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八年级上册第5课 捏塑造型教学设计
展开捏塑造型的乐趣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
2、尝试运用揉、捏、剪、挑、压、粘、贴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形象。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面塑文化,增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学习乡土文化、保护乡土文化、发扬乡土文化的意识。在作业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面塑艺术,掌握面塑艺术制作的基本技法,并试着塑造一个自己喜爱的形象。
难点:揉、捏、剪、挑、压、粘、贴等方法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
面塑常用工具:拨子(也叫塑刀)、剪子、小梳子、擦手油等。其中拨子使最主要的工具,它的形状似柳树叶,一头尖。拨子一般可以用有机玻璃或旧的牙刷把制作,规格根据个人需要。此外,还要准备一些小竹签等。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 学具准备情况,教师分发制作材料。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流传着很多民间工艺。千百年来,中国民间工艺以其浓厚的乡土气息绽放着独特的光彩。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快速地了解民间工艺的形式。谁能准确的说出它们的名称(皮影、剪纸、中国结、泥塑、面塑、年画等)。通过图片我们知道,中国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我们这节课着重来了解泥塑和面塑的有关知识,体验一下捏塑带来的乐趣,引出课题————捏塑造型的乐趣。
3、讲授新课
(1)讲解泥塑的定义、特点过渡到天津“泥人张”和无锡“惠山泥人”。
课件展示不同种类形象的泥塑让学生欣赏。
泥塑俗称“彩塑”、“泥玩”。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而成,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的材料一般采用含沙少、质地细、黏性强的泥土。我国泥塑艺术已有7千多年的历史,泥塑艺术品即可观赏陈列,又可供儿童玩耍,赢得了老百姓的青睐。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其中最着名的是天津的“泥人张”和无锡的“惠山泥人”。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天津的“泥人张”。
(2)简单介绍 “泥人张”彩塑的历史、艺术特色,欣赏其主要作品。
(3)说过了北方的“泥人张”,我们再来说说南方的无锡“惠山泥人”。在“惠山泥人”中人们最熟悉、也最受老百姓喜爱的就是惠山的大阿福。欣赏大阿福,请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一下大阿福的外貌特征。(师生共同分析大阿福的外貌特征及寓意,归纳惠山泥人的艺术特点。)
惠山泥人的品类丰富,分为粗活和细货两大类。粗活又称耍货,主要供儿童玩耍,造型皆丰满活泼,色彩对比强烈,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另一类为“手捏戏文”,主要塑造戏剧人物,这类泥人很注意神态刻画,造型生动,色彩艳丽悦目,装饰精美,富有江南地方特色。
(4)总结泥塑艺术引出面塑艺术,介绍面塑的定义、起源。
(5)不同种类形象的面花让学生欣赏,请同学谈谈他们的感受,归纳面塑的用途、题材及面塑艺术的价值意义。
(6)教师演示、师生共同学习捏塑的基本技法:
压、揉、搓、拧、剪、切、捏、贴、粘等
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帮助。
梳子、牙签、牙刷、拨子等。
(7)看视频:
这些方法在实际造型中还需要灵活运用。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位民间艺人的作品,看看他是如何用这些技法表现作品的?
五、学生作业,体验捏塑造型的乐趣,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塑造一个你自己喜欢的形象。(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指导要点:
(1)造型设计要有创意。
(2)注意色彩的搭配。
(3)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
六、课堂小结,作品展示:
组织学生有秩序地互相欣赏浏览。并让学生从造型设计、创意、色彩搭配、造型手段等方面进行评述。
教师概括总结本课的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多留心一下身边的艺术,保护并传承民间艺术。
初中美术设计与生活第5课 捏塑造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设计与生活第5课 捏塑造型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赣美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捏塑造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赣美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捏塑造型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过程,了解捏塑的历史及特点,作品评价,组内互评,作品展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美术赣美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 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赣美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 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