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19 枣儿练习
展开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19 枣 儿
测试时间:20分钟
一、基础题
1.对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掸土(dǎn) 横匾(biǎn) 翘首(qiào)
B.嚼食(jué) 折叠(zhé) 雕塑(sù)
C.童谣(yáo) 蓦然(mù) 凝视(níng)
D.塞进(sāi) 钢盔(kuī) 骑跨(kuà)
2.下列句子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老人)从身旁晒满红枣的竹匾子里抓起一把枣儿。
B.男孩并未听,只顾忙着将枣儿往口袋里装。
C.(男孩)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
D.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棵枣儿,是留给我爹的……
3.选词填空。
(1)我一急,把个枣儿囫囵个儿 (吞 咽)下肚了。
(2)正巧,树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咚”的一声,吓得那狗娘养的
(抱头就逃 狼狈不堪)。
二、提升题
4.(2021辽宁锦州二模)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据统计,未来5年间,中国老年人口预计超3亿人,正式迈入中等程度老龄化社会。
②科技变革带来的社会数字化遭遇社会结构的老龄化,将带来诸多的影响和问题。
③只要连接网络,人们靠着一部智能手机,似乎就可以行遍天下。
④不过,数字化的生活世界并不是平的,老年人“数字围城”问题日益引人关注。
⑤数字化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变迁的显著特征。
A.②①⑤④③ B.⑤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⑤④ D.④③①②⑤
5.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戏剧文化的博大精深,学校举办了以“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为主题的校园戏剧节。戏剧节展演前,同学们准备在舞台两边张贴对联,一位同学写好了上联,其他四位同学对了下联。你觉得哪句下联对得更好?( )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
A.生旦净丑,演人演戏演古今 B.抑扬褒贬,评事评理评人生
C.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 D.人间哀乐,人前人后人生里
6.(2021黑龙江绥化望奎一模)重阳节到来之际,某班将组织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设计]请你仿照示例为本次活动拟写两个活动形式。
示例:“孝亲敬老”社区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表达]李奶奶是孤寡老人,同学们经常去帮助她,最近李奶奶生病了,同学们自愿捐款,买了营养品前去探望。如果你是班长,见到李奶奶你会怎么说?
答:
(3)[国学运用]探望李奶奶回来后,同学们纷纷写日记表达自己的感受。下面引入日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课内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老 人 回吧,回去等你爹。
男 孩 哎,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
老 人 怎么了?
男 孩 爹不会回来了。
老 人 嗯?
男 孩 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
老人上前抚着男孩的头。
男 孩 爷爷,我没有巧克力给你吃了。
老 人 咱们有枣儿,我们吃枣儿。
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
老 人 (见男孩不动)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儿吃。
男 孩 (掀起外衣,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
留给我爹的……
老 人 (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这地上的、匾子里的、树上的枣儿全是你的。想给你爹
留多少就留多少。
男 孩 不,还是留给枣儿叔叔吧。爷爷,枣儿叔叔会回来的。
老人紧紧搂住男孩。
男 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
回来的。
老 人 那,咱们喊喊?
男 孩 喊喊!(爬到土坡上,使劲儿喊)
枣儿甜,枣儿香,
要吃枣儿喊爹娘;
爹娘给个竹竿竿,
打下枣儿一片片;
爹不吃,娘不吃,
留给娃娃过年吃。
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
7.品味小男孩的语言,说说这体现了男孩怎样的特点。
答:
8. “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 “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这些文字在剧本中叫作什么?它们是不是可有可无的?
答:
9.“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你能体会出其中的言外之意吗?
答:
10.“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联系全剧,说说这样的结尾的表达效果。
答:
11.在你身边有类似剧中的孤独的老人和小孩吗?如果有,你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答:
答案全解全析
1.答案 D A.“翘”应读qiáo。B.“嚼”应读jiáo。C.“蓦”应读mò。
2.答案 D “棵”应为“颗”。
3.答案 (1)吞 (2)抱头就逃
解析 此题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要结合语境,通过分析备选词语的表达效果加以选择。句(1),“吞”指不嚼或不细嚼,整个儿或成块咽下去,与“咽”相比,更能突出“我”的心急,与“我一急”相照应。句(2),“抱头就逃”暗含“狼狈不堪”的意思,且有逃跑之意,更符合语境。
4.答案 B 仔细阅读五个句子,分析句子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本段主要讲数字化与老龄化“碰撞”出现的问题,⑤句是总起句,谈数字化是当前中国社会变迁的显著特征,应该放第一位,直接排除A、C、D。也可从句子的逻辑关系分析:③句是对⑤句的解释,排第二。④句“不过”转折,引出老年人“数字围城”的问题,排第三。①句举例论证,排在④句后。②句总结,排最后。所以顺序为:⑤③④①②。故选B。
5.答案 C 根据对联词性一致、语意相关的特点可确定下联。
6.答案 (1)(示例)“孝亲敬老”主题班会;“孝亲敬老”演讲比赛;“孝亲敬老”故事会;“孝亲敬老”图片展。(写出两个即可)(2)(示例)李奶奶您好。我们又来看您了。听说您生病了,现在好些了吗?我们买了一些营养品,给您补补身子。祝您早日康复!
(3)A
解析 (1)围绕“孝亲敬老”的主题设计活动形式。
(2)注意语言得体,表达出慰问、祝福之意,要有称呼。
(3)A句体现了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符合此次“孝亲敬老”活动的主题。B句体现的是忧国忧民的思想。C句体现的是淡泊名利的思想。D句体现的是逆境出人才的思想。故选A。
7.答案 男孩的语言体现了他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特点。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男孩的语言来分析其性格特征,比如:“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爷爷,我没有巧克力给你吃了”“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这些语言能够体现男孩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特点。
8.答案 这些对人物动作、表情做简要说明的文字,在剧本中叫作舞台提示(舞台说明)。剧中做舞台提示的文字虽然很少,但对表现人物的感情、推动剧情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里的几处舞台提示,都传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解析 本题考查对戏剧常识及其作用的分析和把握能力。文章中的内容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需要答出该内容在文中的作用。
9.答案 言外之意是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亲情、传统的失落。
解析 本题考查对戏剧语言的特点的把握能力。戏剧语言有时候含蓄蕴藉,有丰富的潜台词,即言外之意。这句台词除了它本身的字面意义外,“不认识回家的路”还应该比喻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亲情、传统的失落。
10.答案 这个结尾,既与开头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解析 此题考查对结尾段作用的理解。注意此处和开头及主旨的关系。
11.答案 有。(示例)我会抽时间去找他聊天,玩耍;打电话给老人和小孩的亲人,建议他们常回家看看。
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初中人教部编版19 枣儿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19 枣儿当堂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提升题,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7 屈原(节选)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7 屈原(节选)达标测试,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提升题,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提升题,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