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法不可违,小雨共计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1 法不可违
1.关于违法和犯罪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违法就是犯罪,犯罪就是违法
B.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受法律制
C.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不良行为,必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D.凡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2020年1月27日,大连男子赵某在当地某商场前高价贩卖口罩,并称要“发国难财”,最终被公安机关处行政拘留10日。赵某的行为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严重违法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
3.“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 )。
①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②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③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
④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一澳籍女子在我国拒不配合社区防疫工作,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六十七条等规定,决定依法注销其工作类居留许可、限期离境。该女子的行为属于( )
A.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严重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5.“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告诉我们( )
①一个人只要不违法犯罪,犯点小错没关系
②一个人如果不注意防微杜渐,就有可能从犯小错发展到违法犯罪
③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6.小雨(化名)是初二的一名学生,暑假时闲来无事去酒吧玩,认识了社会闲杂人员大鱼(化名),大鱼说有一种东西吸食以后很刺激,就像飞上天一样!小雨出于好奇便由此染上了毒瘾。小雨单靠零花钱根本无法承担吸食毒品的费用,在大鱼的诱惑下,小雨成了大鱼贩卖毒品的工具,帮大鱼贩卖毒品中获取利益“以贩养吸”。小雨先后卖给吸毒人员冰毒(毒品)共计2.2克,被公安机关抓获,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二千元。
(1)案例中小雨先后实施了哪两种性质的违法行为?
(2)根据所学知识谈谈该案例给我们哪些警示?
7.下列四个案件的违法性质及维权途径,小郑弄错了两个,你认为是哪两个呢( )
①小张和小李在电影院打架。——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给法院打电话
②赵老板带人将欠债者控制在小区的地下室里百般羞辱,并将对方打成重伤。——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向公安机关报警
③大街上来了个耍猴的,围观的群众把人行道占满了,导致交通受到影响。——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向城管部门、交管部门举报
④某培训机构拿当地一名高考状元的照片作宣传,高考状元我来后还拒不撤除。——侵犯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属于民事违法行为,高考状元向公安机关起诉培训机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8.为牟利,中学生甘某倒卖强制添加他人为好友的QQ号,虽然知道对方购买QQ号码是为了实施诈骗,但甘某心存侥幸,为了赚钱先后贩卖了千万个QQ账号。2018年6月甘某被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两年6个月,缓刑3年。下列对甘某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①法律意识淡薄是甘某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②甘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③甘某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 ④预防违法犯罪,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
9.张某为谋取私利,猎捕、售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当地人民法院以非法收购、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这启示我们( )
A.做法律所禁止行为,可能会受到法律制裁
B.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
C.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D.违反法定义务行为,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0.一位游客因在长城墙砖上刻字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5日并罚款200元,被列入“黑名单”,今后购票参观长城景区的资格将受限。该事例启示我们( )。
①违法行为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破坏文化古迹的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③公民要知法守法,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④只有依靠法律的强制力才能保护好文化古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在现代社会,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坚持底线思维,要求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下列选项不符合底线思维要求的是 ( )
①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②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警惕违法行为 助我健康成长】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某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兴趣小组拟开展一次以“学习法律知识,增强守法观念”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反思生活现象】
⑴ 请你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6分)
【分析社会热点】某大学本科生院的官网上出现了一则名为《关于2019年应届本科毕
业生成绩公示》的公告,在这则公告的附件《总校成绩》上,不但有学号、姓名、专业名称、
成绩、排名等信息,连6000多名学生的身份证号也赫然在列。
⑵ 该大学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判断的理由是什么?(6分)
【学习法律知识】2018年12月9日,由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和共青团西城区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第十九届“西检杯”西城区中学生思想道德法律知识竞赛决赛在北京市第四中学圆满结束。该活动旨在向中学生传播法律知识,树立法律信仰。
兴趣小组的组长小王评论道:对于中学生来说,参加法律知识竞赛有利于……
⑶ 请你把小王同学的评论补充完整。(6分)
【你我共同宣传】
⑷ 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违法犯罪的认识,根据所学,凡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A观点错误,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必定违法;B观点错误,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C观点错误,不良行为如果能够及时制止,就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D观点正确,所以正确答案选D。
2.【答案】B
【解析】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题文中,赵某的行为触犯了行政管理法规,受到了行政拘留的处罚,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B符合题意;赵某的行为不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ACD应排除。故选B。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法律的理解。“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告诫人们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同时保护人们合法权益,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的说法是错误的。
4.【答案】B
【解析】题文中,澳籍女子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受到了行政处罚,属于行政违法行为,B符合题意;澳籍女子的行为不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AD排除;澳籍女子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C排除。故选B。
5.【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俗语告诉我们一个人注意预防违法犯罪,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注意防微杜渐,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故选:B。
6.【答案】(1)①吸食毒品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②贩卖毒品属于犯罪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
(2)①要慎交朋友,善交益友,不交损友。②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反是人们行为的底线。④我们要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等。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和维权的认识和理解。选项①是行政违法行为,给公安机关举报,而不是法院;选项④侵犯了肖像权,可以向法院起诉,而不是公安机关,①④说法错误;②③说法正确;本题是从错误的角度考查,故选B。
8.【答案】B
【解析】题文中造成甘某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法律意识淡薄,从其判决结果看其违法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预防违法犯罪,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①③④说法正确。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题干中甘某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②错误,故排除ACD,故选B。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要受处罚的知识。张某猎捕、售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非法行为,要接受法律的处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说法错误,一定会受到法律制裁;B说法错误,刑事责任是犯罪行为所要承担的责任;C与题意无关,D说法符合题意,故D正确。
10.【答案】B
【解析】题文中,游客之所以受到行政处罚、被列入“黑名单”,原因在于其行为属于违法行为,违法行为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该事例启示我们要知法守法,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只有犯罪行为才承担刑事责任;④错误,只有……才的说法过于绝对。故选B。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法不可违的知识。底线思维是法治底线,要求我们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增强法制观念。①告诉我们生活中向善,②告诉我们要宽容与大度,④告诉我们要自强,爱国,均与题意无关,符合题设要求,故选B。
12.【答案】(1)①行政处罚;②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③刑罚处罚。
(2)性质:民事违法行为。理由:大学公示学生的学号、姓名、专业名称、成绩、排名、
身份证号等信息,侵犯了学生的民事权利,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3)①有利于增强中学生的守法观念和法律观念;②有利于依法规范中学生的行为;③
有利于中学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④有利于中学生做一个守法的公民等等。
(4)增强法律观念,规范自身行为。
朱某的生活一角
行为性质
应受处罚
朱某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了筹钱买游戏装备,他就偷同学的零花钱
一般违法行为
①
朱某伙同朋友将他人打成瘫痪
②
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法不可违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法不可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延续文化血脉课后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延续文化血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