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8.1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练习2021-2022学年语文必修上册统编版(Word含解析)

    8.1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练习2021-2022学年语文必修上册统编版(Word含解析)第1页
    8.1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练习2021-2022学年语文必修上册统编版(Word含解析)第2页
    8.1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练习2021-2022学年语文必修上册统编版(Word含解析)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必修 上册8.1 梦游天姥吟留别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8.1 梦游天姥吟留别巩固练习,共18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秀丽神奇的中国山水画哺育了唐诗、【甲】宋词空前绝后的绚丽和辉煌,成就了王维、吴道子、米芾等震古烁今的丹青宗师和绘画巨匠。而中国的山水自然,又是拥裹着风花雪月,夹缠着离愁别绪,浸润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乙】在追求形意神韵的丹青绘画中,张扬魅力。
    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酷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驾一叶扁舟,荡桨西湖,赏湖光山色、夏荷秋桂,听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扑面都是唐宋的遗风余韵;泊舟枫桥,在疏疏的江枫和寥落的渔火中,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于千年后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眉,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宵是否依旧斜挂在婆娑的树梢;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圆的落日下,倾听那些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们的鼾声……【丙】南国山水的温婉与柔媚,北疆山水的秀雅与奇异,西域山水的苍凉与神秘,巴蜀山水的秀美与清寒,莫不令人心旷神怡。“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丁】还有什么能令人如此刻骨铭心呢?
    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就是一本好书。畅游好山好水,犹如欣赏一部传世名著。
    1.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喜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B.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酷爱,“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
    C.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喜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D.我特别酷爱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
    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B.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021湖南长沙雅礼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把王维与李白、杜甫一比,马上就可以看出其间的差距。
    李白、杜甫是“大”的,王维显然是“小”的。大小之差的原因在于① ,承担的越大,境界当然就越大。李杜是以自己的心灵去承受这个世界的苦难与折磨的,他们甚至主动地把世界的荒谬与民生的不幸承担到自己的身上,直至使自己的心灵不堪重负。此时他们发出的,就是震撼人心的黄钟大吕之声。而王维则一直在推卸,他连自己的一些生活挫折都难以承受,都要想方设法地躲避,直至最后躲到空门——当然,他也没有力量承受真正的空门的清苦,他只是一个在家的居士;正如他无法真正过一个清苦隐士的生活,而要亦官亦隐——家也要,官也要,禅也要,隐也要,在追求精神的同时,也不愿放弃物质的一切。
    李白一生求“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是躁动的,一刻不闲的,永远生活在别处的。杜甫② ,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就是要进入圈子,得入魏阙,从而“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的乃是他对自己终当能入台阁的信心。李杜二人,无论是“出”还是“入”,都显示出对生命、对人生的热爱与执着,以及为了追求而付出的精神历练与承担。
    而王维则追求一个“归”字,这在盛唐,实在是较为少见:“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牛羊归栏,③ ,雉雊蚕眠,田夫荷锄归……句句写归,写自己受到感染,而欲归隐。实际上,王维的心中,总有一种回归平衡、平静、安适的冲动,他要找到一个地方来安顿自己。
    (摘编自鲍鹏山《王维:艺术囚徒》)
    4.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
    5.请各以两个四字短语概括上文第二、三、四段的主要意思。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诗人由现实转入梦境的句子是“ , ”。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写出了诗人身处直上云霄的山路眼观耳闻的景象。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表现了攀登过程中山路的崎岖盘旋和时间流逝之快。
    (4)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梦境中天空辽阔、日月朗照的神仙世界的句子是“ , ”。
    (5)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中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和“ ”,令人叹为观止。
    (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诗人由梦境转入现实的句子是“ , ”。
    (7)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李白像陶渊明高呼“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那样,发出“ , ”的激越之音。
    (8)杜甫《登高》中,“ , ”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方面写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声音哀怨凄惨,色彩冷寂清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9)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 , ”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不断向前发展之意。
    (10)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多病的惆怅之情。
    (11)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杜甫《登高》中,表现诗人忧心国事、愁思难遣的深沉情怀的两句是“ , ”。
    7.微写作。
    你的一位同学总是苦恼于不知道怎样读懂古典诗词,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选择一个角度,写一段文字,与他交流读懂古诗词的方法,不少于200字。





    三年模拟练
    一、(2021江苏无锡天一中学高一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9分)
    古风(其十八)
    李白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①。
    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②。
    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含笑凌倒景③,欣然愿相从。
    [注] ①华不注峰:古山名,在今山东省济南市东北。②赤松:赤松子,古代神话中的仙人。③倒景:天的最高处。景,同“影”。《汉书·郊祀志下》:“登遐倒景。”如淳曰:“在日月之上,反从下照,故其景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首诗回忆诗人以前在齐地登山的经历,语言通俗自然,清新明了。
    B.诗人把山比作芙蓉花,极写山的秀丽,为后面神仙出场做了铺垫。
    C.诗人希望骑着白鹿畅游仙界,这个场景在李白其他作品中也曾出现。
    D.诗人希望远离世俗,和同样不满现实的仙人遨游天际,过安闲的生活。
    2.()这首诗被人们归类为“游仙诗”,请结合诗句对此加以分析。(6分)




    二、(2021安徽六安一中高一上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9分)
    读老杜诗集
    王令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镌镵①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后事,惟余孤冢耒江滨②。
    [注] ①镌镵(juānchán):雕刻。②杜甫在唐代宗大历五年(770)避乱往郴州依其舅氏崔伟,行至耒(lěi)阳,因贫病交加,卒于舟中,当时草草葬于耒江边。
    3.()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令认为杜甫虽然有“气吞风雅”的诗才,但却怀才不遇,不为时人所重。
    B.杜甫生逢乱世,国家危难使他在情感上受到巨大的触动,他的诗和古代圣贤的诗一样是因发愤而作。
    C.中国古代诗人的生活大多是困窘的,所以王令认为杜甫的诗是因“穷而后工”,道出了“诗道”的规律。
    D.“三千”与“四百”都是约数,颈联极言杜甫诗篇牵涉的内容广阔,意象丰富,成就卓异,流传久远。
    4.()从“读”的角度入手,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




    三、(2021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一上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9分)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 ①快哉亭:位于彭城(今江苏徐州)。本诗是诗人任职于徐州时,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而作。②黄华:即“黄花”,指菊花。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以鸣蝉起兴,点明乡愁的主旨。“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的神态,又微露诗人的歆羡之情。
    B.颔联言近旨远,字面上只写了病后,却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字面上只写了梦后,实则暗示了曾有无数次的思乡梦。
    C.颈联虚写,乌鸦带引斜阳光芒投进古寺,小草带引野外景色进入荒城,一“带”一“将”,景色融合十分自然。
    D.尾联“秋风发上生”几字,用语新颖奇警,不落陈腐,不仅意指鬓发的斑白,而且又借萧萧秋风给人以冷的感觉。
    6.()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远之作,本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在情感主旨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五年高考练
    古代诗歌鉴赏之间接抒情
    一、(2020新高考Ⅰ,15—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 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2020浙江,19—20)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3—4题。(8分)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3.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 ;而《送柴侍御》突出 ,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怀类似。(2分)
    4.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6分)


    三、(2019课标全国Ⅱ,14—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9分)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 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6.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D 逗号应放在后引号的外面。当引文不完整或者将引文作为自己话语的一部分时,引文最后的点号应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2.C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特别”和“酷”语意重复,可改为“特别喜爱”或删除“特别”,据此可排除B、D两项;二是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不一致,前一分句的主语是“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后一分句没有主语,结合句意分析可知,其主语为“我”,应调整前一分句的语序,让“我”作主语,以保持句子主语前后一致,据此可排除A项。故选C。
    3.B 画波浪线的句子和B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项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C项运用了设问和借代的修辞手法,D项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4.答案 ①有没有承担 ②一生求“入” ③野老候归
    解析 ①处,由下文“承担的越大,境界当然就越大。李杜是以自己的心灵……而王维则一直在推卸……”可知,王维与李白、杜甫有“大小之差”的原因在于李杜主动承担而王维一直推卸,故此处可填写“有没有承担”之类的内容。②处,由下文“就是要进入圈子,得入魏阙”可知,杜甫追求的是“入”,与前文“李白一生求‘出’”相对应,故此处可填写“一生求‘入’”之类的内容。③处,由前文“牛羊归栏”和后文“雉雊蚕眠,田夫荷锄归”可知,此处所填写的内容要根据前文中相应的诗句来提炼,此处对应的诗句是“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故此处可填写“野老候归”之类的内容。
    5.答案 第二段:李杜承担,王维躲避(李杜“境”大,王维“境”小)。
    第三段:李“出”杜“入”,都有追求。
    第四段:王维尚“归”,安顿心灵。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段主要意思的能力。解答本题,应认真阅读语段,从整体上把握每一段的内容,并结合关键词句概括其主要意思。
    第二段,开头提出“李白、杜甫是‘大’的……承担的越大,境界当然就越大”,全段围绕这一观点讲述了王维与李杜在“承担”与“境界”上的不同表现。根据“李白、杜甫是‘大’的”“李杜是以自己的心灵去承受这个世界的苦难与折磨的,他们甚至主动地把世界的荒谬与民生的不幸承担到自己的身上”可知,李白、杜甫两人“主动承担”,境界大;根据“王维显然是‘小’的”“而王维则一直在推卸,他连自己的一些生活挫折都难以承受,都要想方设法地躲避”可知,王维的表现是“推卸”“躲避”,境界小。据此可概括出第二段的主要意思。
    第三段围绕“出”“入”讲李白和杜甫各自的人生追求,核心句为“李杜二人,无论是‘出’还是‘入’,都显示出对生命、对人生的热爱与执着,以及为了追求而付出的精神历练与承担”,强调李“出”杜“入”,但人生都精彩可赞。据此可概括出第三段的主要意思。
    第四段围绕“归”字讲王维的人生追求,核心句为“实际上,王维的心中,总有一种回归平衡、平静、安适的冲动,他要找到一个地方来安顿自己”。据此可概括出第四段的主要意思。
    6.答案 (1)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2)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3)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4)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5)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6)忽魂悸以魄动 恍惊起而长嗟 (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8)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9)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0)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11)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7.写作指导 本题要求选择一个角度,结合自己阅读古诗词的体会,向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写作时,角度要明确,可从创作背景、作者、意象、语言、风格、手法等方面选择其一,结合具体的例子,阐述读懂古诗词的方法。
    三年模拟练
    1.D “和同样不满现实的仙人遨游天际,过安闲的生活”赏析错误,本诗运用想象的手法,写诗人见到了仙人赤松,赤松借给诗人一头白鹿,诗人骑着白鹿跟从乘坐两条青龙的赤松凌空而上,日月大地都留在他们身下成为倒影。从中看不出仙人赤松对现实不满。
    2.答案 ①运用神仙的典故,使诗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②骑白鹿驾青龙,俯瞰日月,想象奇特;③“含笑凌倒景”,诗人和仙人在天上遨游,十分快乐,表现了超越世俗社会局限的思想。
    解析 游仙诗是以遨游仙境为主要题材的诗歌。思想内容上,游仙诗往往表现出超越世俗社会局限的强烈愿望;艺术手法上,游仙诗想象奇特,善于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而神仙典故的运用,则使游仙诗更具浪漫主义的色彩。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具体内容作答即可。
    3.C “中国古代诗人的生活大多是困窘的,所以王令认为杜甫的诗是因‘穷而后工’,道出了‘诗道’的规律”说法错误。“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是说杜甫的诗歌和古代圣贤的一样,都是因发愤而作。时代的动乱、人民的苦难、国事的艰危,都使杜甫在情感上受到了巨大的触动,这就是杜甫诗歌创作力量的源泉。古代许多诗人的生活,确实是穷困的,但王令认为不能因此就说他们的诗歌是因“穷而后工”,更不能说是“诗道可穷人”。可见,王令对诗因“穷而后工”和“诗道可穷人”的说法是不赞同的。
    4.答案 ①杜诗“气吞风雅”,诗人对杜甫诗歌的成就作出了高度评价,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敬佩之情;②杜诗因“发愤”而作,诗人对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崇敬;③杜甫当年“碌碌”,诗人对杜甫的际遇寄予真挚的同情;④虽然杜甫名垂后世,其诗流传千古,但这毕竟是“身后事”,诗人为其代鸣不平。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首联,“气吞风雅妙无伦”中,“风雅”源自《诗经》,诗人认为杜甫的诗歌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优良传统,却又能“气吞风雅”,达到精妙无比的程度,赞叹杜诗的艺术水平之高,对杜甫诗歌的成就作出了高度评价,表达了对杜甫的敬佩之情;“碌碌当年不见珍”是说杜甫虽然诗才盖世,却怀才不遇,不为时人所重,可见诗人对杜甫的坎坷际遇寄予了真挚的同情。颔联“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表明杜甫的诗歌和古代圣贤的一样是因发愤而作,时代的动乱、人民的苦难、国事的艰危,都使杜甫在情感上受到了巨大的触动,成为其创作力量的源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的敬仰之情。颈联“镌镵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诗人对杜诗的成就和影响再一次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评价,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尾联“寂寞有名身后事,惟余孤冢耒江滨”,诗人感叹虽然杜甫大名辉耀后世,诗篇流传千古,但是这毕竟是“寂寞”“身后事”罢了,抒发了不平之意。
    5.C “颈联虚写”错。颈联从忆想回到现实,写眼前所见之景,是实写。
    6.答案 ①贺诗表达了诗人的思归之情与时不我与、人生失意的感慨。诗人病愈后登高之际,听到“得意”的蝉鸣,微露歆羡之情,隐含人不如蝉的况味;看到日暮中的归鸦,思归之念油然而生;秋风萧萧,鬓发斑白,流露出人生失意的落寞。②杜诗在情感主旨上则更显丰富复杂。既有身世飘零的感慨,又渗入老病孤愁的悲哀;既有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又有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感情。杜甫在沦落他乡不胜感伤中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贺诗首联,“经雨清蝉得意鸣”以鸣蝉起兴,“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歆羡之情:蝉之踌躇满志,岂不是因为它既得时,又得地!言下已隐含人不如蝉的况味。“征尘断处见归程”一句由“听”转向“见”:秋雨新洗,况值此黄昏之际,行人渐少,尘土不扬,那通往故乡的道路显得分外清晰。这一句在眺望中透露出诗人的思乡、思归之情。颔联“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极写归思之深、之切。病愈后的频频把盏,不是为了消渴解馋,实因乡愁太深太重,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颈联从忆想回到现实,“斜阳”透露出时不我与的迟暮之感;“草将野色入荒城”一句化用白居易的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暗寓失意之恨。尾联直抒胸臆,写诗人辜负了故乡亲友的赏菊之约,让秋风吹白了鬓发,满是“白发生头未得归”的失意和惆怅。《登高》首联写景,渲染了凄清的气氛,凄凉之感、悲哀之情油然而生。颔联中,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颈联抒发了身世飘零、年老体衰的感慨。尾联写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所以杜诗在情感主旨上更显丰富复杂。
    五年高考练
    1.B “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错误,诗人不是为离别而“心惊神伤”,而是想到离别之后的情景而“心惊神伤”。
    2.答案 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的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解析 本题考查景物形象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解答本题,首先了解峨眉、岘首两座山的地理位置,峨眉山在四川,岘首山在襄阳,可谓相隔遥远,正如诗中所说的“地阔”“天高”,即水远山长,相见无期,可见两人自此一别相见之难,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3.答案 感伤 达观
    解析 本题要求对两首诗的情感进行概括,由题目可知,两首诗都是“送别诗”。第一首,“互相望”即含分别意,虽然说仅仅一水之隔,但是内心却觉得“山川是两乡”了,即心里感觉距离非常遥远,故不免生出“感伤”之意。第二首,虽然也是写分别,但诗人明确指出“不觉有离伤”,后两句更是指明人虽分离,但青山同道,云雨同趣,一轮明月共照,何曾感到“两乡”之别?暗含道相同、情相随,即使有空间的距离,也没有心理距离,显示出“达观”的情怀,正如“海内”两句诗。
    4.答案 ①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
    ②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况隔两乡”);王昌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
    ③抒情方式上,王勃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要求比较两首诗后两句,并分析王昌龄诗“写法的妙处”,可从意象运用、空间处理、抒情方式等角度思考。《秋江送别》最后两句写由于离别,虽然仅仅一水之隔,但是内心却已觉得是两乡,强调了心理距离之远。同时,通过议论,进一步传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沉的感情。《送柴侍御》的后两句写两地云雨相同、明月共照,强调了心理距离之近。同时,这迁想妙得的诗句,寄情于景,蕴含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5.D “受恩必报”无中生有,诗句“平生不受等闲恩”没有“受恩必报”的意思。
    6.答案 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抒情方式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赏析间接抒情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审读题干,其中“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提示了颈联是间接抒情。然后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具体分析。颈联“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描写了“雨中垂钓”和“风中闻雁”两个脱俗的具体场景,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融在形象的场景中。颈联融情于景,其余各联直抒胸臆,整首诗的结构比较巧妙,节奏在颈联处舒缓,使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解题技法 分析诗歌抒情方式三步骤
    1.读懂诗歌
    ①写什么(景、物、事、人等)。
    ②为何写(抒情、言志、明理等)。
    ③怎样写(抒情方式及其效果)。
    2.审清题意
    问什么——答什么。
    3.规范答题
    ①分析所运用的抒情方式。
    ②分析所描绘的对象(景、事、物等)。
    ③分析这样写的作用(表达的情感、产生的效果等)。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1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1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论述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语言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课后作业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1 梦游天姥吟留别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1 梦游天姥吟留别精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选择题,综合运用,微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