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五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章物态变化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训练(1)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下列自然景观形成时需要吸热的是( )A.北方冬天的雾淞 B.笼罩树林的雾C.冬天早晨的霜 D.枝条上冰挂变小了2.炎热的夏天,小明去游泳,如图所示,是他刚上岸的情形,发现他感觉特别冷,而旁边的狗却把舌头伸出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明感觉很冷,是因为小明身上的水分汽化放出热量B.小明感觉很冷,是因为小明身上的水分蒸发吸收热量C.狗把舌头伸出来可以分泌更多汗液,这是液化放热D.狗把舌头伸出来可以张开大嘴,便于呼吸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熔化时间共用了 10 分钟C.在第5min 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D.第10min 时该物质处于液态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证明液体可以传声B.水的温度没有达到沸点时,水不能变为水蒸气C.在手背上擦酒精感到凉,说明蒸发吸热D.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A.熔化 B.汽化 C.升华 D.液化6.我们发现,牙医在检查病人牙齿示,常常要先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去病人口中,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 )A.防止镜子太冷,让病人牙齿更痛B.为了消毒C.使镜面不易形成水雾,容易看清病牙D.防止镜框进入口腔后因受热而脱落7.如图所示,玻璃瓶和试管内都装有水,试管通过玻璃瓶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玻璃瓶的水中,且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玻璃瓶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A.玻璃瓶内水先沸腾B.玻璃瓶、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C.试管内的水先沸腾D.玻璃瓶水沸腾,试管内水不会沸腾8.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错误的是( )
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固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9.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雾凇的形成是种升华现象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0.下列现象中不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的是( )A.冬天人们呼出的“白气” B.夏天冰棒周围冒出的“白气”C.打开冰箱门冒出的“白气” D.深秋早晨出现的“雾”11.王充在《论衡》提出:“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雾是水汽化形成的 B.露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C.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霜是水凝固形成的12.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水在大自然中循环,形成不同的状态,如雾、露、雪、冰晶、霜、雨等,下列物态变化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雾的形成——汽化 B.霜的形成——凝华C.露的形成——凝固 D.雪的形成——熔化 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烧杯和试管里均盛有碎冰块,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碎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的碎冰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熔化,因为试管中的冰不______(选填“达到熔点”或“再继续吸热”)。14.如图所示为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这是______的凝固图象(填“晶体”或“非晶体”),这种物质在液态时的名称为______,凝固点为______°C,图象______段为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物质处于______态,这个过程持续了______分钟。
15.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乙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16.(1)如图甲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图甲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若没有甩就先后测量甲、乙两人的体温,若他们的真实体温分别是36.4℃、38.8℃,而经此体温计测量:甲的读数是___________;乙的读数是_________。(2)世界上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如图乙所示)是根据气体的这种性质制成的。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若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气温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17.将一个圆底烧瓶装入适量的水,用带孔的橡皮塞塞住,橡皮塞下面挂一个小铃,孔内插一段套有橡皮管的短玻璃管,如图所示,晃动烧瓶,可听到清脆的铃声,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一段时间,看到有“白气”从橡皮管中冒出,用夹子夹住橡皮管。将烧瓶取下来,待烧瓶冷却后再晃动烧瓶,铃声响度和开始相比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此时瓶中的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空气变稀薄了。根据此现象可推理得出______。18.如图所示,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分子冰激凌,其制作过程非常简单,在冰激凌上倒入液氮,即可制成,且制成的分子冰激凌周围“烟雾缭绕”。(1)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液氮倒在冰激凌上后会迅速___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冰激凌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冰激凌;(2)分子冰激凌周围“烟雾缭绕”形成的原因是液氮可使周围空气温度___________,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_。19.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极易发生升华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这_____(选填“是”或“不是”)水在沸腾,气泡里面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选填“水蒸气”或“二氧化碳”)20.如图是给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图象可知此物质为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0﹣2min内,该物质处于______态,在2﹣5min内物质处于______状态,在第5min以后该物质处于______态,这个过程是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由图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21.寒冬,小轿车里常开空调取暖,前面挡风玻璃上会出现一层“雾气”,影响司机观察前方路况,“雾气”出现在挡风玻璃窗的______(选填“内侧”、“外侧”、“内、外侧”);打开“除雾”装置,挡风玻璃上“雾气”消失又变清晰了,这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22.请说明下列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1)夏天,雨后水泥路面上的水很快干了:___________。(2)秋天,清晨林中升起的白雾: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2.B3.B4.B5.D6.C7.C8.D9.D10.A11.C12.B13.不会 再继续吸热 14.晶体 水 0 BC 固液共存 5 15.液体热胀冷缩 -12 37.8 16.热胀冷缩 36.8 36.8℃ 38.8℃ 降低 17.变小 液化 真空不能传声 18.汽化 吸收 降低 液化 19.不是 二氧化碳 20.晶体 固 固液共存 液 吸收 220 21.内侧 汽化 22.汽化 液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五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