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原卷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185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心亭看雪(原卷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185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心亭看雪(原卷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1859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心亭看雪(解析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1859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心亭看雪(解析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1859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心亭看雪(解析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18592/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心亭看雪-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湖心亭看雪-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文件包含湖心亭看雪原卷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docx、湖心亭看雪解析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字词理解
(1)字词注释
俱:都。
绝:消失。
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停止,结束。
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
拏:通“桡”,撑(船)。
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
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惟:只有。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这里指苏堤。一,数词。痕,痕迹。
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像小草一样微小)。
而已:罢了。
毡:毛毯。
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拉:邀请。
强(qiǎng)饮:尽情喝。强,尽力,勉力,竭力。一说,高兴地,兴奋地。
大白:大酒杯。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
客此:客,做客,名词作动词。在此地客居。
及:等到。
舟子:船夫。
喃喃:低声嘟哝。
莫:不要。
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更:还。
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2)通假字
拏:通“桡”,撑(船)、划
(3)词类活用
1、大雪三日 大雪: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 客:名词活用作动词,客居。
3、拥毳衣炉火 炉火:名词活用作动词,围着炉火。
4、与余舟一芥 芥:小草,这里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4)古今异义
(余)住西湖
余:古义:我。
今义:剩下。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尽力。
今义:强大。
(是)日更定矣。
古义:这。
今义:判断词(与“非”相对)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古义:全、都,副词。如: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今义:一,数词。
余强饮三大(白)而
古义: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今义:白颜色,与“黑”相对。
(5)一词多义
是:
1、是日更定:这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
更:
1、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音gēng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音gèng
白:
1、上下一白:白色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时罚酒用的,泛指酒杯。
大:
1、见余大喜:非常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
余:
1、余住西湖:我,指作者
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多
焉: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哪能)
2、且焉置土石?(哪里)
(6)文言句式
判断句
①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动词“是”,表示判断)
省略句
①到亭上(“到”前面省略主语“余”)
②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见”前面省略主语“他们”)
主题理解
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实战演练
单选题
1.下列对《湖心亭看雪》一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写赏雪经过,然后叙述在湖心亭的奇遇——其实是“看雪”行动的延伸,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也给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
B.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了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而作者仍去西湖赏雪并与偶遇的金陵人痛饮,可见他痴迷山水,不拘小节,喜交朋友。
C. 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文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勾勒了一个空旷寂寥的雪世界。
D. 这篇小品文不足二百字,却熔写景、叙事、抒情于一炉,写景精准形象,叙事生动传神,而字里行间又融聚了作者的情趣品性。
2.下面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雾淞沆砀:(湖面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B.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穿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C.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我)问他们的姓氏,原来是一个叫金陵的人。
D.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3.选出朗读节奏处理不当的一项( )
A.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B.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C.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D.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是日更(gèng)定矣,余拏(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
B. 雾凇(sōng)沆砀(kàng dàng)
C. 惟长堤(tī)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
D. 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fèi)
文言文阅读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③ , 任之而已。鲁直④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③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鲁直:即黄庭坚。
(1)请用“/”给文中的划线处断句(两处)。
暗 窗 红 火 任 意 看 数 卷 书 亦 复 有 少 趣。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________
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客:________
③辄复不遂 辄:________
④鲁直所谓 谓: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②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甲乙两文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请各写一点。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
③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
④及下船__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在文中有何作用?
晚上正是寒气倍增之时,作者却“独往湖心亭看雪”,由此可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
作者写西湖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西湖(节选)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②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注释】①昭庆: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拏一小舟________ ②毳衣炉火________
③才一举头________ ④欲下一语描写不得________
(2)用斜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湖 中 人 鸟 声 俱 绝。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②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鱼我所欲也-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文件包含鱼我所欲也原卷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docx、鱼我所欲也解析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曹刿论战-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文件包含曹刿论战原卷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docx、曹刿论战解析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沁园春·雪-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文件包含沁园春·雪原卷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docx、沁园春·雪解析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