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四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4.1.2 点、线、面、体》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4216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2 点、线、面、体教案设计
展开3.1.2 点、线、面
教学目标 | 1、通过丰富的实例,学生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猜测和概括等能力,同时渗透转化、化归、变换的思想。 3、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方式。 | ||
重点 | 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 | ||
难点 | 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 | ||
教学环节 | 导学过程 | 学习过程 | 二次备课 |
自 主 探 究 | 多媒体演示西湖风光,垂柳、波澜不起的湖面、音乐喷泉、雨天、亭子……随着镜头的切换,学生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垂柳像什么?平静的湖面像什么?湖中的小船像什么?随着音乐起伏的喷泉又像什么?在岸边的亭子中我们寻找到了哪些几何图形?从中感受生活中的点、线、面、体 | 从西湖风光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妙画面,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且让学生对点、线、面、体有了初步的形象认识,感知知识来源于生活.如“点”是没有大小的,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可以借助湖中的小船、地图上用点表示城市的位里这些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到“点”的含义 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同时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 |
尝 试 应 用
| 课件演示:灿烂的星空,有流星划过天际;汽车的刷;长方形绕它的一边快速转动;问:这些图形给我们什么样的印象? 观察、讨论.让学生共同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让学生举出更多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利用学具完成教科书第114页练习(动手转一转)教师展示图片(建筑或生活的实物等),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平面、曲面、直线、点等。 让学生找出生活中更多的包含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的例子。1、课本112页观察,并回答它的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2、113页练习(提供实物,议一议,动手摸一摸),思考以下问题: 这些立体图形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圆锥的侧面与底面相交成几条线,是直线还是曲线?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边? 让学生自己体会并小组讨论得出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 ||
补 偿 提 高 |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认识了什么?,同时明白了一个道理:到想真正掌握知识,就必须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观察,勤于操作,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善于总结. | ||
作业布置 与 预习提纲 | 1、“当你远远地去观察霓虹灯组成的图案时,图案中的每个霓虹灯就是一个点;在交通图上,点用来表示每个地方;电视屏幕上的画面也是由一个个小点组成;运用点可以组成数字和字母,这正是点阵式打印机的原理.”说 说你对上述这段叙述的理解和体会. 2、阅读教科书第119页的实验与探究,并思考有关问题. | ||
教 学 札 记 |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改变以往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数学学习活动中,应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生动的学习活动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妙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点、线、面、体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再利用课件动态演示让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对所学知识进行再认识.在学习中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观察感受,亲身经历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感悟知识的生成、变化、发展,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再创造能力. |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2 点、线、面、体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2 点、线、面、体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4.1.2 点、线、面、体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4.1.2 点、线、面、体教学设计,共2页。
初中人教版4.1.2 点、线、面、体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4.1.2 点、线、面、体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