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案新人教版
2022届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案二十六概括分析文意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0926297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案二十六概括分析文意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0926297,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点练,仿真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概括分析文意一、对点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张汤方以更定律令为廷尉,黯数质责汤于上前,曰:“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二者无一焉。非苦就行,放析就功,何乃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为?公以此无种矣。”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厉守高不能屈,忿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予,然后奉诏。诏召见黯,黯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用之。臣常有狗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上曰:“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黯既辞行,过大行中李息,曰:“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僇矣。”息畏汤,终不敢言。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后张汤果败,上闻黯与息言,抵息罪。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汲黯不畏权贵,喜欢直言劝谏。汲黯曾当面质问汉武帝,气得汉武帝罢朝而去,其他大臣们为汲黯担心不已,他却自有主张。B.汲黯性情戆直,廷争不假辞色。汲黯多次指责张汤,面对张汤故意深究条文、苛求细节的反驳,他回击刚直,甚至有点怒不可遏。C.汲黯忠于职守,不愿外任为官。汲黯只愿当中郎,希望能出入宫禁为汉武帝纠正过失,汉武帝却找借口调汲黯赴任外地。D.汲黯为政清明,获得皇帝褒奖。汲黯治理淮阳郡务,一如往昔作风,治理效果明显,朝廷让他享受诸侯国相的待遇继续治理淮阳。2.赴外任前,汲黯劝说李息要向汉武帝揭露张汤,李息却没有这样做,后来李息因之被汉武帝治了罪。为什么说李息并不冤枉?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4题。颜籀字师古,雍州万年人,齐黄门侍郎之推孙也。父思鲁,以学艺称,武德初为秦王府记室参军。师古少传家业,博览群书,尤精诂训,善属文。隋仁寿中,为尚书左丞李纲所荐,授安养尉。尚书左仆射杨素见师古年弱貌羸,因谓曰:“安养剧县,何以克当?”师古曰:“割鸡焉用牛刀。”素奇其对。到官果以干理闻。时薛道衡为襄州总管,与高祖有旧,又悦其才,有所缀文,尝使其掎摭利病,甚亲昵之。从(高祖)平京城,再迁中书舍人,专掌机密。于时军国多务,凡有制诰,皆成其手。师古达于政理,册奏之工,时无及者。太宗践祚,擢拜中书侍郎,封琅邪县男。以母忧去职。服阕,复为中书侍郎。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讹谬,令师古于秘书省考定《五经》,师古多所厘正,既成,奏之。太宗复遣诸儒重加详议,于时诸儒传习已久,皆共非之。师古辄引晋、宋已来古今本,随言晓答,援据详明,皆出其意表,诸儒莫不叹服。于是颁其所定之书于天下,令学者习焉。贞观七年,拜秘书少监,专典刊正,所有奇书难字,众所共惑者,随疑剖析,曲尽其源。物论称其纳贿,由是出为郴州刺史。未行,太宗惜其才,谓之曰:“卿之学识,良有可称,不忍遐弃,宜深自诫励也。”于是复以为秘书少监。俄又奉诏与博士等撰定《五礼》,十一年,《礼》成,进爵为子。时承乾在东宫,命师古注班固《汉书》,解释详明,深为学者所重。十五年,太宗下诏,将有事于泰山,太常卿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为封禅使,参考其仪,多从师古之说。其所注《汉书》及《急就章》,大行于世。(选自《旧唐书·颜师古传》,有删改)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师古少承家风,广读书,善作文。襄州总管薛道衡喜欢他的文才,曾经请他修正文章,因为写作和颜师古交往甚密。B.颜师古精通治理,对自己的才干很有自信。尚书左仆射杨素质疑其治理能力,他轻松奏对,到任后才能出色并且治理得很好。C.颜师古学识出众,深得太宗爱惜。师古遭众人非议,说他收受贿赂,被贬出京,太宗惜其才,将他重新调回任秘书少监。D.颜师古勤于治学,学术成就斐然。太宗让读书人学习他考定的《五经》,他所注释的《汉书》和《急就章》广为流传。4.颜师古在学术上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二、仿真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寻丁父忧,归。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遂移漳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厓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B.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C.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D.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指科举时代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举进士,指考中进士。B.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C.勤王,尽力于王事,后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D.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用社稷代指国家。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天祥才华出众。他二十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应对时不打草稿,一挥而成,考中状元,考官王应麟对他大为赞赏。B.文天祥堪当重任。他任湖南提刑时,与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为之动容,认为他有治理国家的能力。C.文天祥忠君爱国。长江上游告急时,他积极应诏勤王;被捕之后,拒绝张世杰的劝降并书写《过零丁洋》诗,以明心志。D.文天祥守节不屈。厓山被攻破后,他被元将张弘范送往京师,元朝廷劝降,他坚决不屈服,视死如归,最后从容就义。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2)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9.文天祥为什么不听友人劝阻,仍然入卫京师?请简要说明。 答案:1.C 解析 C项,“汲黯只愿当中郎”和“汉武帝却找借口调汲黯赴任外地”表述不正确,原文为汲黯希望当中郎,汉武帝认为淮阳郡属楚国地界,看中汲黯的威望,让他去做太守。2.参考答案 作为臣子,李息不向皇帝揭露张汤,不忠;作为朋友,李息不听汲黯的良言劝告,不义;作为个人,李息害怕张汤,不勇。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从李息的角度出发,将人物的身份和人物间的具体关系梳理出来,自然就得出李息受罚不冤枉的原因了。由原文“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僇矣”可知,作为臣子,李息不向皇帝揭露张汤,不忠;由原文“黯既辞行,过大行中李息”可知,作为朋友,李息不听汲黯的良言劝告,不义;由原文“息畏汤,终不敢言”可知,作为个人,李息害怕张汤,不勇。参考译文 汲黯字长孺,是濮阳人。天子正招选文学之士和崇奉儒学的儒生,皇上刚说到我要怎样怎样,汲黯就对答说:“陛下内心欲望很多却要在表面广施仁义,又怎么能效法唐尧、虞舜的治国之道呢!”皇上默不作声,发了怒,脸色大变罢了朝会。公卿大臣都替汲黯担心。皇上退朝后,对左右的人说:“汲黯戆直得也太过分了!”群臣中有人责备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和辅弼的大臣,难道就是让他们阿谀奉承,而把主上陷于不义之地吗?况且我已身居其位,纵使爱惜自己,可辱没了国家又当如何呢!”张汤刚刚因为参与改定刑律法令担任了廷尉,汲黯就屡屡在皇上面前质问、指责张汤,他说:“您身为正卿,对上没能发扬先帝的功业,对下没能抑制住天下人的邪念,或是让国家安定,百姓富足,或是使得监狱中犯人减少,这两样中一样也没办到。靠罗织罪名,使人受苦来办案行事,靠任意断案来成就功名,为什么竟要把高皇帝时的律令拿来乱加改动呢?您因为这样做会落得族灭无后的。”汲黯当时和张汤辩论争议,张汤争辩时常常在一些文辞细小处苛求探究,汲黯则伉直峻厉,高谈阔论,却没能驳倒张汤,就愤愤地骂道:“天下有说刀笔小吏不能让他们做公卿,真是这样。如果真如张汤所言,就将使天下人叠起脚来,站立不动,连眼睛也只能斜视了!”过了几年,恰逢改铸五铢钱,百姓中有很多人偷铸钱币,以楚地最为严重。皇上认为淮阳郡属楚国地界,就召汲黯来任命他做了淮阳太守。汲黯伏地辞谢,不肯接受官印,诏令屡次强迫给他,之后他才接受了诏命。诏令召汲黯觐见,汲黯向皇上哭诉道:“我自以为将要身死沟壑之中,不能再见到陛下了,没想到陛下能再次收录起用我。我常患贱病,体力难以胜任郡中政事,我甘愿做个中郎,出入于宫禁之中,负责替您拾遗补阙,这是我的愿望。”皇上说:“您是不是轻视淮阳郡呢?我即刻就召您回来。只是淮阳郡那里官吏和百姓不大融洽,我仅想借重您的威望,您足不出户就能治理好。”汲黯辞行之后,去拜望大行中李息,说道:“我被抛弃到外郡去,没办法参与朝廷议政。然而御史大夫张汤智谋足可以抗拒别人的劝谏,奸诈足可以文过饰非,专会讲取巧奸佞和强辩指责的话,不肯秉正为天下说话,专门阿谀奉承主上的心意。主上心里不想要的,他就跟着去毁谤;主上心里想要干的,他就跟着赞誉。喜好兴起事端,玩弄法律条文,在朝中心怀欺诈来迎合主上的心意,在朝外则挟制酷吏恶人来维护威严。您位居九卿之列,如不早些进言皇上,您将会和他一道受到惩处了。”李息畏惧张汤,始终没敢进言。汲黯采用原来的方法治理淮阳,使淮阳政事清明。后来张汤果然事败,皇上听到汲黯对李息说的那番话,将李息判了罪。下令让汲黯享受诸侯国相的俸禄在淮阳为官。3.C 解析 C项,“被贬出京,太宗惜其才,将他重新调回任秘书少监”错误。由原文“物论称其纳贿,由是出为郴州刺史。未行,太宗惜其才,谓之曰……于是复以为秘书少监”可知,颜师古还未出京,太宗就重新任命他为秘书少监。4.参考答案 ①家庭环境的熏陶,博览群书,勤于写作。②严谨缜密、追根溯源的治学态度。(答“严格考证”“勇于探究”也可)③太宗皇帝的重视和支持。解析 从选文中找出与学术有关的文字,分点概括即可。参考译文 颜籀字师古,雍州万年人,是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的孙子。他的父亲颜思鲁,因学识文才受到人们的称许,武德初年曾任秦王府记室参军。师古从小受到家学的熏陶,博览群书,尤其精于训诂之学,擅长写文章。隋文帝仁寿年间,由尚书左丞李纲推荐,被任命为安养县的县尉。尚书左仆射杨素见师古年轻体弱,就对他说:“安养是个难以治理的县,凭什么能担当此任?”师古回答说:“割鸡焉用牛刀。”杨素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师古到任后果然以办事能干,把地方治理得好而闻名。当时薛道衡是襄州总管,与高祖有交情,又喜欢师古的文才,有所著作,曾让他指摘文章中的毛病,与他非常亲善。跟随(高祖)平定京城,两次升迁任中书舍人,专掌机密。当时军国政务繁多,凡是诏令,都经他亲手完成。他明于政务事理,所草拟的册奏工整美好,是当时他人所不及的。太宗即位,提拔他为中书侍郎,封爵琅邪县男。师古因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满,恢复中书侍郎之职。太宗认为经书典籍距离古圣人初创之时已经久远,在长期的辗转传抄过程中文字谬误很多,命令师古在秘书省考定《五经》文字,师古做了很多订正,《五经》定本撰成后,上奏太宗。太宗又召集诸儒重新进行详细的评议,当时诸儒对承袭的师说相习已久,都一起非议《五经》定本。师古总是根据晋、宋以来的各种古今版本,对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做清楚明白的回答,广征博引,论据详明,都出乎大家意料,诸儒没有不叹服的。于是太宗把他考定的书颁布于天下,令读书人学习。贞观七年,师古被任命为秘书少监,专管校订古书的工作,所有大家都疑惑不解的奇文难字,他都能一一辨析清楚,说明其深隐的本源。后来众人议论说师古收受贿赂,因此出京任郴州刺史。师古还未走,太宗爱惜他的才华,对他说:“你的学识,可称是优良的,不忍远弃,你应当深刻地告诫自勉。”于是重又授师古任秘书少监。不久又奉诏令与博士等撰定《五礼》,贞观十一年,《五礼》修成,师古晋升为子爵。当时承乾为皇太子,命师古注释班固的《汉书》,师古对《汉书》解释详明,深为学者所看重。贞观十五年,太宗下诏,准备去泰山举行封禅典礼,太常卿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任封禅使,考证相关礼仪,多依从师古的说法。他所注释的《汉书》和《急就章》,在当时广为流传。5.A 解析 “郡中豪杰”是指郡中的豪杰,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D两项;“诸豪杰”是“皆应”的主语,其前应断开,排除B项。6.D 解析 D项,“‘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错误,应是“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7.C 解析 C项,“被捕之后,拒绝张世杰的劝降并书写《过零丁洋》诗,以明心志”错误,由原文“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可知,是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了,而不是拒绝张世杰的劝降。8.参考答案 (1)你率领一万多乌合之众奔赴京师,这与驱赶羊群去和猛虎搏斗有什么不同?(2)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别人叛离自己的父母,可以吗?解析 (1)“以”,率领;“乌合”,乌合之众;“是”,这;“何异”,与……有什么不同。(2)“捍”,保卫;“乃”,却,竟然;“叛”,背叛,叛离。9.参考答案 ①国家危急,却无人应召;②以身报国,希望感召忠臣义士。解析 根据“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概括即可。参考译文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州吉水人。二十岁考中进士,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文天祥用效法天命,自强不息来回答皇帝的策问,他的对策文章写了一万多字,不打草稿,一气呵成。皇上亲自选拔他为第一。考官王应麟上奏说:“这份卷子中存在的古代典籍之义理犹如明镜,可以起借鉴作用,这个人忠肝义胆如同铁石,所以臣为陛下得到人才而庆贺。”不久父亲去世,服丧而归。咸淳九年,被提拔为湖南提刑,顺便拜见原丞相江万里。江万里一向认为文天祥有极高的意志节操,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忧愁地说:“我已经老了,观天时人事将有变化,我见过的人很多,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就落在你的身上了。你可要竭尽全力。”咸淳十年,改任赣州知府。德祐初年,江上告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捧着诏书大哭,派陈继周征发州中豪杰,联合溪峒少数民族,派方兴召吉州军队前来,各路英雄都回应,聚集了一万人。事情上报朝廷后,任命文天祥以江西提刑安抚使的身份领兵入京。他的好友劝阻他,说:“如今蒙古大军分三路击鼓前来,攻破京郊,逼近内地,你率领一万多乌合之众奔赴京师,这与驱赶羊群去和猛虎搏斗有什么不同?”文天祥说:“我也知道是这样。只是既然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我不自量力,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希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以义而胜者谋立功,人数众多就能成功,这样国家还能保住。”于是倾尽家财作为军费。第二年正月,授任临安知府,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他到元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元丞相伯颜气愤地扣押了他,文天祥趁夜逃到真州,渡海到了温州,后又到了漳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逃到南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文天祥仓皇出逃,千户王惟义前去抓住了他。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的近侍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就以礼相待,带他一起到厓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别人叛离自己的父母,可以吗?”张弘范还是坚持要求他写。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过零丁洋》诗给他。厓山被攻破,张弘范派遣使者护送文天祥到京师。文天祥在燕京共待了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最终不会屈服,于是把文天祥召入宫中,对他说:“你有什么心愿?”文天祥说:“我受宋朝的恩惠,做了宰相,怎么能够侍奉别的皇帝?希望赐我一死就满足了。”文天祥临刑时非常从容镇定,向南方叩拜而死,终年四十七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文意的概括分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4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6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对点精练四 概括分析文意,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题二十六概括分析文意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点练,仿真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