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梦回繁华》——课后巩固练-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184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梦回繁华》——课后巩固练-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184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梦回繁华》——课后巩固练-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1849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梦回繁华》——课后巩固练-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1849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梦回繁华》——课后巩固练-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1849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梦回繁华》——课后巩固练-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1849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梦回繁华》——课后巩固练-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18495/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梦回繁华》——课后巩固练-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18495/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梦回繁华课时作业
展开《梦回繁华》——课后巩固练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汴京(biàn) 绢本(juàn) 翰林(hàn) 题跋(bō)
B.衣冠(guān) 遒劲(jìn) 摄取(shè) 桅杆(wéi)
C.擅长(shàn) 料峭(qiào) 踏青(tà) 簇拥(cù)
D.枢纽(shū) 沉檀(tán) 纤夫(xiān) 岔道(chà)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宏敞 踏青 严谨 一应具全
B.纵横 岔道 拓展 无遐一顾
C.汴粱 香烛 田畴 摩肩接踵
D.覆灭 卒年 严谨 疏林薄雾
3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一项是( )
A.在他们眼中,这幅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
B.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
C.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
D.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4 .从书中描绘的《清明上河图》中任选一个画面,发挥想象,描绘一处场景。
5 .常识填空。
(1)说明顺序有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三种。
(2)常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十种。
6 .学习了《梦回繁华》一文后,同学们对《清明上河图》兴趣倍增,为此,班级拟开展以“走进《清明上河图》,感悟传统文化精华”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请你参加并解决下列问题。
(活动一:画卷前世)
(1)有位同学写了一段《清明上河图》的独白,其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按照要求帮助他修改。
(A)我是为大宋盛世代言说话的精美画卷,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就由我来向你描绘。看那汴河两岸,风光无限,热闹非凡;(B)看集市商贩的吆喝声,仿佛还在耳畔。九百年前张择端眼中的安居乐业,听我向你娓娓讲述。
①(A)句语意重复,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删去。
②(B)句前后搭配不当,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下面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
《清明上河图》可以说是宋朝社会的一部“小百科全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市面中的酒旗招展,我们也可以想象北宋东京酒楼业的发达;《清明上河图》画出的毛驴与骡子比马匹多得多,亦是宋朝缺乏马匹的真实写照。
(活动二:画卷今生)
(3)请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人民网香港2019年7月29日电(记者 陈然) 气势恢宏的“盛世长卷”、原汁原味的宋朝工艺、妙趣横生的互动体验……本月26日,形式新颖的《清明上河如图.0》数码艺术香港展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正式开幕,展期一个月。
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及香港回归祖国22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此次艺术展是其走出故宫、走向海外的第一站,力求通过全新的数码、文化及艺术语言,令《清明上河图》“活”起来,为香港市民带来一场展现华夏瑰宝的世界级视听盛宴。
7 .修改下面的病句。
(1)通过《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2)《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世界闻名、名扬中外的画。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梦回繁华
毛宁
①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严格界限,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北宋汴梁商业繁盛,除贵族聚集外,还住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十分活跃。由此,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唐代以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②张择端主要活动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生卒年不详,山东东武人,字正道,又字文友,幼读书游学于汴京,徽宗朝进入翰林,据张骤提拔,“后习绘画”,擅长界画,工舟车、人物、市街、城郭,自成一家。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图》相传为他所画。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25),那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造盛世假象,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建言之后,南渡的北宋移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这副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透过此一观念来审视这副千古名作,我们会发觉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
③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从城效、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④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团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较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各类店铺经营着罗帛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⑤《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试点摄取对象。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形态各异。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以及“天晓诸人入市”“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画中的“孙阳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皱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的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
【小题1】本文围绕《清明上河图》,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小题2】细读选文第四段,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介绍的?请找出相关语句加予说明。
【小题3】文章使用了列数字、引用、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小题4】“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图》相传为他所画”中的“相传”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9 .
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
黎孟德
《清明上柯图》描绘了北宋汴河两岸的景物和清明节这一天人们的生活场景,内容繁而不杂,场面多而不乱,无论状物写人,都合情合理。
画卷以萧疏的郊外为开端,一片春风和煦的田园景色。农夫在田间耕作,两个商販赶着驮炭的驴群姗姗而来。一列行旅,有车骑仆从,正匆匆向城里进发,轿顶上插满了杨柳,一看就知是城里富贵人家扫墓而来。作者在此巧妙地交代了时间、风俗,展开了序幕。
画面渐进,路边酒肆、茶摊渐多起来,汴河也繁忙起来。沿河有许多粮仓。靠岸的船只,搭着跑板在卸货。满载货物的船只吃水很深,水面几乎接近船帮,而卸完货的船只,则吃水较浅。河心一艘大船,尾部有八名船夫合力摇橹;河对岸,五名纤夫在拉着船艰难前行。
画卷再展,一片宏伟木质拱桥宛如飞虹,横跨河面,以拱桥为中心形成了全图的高潮。一艘大船逆流而上,将要过桥,它高高的栀杆却被桥头挡住了。船上的人有的七手八脚忙着收杆,有的奋力划桨,有的用篙竿撑住桥洞顶端。桥上岸边挤满了热心观众,帮着出主意。桥的另一边又有一只船迎面驶来,船夫们都站在船尾焦急张望,为双方能否顺利过桥捏一把 汗。围绕这一紧急事件,作者远近照应,将这一复杂场面处理得合理有序又扣人心弦。
桥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两岸挤满摊贩,店铺林立,百业兴旺。两商贩在街心争夺顾客,而那位顾客则左顾右盼,身子朝右,头却向左望,不知所从。桥上一官员骑马过桥与一小轿相遇,双方奴仆各不相让,旁边有人在看热闹。桥上下来一辆驴车, 载满货物的车子惯性下冲,车夫弯腰拱背,奋力抵住;而驴子则松了一把力,摇头晃脑,漫不经心,缆绳也晃悠着,观者注意到此,多会心一笑。临河的茶肆中,茶客们或席间闲谈,或临窗眺望,好不闲适。
画的前头是巍峨的城门横断画面,这在绘画创作中是很忌讳的,安排不当就会使画面出现割裂。但见城门前后左右广植树木,使高大的城门不显单调,最妙的是用正在进城的骆驼商队街接城内外,过渡自然。进城后,画面节奏放缓。城内道路纵横交叉,沿街店铺鱗次栉比,人物举止从容舒缓,或结伴而行,或揖让为礼,有官绅士兵、和尚乞丐、说书卖艺人…… 城里有官府宅第,有酒楼当铺,铺面上的招牌显示出各行各业,如“香醪”“孙羊店”等,一派繁荣有序的都市景象!
《清明上河图》运用中国传统“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卷中。远近人物,几笔勾勒就神情兼具。大有城楼房屋,小见铺内刀剪,无不刻画清晰,而又不给人比例失调之感。如此头绪众多、人物繁杂而无一处败笔,其可让人叹为观止!
这幅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巨幅风俗画,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堪称中国绘画的骄傲。
(选自《读懂中国》,有删改)
【小题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
A.《淸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时期汴河两岸的景物,展现的是美丽的田园景象。
B.本文作者是按照画面展开的顺序来介绍的,这样表述层次清晰,有条理。
C.《清明上河图》采用中国“散点透视”技法,将远近人物、城楼房屋、铺内刀剪,均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赞叹!
D.《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地位极高,实为中国绘画的杰出代表。
【小题2】下面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通过描绘城里富贵人家扫墓归来的情景,巧妙地交代了时间和当地的风俗习惯。
B.画中巍峨的城门以及城门内外的繁华热闹的景象,构成了整幅画的高潮部分。
C.画中景物,大到城楼,小到刀剪,都刻画得精细清晰,比例协调,无一处败笔。
D.用“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画卷,形象展现了北宋的生活风貌。
【小题3】下列场景没有出现在《清明上河图》中的一项是( )
A.—位农夫在田间劳作,眼前是一派早春的景象,麦苗在生长,杨柳青青。
B.城郊之外,商人旅客、达官贵人……往来不绝,热闹非凡。
C.画上的木质小桥为典型的中国拱桥,占据画的中心,桥上车水马龙,但井然有序。
D.城内房屋密集,店铺林立,如酒楼当铺,酒肆歌吹。
参考答案
1 . C
【详解】
A.跋bá;B.劲jìng;D.纤qiàn;故选C。
2 . 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项应为“一应俱全”;B项应为“无暇以顾”;C项应为“汴梁”。
3 .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掌握和运用情况。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平时要善于归纳整理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此题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标点的正确使用方法。C项的标点使用有误,应该把“等”字移到引号的外边。
4 .示例:提起北宋,就不得不说在这个朝代创作的一幅佳作了,这幅画名叫《清明上河图》,由画家张择端根据当时的市民真实生活所创作。这幅画既具有强烈的写实性,将北宋的市井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还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任何细节都不放过。画中有一家“酒店”,在古代称之为客栈。或许有人会有疑问,如果是酒店的话,那为什么门口挂的牌子上写的是"脚店"呢,这也太奇怪了吧。其实,“脚店”在当时的意思就是供行人停下歇脚的地方,而不是我们今天的足疗店。作为休憩的地方,当然要有酒了,美酒是人们解乏休闲的最好陪伴,所以店里还挂着“美禄”的广告牌,亦指客人在此可饮酒作乐。
【详解】
这是一篇小作文。《清明上河图》开卷处描绘了汴京近郊的风光;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任选一处画面,展开想象和联想,把当时的繁华景象描绘出来,语句通顺流畅。
5 .(1)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2)举例子 列数据 下定义 作比较 分类别 打比方 作诠释 摹状貌 作引用 列图表(可以不按照顺序写)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的文体知识的识记。(1)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逻辑顺序等。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宜用时间顺序;说明物体不同部位的情况,宜用空间顺序;说明物品的制作过程,宜用程序顺序;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宜用逻辑顺序。(2)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其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6 .(1)①说话②看——听
(2)(示例)从汴河上的舟楫往来,我们可以想见宋代汴河漕运的繁华
(3)古画“活”起来——《清明上河图3.0》亮相香港
【详解】
(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提示进行修改。①“代言”的意思是“代表某阶级、集团或商品等发表言论或做宣传”,这里与“说话”重复;可将“说话”删去。②“看”与“吆喝”搭配不当,可将“看”改为“听”。
(2)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答题时,可以先抓住画卷所描绘的舟楫往来的景象,再仿照“从市面中的酒旗招展,我们也可以想象北宋东京酒楼业的发达”的句式进行描述。如:从人们的穿着打扮,我们可以想见宋代日常生活的富足。
(3)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答题时,先抓住导语“本月26日,形式新颖的《清明上河图3.0》数码艺术香港展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正式开幕,展期一个月”,再结合新闻的主体内容,扣住“《清明上河图》‘活’起来”,在此基础上作答即可。
7 . (1)可删去“通过”或“使”。(2)删去“世界闻名”或“名扬中外”。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第(1)句成分残缺,应该删去“通过”或“使”;第(2)句语义重复,应该删去“世界闻名”或“名扬中外”,因为这两个词语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
8 . 【小题1】画作的历史背景,画的作者,画卷的纵横,作品描绘的内容,画卷特点及历史价值等。
【小题2】空间顺序。作者先介绍画面开卷处的近郊风光;再介绍画面中段描绘的情景;最后介绍画卷后段描写的街道。
【小题3】示例1:列数字:“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清明上河图》的纵横长度,给人留下清晰的整体印象。 示例2:打比方:“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把“长卷”比作“乐章”,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内容优美丰富。
【小题4】不能删去。“相传”是长期以来互相传说的意思,表不确定。去掉以后,就成了“《西湖争标图》为他所画”,可能与事实不符,用上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说明文综合阅读的能力。
【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快速读懂原文,整体把握文旨;再按照题目要求,逐段阅读,整理提取有效信息,归纳要点。选文第①段介绍了这幅图的历史背景;第②段介绍了画的作者张择端;第③段介绍了画卷的纵横和整体特点;第④段具体介绍了画作的内容;第⑤段介绍画作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小题2】本题考查说明的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第④段先介绍的是画面开卷处:“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再介绍的是画面中段:“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最后介绍的是画面后段:“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所以这是按空间顺序逐次介绍。
【小题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文中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用引用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事物的特征。示例:作比较:“《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这句话将《清明上河图》的手法和一般的界画进行比较,突出其“线条遒劲,笔法灵动”的特征。示例2:举例子:“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这句话运用举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画面细节的刻画很细致。
【小题4】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在说明文中,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数字的运用;二是表限制或修饰性的词语的运用。本题中的“相传”是限制性词语,意思是长期以来互相传说,表听说,不确定。如果去掉,原句意思就变成了“《西湖争标图》为他所画”,可能与事实不符合,就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9 .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解析】
【小题1】A项错误,《清明上河图》展现的是北宋汴河两岸的景物和清明节这一天人们的生活场景。
【小题2】B项错误,文中说“以拱桥为中心形成了全图的高潮”。
【小题3】C项错误,“桥上车水马龙,但井然有序”不符合文章内容。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5* 周亚夫军细柳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5* 周亚夫军细柳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25《周亚夫军细柳》课中随堂填-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25《周亚夫军细柳》课前预习单-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25《周亚夫军细柳》课后巩固练-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12《与朱元思书》课中随堂填-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12《与朱元思书》课前预习单-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12《与朱元思书》课后巩固练-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6 藤野先生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6 藤野先生巩固练习,文件包含6《藤野先生》课中随堂填-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6《藤野先生》课前预习单-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6《藤野先生》课后巩固练-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