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评必刷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4256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评必刷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4256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评必刷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42561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评必刷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评必刷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期中测评必刷卷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3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B卷
总分
得分
A 卷 基础训练(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2021·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46×25在竖式计算中,2与4相乘,实际上是( )。
A.20×40 B.2×40 C.20×4
2.(2021·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58×41估算的积与下面算式( )的积最接近。
A.50×40 B.60×50 C.60×40
3.(2021·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3×71的积可能是( )数。
A.三位 B.四位 C.三位或四位
4.(2019·江苏三年级期末)某学校一年级有5个班级,每个班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种6棵树。一年级一共种了多少棵树?下面算式错误的是( )。
A.5×8×6 B.8×6×5 C.5×6×8
5.(2020·江苏三年级期末)把80-60=20,20×12=240合并成综合算式是( )。
A.60×12-80 B.(80-60)×12 C.80×20-60
6.(2020·江苏三年级期末)下面( )最接近1吨。
A.1000个1元硬币的重 B.30名小学生的体重 C.5000个鸡蛋的重 D.100台冰箱的重
7.(2020·江苏三年级期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妈妈购买了24瓶免洗消毒液,每瓶13元。算式中的“26”表示( )。
A.买20瓶免洗消毒液要26元 B.买2瓶免洗消毒液要26元 C.买20瓶免洗消毒液要260元
8.(2020·江苏三年级期中)小红剪了18个五角星,小兰比小红多剪了11个,小宁剪的个数是小兰的2倍,小宁剪了( )个。
A.29 B.31 C.58
9.(2020·江苏省射阳县人民路小学三年级期中)下面去掉括号,计算结果不变的算式是( )。
A.(56-30)÷2 B.50×(20÷5) C.150-(50-25) D.72÷(2×3)
10.(2020·江苏三年级期末)下面( )式与22×28=616和45×45=2025有相同的计算规律。
A.23×29=667 B.69×61=4209 C.64×11=704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2020·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算一算,填一填。
3600千克-600千克=(________)吨
2吨-600千克=(________)千克
480千克+520千克=(________)吨
59吨+41吨=(________)吨
5000千克-3吨=(________)吨
7900千克-900千克=(________)吨
2.(2021·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85×40的积是________位数,积的末尾有________个0;82×39的积是________位数,得数大约是________。
3.(2021·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一台机器一天能加工150个零件,3台这样的机器三天能加工________个。
4.(2021·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一堆煤大约重2吨,用载质量500千克的小货车运输,________次运完。
5.(2020·江苏三年级期末)一件衣服原价98元,现在按半价出售。现在买4件这样的衣服一共要用(______)元; 原来买4件的钱现在能买(______)件。
6.(2021·辽宁三年级单元测试)小明早上7:42从家里出发,8:00到学校。如果他平均每分钟走58米,他家到学校________米。
7.(2020·江苏三年级期末)妈妈比小红大25岁,妈妈今年的岁数是小红的6倍,小红今年(______)岁。
8.(2019·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三年级期末)根据第一行三角形里四个数的关系,填出第二行三角形中缺少的数。
9.(2020·江苏三年级期中)小葱在计算“(24+□)÷8”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的除法,后算的加法,得到的结果是35,正确的结果是(________)。
10.(2020·江苏三年级期中)用6、6、2、1算24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
1.(2021·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8吨铁比8吨棉花重。(________)
2.(2020·湖南三年级期末)的得数一定比1400大,比2400小。(______)
3.(2021·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测量学校南北长度是多少时,用千米做单位比较合适。(______)
4.(2021·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比5吨多30千克,是530千克。(________)
5.(2020·江苏三年级期中)甲数是418,比乙数的8倍还多2,则乙数是50。(______)
6.(2020·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公路一旁,每隔5m栽一棵树,玲玲从第1棵树跑到第260棵树时,跑了1300m。(______)
四.图形计算题(17分)
1.(2020·江苏三年级期末)看图列式解答。(2分)
2.(2020·江苏三年级期中)看图列式计算。(3分)
3.(2021·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6分)
(1)26×34= (2)32×43=
4.(2020·江苏三年级专题练习)脱式计算。(6分)
(1)576÷8×17 (2)576÷3÷4 (3)12×(324-285)
五.应用题(每题6分,共42分)
1.(2021·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方方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时,把第二个因数43个位上的3看成了8,结果比正确的积多了145,正确的积应该是多少?
2.(2020·东海晶都双语学校三年级期末)学校礼堂共有600个座位,现有19个班的同学去礼堂听报告,每班45人,够坐吗?如果不够还要多少名同学自带凳子?
3.(2020·江苏三年级期中)玲玲从学校图书馆借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共162页。看了6天后还剩72页,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如果只能借阅10天,从第7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4.(2020·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
(1)王刚从家到百货大楼至少要走多少米?有1千米吗?(2)王刚上学走哪条路最近?是多少米?
(3)李明从学校到百货大楼比从学校到家远多少米?
5.(2020·江苏三年级期中)三年级两个班共有100人,如果从一班调2人到二班,那么两班人数正好相等。三年级两个班各有多少人?
6.(2020·江苏三年级期中)有两堆煤,共重210吨,甲堆比乙堆的3倍多30吨。甲堆煤重多少吨?
7.(2020·江苏三年级期中)小华家离学校1千米,离公园2千米。他从家出发走了18分钟,每分钟走65米。(1)如果小华向东走,现在在学校的东面还是西面?距离学校多少米?
(2)如果小华向北走,现在正好走到图书馆。图书馆与公园的距离是多少米?
B卷(第1-2题每题5分,其他每题10分,共30分)
1.(2020·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和☆分别代表两个数,如果△×☆=72,△÷☆=2,则△和☆分别是 。
2.(2020·江苏三年级期末)“小马虎”在计算“”时,不小心先算了减法,再算了除法,算出的结果是12,这道题正确的结果是(______)。
3.(2020·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竖式成立。
4.(2021·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用“+、-、×、÷”和括号算24点,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写出算式即可。
(1)1、2、3、5 (2)3、3、5、6 (3)3、4、4、4
2020-2021学年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期中测评必刷卷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3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B卷
总分
得分
A 卷 基础训练(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2021·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46×25在竖式计算中,2与4相乘,实际上是( )。
A.20×40 B.2×40 C.20×4
【答案】A
【分析】在竖式计算中,2是两位数25十位上的数,表示2个十。4是两位数46十位上数,表示4个十。则2×4表示2个十乘4个十,即20×40。
【详解】46×25在竖式计算中,2与4相乘,实际上是20×40。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应明确竖式中各个数字表示的意义。
2.(2021·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58×41估算的积与下面算式( )的积最接近。
A.50×40 B.60×50 C.60×40
【答案】C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可知,58接近整十数60,41接近整十数40,则估算58×41时,将58估成60,41估成40,再进行计算。
【详解】58×41≈60×40则58×41估算的积与60×40的积最接近。故答案为:C。
【点睛】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时,将因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十数,再进行计算。
3.(2021·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3×71的积可能是( )数。
A.三位 B.四位 C.三位或四位
【答案】C
【分析】当□里的数是1时,□3×71的积最小。当□里的数是9时,□3×71的积最大。分别求出最大的积和最小的积,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13×71=923,是三位数;93×71=6603,是四位数;
则□3×11的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和积的大小的判断方法。
4.(2019·江苏三年级期末)某学校一年级有5个班级,每个班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种6棵树。一年级一共种了多少棵树?下面算式错误的是( )。
A.5×8×6 B.8×6×5 C.5×6×8
【答案】C
【分析】解法一:一年级的班级数×每个班的小组数=一年级的小组数,一年级的小组数×每个小组种树的棵树=一年级一共种树的棵树;解法二:每个班的小组数×每个小组种树的棵树=每个班种树的棵树,一年级的班级数×每个班种树的棵树=一年级一共种树的棵树。据此列式即可。
【详解】根据解法一列式:5×8×6,所以选项A列式正确;
根据解法二列式:8×6×5,所以选项B列式正确。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题目中数量之间关系的分析。解答此题可以先求一年级的小组数,再求一年级一共种树的棵树;也可以先求每个班种树的棵树,再求一年级一共种树的棵树。
5.(2020·江苏三年级期末)把80-60=20,20×12=240合并成综合算式是( )。
A.60×12-80 B.(80-60)×12 C.80×20-60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按照先算减法80-60=20,再算乘法20×12=240的运算顺序计算即可。
【详解】把80-60=20,20×12=240合并成综合算式是:(80-60)×12;故答案为:B
【点睛】整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抓住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注意小括号的使用。
6.(2020·江苏三年级期末)下面( )最接近1吨。
A.1000个1元硬币的重 B.30名小学生的体重 C.5000个鸡蛋的重 D.100台冰箱的重
【答案】B
【分析】1吨=1000千克,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的认识,可知1000个1元硬币的大约6千克,30名小学生的体重大约1000千克,5000个鸡蛋的大约重250千克,100台冰箱的大约重6吨,由此选择。
【详解】由分析可知:30名小学生的体重大约1吨;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弄清1吨有多重。
7.(2020·江苏三年级期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妈妈购买了24瓶免洗消毒液,每瓶13元。算式中的“26”表示( )。
A.买20瓶免洗消毒液要26元 B.买2瓶免洗消毒液要26元 C.买20瓶免洗消毒液要260元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24瓶免洗消毒液,每瓶13元,竖式中26是十位上的2乘以13得出的结果,表示20瓶免洗消毒液需要260元,由此解答。
【详解】
妈妈购买了24瓶免洗消毒液,每瓶13元。算式中的“26”表示买20瓶免洗消毒液需要260元;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竖式的算理。
8.(2020·江苏三年级期中)小红剪了18个五角星,小兰比小红多剪了11个,小宁剪的个数是小兰的2倍,小宁剪了( )个。
A.29 B.31 C.58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小兰比小红多剪了11个,用18+11求出小兰剪的个数,小宁剪的个数是小兰的2倍,用小兰剪的个数乘以2,即可求出小宁剪的个数,由此解答。
【详解】(18+11)×2=29×2=58(个)故答案为:C
【点睛】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这个数加上多的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这个数乘上倍数。
9.(2020·江苏省射阳县人民路小学三年级期中)下面去掉括号,计算结果不变的算式是( )。
A.(56-30)÷2 B.50×(20÷5) C.150-(50-25) D.72÷(2×3)
【答案】B
【分析】根据整数的混合运算,分别计算出它们去掉括号前后的得数,找出计算结果不变的算式。
【详解】A,(56-30)÷2=26÷2=13 56-30÷2=56-15=41 13≠41;
B,50×(20÷5)=50×4=200 50×20÷5=1000×5=200 200=200;
C,150-(50-25)=150-25=125 150-50-25=100-25=75 125≠75;
D,72÷(2×3)=72÷6=12 72÷2×3=36×3=108 12≠108故答案为:B。
【点睛】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没有括号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只有乘除或者只有加减时,从左到右依次运算;有括号时,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10.(2020·江苏三年级期末)下面( )式与22×28=616和45×45=2025有相同的计算规律。
A.23×29=667 B.69×61=4209 C.64×11=704
【答案】B
【分析】22×28=616,45×45=2025,十位上的数字相同,个位上的数字之和为“10”,做题时,可以把尾数相乘的积作为后两位数,把十位数乘本身加1的积作为前两位数。
【详解】69×61=4209与22×28=616和45×45=2025有相同的计算规律。故答案为:B
【点睛】计算时利用规律把尾数相乘的积作为后两位数,把十位数乘本身加1的积作为前两位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2020·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算一算,填一填。
3600千克-600千克=(________)吨
2吨-600千克=(________)千克
480千克+520千克=(________)吨
59吨+41吨=(________)吨
5000千克-3吨=(________)吨
7900千克-900千克=(________)吨
【答案】3 1400 1 100 2 7
【分析】将高级单位吨化成低级单位千克乘进率1000,将低级单位千克化成高级单位吨除以进率1000,然后据此计算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3600千克-600千克=3000千克,3000千克=3吨;
2吨=2000千克,2000千克-600千克=1400千克;
480千克+520千克=1000千克=1吨;
59吨+41吨=100吨;
5000千克=5吨,5000千克-3吨=5吨-3吨=2吨;
7900千克-900千克=7000千克,7000千克=7吨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高级单位吨和低级单位千克之间的相互换算。
2.(2021·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85×40的积是________位数,积的末尾有________个0;82×39的积是________位数,得数大约是________。
【答案】四 2 四 3200
【分析】整十数乘两位数,可以看成几个十乘两位数,先算出几乘两位数的积,再在积的后面补上一个0即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把两位数估算成整十,再进行口算即可。
【详解】85×40=3400;85×40的积是四位数,积的末尾有2个0;
82×39 ≈80×40=3200;82×39 的积是四位数,得数大约是3200。
【点睛】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看各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数末尾添几个0;82×39按82×40进行估算,是本题的关键。
3.(2021·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一台机器一天能加工150个零件,3台这样的机器三天能加工________个。
【答案】1350
【分析】根据题意:一台机器一天能加工150个零件,一天3台机器加工的个数等于一台机器加工的个数乘3台,三天能加工零件的个数等于三台机器一天能加工零件的个数乘三天,据此作答即可。
【详解】3台机器一天加工的个数:150×3=450(个)
三天3台机器加工的个数:450×3=1350(个)
【点睛】本题考查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先求出3台机器一天加工的个数是解题的关键。
4.(2021·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一堆煤大约重2吨,用载质量500千克的小货车运输,________次运完。
【答案】4
【分析】1吨=1000千克,先把2吨换算成千克,然后用总重量除以500即可求出运完的次数。
【详解】2吨=2000千克 2000÷500=4(次)
【点睛】熟练掌握质量单位换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2020·江苏三年级期末)一件衣服原价98元,现在按半价出售。现在买4件这样的衣服一共要用(______)元; 原来买4件的钱现在能买(______)件。
【答案】196 8
【分析】(1)一件衣服原价98元,现在按半价出售,也就是现在的价格是原来的一半,即98÷2=49元;现在买4件这样的衣服,一共要用4个49元,即49×4;
(2)因为现在的价格是原来的一半,也就是原来买一件衣服的钱能买现在的两件,那么原来买4件衣服的钱,现在可以买2个4,即4×2。
【详解】98÷2×4=49×4=196(元) 2×4=8(件)
【点睛】本题关键是求出现在的价格,然后再根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
6.(2021·辽宁三年级单元测试)小明早上7:42从家里出发,8:00到学校。如果他平均每分钟走58米,他家到学校________米。
【答案】1044
【分析】先计算出7:42到8:00经过的时间,然后用每分钟走的路程乘时间即可求出家到学校的路程。
【详解】8时-7时42分=18分,58×18=1044(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先求出到校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7.(2020·江苏三年级期末)妈妈比小红大25岁,妈妈今年的岁数是小红的6倍,小红今年(______)岁。
【答案】5
【分析】把小红的年龄看作1份,妈妈的年龄则为6份,妈妈的年龄比小红大(6-1)份,妈妈比小红大的25岁,由此即可求得其中1份的大小,即求得小红的年龄,从而解决问题。
【详解】25÷(6-1)=25÷5=5(岁)
【点睛】本题属于差倍问题,根据“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解决问题。
8.(2019·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三年级期末)根据第一行三角形里四个数的关系,填出第二行三角形中缺少的数。
【答案】40;36
【分析】观察第一行的三角形里数的关系,可以发现7×8-7=49,10×10-11=89,故第二行里缺少的数就可以算出来。
【详解】15×16-200=40; (256+68)÷9=36;故答案为:40;36。
【点睛】此题是根据图形中数字进行分析,找出规律填数,通常从数的加减乘除关系着手。
9.(2020·江苏三年级期中)小葱在计算“(24+□)÷8”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的除法,后算的加法,得到的结果是35,正确的结果是(________)。
【答案】14
【分析】既然最后算的是加法,那么先用35减去24,所得的差就是□÷8的商,再用前面所得的差乘8即是□所代表的数。要算正确结果,只需按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去计算即可。
【详解】35-24=11 11×8=88 (24+88)÷8=112÷8=14 故答案为:14
【点睛】对于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应按照先算小括号里,再算括号外面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10.(2020·江苏三年级期中)用6、6、2、1算24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6×(6-2)×1=24 (6+6)×(2×1)=24 (6+6)×2×1=24
【分析】根据题意,用6、6、2、1,通过加减乘除,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计算出24即可。
【详解】方法一:因为6×4=24,另外两个数6-2正好等于4,然后相乘即可得到24;可以得到:(6-5)×3×8=24;
方法二:因为12×2=24,另外6+6=12,2×1=2,即可得(6+6)×(2×1)=24;
可得到:6×8÷(5-3)=24。
方法三:同方法一,本题还可以有6+6=12,2×1=1,所以可得(6+6)×2×1=24。
故答案为:(1)6×(6-2)×1=24;(2)(6+6)×(2×1)=24;(3)(6+6)×2×1=24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凑数谜,关键是利用整数的混合运算,然后根据题意进一步解答即可。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
1.(2021·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8吨铁比8吨棉花重。(________)
【答案】×
【分析】此题考查1吨铁和1吨棉花的比较,不要被它们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既然质量都是1吨,就说明一样重。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8吨铁和8吨棉花一样重。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两个物体质量大小的比较,要注意克服铁“重”、棉花“轻”的惯性思维的干扰。
2.(2020·湖南三年级期末)的得数一定比1400大,比2400小。(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可知,可按20×70估算,20×70=1400,由于两个因数都被估小,所以积比1400大,又也可按30×80估算,30×80=2400,两个数都被估大,所以积比2400小。
【详解】可按20×70估算,≈20×70=1400;
又也可按30×80估算,≈30×80=2400;
所以得数比1400大,比2400小;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估算方法确定一个积的取值范围的能力。
3.(2021·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测量学校南北长度是多少时,用千米做单位比较合适。(______)
【答案】×
【分析】一般的长度用米做单位,特别长的用千米做单位,1千米=1000米。
【详解】测量学校南北长度是多少时,用米做单位比较合适;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需要灵活选择。
4.(2021·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比5吨多30千克,是530千克。(________)
【答案】×
【分析】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将5吨换算成千克,再加上30千克即可。
【详解】5吨=5000千克 5000千克+30千克=5030千克
则比5吨多30千克是5030千克。故答案为:×。
【点睛】当两个数单位不一样时,不能直接相加,应先换算成同一单位,再计算即可。
5.(2020·江苏三年级期中)甲数是418,比乙数的8倍还多2,则乙数是50。(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乙数是50,那么甲数比乙数的8倍还多2,据此可列式甲数=50×8+2,按照先算乘法,再算加法顺序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假设乙数是50,则甲数是:50×8+2=400+2=402
而题目中给出的甲数为418。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倍数问题。明确谁是谁的倍数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做判断题时,通过结果推出条件不失为一种简便算法。
6.(2020·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公路一旁,每隔5m栽一棵树,玲玲从第1棵树跑到第260棵树时,跑了1300m。(______)
【答案】×
【分析】此题是典型的植树问题,玲玲从第1棵树跑到第260棵树,相当于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栽的情况:间隔数=植树棵数-1;由此即可求得玲玲跑过的间隔数为:260-1=259,每个间隔的距离是5米,由此即可求得玲玲跑的路程。
【详解】(260-1)×5=259×5=1295(米) 1295米<1300米
即跑了1300米,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只要抓住这是一个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栽的情况,得出间隔数=植树棵数-1即可解决问题。
四.图形计算题(17分)
1.(2020·江苏三年级期末)看图列式解答。(2分)
【答案】24×(3-1)=48(个)
【分析】篮球一份24个,足球比篮球多了两份,用24×2就能算得足球比篮球多多少个。
【详解】24×(3-1)=48(个)
【点睛】根据图形,找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一倍数已知,就可以求几倍数。
2.(2020·江苏三年级期中)看图列式计算。(3分)
【答案】110名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的是男生与女生的总人数,男生人数已知,女生比男生少20名,男生人数减去20即可求出女生人数,最后再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相加即可。
【详解】65-20+65=45+65=110(名)故答案为:110名
【点睛】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女生人数,解答此类题重点是要读懂题意。
3.(2021·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6分)
(1)26×34= (2)32×43=
【答案】884;1376;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首先数位对齐,然后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注意积的数位对齐。
【详解】(1)26×34=884;
验算:
(2)32×43=1376;
验算:
【点睛】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时,注意进位以及数位的对齐。
4.(2020·江苏三年级专题练习)脱式计算。(6分)
(1)576÷8×17 (2)576÷3÷4 (3)12×(324-285)
【答案】1224;48;468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运算顺序是:如果是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中括号、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详解】(1)576÷8×17
=72×17
=1224
(2)576÷3÷4
=192÷4
=48
(3)12×(324-285)
=12×39
=468
五.应用题(每题6分,共42分)
1.(2021·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方方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时,把第二个因数43个位上的3看成了8,结果比正确的积多了145,正确的积应该是多少?
【答案】1247
【分析】把第二个因数43个位上的3看成了8,即把第二个因数从43看成48,多了48-43=5。结果比正确的积多145,则多了5个第一个因数,第一个因数即为145÷5=29。再用29乘43求出正确的结果。
【详解】145÷(48-43)=145÷5=29 29×43=1247
答:正确的结果应该是1247。
【点睛】此题解答关键是根据把第二个因数43个位上的3看成了8,结果比正确的积多了145,求出第一个因数,然后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2.(2020·东海晶都双语学校三年级期末)学校礼堂共有600个座位,现有19个班的同学去礼堂听报告,每班45人,够坐吗?如果不够还要多少名同学自带凳子?
【答案】不够;255名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先用45乘19求出全校共去了多少人,再同600进行比较,如果大于600,则用总人数减去600即可求出还需要多少名同学自带凳子,据此解答。
【详解】45×19=855(人) 855>600
855-600=255(人)
答:不够坐,还要255名同学自带凳子。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全校共去了多少人,再同学校礼堂的座位数进行比较。
3.(2020·江苏三年级期中)玲玲从学校图书馆借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共162页。看了6天后还剩72页,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如果只能借阅10天,从第7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答案】(162-72)÷6=15(页) 72÷(10-6)=18(页)
【分析】(1)用总页数减去剩下的页数就是6天看的页数,再用所得差除以6即可解答。(2)只能借10天,已经看了6天,则还可再看4天,4天看72页,用72除以4即是平均每天看的页数。
【详解】(1)(162-72)÷6=90÷6=15(页)
答:平均每天看15页。
(2)72÷(10-6)=72÷4=18(页)
答:平均每天看18页。
【点睛】考查学生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第二问时要注意:还可以再看4天,并不是3天。
4.(2020·江苏三年级单元测试)
(1)王刚从家到百货大楼至少要走多少米?有1千米吗?(2)王刚上学走哪条路最近?是多少米?
(3)李明从学校到百货大楼比从学校到家远多少米?
【答案】(1)990米,没有(2)经过玲玲家再到学校,900米(3)250米
【详解】(1)500+490=990(米) 1千米=1000米 99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满分必刷A卷1-4单元--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满分必刷卷(苏教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满分必刷A卷1-4单元--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满分必刷卷(苏教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满分必刷B卷1-4单元--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满分必刷卷(苏教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