呜几声,鼠们就会望风而逃。一次父亲和我还据此讨论了半天“天敌”两字。猫是鼠的天敌,它就有灭鼠的威风!驱逐了鼠的骚扰,面对猫的温柔娇媚,感到平静安详,赏心悦目,这多么好!猫实在是人的可爱而有益的朋友。 (13)小花和媚儿的毛都很长,很光亮。看惯了,偶然见到紧毛猫,总觉得它们没穿衣服。但长毛也有麻烦处,它们好像一年四季都在掉毛,又不肯在指定的地点活动,以致家里到处是猫毛。有朋友来,小坐片刻,走时一身都是猫毛,主人不免尴尬。 (14)一周过去了,没有踪影。也许有人看上了它们那身毛皮——亲爱的小花和媚儿,你们究竟遇到了什么! (15)我们曾将狮子葬在院门内的枫树下,大概早融在春来绿如翠、秋至红如丹的树叶中了。狮子的儿孙们也一代又一代地去了,它们虽没有葬在冢内,也各自到了生命的尽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生命只有这么有限的一段,多么短促。我亲眼看见猫儿三代的逝去,是否在冥冥中,也有什么力量在看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在消逝呢? 1、文章先后介绍了家中所养的哪几只猫?它们的命运有什么不同?
2、第(6)段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有人认为第段与文章关系不够密切,应当删去,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4)文章只在末尾提到了“猫冢”,却以《猫冢》为题目。请分析其作用。
| 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 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18日,他在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殉难。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 ||||||||||||||||||||||||||
反 思
|
| ||||||||||||||||||||||||||
语文七年级上册16 猫第2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16 猫第2课时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 走进文本,师友交流 品读文本,合作研讨 探究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6 猫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6 猫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交流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16 猫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6 猫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