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推荐作品:国殇燕歌行登柳州城楼寄漳外连四州菩萨蛮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散文欣赏20210927117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推荐作品:国殇燕歌行登柳州城楼寄漳外连四州菩萨蛮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散文欣赏20210927117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李凭箜篌引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李凭箜篌引测试题,共3页。
    推荐作品:国殇、燕歌行、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菩萨蛮、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操吴戈兮被犀甲  B.出不入兮往不反C.胡骑凭陵杂风雨   D.终刚强兮不可凌D [A项被”通“披”披挂;B项反”通“返”返回;C项陵”通“凌”欺凌。]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少妇城南欲断肠 ②海天愁思正茫茫 ③美人帐下犹歌舞 ④矢交坠兮士争 ⑤身既死兮以灵 ⑥身当恩遇常敌 ⑦征人蓟北空回首A.①③/②⑤⑥/   B.①②⑦/③⑤/④⑥C.①④/②③⑤/⑥⑦   D.①⑥⑦/②③④/B [①②⑦名词作状语;③⑤名词作动词;④⑥形容词作动词。]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国殇》中对阵亡将士进行热烈礼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燕歌行》中运用对比手法把矛头直指汉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以自然界的狂风暴雨影射敌对势力感慨仕途风波险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作者感慨虽然与友人们共处南方却不能互通寄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温庭筠《菩萨蛮》中写女子因没有丈夫在身边而懒散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温庭筠《菩萨蛮》中成功运用反衬手法表现人物寂寞空虚和孤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 魂魄毅兮为鬼雄 (2)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3)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4)共来百越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5)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6)新贴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5题。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柳宗元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注 ①本诗写于作者贬官柳州时期。②皇树:橘树。屈原《橘颂》中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之句。③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曾想通过种橘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看似寻常却特别点明“手种”“二百”表现了诗人对柑树的喜爱。B.屈原写诗赞美橘树高洁李衡种橘树为子孙谋利都是诗人喜欢柑橘的原因。C.喷雪”形容柑树开花垂珠”形容累累硕果展现出充满希望的前景。D整首诗语调平淡和缓但在平缓的语调后面却隐藏着诗人一颗不平静的心。B [B项都是诗人喜欢柑橘的原因”分析不正确不学”二字明确表明诗人对李衡出于谋利种植橘树这一行为的不认同因而“李衡种橘树为子孙谋利”并不是诗人喜欢柑橘的原因。]5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诗人被贬谪柳州内心是苦闷的。无论是首联写春天到来时的欣欣向荣还是颈联想象柑树未来的繁盛都恰恰反衬出诗人眼前的孤寂。②尾联只是故作达观语表面上说等到柑树成林的时候那果实还能够供养我这个老人实际上是感伤自己迁谪时日已久,唯恐延续到黄柑成林,自己还能亲尝。(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赠蜀府将[注]温庭筠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注】 公元829年南诏入侵成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十年前秋天诗人与蜀府将在边关分别回想起来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B.诗中使用“汉节”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效忠国家的气节。C.蜀府将在被射下来的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这一细节表现蜀将的武艺精湛。D.诗中极具边塞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压抑悲凉的氛围也暗示蜀将被闲置冷落的处境。B [B项诗人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效忠国家的气节”说法错误不是诗人而是蜀府将。]7本诗第四句“功名犹自滞吴钩”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都使用了“吴钩”这一意象请结合诗意比较二者的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回答此题需要先分析“吴钩”这一意象再通过对这两首诗诗歌中这一意象的比较分析其异同。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教材中的篇目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而《赠蜀府将》表达的是对有赫赫战功却不得封赏滞居下位的将领的不公境遇的感慨和同情。在此基础上可以看出吴钩这一意象表面上泛指利剑其实都是比喻从军立功之志。之后再来分析这一意象所抒发的不同情感就水到渠成了。[答案] 吴钩泛指利剑二者都是比喻从军立功之志。辛弃疾借“吴钩”表达自己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难有用武之地的苦闷和悲愤。而温庭筠表达的是对蜀将虽战功赫赫却不得封赏滞居下位的不公境遇的感慨和同情。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单元综合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单元综合同步达标检测题,共3页。

    语文选修虞美人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语文选修虞美人同步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巩固,阅读能力培养,表达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虞美人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虞美人同步训练题,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