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鲁迅先生曾说过一句非常有趣而又深刻的话:“一个人要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不可能。”鲁迅的话告诉我们( )
A.人类社会总要受到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
B.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C.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
D.人类社会是由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2.“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要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B.我们要学会在自然中寻找快乐
C.我们要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D.我们要与所有的人交往
3.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下列有关互联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上网可以无所不能
②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
③网络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④网络提高了我们的办事效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联合发布《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到1.83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94.9%。我们在上网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是( )
A.网络交友,慎重选择 B.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C.网络信息,善于辨别 D.网络生活,随性参与
5.上海迪士尼乐园将调整外带食物入园的规则,除需再行加工、保温存储及带刺激性气味的食品外,游客将可以携带供自己食用的食品进入乐园。(事件追溯:上海迪士尼曾因禁止游客自带食品被一名大学生告上法庭,上海迪士尼回应禁止自带食品是“惯例”)。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符合城市管理者的思路就好
B.修改规则可以杜绝城市中不合理、不合规的现象
C.要积极改进规则,原有规则不符合实际的应调整和完善
D.部分企业的规则意识不强,不利于城市管理
6.“人独处时谨慎不苟。”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要严格要求自己
②不要独处,尽量与外界沟通
③要加强自律
④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下列表述能体现平等的是( )
A.某公司规定不招收女员工
B.李某因被查出携带乙肝病毒被拒绝录用
C.老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D.李局长帮助朋友调动工作,收到朋友送给的5万元人民币
8.细节显现人品,用语衬托修养。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情境中,你认为用语修养不恰当的是( )
A.乘地铁时,小颖赶时间想赶紧出站,她对周围的乘客说“劳驾让一下”
B.小平参加市里组织的演讲比赛,她对帮忙审核文稿的老师说“请包涵”
C.过端午节,与朋友聚餐时,小吴爸爸因有事先走,他向大家说“失陪”
D.毕业多年,小涛去看望老师,离开时他对出门送行的老师说“请留步”
9.下列关于诚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诚信是立业之基
B.只要诚信,就一定能获得事业的成功
C.诚信是企业成功发展的法宝
D.诚信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10.小杰在放假期间沉迷游戏,作业被抛之脑后。周日晚上,他把好朋友小奇的作业拿来抄袭。周一,老师向小奇询问小杰的作业情况,小奇虽然很纠结,但还是没有向老师说出事实真相。对小奇的行为,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善意的谎言”,不违背诚信原则
B.社会复杂,这是小奇善用诚信智慧的表现
C.这不是诚信的智慧,违背了诚信原则
D.隐私与诚信发生冲突,他正确权衡了利弊
11.下列案例与承担的法律责任对应正确的是( )
案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①张某因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驶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刑罚处罚
②某公司因擅用方某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
民事责任
③聂某某因在禁渔期非法捕捞野生鱼被法院判处罚金5000元
刑事处分
④一贫困户田某某多次辱骂扶贫干部,被警方行政拘留5日
行政处罚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12.对下面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
判决书:本院认为,被告人郑某某在交快递过程中,多次盗窃他人物品,据此,依据……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郑某某犯盗窃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①被告人郑某某已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②多次窃取他人物品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④拘役和罚金既是主刑,又属于附加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下列能劝诫我们远离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的谚语是( )
A.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
D.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14.八年级学生小冬的父母双双下岗,家庭生活困难,其父亲因与他人发生债务纠纷,被他人打伤,小冬的父亲想通过打官司获得赔偿,但是没有经济能力。你认为他父亲应该( )
A.到法院申请减免诉讼费用
B.到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C.放弃打官司,不了了之
D.到律师事务所请求律师免费为其打官司
15.因疫情防控交通管制,滞留老家的陶某春节后复工时,被所属公司以未返岗属旷工为由,停止支付工资,解除劳动关系。后陶某到法院立案服务中心寻求诉前调解,最后法院调解化解了纠纷。这启示我们( )
A.可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权益
B.诉讼是处理纠纷最正规的手段
C.法院调解才能有效解决权益争议
D.要树立法治意识勇于依法维权
16.在社会生活中,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常常需要帮助。下列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关是( )
A.家庭、学校、社会
B.法律服务所、老师、公安机关
C.学校、司法机关、政府部门
D.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17.中学生小夏发现有人慌慌张张地从邻居家搬出一些物品,于是躲在一旁“窥视”。看到那些物品被装上一辆小货车小夏便记下车牌号。后来警方通过小夏提供的车牌号破案,抓住了窃贼。可见小夏( )
A.善于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B.机智灵活,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C.通过法律服务机构,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帮助
D.依法向公安机关举报,得到国家的法律救济
二、非选择题
18.(8分)有人说:“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中学生应尽量少参与社会生活。”请你加以辨析。
19.(6分)你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了吗?最近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迅速在网上走红,很多人都在微信朋友圈晒“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奶茶店都排起了长队。
你如何看待网络上掀起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效应?谈一谈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20.(10分)诚信有我,共建文明。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个人、企业以及社会和国家一个角度写出诚信的意义。
(2)诚信无价,我们怎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公民?
(3)请收集一条有关诚信的格言,与同学们共勉。
21.(12分)材料一:列车奔驰要受轨道的约束,飞机飞行要受航线的约束,大河奔腾要受河岸的约束,体育竞技要受规则的约束……最终,人类的生产、生活无时无刻不受到自然的社会的、自身的方方面面的约束。
材料二:“在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哪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反之,哪里没有规则,哪里就没有秩序,哪里的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材料所蕴含的道理。
(2)一天中,你曾经历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关衣、食、住、行、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规则?(任选三方面)
(3)设想一下,假如没有这些规则,你的生活会出现哪些问题或有什么不便?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鲁迅先生曾说过一句非常有趣而又深刻的话:“一个人要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不可能。”鲁迅的话告诉我们( )
A.人类社会总要受到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
B.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C.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
D.人类社会是由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的。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人的全面进步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社会也离不开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的科技研究和生产劳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任何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解答】鲁迅的话告诉我们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和环境的制约,B正确;AC排除,材料未体现;D排除,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要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B.我们要学会在自然中寻找快乐
C.我们要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D.我们要与所有的人交往
【分析】题目考查了融入社会的途径和方法。积极融入社会,做一个社会的人的最高境界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解答】AB与题文主旨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性不符,故排除;题文中的观点强调了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积极融入社会生活,故C符合题意;“与所有人交往”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故D排除。
故选:C。
3.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下列有关互联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上网可以无所不能
②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
③网络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④网络提高了我们的办事效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网络的两面性。网络具有两面性,既有健康积极使人进步的信息,又有消极虚假害人的信息,启示我们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解答】网络具有两面性,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②③④是正确的选项;①错误,忽略了网络的消极影响。
故选:D。
4.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联合发布《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到1.83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94.9%。我们在上网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是( )
A.网络交友,慎重选择 B.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C.网络信息,善于辨别 D.网络生活,随性参与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遵守网络规则。通过网络表达意愿、行使话语权,的前提是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依法行使权利。
【解答】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学会“信息节食”,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我们未成年人在网络生活中要注意明辨是非、抵制不良诱惑,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B正确,符合题意;A是网络交友的正确做法,但不是基本准则,不符题意,排除;C是辨析网络信息的正确做法,但不符题意,排除;D错误,网络生活要理性。
故选:B。
5.上海迪士尼乐园将调整外带食物入园的规则,除需再行加工、保温存储及带刺激性气味的食品外,游客将可以携带供自己食用的食品进入乐园。(事件追溯:上海迪士尼曾因禁止游客自带食品被一名大学生告上法庭,上海迪士尼回应禁止自带食品是“惯例”)。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符合城市管理者的思路就好
B.修改规则可以杜绝城市中不合理、不合规的现象
C.要积极改进规则,原有规则不符合实际的应调整和完善
D.部分企业的规则意识不强,不利于城市管理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有的需要废除,有的需要修改和完善。
【解答】题干中的描述,说明了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对不符合实际的原有规则进行调整和完善,C说法正确;A说法错误,改进规则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B说法错误,“杜绝”的说法国家的,夸大了修改规则的作用;D题干中没有体现,不合题意。
故选:C。
6.“人独处时谨慎不苟。”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要严格要求自己
②不要独处,尽量与外界沟通
③要加强自律
④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对慎独的认识。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个人独处或者没有外部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我们应学会“慎独”,注意修养,自觉遵守规则。
【解答】题干中的话涉及“慎独”,启示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加强自律,要自觉遵守规则,做到心中有规则,心中有纪律,心中有法律,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故选:D。
7.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下列表述能体现平等的是( )
A.某公司规定不招收女员工
B.李某因被查出携带乙肝病毒被拒绝录用
C.老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D.李局长帮助朋友调动工作,收到朋友送给的5万元人民币
【分析】该题考查平等待人。平等待人表现为与他人相处时,无论对方的天赋、出身、贫富、职务如何,都本着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相待。
【解答】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平等待人体现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C观点正确,符合题意;A错误,选项属于性别歧视;B属于不平等待人,错误;D选项违背公平原则,李局长收到朋友送给的5万元是违法行为。
故选:C。
8.细节显现人品,用语衬托修养。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情境中,你认为用语修养不恰当的是( )
A.乘地铁时,小颖赶时间想赶紧出站,她对周围的乘客说“劳驾让一下”
B.小平参加市里组织的演讲比赛,她对帮忙审核文稿的老师说“请包涵”
C.过端午节,与朋友聚餐时,小吴爸爸因有事先走,他向大家说“失陪”
D.毕业多年,小涛去看望老师,离开时他对出门送行的老师说“请留步”
【分析】本题考查文明礼貌。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习惯,做到语言文明、举止端庄、态度亲和。
【解答】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小平参加市里组织的演讲比赛,她对帮忙审核文稿的老师说“谢谢”;过端午节,与朋友聚餐时,小吴爸爸因有事先走,他向大家说“失陪”;毕业多年,小涛去看望老师,离开时他对出门送行的老师说“请留步”;乘地铁时,小颖赶时间想赶紧出站,她对周围的乘客说“劳驾让一下”。B说法错误,符合题干要求。AC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干要求。
故选:B。
9.下列关于诚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诚信是立业之基
B.只要诚信,就一定能获得事业的成功
C.诚信是企业成功发展的法宝
D.诚信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分析】该题考查诚信的重要性。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解答】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ACD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B表述太绝对,所以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10.小杰在放假期间沉迷游戏,作业被抛之脑后。周日晚上,他把好朋友小奇的作业拿来抄袭。周一,老师向小奇询问小杰的作业情况,小奇虽然很纠结,但还是没有向老师说出事实真相。对小奇的行为,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善意的谎言”,不违背诚信原则
B.社会复杂,这是小奇善用诚信智慧的表现
C.这不是诚信的智慧,违背了诚信原则
D.隐私与诚信发生冲突,他正确权衡了利弊
【分析】本题考查诚信与隐私。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是相互关联且常常发生冲突的两种道德准则。面对两种选择,我们应该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我们应恪守诚实的品德;另一方面,尊重隐私是待人坦诚的前提,是维持良好关系、有效沟通的基础。
【解答】善意的谎言体现了与人为善、宽容他人的中华传统美德,不是出于个人的“私利”,而是维护对方利益的需要,这种“善意的谎言”并没有违背诚实的道德,说明有时需要我们运用诚信智慧,但是小奇的行为不是“善意的谎言”,是不诚信的表现,不是诚信的智慧,违背了诚信原则,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BD错误,没有认识到小奇的行为不是不诚信的表现,违背诚信原则。
故选:C。
11.下列案例与承担的法律责任对应正确的是( )
案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①张某因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驶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刑罚处罚
②某公司因擅用方某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
民事责任
③聂某某因在禁渔期非法捕捞野生鱼被法院判处罚金5000元
刑事处分
④一贫困户田某某多次辱骂扶贫干部,被警方行政拘留5日
行政处罚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法律责任。违法行为都应承担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分析可知,①错误,张某因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驶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这是行政处罚,承担的是行政责任;②正确,某公司因擅用方某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这承担的是民事责任;③正确,聂某某因在禁渔期非法捕捞野生鱼被法院判处罚金5000元,承担的是刑事责任;④正确,小杨给110打电话谎报险情,一贫困户田某某多次辱骂扶贫干部,被警方行政拘留5日,这是行政处罚。
故选:B。
12.对下面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
判决书:本院认为,被告人郑某某在交快递过程中,多次盗窃他人物品,据此,依据……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郑某某犯盗窃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①被告人郑某某已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②多次窃取他人物品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④拘役和罚金既是主刑,又属于附加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犯罪行为。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解答】题文中,郑某某多次窃取他人物品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受到了刑罚处罚,②③正确;①错误,郑某某受到了相应的刑罚处罚;④错误,拘役属于主刑,罚金属于附加刑。
故选:C。
13.下列能劝诫我们远离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的谚语是( )
A.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
D.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分析】本题考查预防违法犯罪。预防违法犯罪要防微杜渐,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解答】“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表达的是严于律己、宽于待人,A排除;“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主旨是要听取不同的意见,B不符合题意;“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揭示了违法犯罪行为起始于不良行为,警示我们要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C符合题意;“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表达的是语言文明、讲礼貌,D排除。
故选:C。
14.八年级学生小冬的父母双双下岗,家庭生活困难,其父亲因与他人发生债务纠纷,被他人打伤,小冬的父亲想通过打官司获得赔偿,但是没有经济能力。你认为他父亲应该( )
A.到法院申请减免诉讼费用
B.到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C.放弃打官司,不了了之
D.到律师事务所请求律师免费为其打官司
【分析】本题考查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
【解答】小冬的父亲因与他人发生债务纠纷,被他人打伤,琳琳的父亲想通过打官司获得赔偿,但没有钱诉讼﹣﹣﹣﹣琳琳的父亲应该到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来获得法律援助,所以B符合题意;A错误,律师事务所可以提供免费服务,答打官司不免费;C错误,放弃打官司意味着放弃维权;B错误,打官司需要诉讼费,无免费之说。
故选:B。
15.因疫情防控交通管制,滞留老家的陶某春节后复工时,被所属公司以未返岗属旷工为由,停止支付工资,解除劳动关系。后陶某到法院立案服务中心寻求诉前调解,最后法院调解化解了纠纷。这启示我们( )
A.可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权益
B.诉讼是处理纠纷最正规的手段
C.法院调解才能有效解决权益争议
D.要树立法治意识勇于依法维权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法律是最强有力的救助手段。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法律可以通过调解、和解、诉讼及仲裁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受害方的救助。
【解答】题干启示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勇于依法维维护权益,D符合题意;AB与题干不符;C错误,人民调解也能有效解决权益争议。
故选:D。
16.在社会生活中,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常常需要帮助。下列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关是( )
A.家庭、学校、社会
B.法律服务所、老师、公安机关
C.学校、司法机关、政府部门
D.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分析】该题考查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我们在与其斗争时,既要机智又要勇敢。
【解答】依据题干,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时,可以通过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和帮助;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不符;故选D。
17.中学生小夏发现有人慌慌张张地从邻居家搬出一些物品,于是躲在一旁“窥视”。看到那些物品被装上一辆小货车小夏便记下车牌号。后来警方通过小夏提供的车牌号破案,抓住了窃贼。可见小夏( )
A.善于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B.机智灵活,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C.通过法律服务机构,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帮助
D.依法向公安机关举报,得到国家的法律救济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的责任,我们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智慧,注意保护好自己。
【解答】题干中的小夏智斗违法犯罪分子,说明了他能够明辨是非,机智灵活,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故B正确;ACD排除,材料未涉及到虚张声势、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救济的内容。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8.(8分)有人说:“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中学生应尽量少参与社会生活。”请你加以辨析。
【分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我们要积极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地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要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做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
【解答】该题考查对融入社会的认识。分析材料,首先明确观点错误;理由,从社会是复杂的,中学生要明辨是非,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作答。
故答案为:
题干认识错误;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中学生要拒绝不良诱惑,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社会正气,紧随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与时俱进;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生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各类有益的社会活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19.(6分)你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了吗?最近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迅速在网上走红,很多人都在微信朋友圈晒“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奶茶店都排起了长队。
你如何看待网络上掀起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效应?谈一谈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分析】本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是网络的两面性。
【解答】本题考查如何看待网络上掀起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效应以及带来的影响。解答时,第一杯奶茶效应可从网络的积极作用方面作答;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可从网络的消极作用方面作答。
故答案为:
这是发挥了网络的积极作用的体现,说明了网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20.(10分)诚信有我,共建文明。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个人、企业以及社会和国家一个角度写出诚信的意义。
(2)诚信无价,我们怎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公民?
(3)请收集一条有关诚信的格言,与同学们共勉。
【分析】该题考查诚信的重要性、诚信做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诚信做人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
【解答】(1)本题考查诚信的重要性。结合教材知识,从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企业无形资产,会促进社会国家进步发展等方面作答。
(2)本题考查诚信做人的要求。结合教材知识,从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珍惜诚信记录等作答。
(3)本题考查有关诚实的格言。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故答案为:
(1)①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国家兴旺发展。
(2)①树立诚信意识,要诚实做人;②运用诚信智慧,要诚信做人,还要尊重他人隐私;③珍惜个人诚信记录,不做违背诚信规则的事情。
(3)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1.(12分)材料一:列车奔驰要受轨道的约束,飞机飞行要受航线的约束,大河奔腾要受河岸的约束,体育竞技要受规则的约束……最终,人类的生产、生活无时无刻不受到自然的社会的、自身的方方面面的约束。
材料二:“在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哪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反之,哪里没有规则,哪里就没有秩序,哪里的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材料所蕴含的道理。
(2)一天中,你曾经历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关衣、食、住、行、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规则?(任选三方面)
(3)设想一下,假如没有这些规则,你的生活会出现哪些问题或有什么不便?
【分析】本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有规则和秩序、不遵守规则的行为、不遵守规则的危害等。
【解答】(1)本题考查材料所蕴含的道理。解答时,结合材料信息,联系教材知识点,可从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要遵循一定的规则等方面作答。
(2)本题考查列举一天中有关衣、食、住、行、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规则。答案不唯一,列举三方面,合理即可。如:学生不能穿奇装异服,到食堂买饭要排队,晚上睡觉要按时熄灯等。
(3)本题考查没有规则,我们的生活会出现的问题或不便。解答时,可从人人都会随心所欲、造成社会公共秩序的混乱、损害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等方面作答。
故答案为:
(1)①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②做人做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等。
(2)如:学生不能穿奇装异服,到食堂买饭要排队,晚上睡觉要按时熄灯,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上课要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观看球赛不能起哄等。
(3)假如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没有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共同规则,人人都会随心所欲,各行其是,为所欲为,就必将造成社会公共秩序的混乱,规则就变成一纸空文,损害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八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七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word,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辨析题,观察与思考,活动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