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 动量定理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 动量定理导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第12讲冲量与动量定理学生版docx、第12讲冲量与动量定理教师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二、知识点解析
1.动量
(1)定义: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叫动量,用p表示.
(2)定义式:p=mv,式中v取地球作参考系.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米/秒,记作kg∙m/s.
(3)物理意义:动量与速度一样是状态量,用来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状态.动量具有瞬时性,当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应明确是哪一时刻或哪一位置的动量.
(4)动量与速度的联系与区别:
①联系:p=mv,动量和速度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矢量,且二者方向相同;
②区别:动量侧重从动力学角度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描述了运动物体能够产生的效果;速度侧重从运动学角度描述物体运动状态.
(5)性质
①矢量性:动量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运算遵循矢量的运算法则.
②瞬时性:动量具有瞬时性,是状态量.
③相对性:动量具有相对性,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动量的变化量及变化率
(1)动量的变化量: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也是矢量),Δp=p2-p1=mv2-mv1=mΔv(矢量式).
动量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时的运算:选定一个正方向,动量、动量的变化量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从而将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此时的正、负号仅代表方向,不代表大小).
(2)动量的变化率:.
3.速度、动能与动量的联系与区别
4.冲量
(1)定义: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该力的冲量,用I表示.
(2)公式:I=Ft.公式I=Ft只适用于恒力,对变力的冲量一般不适用,只有当力F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线性变化时,才可用力的平均值代替式中的F.
(3)单位:牛顿·秒,符号:N·s.冲量的国际单位与动量相同.
(4)物理意义:冲量是过程量,对应于某一过程(或某一段时间),冲量是力F在时间t内的积累效果,而非瞬时效果.
(5)理解:
①时间性:冲量不仅与力有关,还与力的作用时间有关.冲量是过程量;
②矢量性:恒力的冲量与力的方向相同;
③绝对性:由于力和时间都跟参考系的选择无关,所以冲量也和参考系的选取无关.
5.冲量的计算
(1)恒力的冲量:用公式I=Ft.
(2)合冲量:
方法一:分别求每一个力的冲量,再求各冲量的矢量和;
方法二:如果各个力的作用时间相同,也可以先求合力,再用公式I合=F合Δt求解;
方法三:应用动量定理.
(3)变力的冲量:
①图像法:对方向不变大小改变的力,在F-t图象中,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表示力在时间Δt=t2-t1内的冲量,如图所示.
②应用动量定理.
6.动量定理
(1)内容:在一个过程中物体动量的增量等于它所受合外力的冲量,或所有外力的冲量的矢量和.
(2)表达式:I=Δp=p2-p1=mv2-mv1.
(3)理解:
①动量定理的表达式为矢量式,在一维情况下应用动量定理时需要规定正方向;
②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③动量定理中的冲量是合冲量,反映了合外力的冲量是动量变化的原因;
④现代物理学把力定义为物体动量的变化率F=(牛顿第二定律的动量形式).
7.动量定理的应用
(1)动量定理不但适用于恒力,也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变力,对于变力,动量定理中的F应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2)动量定理不仅可以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还可以解决曲线运动中的相关问题,或将较难的计算问题转化为较简单的计算问题;
(3)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也适用于微观高速物体.
动量定理的优点:不考虑中间过程,只考虑初末状态.
8.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系统内各物体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也可以是相对运动的.研究过程既可以是全过程,也可以是全过程中的某一阶段.
(2)进行受力分析
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加给研究对象的力,所有外力之和为合外力.研究对象内部的相互作用力(内力)会改变系统内某一物体的动量,但不影响系统的总动量,因此不必分析内力.如果在所选定的研究过程的不同阶段中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则要分别计算它们的冲量,然后求它们的矢量和.
(3)规定正方向
由于力、冲量、速度、动量都是矢量,在一维的情况下,列式前可以先规定一个正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的矢量为正,反之为负.
(4)写出研究对象的初、末动量和合外力的冲量(或各外力在各个阶段的冲量的矢量和).
(5)根据动量定理列式求解.
三、考查方向
题型1:对冲量的理解和计算
典例一:如图所示,在倾角α=37°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5 kg的物体沿斜面滑下,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物体下滑2 s的时间内,物体所受各力的冲量和合外力的冲量.(g取10 m/s2,sin37°=0.6,cs37°=0.8)
题型2:对动量和动量变化量的理解
典例二:对于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下面关于物体在上升阶段的动量和动量变化量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A.物体的动量方向向上,动量变化量的方向也向上
B.物体的动量方向向上,动量变化量的方向向下
C.物体的动量方向向下,动量变化量的方向向上
D.物体的动量方向向下,动量变化量的方向也向下
题型3:动量与动能的关系
典例三: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1∶4,若它们在运动过程中的动能相等,那么它们动量大小之比p甲∶p乙是( )
A.1∶1 B.1∶2 C.1∶4 D.2∶1
题型4:动量定理的应用
典例四:将质量为m=1 kg的小球,从距水平地面高h=5 m处,以v0=10 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抛出后0.4 s内重力对小球的冲量;
(2)平抛运动过程中小球动量的增量Δp;
(3)小球落地时的动量p′.
四、模拟训练
一、基础练习
1.对于力的冲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越大,力的冲量就越大
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大,力的冲量也不一定大
C.F1与其作用时间t1的乘积F1t1等于F2与其作用时间t2的乘积F2t2,则这两个冲量相同
D.静置于地面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经时间t物体仍静止,则此推力的冲量为零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面由底端向上滑去,经过时间t1速度为零后下滑,又经过时间t2回到斜面底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对物块的总冲量为( )
A.0 B.mgsinθ(t1+t2)
C.mgsinθ(t1-t2) D.mg(t1+t2)
3.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t速度达到v,在这段时间内拉力F和重力mg冲量大小分别是( )
A.Ft,0B.Ftcsθ,0C.Ft,mgtD.mv,0
4.(多选)关于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量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B.动量大的物体运动一定快
C.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同
D.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小的惯性大
5.(多选)关于动量的大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小的物体动量一定小
B.质量小的物体动量不一定小
C.速度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D.速度大的物体动量不一定大
6.(多选)关于动量变化量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速度方向相同
B.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C.与物体受力方向相同
D.与物体受到的总冲量的方向相同
7.对于任何一个质量不变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其动能一定变化
B.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其动能不一定变化
C.物体的动能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
D.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其动量不一定变化
8.一只小球沿光滑水平面运动,垂直撞到竖直墙上。小球撞墙前后的动量变化量为△,动能变化量为△,关于△和△有下列说法:
①若△最大,则△也最大;
②若△最大,则△一定最小;
③若△最小,则△也最小;、
④若△最小,则△一定最大。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9.在课堂中,老师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是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处于同一高度。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使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同时松开球,球自由下落。某同学设想在两小球下落的空间中任意选取两个水平面1、2,小球、在通过两水平面的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分别为△和△,动能的变化量分别为△和△,忽略一切阻力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
C.△△,△△D.△△,△△
10.如图所示,PQS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圆周轨道,圆心O在S的正上方.在O、P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a和b,从同一时刻开始,a自由下落,b沿圆弧下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
B.a与b同时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
C.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
D.b比a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
11.篮球运动员通常伸出双手迎接传来的篮球.接球时,两手随球迅速收缩至胸前.这样做可以( )
A.减小球对手的冲量B.减小球对手的冲击力
C.减小球的动量变化量D.减小球的动能变化量
12.(多选)在任何相等时间内,物体动量的变化量总是相等的运动可能是( )
A.匀速圆周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D.平抛运动
13.从同一高度落下的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比掉在泥土上易碎,是因为掉在水泥地上时,杯子( )
A.受到的冲量大
B.受到的作用力大
C.动量的变化量大
D.动量大
14.一位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Δt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 )
A.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0.5mv2
B.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C.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地面对他做的功为0.5mv2
D.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15.质量为1 kg的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在前10 s内和后10 s内所受外力的冲量分别是( )
A.10 Ns,10 Ns
B.10 Ns,-10 Ns
C.0,10 N·s
D.0,-10 N·s
16.(2019•梧州模拟•多选)水平推力和分别作用于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等质量的、两物体上,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物体将继续运动一段时间停下,两物体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图中线段,下列关于两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的冲量小于的冲量
B.的做的功大于做的功
C.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D.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做的功相等
17.物体A和B用轻绳相连在轻质弹簧下静止不动,如图甲所示,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当连接A、B的绳突然断开后,物体A上升经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vA,这时物体B下落速度大小为vB,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里,弹簧的弹力对物体A的冲量为多少?
二、提升练习
1.(2020•四川二模)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分别从同一高度、倾角分别为、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滑下。在小球从开始下滑到到达斜面底端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球和球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不相等
B.球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比球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小
C.球运动的加速度比球运动的加速度大
D.球所受重力的冲量大小比球所受重力的冲量大小小
2.(多选)如图所示,把重物G压在纸带上,用一水平力缓慢拉动纸带,用另一水平力快速拉动纸带,纸带都被从重物下面抽出,对这两个过程,下面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缓慢拉动纸带时,纸带对重物的摩擦力大
B.快速拉动纸带时,纸带对重物的摩擦力小
C.缓慢拉动纸带时,纸带给重物的冲量大
D.快速拉动纸带时,纸带给重物的冲量小
3.如图所示,斜面上除AB段粗糙外,其余部分均是光滑的,物体与A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今使物体(可视为质点)从斜面顶端O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A点时的速度与经过C点时的速度相同,已知AB=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与在BC段动量变化相同
B.物体所受合外力在AB段与在BC段做的功相同
C.物体在AB段与在BC段运动的时间相同
D.物体在AB段与在BC段的加速度相同
4.(2019•临汾二模)水平面上有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水平推力、分别作用在、上。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物体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两物体的图象如图所示,图中.则整个过程中
A.水平推力、大小可能相等
B.的平均速度大于的平均速度
C.合外力对物体的冲量大于合外力对物体的冲量
D.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小于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
5.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为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的作用。力可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与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已知此物体在时速度为零,若用、、、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A.B.C.D.目标要求
重、难点
动量的概念及动量的变化量
重点
冲量的理解与计算
重点
动能和动量的关系
重点
动量定理的理解及应用
重难点
速度
动量
动能
定义
物体位置的时间变化率
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定义式
p=mv
Ek=12mv2
标矢性
矢量
矢量
标量
特点
状态量
状态量
状态量
关联方程
Ek=,p=
联系
(1)都是相对量,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通常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2)若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则动量和速度一定也发生变化;但动量和速度发生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发生变化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冲量 动量导学案及答案,共22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 动量定理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基础感知,课堂检测,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冲量 动量学案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