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美术九上第4课《熟悉的韵律》word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8/124251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少版美术九上第4课《熟悉的韵律》word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8/124251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少版美术九上第4课《熟悉的韵律》word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8/124251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苏少版美术九上第4课《熟悉的韵律》word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苏少版八年级下册本册综合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 教材分析
17册“综合、探索”单元中“熟悉的韵律”在初一、初二学习的基础上,本课运用音乐、诗歌、美术之间的通感,使学生体验艺术的共通之处。以熟悉的韵律,流动的音符为学生打开创造之门。
二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绘画领域积累了色彩、构图、风格等知识,对诗歌、音乐的特有表达语言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将三者艺术结合,创新教学,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但学生在创作作品时,可能受自己创作能力的限制,大部分学生作业质量不高,教师应积极引导。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欣赏诗歌、音乐、绘画三者艺术,了解其共通之处。赏析几米作品《向左走向右走》中绘画艺术语言,体会其节奏韵律,并能运用所学创意表达情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赏析艺术作品,通过小组讨论,主动积极探索绘画艺术语言。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赏析艺术作品,启发创作思维,提高自身想像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 教学重点:
赏析几米作品《向左走向右走》中的绘画艺术语言,体会其节奏与韵律感。
五 教学难点:
学生提高赏析作品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六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导入、新授、作业三部分教学内容在一张幻灯片上用“问题串”的形式呈现。问题指向性明确,学生带着问题,寻求问题的答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诗歌、音乐、绘画都是表达情感的艺术,都通过各自的独特语言表达了节奏,体现了韵律。但在本课中我将重点放在赏析绘画艺术作品,品味其中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上:分别从绘画风格、构图形式、造型元素三个角度层层剖析,利用学生喜欢的绘本作家几米的作品《向左走向右走》贯穿本课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作品,并能运用所学,创意表达歌曲中的节奏和韵律。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达成
情况反馈
一、导入
老师问:
1.“同学们,你们今天上美术课心情怎样啊?”
2.“这紧张又高兴的情绪是怎样表达出来?”
3. 诗歌、音乐、绘画都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各自用特有的语言倾诉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导入新课)
学生回答:“紧张又高兴!”
学生回答“语言、表情、动作。”
学生思考诗歌、音乐、绘画表达情感的特有的语言。
用生活化的提问缓解学生紧张情绪,并轻松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赏析抽象风格绘画作品的绘画元素,体会其中的节奏和韵律。
老师提问:
1.“有许多画家酷爱音乐,喜欢用画笔表现音乐中的节奏和韵律。如:美国女画家奥基弗、法国画家杜菲、荷兰画家蒙德里安。在他们的作品中通过什么绘画语言来表现音乐中的节奏和韵律?”
2.老师引导学生赏析荷兰画家蒙德里安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
a.先出示《百老汇的爵士乐》作品让学生分析其绘画元素、体会其节奏和韵律。
b.然后出示美国百老汇的夜景照片,让学生假设乘上直升飞机盘旋上空后得出作品与照片的相同之处。
c.老师再次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色彩、点、线、面对比,体会其特有的节奏和韵律。
d.老师引导学生小结抽象风格绘画作品中的绘画元素并运用所学赏析美国女画家奥基弗、法国画家杜菲
作品中的节奏和韵律。
(二)赏析几米作品《向左走向右走》的绘画元素,体会其中的节奏和韵律。
赏析几米作品前,老师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情绪;作者人生阅历和绘画元素、构图形式三方面理解作品。
⑴ 《向左走向右走》讲述了怎样的的故事,几米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老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故事情节和情绪。
⑵你了解几米吗?
老师在幻灯片上打出几米简介并有感情地讲解。
⑶从几米作品中运用的构图形式、造型元素(点、线、面、明暗、色彩等)中你感受到节奏和韵律了吗?
老师利用作品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比赏析,得出几米在构图形式、造型元素中的对比效果,从而感受到强烈的节奏和韵律感。
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回答对画面色彩和点、线、面的绘画元素的进行浅表理解。
学生很快理解《百老汇的爵士乐》作品的绘画元素。
学生较快体会作品的节奏和韵律。
学生小结。
学生赏析。
学生欣赏几米作品。(12分钟)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思考、回答:几米通过都市中两位男女的爱情故事,体现了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的隔阂与冷漠。
学生感悟、理解。
学生讨论、思考、小结。
新授(一)部分的知识点讲授中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层层深入进行。
先用较宽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在问题中创设情景启发学生较快找出答案。
加深学生对新授知识点1的理解。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作品,培养学生自主赏析作品的能力。
引导学生深层次多角度赏析作品,提升学生文化品位。
老师引导学生从作者人生阅历的角度理解作品。
运用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学生这时侯就能较轻松得出此作品的绘画元素的美感,教学效果好。
三、作业
聆听歌曲《遇见》,体会歌词、音乐中的节奏和韵律,运用所学绘画语言,创意表达情感。
1.先让学生听一遍音乐,体会歌词、音乐中的节奏和韵律。
2.你打算用什么风格、怎样的构图形式、造型元素来演绎这种情绪。给人以美感。
3.重复播放歌曲《遇见》。
4.老师巡回辅导。
给学生以创作上的专业指导。
学生聆听、体会。
创作构思。
边听音乐边创作。
询问老师,获得指导。
让学生用熟悉的几米作品中音乐创作,学生较容易进入创作状态。
创作前的情绪酝酿。
老师用其它班学生范作启发学生构思、创作。
用音乐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
学生在创作中遇到的典型问题、有创意的构思,老师在巡回辅导中也可以将它们及时与全班同学交流,以方便其他同学改进。
四、展示、
讲评作业
老师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
老师作最后总评。
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构思,其他学生也参与评价。
学生通过自评和他评,以完善各自的作业。
五、课后拓展
收集自己平时比较喜欢的歌曲、诗词等艺术作品,若有兴趣可尝试着运用通感的手法,记录心情。
学生思考。
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升生活品味。
相关教案
初中美术苏少版七年级上册造型天地(造型·表现)第2课 熟悉的物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苏少版七年级上册造型天地(造型·表现)第2课 熟悉的物品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 熟悉的物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 熟悉的物品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实践与创作,展评与分享,延伸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少版美术九上第5课《苏州园林》word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苏少版八年级下册本册综合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导阶段,发展阶段,拓展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