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9 说“木叶”练习
展开(2021湖北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高一期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鹃,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任何鸟都比不上。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有时又被认为薄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可怜,哀惋,纯洁,至诚……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了爱的象征。这爱的象征似乎已经成为了民族的感情。
( )杜鹃是一种灰黑色的鸟,毛羽并不美,它的习性专横而残忍。杜鹃尽管是不营巢的,可是也不哺雏孵卵。到了生殖季节,产卵在莺巢中,让莺替它孵卵哺雏。雏鹃比雏莺大,到将长成时,甚且比母莺还大。鹃雏孵化出来之后,每将莺雏挤出巢外,任它啼饥号寒而死,它自己独霸着母莺的哺育。莺受鹃欺而不自知,辛辛苦苦地哺育着比自己还大的鹃雏:真是一件令人不平、令人流泪的情景。想到了这些实际,便觉得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者的标本了。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然而,这实在是一个最大的名实不符的例证。
B.然而,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
C.况且,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
D.况且,这实在是一个最大的名实不符的例证。
2.下列诗句,与杜鹃这一意象的内涵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C.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2021山东德州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意象,涉及形与神的问题。【甲】形即物的形状,是具体的;神即表现具体物象所呈现的精神实质。如果拘于形迹而无神,则不是艺术品。【乙】
形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志相融而成的,有一个对客观外界、印象进行筛选与提炼并渗入作者主观情志的过程。一旦形成,则不同于原先的物体。就好比照相不等于国画,所以有情景交融等说法。【丙】
诗词讲求意象与意境,意象略高于形象,更含有主观情意。它是在环境与形象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文心雕龙》“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中的“意象”与后世意象之含义接近。意与象是两个要素通过语言媒介而进行感应、交融、契合的产物,意象是诗人传达情感、表达思想、升华意志的基本方式。
好的意象是完整、和谐、优美的。区别于物象之处,就在于它是经过作者情感过滤、打上主观感情烙印的产物。意境由一系列的意象构成。详言之,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丁】鲜活的意象,需要诗人精心营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有情思寄托,有灵动之态。很多诗人诗中的多种意象莫不如此,如陆游笔下“无意苦争春”的“梅”, , 。
4.原文中有一则引用,你认为把它放在文中哪个位置最恰当( )
现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论古代画,对此颇有感悟:“实先由形似之极致而超入神奇之妙境也。”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或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字,是形声字,“礻”是形旁,与祭祀有关,“申”是声旁,“神”本义指古人祭拜的天公,万物的创造者和掌控者。
B.“运斤”,挥动斧头砍削,比喻技艺的高超。文中的意思是匠人心中有构思好的形象,可按其进行加工。
C.“媒介”与“媒体”不同,“媒体”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媒介”是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D.加点的句子是对“意象”一词下的定义,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来表达。
6.请根据材料中的画线句子仿写两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
7.微写作。
秋天,在古人的眼中也许就是无数落叶在空中飞舞的景象。屈原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曹丕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杜甫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那么,在你心中,秋天的落叶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请联系现实生活,描写一个场景。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侧重景物描写;要有人物的心理描写;200字左右。
三年模拟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木叶”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其在文艺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与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
“意”和“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之言,实质是指可通过有限的、可穷尽的形象,传达出某种无限的、不可穷尽的内在意义。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还进一步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从文学的创作来看,即从内心的“意”到关注的“象”,再至依托的“言”;从文学的鉴赏来看,即从依托的“言”到关注的“象”,再至所传达的主观的“意”。
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实际上,刘勰是将营构“意象”作为艺术构思的首要任务来看待的。从此以后,对“意象”的认识及其在文艺美学上的地位就确定了下来,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了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同样,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意象”也起着一个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亦是第二个中介。在艺术欣赏活动中,读者要运用自己的还原能力、再创造能力去复现、补充甚至丰富作品中的“意象”。这是从创作构思角度提出了“意象”这一美学概念。
由“意”“象”至合成词“意象”,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和语义转换,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学术语终于生成,并得到后世认同,被广泛运用于文学鉴赏、批评之中。
在我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中,“意象”的具体含义有四个方面。第一,“意象”是意中之象,可理解为“人心营构之象”,即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性的有机统一,最有典型意义的是郑燮《题画·竹》中有云:“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这里的此竹非彼竹,而是指客观的竹已在画家心中意化为审美的竹,形成了“意象”。所谓“成竹在胸”也是艺术家头脑中营构出的“意象”。第二,“意象”指艺术形象,特别是在明清的文艺理论中,普遍被用来评论诗歌、绘画和书法创作。第三,“意象”指自然景物的形象。第四,“意象”指人物的风度神态。
“意象”作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它经历了一个由哲学、文化概念向文艺理论和美学范畴演变的过程。以“意象”品评文学作品,更能准确地表述作家构思谋篇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呈现在诗中的形态与情态,也更能准确地表述读者阅读鉴赏时所获得的审美快感。
总之,“意象”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或者说是显现在具象中的意味,是“意”与“象”的融合。不是对现实的一种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意象”如同是组件、基础、构架,不同的“意象”有机结合而组成文学作品,作品的意义和整体审美效应也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而来。我国浩瀚的古典文学作品沉浸在“意象”的海洋之中,“意象”也成为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摘编自雷江红《浅析中国传统“意象”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二:
古希腊的柏拉图曾试图给“美”下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美是有用的”“美就是有益的”“美就是视觉和听觉所生的快感”等。一次次对美的概念的界定,乍看恰当,再品又觉片面,经反复推敲又一再推翻,周而复始,最终柏拉图找不出准确的语言定义“美”,只能无奈地概括为:“美是难的。”
关于美,不应悬置在一个孤立静止的语境中谈其本质、属性及内在关系,更不能机械地认定“美是客观的”或者“审美是主观的”,否则永远跳不出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定式和理论分析模式。
美究竟是什么?美是客观的吗?美乃人类对世界的意象感知。美在感知中,毕加索曾说过,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的,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美亦在“情景”中,正如庄子所言:“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人与“情景”互生互存,交融亲和,“情景”并非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实在,而人也非独立于宇宙之外的所谓主体。因此,当人与天、地融为一体时,在恰当的“情景”中,美即闪现出来。
美在感知中,亦在情景中。美属于一种意象,而审美是一种境界。所谓“意”,即人的精神维度观照的意象思维,当美在“意”中时,人可感知到模糊的、不确定的、稍纵即逝的、瞬息万变的抽象之美,诸如观念艺术、互动艺术、虚拟艺术等艺术样式借助抽象之意与受众产生联系。所谓“象”,即“情景”的物理维度观照的具象思维,当美在“象”中时,艺术家可捕捉到可视、可听、可触、可品的形象之美,造型艺术、影像艺术、戏剧艺术等在“象”中与受众产生共鸣。可见,美具有“意”和“象”的双向性,当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闪现时,艺术家便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创作之境。
艺术作品的价值贵在情感,而审美价值存在于——人、艺术作品和宇宙——艺术三要素之中,当三者在一个共同的维度,且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引发情感共鸣时,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郑板桥的“三竹说”反映了艺术创造中人、自然和作品之间的这种审美互动。美的闪现,美的感知,美的捕捉,美的体悟,皆在“物化”的意象中完成,并且通过艺术家之手,以笔墨的形式落实到纸面上。当美在“意”中时,美是流动的、不确定的、难以捕捉的,它需要艺术家和宇宙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感应,将抽象之美在意念中不断强化,通过艺术家个人的审美修为,将无形之“美”落实成“象”,使之成为有形之态。可见,情感性的意象思维贯穿于艺术创造、艺术表现和艺术欣赏的全过程,而艺术作品承载着将意象思维转化成形象思维,将无形之美转化为有形之美的价值属性。
判断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标准是错综复杂的。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存在层次上的差异,有高低之分,有雅俗之别。标准难以统一并不会弱化审美的重要性。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说:“审美经验揭示了人类与世界的最深刻和最亲密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立足中国文化,以中华美学传统为核心,汲取中西美学精华,让中华美学精神在今天释放其巨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既应和时代的呼唤,也契合国人美好的精神需求。
(摘编自王可《美在意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为单纯具体形象的意象是能够广泛应用于文艺创作中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
B.“意”与“象”融合从根本上实现了语义转换,因此意象才具有了美学意义。
C.柏拉图对“美”下了多次定义,都被自己推翻,最后才找到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
D.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因不同的标准有高低、雅俗之分,但这并不会弱化审美的重要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意”与“象”的合成及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文学创作水平的提升和文学理论的丰富。
B.在发现美的时候,人不应独立于景之外,景不应独立在人之外,应是情景融为一体。
C.品评文学作品时,作家构思谋篇的审美心理活动能够通过意象更准确地表述出来。
D.艺术家创作时的情感越深,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的价值就越大,审美价值也就越大。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对“意象”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意象可以指自然景物的形象,即借大自然的景物来寄托情思。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许多意象,都是自然形象。
B.“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寒蝉就成为悲凉的代名词。透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我们可感知到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C.与文中“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的“眼中之竹”一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意象,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成为审美意象。
D.融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中的意象词,使人与“情景”交融亲和,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的特征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
5.()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赏析下面这首送别诗中的“笛声”即“《折杨柳》”曲这一意象。(6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五年高考练
信息性阅读之分析论证思路
(2021新高考Ⅰ,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
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图》:“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崒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
(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
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
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
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
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
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答案全解全析
9 说“木叶”
基础过关练
1.B 结合第一段中的“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了爱的象征”和第二段中的“它的习性专横而残忍”“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者的标本了”等关键句可知,两段文字在语意上是转折关系,据此,可排除C、D两项。语序上,这句话强调的是杜鹃作为“爱的象征”的“名实不符”,所以“名实不符”应该放在“一个最大的”的前面。据此可排除A项。
2.D 根据第一段可知,“杜鹃”这一意象的内涵有:抒发思归之情;倾诉悲苦、哀怨之情;表达亡国之痛;等等。A.“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抒发的是凄凉、孤寂之情。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C.“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渲染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这三项都与杜鹃这一意象的内涵相符。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现的是夜晚月明风清的恬静之美,与杜鹃这一意象的内涵不符。
3.答案 将关联词“尽管”“可是”删除;将“哺雏”与“孵卵”互换位置。
解析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杜鹃尽管是不营巢的,可是也不哺雏孵卵”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使用不当,“杜鹃不营巢”“不哺雏孵卵”是并列关系,“尽管”“可是”是表转折的关联词,应删去;二是语序不当,应先“孵卵”后“哺雏”,将“哺雏”与“孵卵”互换位置。
4.B 引文说的是现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对古代画的看法,他认为古代画是“由形似之极致而超入神奇之妙境”,即古代画不仅讲究形似,还讲究神韵、意境。这是以古代画为例,印证第一段中“如果拘于形迹而无神,则不是艺术品”的观点。故应放在【乙】处。
5.D 加点的句子“意象是诗人传达情感、表达思想、升华意志的基本方式”并未说出“意象的本质特征”,不是下定义,而是作诠释。
6.答案 (示例)骆宾王笔下“无人信高洁”的“蝉” 郑板桥笔下“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竹”
解析 分析语境可知,所仿写的句子是对前文“鲜活的意象……有情思寄托,有灵动之态”进行举例论证,因此仿写时要选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有情思寄托,有灵动之态”的诗句,注意运用“……(诗人)笔下……(诗句)的……(所写意象)”的句式。
7.写作指导 写作时注意内容要包括“秋天的落叶”并“联系现实生活”,故可以由眼前的落叶联想到生活中的哲理。手法的要求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有“心理描写”,可以选择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要结合落叶的景象去写人物的心理。题干要求“侧重景物描写”,在写景的时候要突出落叶的特点。注意既要写出事件,又要创设意境,还要展示人物心理。
三年模拟练
1.D A.“作为单纯具体形象的意象”说法错误。由材料一最后一段的“‘意象’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是‘意’与‘象’的融合”等语句可知,意象不是“单纯具体形象”。B.因果关系不成立,由材料一第三段中的“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可知,应是“刘勰……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使“意象”具有了美学意义。C.“最后才找到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最终柏拉图找不出准确的语言定义‘美’,只能无奈地概括为:‘美是难的。’”。
2.D 由材料二原文“艺术作品的价值贵在情感……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判断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标准是错综复杂的”可推知选项表述错误。
3.C “与文中‘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的‘眼中之竹’一致……融入了……审美意象”错误,“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成为审美意象”的应该是原文中的“胸中之竹”,而非“眼中之竹”。
4.答案 首先通过举例提出问题:给美下定义是不容易的。然后分析问题:不能静止和机械地界定美,美乃人类对世界的意象感知,美在感知中,亦在情景中。接着谈如何捕捉美,让美的价值得以实现。最后明确判断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标准是错综复杂的,号召让中华美学精神在今天释放其巨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
解析 材料二首先通过柏拉图试图给“美”下定义,最终“找不出准确的语言定义‘美’”的事例,说明了一个问题:“美”是难以界定的。接着分析问题,作者先从反面指出“关于美,不应悬置在一个孤立静止的语境中……更不能机械地认定……”,然后从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美乃人类对世界的意象感知”“美在感知中,亦在情景中”。接着作者更进一步,从美的捕捉、美的价值的实现的角度深入分析,指出“当美在‘意’中时……”“当美在‘象’中时……”“艺术作品承载着将意象思维转化成形象思维,将无形之美转化为有形之美的价值属性”,由此可知,“美”可以被人类感受、捕捉并被转化为有价值属性的“有形之美”。最后一段总结全文,作者明确指出“判断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标准是错综复杂的”“标准难以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号召让中华美学精神在今天释放其巨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
5.答案 ①“《折杨柳》”曲是触发诗人情感的典型物象,和诗人的故园之思有机契合,成为本诗的典型意象。②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达依依不舍之意,“《折杨柳》”曲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离别的情绪。③诗人此时客居在外,“《折杨柳》”曲触动了诗人离别家乡的心绪,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 材料一主要阐释了“意象”的概念,作者认为,意象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它“可通过有限的、可穷尽的形象,传达出某种无限的、不可穷尽的内在意义”;“柳”本身有留恋之意,“《折杨柳》”曲表达的也是离情别绪。本诗中,诗人客居洛阳,深夜“曲中闻折柳”,勾起思乡之情,“《折杨柳》”曲与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相契合,成为本诗中的典型意象。
五年高考练
1.A “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说法有误,原文说“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说明诗画并不同质”,是他的著作使人们从“相信诗画同质”到明白诗画并不同质,但没有证据证明他是“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
2.C A项,由原文“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可知,用语言来描述一件事情更容易,但并未比较二者谁能描述得更生动、明白。B项,由原文“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可知,画作是可以以某一瞬间的定格来表现动作的全过程的。D项,文中举沈括质疑唐代传说的例子,是为了证明“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也就是根据画中乐工的一个动作无法判断所奏乐曲,与后人对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价无关。
3.D A项,强调“空灵”是“妙诗”的标准。B项,强调文、画的相通之处。C项,强调诗抒情、画绘景,二者的结合能创造艺术意境。以上三项均和文中“诗画异质”的观点无关。D项,“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是图画宜于描写静物的特征,“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是诗宜于叙述动作的特征,能体现“诗画异质”的观点。
4.答案 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
解析 材料一,首先提出莱辛的观点——诗画并不同质;接着叙述“特洛伊木马”的故事,引出“诗画异质”说的缘由;接着作者阐述自己对莱辛观点的理解,“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并各自举例论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紧接着针对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进行了解答,即“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论述时纵向展开,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通俗易懂。材料二先是点出了莱辛的“诗画异质”观点;接着提出我国古代也有诗画不同质的类似观点;然后以札记的形式引用中国古代绘画的例子证明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
方法点拨
把握论证思路的两种方法
论证思路是指作者在论述某个观点时的思维过程。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就是要弄清文章先说了什么、再说了什么、最后说了什么;弄清文中段落和段落之间、句子和句子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组合成一个整体,从而有效地论证观点的。要准确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可从以下两种方法入手。
1.抓住语言标志法。论述性文章行文严谨有序,逻辑性强,在语言表达上常常会有一些鲜明的表现作者逻辑思路的关键性词句。如设问句表引起下文,展开深层论述;“无独有偶”表顺承;“诚然”表转入相反方面论证;“同样”表类比推理;“总之”表分总归纳;等等。并列关系的结构,为使读者一目了然,几个并列的层次或段落,一般标以“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再次”等。在阅读时,抓住这些标志性词句,有助于厘清论证思路。
2.归纳段意、层意法。有些文章,在形式上没有明显表现出作者的逻辑思路,要想厘清它的论证思路,就需要把握各段大意,思考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厘清段落层次,从而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
需要注意的是,厘清论证思路后,要把思维的结果转化成文字,答题时要运用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体现思路的词语,使表达条理清楚,具有逻辑性、整体性,能充分体现作者的思维过程。
5.答案 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中都含有动作;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解析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意谓“一边目送鸿雁飞去,一边双手拂动琴弦”,可见都含有动作,而材料二说“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由此可看出画“手挥五弦易”,因为琴不移动,手指也可以抓住某一刹那的动态进行描绘;而“目送归鸿”则是一个连续性的动作,画家只能画出诗人遥望高飞的鸿雁的姿态,却无法画出“目送归鸿”的连续画面,故说画“目送归鸿难”。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9 说“木叶”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3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9 说“木叶”当堂检测题</a>,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选择题,小阅读-课内,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统编版9 说“木叶”精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9 说“木叶”精品同步测试题,共11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巩固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