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专题(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249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专题(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249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专题(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249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专题(二)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专题(二),共7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专题第1题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A.初中生的质量约为45 kgB.学业水平考试期间室外气温约为50 ℃C.考试用的碳素笔长度约为40 cmD.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2 s第2题神舟十号运载火箭长58 m。分别从视频中截取火箭发射前和发射后第10 s的位置图像,如图1所示,则火箭发射后10 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图1A.5 m/s B.9 m/s C.12 m/s D.15 m/s第3题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公路旁边安装隔音板是为了防治噪声传播D.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第4题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B.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D.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第5题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第6题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干是蒸发现象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C.露珠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第7题如图2是用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40 cm处,则( )图2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第8题规格相同的瓶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3所示。则( )图3A.甲瓶液体质量较大 B.乙瓶液体质量较大 C.乙瓶液体密度较大 D.两瓶液体密度相等第9题甲、乙、丙三个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3,质量分别为3 g、24 g、36 g,已知它们是由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第10题在物理实验中,很多时候都需要对相关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其中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寻找规律,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提高精度。如:①用刻度尺多次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②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多次改变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③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多次改变物距观察成像情况。以上三个实验中通过多次测量寻找规律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第11题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如图4甲所示是温度计的一段截面图,读数是______℃,如图乙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此判断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4第12题如图5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密度ρ甲________ρ乙(选填“>”、“<”或“=”);质量为1.8 kg的乙物质的体积为________dm3。图5第13题小明想测出石块的密度,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__处,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6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再将石块浸没到盛有2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图6第14题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在0~4 ℃范围内它是热缩冷胀的,因而水在______℃时密度最大,寒冷的冬天湖里的水总是先从______(选填“水面”或“水底”)开始凝固。第15题如图7中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深受喜爱。人们制作冻豆腐主要是想办法去除新鲜豆腐中的水分。制作冻豆腐的过程经历了______________的物态变化。与新鲜豆腐相比,冻豆腐的密度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图7第16题夏季校园里鲜花盛开,小刚用照相机将美丽的鲜花拍摄了下来。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若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些,应使镜头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鲜花。第17题如图8所示,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了,乌鸦喝到了水。若瓶子的容积为450 mL,内有0.2 kg的水,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石块的密度为2.6×103 kg/m3)图8三、作图题(3分)第18题如图9所示,光线AO是通过凹透镜折射后射向水面的一条光线。请画出光线AO通过凹透镜前的入射光线、在水面的反射光线以及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图9四、实验探究题(19题6分,20题6分,21题12分,共24分)第19题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1)他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使之在光屏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10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图10(2)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________。将蜡烛放在焦点以外时,都可以在光屏上成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3)利用该透镜可制作________眼镜(选填“远视”或“近视”)。第20题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图11所示实验中的错误之处是 。烧杯上加盖的目的是 。图11(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烧杯内水面上方气压________标准大气压。时间/min…678910111213141516温度/℃…9293949596979898989898(3)水沸腾后,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白气”,和它的形成过程相同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①冰 ②霜 ③雾 ④雪第21题联合国决定3月22日为国际水资源日。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学校的供水系统和水质进行了如下实验。(一)测自来水的密度图12(1)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侧的零刻度线,然后调节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2)实验正确操作,测出自来水和杯子总质量为118.8 g,将部分水倒入量筒,如图12甲所示,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______cm3。测出剩余自来水和杯子的质量,如图乙所示,为______g。(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自来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4)在向量筒倒入自来水时,如果不慎有水溅出,则测出的自来水密度会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二)测量水龙头打开后的流量流量(Q)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横截面的体积。如图丙,水从B端流到A端所用时间为t,水流速度为v,管内横截面积为S。根据流量的定义,Q =______。(要求在“S”“v”“t”中选择所需字母组成表达式)五、计算题(9分)第22题小明郊游时捡到一块外形不规则的石头。为了测定它的密度,小明称出石头和一个盛满水的容器的质量分别为0.56 kg、2 kg,然后将石头轻轻放入容器中,又测出了两者的总质量为2.36 kg。(石头吸水不计)求:(1)石头的体积;(2)石头的密度;(3)若石头吸水,所测石头的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专题(一),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 m B,3 g/cm3和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专题: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专题: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m/s B,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