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溶解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42748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时 溶解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42748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时 溶解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42748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时 溶解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427481/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时 溶解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427481/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时 溶解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427481/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时 溶解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427481/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时 溶解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427481/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时 溶解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42748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课时 溶解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427481/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课时 溶解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427481/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授课课件+教案+实验视频
- 6.4《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课件+教案+素材 课件 8 次下载
- 第六章 《章节综合与测试》课件 课件 7 次下载
- 7.1《溶解与乳化》第二课时 课件+教案+素材 课件 7 次下载
- 7.2《物质溶解的量》第一课时 课件+教案 课件 8 次下载
- 7.2《物质溶解的量》第二课时 课件+教案 课件 7 次下载
2020-2021学年7.1 溶解与乳化优质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7.1 溶解与乳化优质课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课时溶解课件pptx、第1课时溶解doc、实验碘和高锰酸钾溶解性比较wmv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七章 溶液本章内容概述本章内容概述本章主要内容:1.溶解与乳化;2.物质溶解的量;3.溶液浓稀的表示;4.结晶现象。这四节内容穿插、渗透了课标中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基本要求。第一节“溶解”涉及对溶解现象的认识,溶解过程中涉及到的吸热、放热现象,溶液、溶剂、溶质的定义,常见溶剂、溶质的种类;“乳化”包括乳化作用、乳化的概念以及对乳化现象的感受和理解。第二节主要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条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概念、溶解能力的表征、对溶解度曲线的理解。第三节涉及气体溶解度的表示、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温度、压力)、溶液浓度的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和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第四节涉及结晶的概念、除去盐中难溶溶质的方法以及有关过滤操作的知识。本章教学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2.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3.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5.了解结晶现象。6.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7.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①观察在水中加入少量盐后凝固点和沸点的变化。②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③探究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④用简单的方法将衣料上沾有的油污等洗去。⑤配制某种无土栽培所需的无机盐营养液。
7.1 溶解与乳化本节包含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使学生在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辩证关系。第二部分通过实验简单介绍了乳化现象,以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第三部分介绍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通过学生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绘制简图,实验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本节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使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理解乳化现象也有一定难度,故在教学中可用动画模拟讲解,并注意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生体会化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第1课时 溶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明确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2)能区别可溶物质和不可溶物质;学会分析溶液中的溶剂和溶质。(3)了解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探究过程和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计算机;试管、烧杯、玻璃棒;水、硫酸铜、蔗糖;氯化钠、硫酸亚铁、氯化铜、高锰酸钾、氯化铁的溶液。一、导入新课溶液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溶液,前面几章学习过程中学过一些溶液,如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等。在大家印象中,是不是物质溶于水就能形成溶液?是不是任何物质溶于水都能形成溶液?什么是溶液?溶液是怎样形成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章“溶液”。首先学习溶解与乳化。[板书] 7.1 溶解与乳化二、推进新课活动1 认识可溶物质和不可溶物质[引导]老师的讲台上摆有硫酸铜、蔗糖、细沙石及别的用品,下面就按“观察活动”的内容进行实验,认识溶解现象。[投影][实验7-1]向装有少量硫酸铜、蔗糖、细沙石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0mL水,并振荡、观察。分析试管1、2中现象的共同点。[讲解]在硫酸铜和蔗糖固体中加入水以后,它们逐渐溶解分散,好像“消失”了一样,最后形成一种透明、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硫酸铜和蔗糖可以在水中“溶解”称为“可溶物质”。细沙石在水中难溶解,称为“不溶物质”。[小结]硫酸铜和蔗糖是可溶物,细沙石是不溶物。[板书]一、溶解可溶物与不溶物活动2 认识溶液的组成[过渡]我们刚才得到的液体,都是混合物(拿出开课时的五种液体,让学生观察)1.每种液体各部分一样吗?2.放置了这么长时间,你有没有看到哪种液体析出沉淀?[学生回答]1.各部分完全相同。没有析出沉淀。[教师总结]像这样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就叫做溶液。[提问]根据刚才的实验及分析总结溶液的概念。[讨论、总结,并互相交流][板书]2.溶液: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一而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提问]水具有什么作用?[回答]分散其他物质的作用。[板书]二、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例如:水。溶质:被溶解的物质。[讨论]在蔗糖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交流结果]在蔗糖溶液中,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在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铜,溶剂是水。[教师指出]五种液体中,红色的是品红溶液,浅绿色的是硫酸亚铁的水溶液,黄色的是氯化铁的水溶液,紫色的是高锰酸钾的水溶液,无色的是氯化钾的水溶液。[设问]你还能否再举出一些溶液?并指出溶质、溶剂。[学生发言]1.糖水中溶质是糖,溶剂是水。2.白酒中酒精是溶质,水是溶剂。[教师指出]除了水可以作溶剂外,汽油、酒精等也可作溶剂。例如碘酒,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设问]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固体吗?[补充实验]乙醇溶于水实验用品:乙醇、高锰酸钾水溶液(高锰酸钾起显色作用,便于观察)、试管、胶头滴管步骤:[学生活动][交流实验结论]振荡前分层,振荡后不分层,静置后不分层。乙醇能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教师指出]液体与液体可以互溶,当液体与液体互溶时,我们把量多的叫溶剂,量少的叫溶质。[投影]①液—液互溶:量多是溶剂,量少是溶质。②通常:水是溶剂。[讲解并板书]三、溶质可以为固体、液体、气体。[师生同归纳][设问]大家能否举出溶质是气体的例子?[回答]汽水。[设问]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可作为溶剂?[阅读]教材P192“知识视窗:常用的有机溶剂”。活动3 探究影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速度的因素:温度、搅拌、颗粒大小[投影]边实验,边投影讲解目的 知道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实验7-2]比较等量硫酸铜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交流评价]小组汇报,对各组的研究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价,得出结论。[板书](1)搅拌能够加快溶解。(2)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更快溶解。(3)颗粒变小使溶解加快。[设问]上述活动的三个实验中,如果烧杯的大小不一、水的量或所取的晶体量不同,还能得出上述结论吗?[讨论交流]“设计条件的公平性”。[课堂练习]教材P193“检查站”。1.溶解2.a(√) b(√) c(×) d(√)3.A蔗糖 B食盐 C碳酸钙(合理均可)三、典例剖析例 为了探究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D.对比实验①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解析】A.实验①和②中都是将0.5g块状的硫酸铜放入100mL水中,变量是温度,一个是冷水,一个是热水,所以符合对照实验,探究了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故A正确。B.对比实验②和③有两个变量:实验②是块状硫酸铜,实验③是粉末状硫酸铜;实验②是100mL热水,实验③是50mL热水,所以不符合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并且温度都是相同的热水,故B错。C.由于实验②是块状硫酸铜,实验③是粉末状硫酸铜;实验②是100mL热水,实验③是50mL热水,有两个变量,所以不符合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无法探究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故C错。D.实验①和③有三个变量:硫酸铜的形态不同、水的体积不同、水的温度不同,所以不符合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无法探究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故D错。【答案】A四、课堂检测教师引导学生做《状元导练》P13“当堂训练”中的题目,并有针对性地讲解。五、课堂小结[提问]经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得到了什么知识?[小结]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匀、稳定。3.组成溶液的质量等于其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4.溶质可以分别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只要它们相互分散,组成均匀稳定的混合物,便可成为溶液。5.溶解速度与温度高低、溶质颗粒大小以及是否搅拌等因素有关。六、布置作业课本P197习题第1、2、5题。7.1 溶解与乳化第1课时 溶解一、可溶物与不溶物二、溶液1.溶液: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一而稳定的混合物。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3.溶质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1.搅拌能够加快溶解。2.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更快溶解。3.颗粒变小使溶解加快。本节课的主题是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在教学中,蔗糖、硫酸铜到哪里去了?最后形成了什么?通过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出溶液的概念、溶液的组成和特征,重点强调溶液均一性、稳定性这两个特征,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情景,增补实验,观察、讨论、交流体会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这样的设计不但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了落实,而且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第七章 溶液7.1 溶解与乳化说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溶液的组成,非水物,学生活动,CuSO4,C2H5OH,二硫化碳,课堂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七章 溶液7.1 溶解与乳化课堂教学课件ppt,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黄泥水,加热实验,加热能加快溶解,碾碎能加快溶解,搅拌实验,精挑细选,1溶解与乳化,第二课时,乳浊液,知识视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7.1 溶解与乳化教课课件ppt,文件包含71溶解与乳化第2课时课件pptx、71溶解与乳化第2课时练习docx、71溶解与乳化第2课时教案doc、71溶解与乳化第2课时学案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