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夯实基础,拓展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夯实基础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涉江/吝啬 浩荡/皓月当空 适当/对酒当歌
B.慷慨/梗概子衿/自矜功伐忏悔/阡陌纵横
C.哺育/逮捕羁绊/亟待解决废墟/嘘寒问暖
D.樊笼/规范荫庇/绿草如茵守拙/罢黜百家
答案D
解析A项,shè/sè,hà,dàng/dāng;B项,kǎi/gài,jīn,chàn/qiān;C项,bǔ,jī/jí,xū;D项,fán/fàn,yìn/yīn,zhuō/chù。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几何 几何:多少。
B.悠悠我心悠悠:长远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C.枉用相存存:记住。
D.契阔谈契阔:聚散,这里指久别重逢。
答案C
解析C项,“存”,问候、探望。
3.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契阔谈,心念旧恩
B.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答案A
解析,同“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今齐地方千里
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答案C
解析“忧思”古义、今义皆为“忧虑思念”。A项,古义,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今义,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B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点,处所。D项,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 ”表现了脱离官场、如释重负的愉快心情,是《归园田居(其一)》的点睛之笔。
(2)《短歌行》中表达对贤才渴求的句子是:“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答案(1)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2)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二、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9分)
送骆奉礼从军
李 峤
玉塞边烽举,金坛庙略①申。
羽书资锐笔,戎幕引英宾。
剑动三军气,衣飘万里尘。
琴尊留别赏,风景惜离晨。
笛梅含晚吹,营柳带余春。
希君勒石返,歌舞入城②。
注①金坛庙略:“金坛”指拜将的坛,“庙略”指朝廷的谋略。②城:泛指城郭。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从边关燃起的烽火切入,既点出了朋友要去之地,又与标题相呼应。
B.第二句交代“从军”的背景,“金坛”这一意象营造出浓烈的战争氛围。
C.五、六句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军队出征的盛况,气势恢宏,体现了高昂的士气。
D.九、十句通过实写,描绘了军营里笛声悠扬、晚风拂面、柳条曼舞的景象。
答案D
解析“九、十句通过实写”分析有误,应是虚写。
7.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①对朋友的赞美。诗中用“锐笔”写朋友有精锐的文笔,用“英宾”突出其才华,从而赞美了朋友才华卓著。②对离别的伤感。早晨风景美丽,琴与酒樽已备好,离别在即,只能依依惜别。③对朋友的祝愿。最后两句用窦宪勒石燕然的典故和凯旋将士受欢迎的载歌载舞的画面,表达了对朋友建功立业的期望以及对戍边战争的必胜信念。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桂州腊夜
戎 昱①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②,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③,辛苦向天涯。
注①戎昱:唐代诗人,荆南(今湖北江陵)人,少试进士不第,唐大历初年被镇守荆南的卫伯玉辟为从事,后漫游湘桂间。大历后期宦游至桂州(今广西桂林),任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的幕宾。这首诗是他到桂州第二年的除夕之夜所写。②残漏:残夜将尽时的滴漏。漏,漏壶,古代计时器。③骠骑:骠骑将军的简称,这里借指诗人的主帅李昌巙。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写除夕守岁,诗人直坐到三更已尽。“尽”“赊”二字表现出作者浓重悠长的乡思和离家万里的处境。
B.颔联乃诗人于忧愁之中凄然入睡,梦回故园所见之景。思乡情重,诗人在梦中甚至听见寒夜里雪落竹丛之声。
C.诗歌的最后一联与首联相呼应,点出诗人宦游在外、归途漫漫、岁暮不得归的原因,并以此收束全诗。
D.这首诗写了除夕之夜诗人由坐至睡、由睡至梦、由梦至醒的过程,辅以环境气氛的渲染,呈现出隽永含蓄、深情绵邈的艺术风格。
答案B
解析“雪声偏傍竹”一句所言雪落竹丛之声并非诗人梦中听闻之声。
9.诗歌中间两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答案示例①融情于景。以雪落竹林之声、残夜滴漏之声和孤灯断碎的灯花,渲染了冬夜冷寂凄寒的气氛,寄寓了诗人悲凉孤寂的思乡之情。②虚实结合。在雪落竹林的飒飒声中,诗人梦到了家中的情景,一实一虚,强化了思乡之情。③视听结合。诗人梦醒后再难入眠,卧听漫漫长夜的滴漏之声,静看青灯照壁、灯芯燃烬,一闻一见,衬托出诗人因思乡而孤独寂寥的心境。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0~11题。(7分)
望 江 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①。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拦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②寻得雁分付③,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江东路:以“路”代“人”。②直饶:纵使。③分付:交付。
1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句,展现了一种迷蒙浩渺的艺术境界,显露出主人公忧于国事的辛酸之情。
B.“思量”,意即打算着做,表现了主人公希望实现自己的愿望。
C.词的下阕,主人公又将思绪带回到现实生活的无穷思念和孤独之中,“写了书”又“没人传”,“寻得雁”又“秋将暮”,进一步表达了主人公的思亲之情。
D.本词写的是梦幻与现实的矛盾,又写了性格冲突的激情与冷静深思的结合,同时也是心灵的自剖。
答案A
解析A项,“显露出主人公忧于国事的辛酸之情”有误,该词表现的是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11.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阕或下阕。
参考答案①上阕词人触景生情,实写瞭望大江被树阻隔的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抒发不忍离去之愁。②下阕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流露出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在全球各国加速5G商用的趋势下,5G在中国的落地 。中国通信行业引领全球的技术积累促成了这种结局。从1G落后、2G追随、3G突破、4G同步,到如今5G领先,中国通信技术行业的进步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就在5G领域,中国企业已埋头进行了近10年的创新布局和持续投入;它并非 ,而是源于几十年的追赶和全球化历练。最终,5G牌照的发放可谓瓜熟蒂落。人们对此也有足够的信心:2019年作为中国5G商用元年,成为5G应用的良好开端。
让5G发挥好新引擎动力,关键要做大做强产业,发挥产业 作用。有报告预测,到2025年,5G将带动我国直接和间接总经济产出35.4万亿元,拉动3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如同工信部负责人所说,企业要以市场和业务为导向,积极推进5G融合应用和创新发展,聚焦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为更多的垂直行业赋能赋智,促进各行各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此外,面对旺盛的5G行业应用需求及5G商业合作模式的改变,需要各方进行深入协作和沟通,优化网络体验, 健康、完整的产业生态。
5G标准是全球业界共同制定的国际标准,5G技术是全人类倾注心血和资源的创新之作。就像中国企业的5G技术服务全球一样,中国的5G牌照发放,既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也是外资企业分享中国发展成果、参与中国5G市场的机会,因而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
1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水到渠成 一挥而就 支撑 培养
B.顺理成章 一蹴而就 优势 构建
C.水到渠成 一蹴而就 支撑 构建
D.顺理成章 一挥而就 优势 培养
答案C
解析水到渠成:水流到之处便有渠道,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会成功,即功到自然成。顺理成章:写文章、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比喻随着某种情况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结果。结合“在全球各国加速5G商用的趋势下,5G在中国的落地”分析,主要讲5G在中国的落地是功到自然成的事情,选用“水到渠成”。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多指写字、写文章、画画快。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结合“并非”“而是源于几十年的追赶和全球化历练”分析,此处主要讲不是一下子成功的,选用“一蹴而就”。支撑:一指顶住,使不倒;二指用以顶住之物;三指支持局面使不崩溃;四指勉强维持;五指抵挡,招架。优势:比对方有利的形势。结合“产业”“作用”及后面的“报告预测”分析,此处主要讲产业的支撑作用,选用“支撑”。培养:以适宜的条件促使其发生、成长和繁殖,也指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构建: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与“健康、完整的产业生态”搭配,选用“构建”。
13.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将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B.这会成为一个事实吗?
C.这一美好前景将成为现实。
D.如何将美好前景变为现实?
答案D
解析结合“有报告预测,到2025年,5G将带动我国直接和间接总经济产出35.4万亿元,拉动3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如同工信部负责人所说,企业要以市场和业务为导向……为更多的垂直行业赋能赋智,促进各行各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分析,前面主要讲“预测”,后面主要讲做法等。此处应该是讲如何把预测的美好前景变成现实。A项,“一个不争的事实”表述绝对化。B项,用反问句,对前面美好的前景预测表述质疑,衔接不当。C项,“这一美好前景将成为现实”表述绝对化,而且与后面“行动”衔接不当。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既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也是外资企业参与中国5G市场、分享中国发展成果的机会,因而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
B.既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成果,也是外资企业参与中国5G市场、分享中国发展成果的机会,进而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
C.既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也是外资企业分享中国发展成果、参与中国5G市场的机会,进而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
D.既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成果,也是外资企业参与中国5G市场、分享中国发展成果的机会,因而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
答案B
解析原句存在问题:一是成分残缺,“共享”缺少宾语,可以改为“共享5G发展成果”,排除A、C两项;二是语序不当,应该是先“参与中国5G市场”,后“分享中国发展成果”,排除C项;三是搭配不当,关联词使用不当,“因而”,表示因果关系,结合语句内容“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成果”“外资企业参与中国5G市场、分享中国发展成果”“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分析,应该用表示递进关系的“进而”,排除A、D两项。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自古以来人们依土地而生,自然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们,所以①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山坚韧不拔,沉静、博大、深厚;水至柔至刚,屈曲有致,既可润物无声,又能摧枯拉朽。山的阳刚与水的阴柔相生相合,便是宇宙无限的生机。当春风吹来的时候,② ;当夏天来临的时候,人在自然生命的苍翠中感到生命的蓬勃;秋景的宁静疏落,让人体会收获过后的宁静和天高云淡的旷远;而冬日的萧瑟空寂,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艰难和顽强。人在山川的变化中,找到了自己情绪的寄托,获得精神的安顿。因此,③ ,望水则情溢于水。
参考答案①我们要尊重、热爱自然 ②人在自然生命的萌动中感到美好的希望 ③观山则情满于山
解析第①处,上文讲的是大自然施给人类的恩惠,下文讲的是人类的行为,故此处也应讲人类的行为。第②处,上文讲的是春天,下文讲的是夏天时人的感受。故此处应写春天时人的感受。第③处,上文讲的是人的情绪,下文写的是人在“望水”时的情感,故此处应写人在“观山”时的情感。
16.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10月17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高票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将从2021年6月1日起实施。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表示,修改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补齐了现有法律中的短板,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本次修改,对现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了大幅修改和完善,新增“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两章,由7章扩展为9章,条文由72条增加到132条,修改几乎涉及原法的每一个条文。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表示,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初步担负起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小宪法”的使命。
参考答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从2021年6月1日起实施。该法作了大幅修改和完善,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基础专练,阅读理解专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7.1 短歌行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