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的物质性一课一练
展开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自然界的物质性
1.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恩格斯这段话意在强调( )
①人类给自然界打上了实践活动的印迹
②自然界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固有规律
③应该减少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活动
④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下列各项都是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易错 )
A.物质就是有形或无形的东西
B.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C.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等微粒构成的
D.桌子、凳子、山、水等具有具体形态的东西都是物质
3.(2020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期中,改编)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成功获取了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能谱,有望揭开暗物质之谜,推动解释宇宙为什么会是这样以及将怎样演化。这表明( )
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客观的
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具体科学的进步为哲学的发展提供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组二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2021河北巨鹿中学高二月考)下列选项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是( )
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是客观的
C.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D.自然界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5.(2021山东淄博淄川第二中学高二月考,改编)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
②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具有物质性
③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一切活动无须人的意识的参与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物质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题组三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6.(2021辽宁锦州二中高二月考,改编)人工智能虚拟机器人“小冰”出版了自己“创作”的诗集。对此,有评论指出,小冰或许可以写出“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却注定难以感受到那种彷徨;或许可以用文字勾勒“一湾浅浅的海峡”,却注定难以体会到跨越海峡的乡愁。该评论旨在说明( )
A.“小冰”不会有人类一样的意识
B.“小冰”不会对外界信号产生反应
C.“小冰”的意识没有人的意识强大
D.人的情感世界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的
7.(2020山东枣庄八中高二期中,改编)对于同一棵古树,植物学家考察的是它的生理生长习性,把古树顽强的生命力看作是美;木材商考虑的是它的木质、树围,把古树的实用价值看作是美;而画家则惊叹它奇特的外形,把古树的形态看作是美。上述审美感受的差异表明
(深度解析)
A.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B.客观存在是意识的能动反映的产物
C.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8.(2021广东深圳第七高级中学高二第一学段检测,改编)在许多电影或电视剧的开始或结尾处,往往会有“此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虚构故事”或“内容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等字样。从哲学看,这表明影视作品本质上( )
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虚幻反映
②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不能脱离客观事物产生和存在
④是人们主观创造出来的新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自然界的物质性
1.(2020黑龙江大庆第十中学高二上期末,★★☆)造林绿化被视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首要手段,因此受到高度重视并得以快速推进。然而,有的地方为了追求美观,将适宜本地栽种的乡土树种视为上不了台面的“土包子”,却热衷于调运跨纬度且价格高的“洋树种”。这种做法( )
①旨在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②违背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性
③有利于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
④是主观唯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2021安徽广德实验中学月考,改编,★★☆)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③“十四五”规划
④磁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1湖北广水一中高二月考,★★★)恩格斯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下列对哲学中物质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 易错 )
①物质撇开了事物的具体形态,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
②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③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④物质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集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2020山西长治二中高二月考,改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甲、乙两位同学对物质概念进行争论:
甲:“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乙:“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材料二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1)结合材料一,从哲学的角度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运用“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分析为什么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
深度解析
题组二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5.(2021黑龙江哈尔滨第三中学高二月考,★★☆)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认为,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
①是劳动形成了产生人类的物质环境
②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③劳动使人们形成了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
④劳动在人的演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题组三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6.(2021安徽合肥九中高二月考,★★★)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是(深度解析)
①植物的根会伸向有水多肥的地层,枝叶会向阳光充足的地方伸展
②铁生锈、岩石风化、滴水穿石
③我国古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④狐狸会有效地利用环境和外物掩盖自己的行踪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7.(2021江苏连云港智贤中学高二月考,★★☆)有一种情感叫“我和我的祖国”,有一种学习叫“学习强国”,有一种责任叫“不忘初心”,这些热词表达的是对社会热点的关注。这说明(深度解析)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C.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D.词汇源于人脑的机能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C 材料强调了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告诫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②④正确切题。材料并没有强调人类给自然界打上了实践活动的印迹,①与题意无关,排除。人类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人类,而不是减少对自然界的改造活动,③表述错误,排除。
2.B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B正确且符合题意。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有本质的区别,A、C、D都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角度去理解物质的概念的,说法错误。本题选B。
3.B 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成功获取了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能谱,有望揭开暗物质之谜,推动解释宇宙为什么会是这样以及将怎样演化。这表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①③正确。材料讲的是宇宙,没有涉及人类社会,②不选。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④错误。本题选B。
4.B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是在说人类社会的产生,不是人类社会物质性的集中体现,排除A。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集中体现在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是客观的,B正确切题。C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排除。D阐述的是自然界的物质性,不合题意,排除。
5.D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并不完全一样,各有各的客观规律;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并不是“一切活动无须人的意识的参与”,①③错误。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说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具有物质性,其发展过程都是一个客观物质过程,②④正确切题。故选D。
6.A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人工智能虚拟机器人“小冰”能够“创作”诗集体现了对人的意识、思维的模拟,但它只是机械的、物理的,从本质上讲人工智能是机器而不是人,不能产生意识,A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人工智能会根据系统程序对外界信号产生反应,B错误;人的情感世界可以通过一定的文学艺术形式表达出来,D错误。
7.D 植物学家、木材商、画家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同一棵树的美,所以都是正确的意识,未体现错误的意识,A不选;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客观存在不是意识的产物,B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不选。本题选D。
8.C 从哲学上看,影视作品属于意识的范畴,本质上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能脱离客观事物产生和存在,②③正确切题。①④表述错误,影视作品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一定是虚幻反映;影视作品并不是人们主观创造出来的新世界,它们只是对现实世界的艺术加工与再现。
能力提升练
1.C “为了追求美观……热衷于调运跨纬度且价格高的‘洋树种’”的做法显然违背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性,是主观唯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做法旨在追求美观,排除①;调运跨纬度且价格高的“洋树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③错误。本题选C。
2.C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属于客观物质范畴;“磁场”也属于客观物质范畴,②④正确切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四五’规划”属于意识范畴,排除①③。
3.B 物质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抽象出来的,不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态;物质具有可知性,不能说是“不可捉摸”的,①错误。物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集合,④错误。②③正确切题。
4.答案 (1)①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都是正确的。甲同学的观点是针对物质概念而言的,乙同学的观点是针对具体的物质形态而言的。
②甲认为“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概括了物质的共性——客观实在性,是针对整个物质世界而言的,是正确的。
③乙认为任何“事物”(指的是具体的物质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有其特殊性和规律性,同样没有脱离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也是正确的。
(2)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这要求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和要求。
解析 (1)本问要求结合材料一,从哲学的角度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属于评析类试题。甲的观点是“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讲的是物质这一哲学概念,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甲的观点是针对整个物质世界而言的,是正确的。乙的观点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讲的是具体的物质形态,具体的物质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有其特殊性和规律性,因此,该观点正确。
(2)本问知识范围限定为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角度限定是分析为什么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属于原因类试题。解答本问,注意理论和材料的精准对接。
5.D 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了语言和意识,劳动使人们形成了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②③正确切题。①表述错误,产生人类的物质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劳动形成的;④不合题意,“劳动在人的演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是对题干的同义重复,不是在解释作用的具体表现。
6.B 人类意识的产生大体上经历了这样的发展阶段: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再到人类意识的产生。人类意识产生前的全部反映形式的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准备阶段。“铁生锈、岩石风化、滴水穿石”属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植物的根会伸向有水多肥的地层,枝叶会向阳光充足的地方伸展”属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狐狸会有效地利用环境和外物掩盖自己的行踪”属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我国古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属于“人的意识”。因此,②→①→④→③正确反映了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B符合题意,A、C、D均错误。
7.A 这些热词表达的是对社会热点的关注,表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A正确切题。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B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D表述错误,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词汇属于意识,其源于人们的生活和实践。
1.C
2.B
3.B
4.B
5.D
6.A
7.D
8.C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理解此概念要注意两点:第一,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第二,物质与意识是相对应的。
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立场、利益出发点等因素的不同,人们对具体客观事物的认识会有所不同。同时,人们的社会阅历、心理情绪、道德修养等因素也会影响人们对具体客观事物的认识。
1.C
2.C
3.B
5.D
6.B
7.A
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宇宙间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自然界的事物、现象+人类社会的事物、现象+思维领域的现象”,而“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仅指“自然界的事物、现象+人类社会的事物、现象”。
自然界的客观性(亦称“物质性”)原理主要用于分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事例。
传导类试题解题方法
解答此类试题最常用的方法是“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第一步,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第二步,看“尾”,即对剩余项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尾项正确。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指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实际,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离开了客观事物,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虚幻的意识都来源于客观存在,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型。人们对未来的预测是根据客观事物作出的一种超前反映,根源于过去、现在的客观存在。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指意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是经过人脑改造过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4 生活与哲学1 世界的物质性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4 生活与哲学1 世界的物质性课堂检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人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的物质性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的物质性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与价值观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与价值观同步测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