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课件PPT+同步教案
- 6.4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7.1溶解与乳化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 7.2 物质溶解的量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 7.2 物质溶解的量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 溶液7.1 溶解与乳化优秀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 溶液7.1 溶解与乳化优秀教案及反思,共5页。
7.1 溶解与乳化教学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2.找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能量的变化。 4.知道溶液的重要应用,学习科学实验方法。教学重点 1.溶解现象。2.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教学难点 1.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质量关系。 2.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溶解过程电热现象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教学用具 试管、烧杯、玻璃棒、硫酸铜、蔗糖、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食醋。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2.找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教学重点 1.溶解现象。2.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教学难点 1.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质量关系。 2.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探究过程和方法。教学用具 试管、烧杯、玻璃棒; 硫酸铜、蔗糖。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溶液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溶液,前面几张学习过程中学过一些溶液,如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等。在大家印象中,是不是物质溶于水就能形成溶液?是不是任何物质溶于水都能形成溶液?什么是溶液?溶液是怎样形成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章“溶液”。[观察活动]【实验7-1】可溶物质与不溶物质[讲 解] 在硫酸铜和蔗糖固体中加入水以后,它们逐渐溶解分散,好像“消失”了一样,最后形成一种透明、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硫酸铜和蔗糖可以在水中“溶解”称为“可溶物质”。细沙石在水中难溶解,称为“不溶物质”。[板 书] 一.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溶液: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均匀:指溶液各部分组成、浓度和性质都完全一样;稳定指条件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即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有溶质析出。注:分散到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达到均匀而稳定的状态后,仍处于不停的无规则运动状态中。[讲 述] 溶液由溶质在溶剂里溶解而成。细沙石难溶于水,所以细沙石不是水的溶质,水也不是细沙石的溶剂,因而也不能形成溶液。[讨论交流] 1.蔗糖放入水中后,好像“消失”了,为什么? 2.在【实验7-1】中,溶质分别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讲 述] 列举几种常见的水溶液 [板 书] 二.影响溶解的因素[探究活动] 找出影响溶解的因素 问题 影响硫酸铜晶体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假设 有可能影响硫酸铜晶体溶解快慢的因素是: 假设1 假设2 假设3 实验与事实 【实验7-2】 (完成课本P.192~193表格) 结论(完成课本P.192-193表格)[设 问] 上述活动的三个实验中,如果烧杯的大小不一、水的量或所取的晶体量不同,还能得出上述结论吗?[讨论交流] “设计条件的公平性”[课堂练习] 1.P.193 检查站 2.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 (1)5g水与5g酒精混合 (2)1g食盐和1g蔗糖投入98g水中 (3)一定量的锌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度所得到的溶液 3.把1g食盐完全溶于9g水中,得到 g食盐水溶液。用四则运算符号及等号完成下列公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4.把9g食盐投入1g水中,必然会得到10g食盐水溶液吗? 5.将5mL酒精与5mL水互溶,得到10mL溶液吗?为什么?[小 结]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匀、稳定。 3.组成溶液的质量等于其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 4.溶质或溶剂可以分别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只要它们相互分散,组成均匀稳定的混合物,便可成为溶液。 5.溶解速度与温度高低、溶质颗粒大小以及是否搅拌等因素有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乳化作用,能够区分出乳浊液、悬浊液和溶液。2.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3.知道溶液的重要应用,学习科学实验方法。教学难点 溶解过程电热现象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乳化作用,乳化液、悬浊液和溶液的区分教学用具 烧杯、玻璃棒、低压电源、导线、灯泡、电极; 蔗糖、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食醋。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1.溶液是怎样形成的? 2.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3.溶液有哪些基本特征? 4. 把几滴花生油放入10mL水中,充分振荡,能组成溶液吗?为什么?[观察活动]【实验7-3】观察实验,完成空白。[板 书]一.乳浊液:定义:由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特征:不均匀、不稳定(静置后分层) 二.乳化剂和乳化作用1.乳化剂:能使乳浊液稳定的物质称为乳化剂。 如:洗涤剂、洗发精 2.乳化作用:乳化剂所起的作用。 经乳化作用形成的乳浊液,液体稳定,不再分层,但不是溶液。[补 充]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特征:不均匀、不稳定(静置后分层)[过 渡]大家在学习燃料的燃烧时,知道了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即有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那么,溶解过程有没有吸热现象会放热现象呢?[板 书]三.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探究活动]探究三种固体溶于水时是吸热还是放热。(完成教材空白)[小 结]有些物质溶解时产生放热现象,使温度升高;有些物质溶解时产生吸热现象,使温度降低。[课堂练习]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溶液浓盐酸氨水碘酒硫酸锌溶液溶质氯化氢气体(HCl)氨气(NH3)碘(I2)硫酸锌(ZnSO4)溶剂水水酒精水溶液75%的酒精0.9%的生理盐水稀醋酸石灰水溶质酒精(C2H5OH)氯化钠(NaCl)醋酸(CH3COOH)氢氧化钙[Ca(OH)2]溶剂水水水水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1 溶解与乳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7.1 溶解与乳化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1 溶解与乳化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稳定,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