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7.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同步教案

    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7.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同步教案第1页
    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7.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同步教案第2页
    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7.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同步教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概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氧循环中的作用。(重点)2、概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重点)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探究性实验设计能力。情感目标:说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所起的作用,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概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氧循环中的作用。2、概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难点:说出生物圈的概念以及绿色植物与水循环的关系。三、教学准备:1、  准备实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实验材料。2、  FLASH:(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2)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氧循环中的作用;(3)蒸腾作用(2个)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氧循环 [讲述]: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生物圈氧含量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讲解]: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的总称,叫生物圈。人类也是生物圈中的一个成员。标题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指物质的循环利用。这节课我们着重讨论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氧和水的循环。[小资料]:一个人一天平均吸入25千克的空气,消耗其中约1千克的氧。当空气中氧的含量下降到7%8%时,人就会昏迷、窒息,甚至死亡。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计算:1公顷树林的叶片的总面积约为5000070000平方米,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 提出问题:什么是生物圈?认同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二氧化碳和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可见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是多么重要。    [提问]:你能说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吗?    [提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会不会因此不断得增多?    [播放FLASH]: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氧循环中的作用。    [小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影响氧循环,使生物圈子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处于相对平衡。    [提问]:但是现在由于世界人口的增多、森林的破坏以及人类工业生是规模的扩大等,导致生物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高。如果人类再不采取措施,我们的地球将会怎样?    [提问]:有一句俗话大树底下好乘凉,你知道好乘凉的原因吗?让我们共同探究这个问题。    [阅读]:找出蒸腾作用的定义。    [实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提供器材]:一株带叶的盆栽植物,透明塑料袋,线。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说明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纷纷举手回答: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呼吸;燃烧煤炭、石油等;汽车的尾气;自然界的火灾等。回答:不会,因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会为断放出氧气。观看FLASH。积极举手发言,提到温室效应,动物和人类因为缺氧出现各种病症等。同学们都说,大树底下阴凉,但说不出确切原因。阅读书本,粗略知道蒸腾作用的概念。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探究实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全班交流]:略。    [出示]:两种设计方案。        [提问]:你认为哪种方案设计得更合理?    [思考题]:    1.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什么现象?2.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来自哪里?3.这些水分从植物体的什么器官、什么部位散失出来的?4.蒸腾作用的过程:[播放FLASH]: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问]:这个实验应设计成什么样会使实验效果更为明显?     [讨论]:植物蒸腾作用对自身的意义及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    [提示]:1.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的水却往高处流呢?动力是什么?2.夏天洗澡后,人们会感到凉爽,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的温度吗?         普遍认为左边的设计更合理,解释按右边的方案,可能塑料袋内的水珠一部分是从土壤蒸发出去的。   带着问题观看FLASH。积极举手回答:1、2略。3.水分是从植物体叶片上的气孔散失出去的。4.根气孔。  讨论后提出实验方案:选择一株没有叶的植物做同样的实验,效果会更明显。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热烈讨论。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小结]:1. 促进水的吸收和运输。2. 促进了植物体内溶解在水中无机盐的运输。3. 降低了叶片的温度,避免因强烈阳光照射而灼伤叶片。[小资料]: 一株玉米从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表所示:生长期中总吸水量204228g100%作为组成成分的水1872g0.29%维持生理过程的水250g0.12% 98.98%     [提问]:你从小资料中发现了哪些疑问?    [小结]:植物吸入体内的水分,只有1%左右真正用于各种生理过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99%左右的水分却被蒸腾掉了。    [观察]:图7-5,阅读相应文字,并思考以下问题:    1.图中的箭减少方向分别代表什么过程?    2.绿色植物对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起什么作用?    [播放FLASH]: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小结]: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还稳定了水循环。                 提出疑问:1.植物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水呢?
        2.吸收的水分中大约99%的水到哪里去了?
        3.水是从哪儿?  对于提出的问题,同学间互相讨论、解决。   带着思考题阅读课文。   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水循环,还稳定了水循环。    五、板书设计: 3单元  7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一、植物与生物圈的氧循环二、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探究实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六、课堂作业:一、填空题1.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______________,放出______________,维持生物圈的______________平衡。2.生物圈是地球上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总称。3.植物体内水的散失,主要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通过叶的______________进行的。4.植物通过______________作用散失水分,可以促使水的吸收与运输,协助溶解在水中的______________在体内运输。二、选择题1.如果陆生和水生植物大量减少,大气中急剧增加的成分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C.甲烷    D.一氧化二氮2.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                   A.用于光合作用   B.用于呼吸作用C.用于蒸腾作用  D.贮存在体内3.在水循环中,水蒸发量最多的是                   A.海洋   B.陆地C.河流   D.湖泊4.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                    A.降低植物叶片表面及其周围环境的温度B.增加空气的湿度,有利于形成降雨C.促使水的吸收与运输D.以上三项都是三、简答题 用图解方式简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四.完成课本P122思考题和补充习题P77-P78  

    相关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内容目标,科学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目标达成途径,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习指导,学习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苏教版第一节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苏教版第一节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习指导,学习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