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2020-2021学年广西南宁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的沸腾 B. 汽油挥发 C. 纸张燃烧 D. 石蜡熔化
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汽水 B. 氢气 C. 石蕊溶液 D. 水泥砂浆
4. 随着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交流加深,产自东盟的榴莲在街头日益常见。距离很远也能闻到榴莲特殊的香味,这说明( )
A. 分子间有间隔 B. 分子质量很小
C. 分子体积很小 D. 分子在不断运动
5. 下列净水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 的是( )
A. 蒸馏 B. 过滤 C. 吸附沉淀 D. 静置沉淀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味 B. 量取液体
C. 倾倒液体 D. 加块状固体
7. 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 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 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 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8. “绿色南宁,你我共建”。下列建设“绿色南宁”的提议中,错误的是( )
A. 为了环境清洁,垃圾就地焚烧 B. 发展公共交通,倡导低碳生活
C. 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 D. 保护自然资源,发展旅游经济
9.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氧气
B.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气体
C.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 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大于二氧化碳的密度
10.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11.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石墨很软
作润滑剂
B
金刚石硬度大
做玻璃刀
C
稀有气体有惰性
做电光源
D
氮气密度与空气相近
作保护气
A. A B. B C. C D. D
12. 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广西大部分耕地处于缺硼状态,需要补充硼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硼属于金属元素 B. 硼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
C. 硼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D. 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g
13. 氯化钯(PdCl2)试纸遇微量CO立即会变成蓝色,可用于CO的检验。PdCl2中Pd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3 D. +4
14. 下列四种对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B.
C. D.
15. 香烟烟气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青少年严禁吸烟,同时避免吸入“二手烟”。下列对尼古丁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尼古丁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尼古丁由碳、氢、氮三个元素组成
C. 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4
D. 一个尼古丁分子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
16. 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炭发生还原反应
B. 先装入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C. 给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D. 实验结束立即倒出①处粉末即可得到纯净的铜粉
17. 下列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1个氧原子
B. 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但一氧化碳不能参与
C. 冬季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紧闭门窗、通风不畅,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D.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吸入过多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不利
18.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因此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 同种元素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所以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KClO3制O2时需要加入MnO2作催化剂,因此所有实验室制O2的反应中都需要加入MnO2作催化剂
19.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CO和CH4
点燃,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
B
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
C
区分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
向两瓶气体中分别滴入相同滴数的石灰水,振荡、观察
D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CO
点燃混合气体
A. A B. B C. C D. D
20. 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
A. 50g B. 100g C. 150g D. 200g
21. 请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或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1)硫元素 ______ ;
(2)氖气 ______ ;
(3)3个镁离子 ______ ;
(4)标出五氧化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
(5)SO3中数字“3”表示 ______ 。
22.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用相应序号填空。
①氢气;②氧气;③干冰;④肥皂水;⑤活性炭
(1)理想的清洁燃料是 ______ ;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______ ;
(3)可做冰箱除味剂的 ______ ;
(4)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______ ;
(5)能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 ______ 。
23.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可以从多角度认识水。
(1)水的组成和构成
从宏观角度分析,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从微观角度分析,水由 ______ 构成。
(2)水的化学性质
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 ______ (选填“a”或“b”)管中生成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水的应用
图2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______ 。
图3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示意图,若装置气密性良好,最终集气瓶内水面大约上升至刻度 ______ 处。
24. 如图为金属钠与氯气(Cl2)反应的示意图,请回答:
(1)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______ 周期,钠离子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______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 ______ 决定。
(2)该反应属于 ______ 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3)由图示可发现,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则氯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据此推测,钠与硫反应的生成物中硫元素化合价为 ______ 。
25.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用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实验前后天平一定保持平衡的是 ______ (填序号)。
(2)从微观角度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A、B、C、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其中A、B、C、D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100
20
x
y
反应后质量/g
32
140
126
46
①表中A是 ______ (选填“反应物”或“生成物”或“催化剂”)。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③根据表格,从原子角度分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______ 。
26. 燃烧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
(1)某同学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Ⅰ: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如图1所示),白磷、红磷均不燃烧。
步骤Ⅱ: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
步骤Ⅲ: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
步骤Ⅰ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______ 。对比步骤Ⅱ和步骤Ⅲ,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 。
(2)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燃料燃烧产生热量。充分燃烧天然气和煤各1kg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图2所示。
①研究表明CO2能导致 ______ 效应,SO2易形成酸雨。
②各级政府推广用天然气代替煤作家庭燃料,分析图2可知实施该项举措的科学依据是 ______ 。
③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使用天然气的家庭报警器安装位置如图3中 ______ (选填“A”或“B”)所示。
④为了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比如 ______ (填序号)。
A.太阳能
B.地热能
C.潮汐能
D.煤和石油
27.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均为黑色固体,C、D均为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F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短线“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F的化学式为 ______ ,A的化学式为 ______ 。
(2)D→C的反应属于 ______ (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C可用于 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3)F→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8. 下列装置可用于制取或收集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仪器的名称:仪器①是 ______ ,仪器②是 ______ 。
(2)实验室可用5%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药品是 ______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______ 。
(4)若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该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______ 。
29.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同学们设计了下列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请你一起参与实验,完成探究。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编号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蜡烛火焰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② ______
实验二
a管内试纸变红色,b管内试纸不变色
______
实验三
d、e瓶中均无浑浊, ______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反思与拓展]
(1)前三组对比实验的设计都只改变了一个影响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是运用了科学探究中 ______ 法。
(2)对实验一稍做改动(如实验四所示),会观察到 ______ 层的蜡烛先熄灭。
(3)查阅资料可知: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4)若既要证明实验二的结论,又要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请你在原装置基础上对实验二进行改进,改进的具体方法是 ______ 。
30.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收10g不纯的锌粒样品(杂质不溶于酸也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往烧杯中加入稀硫酸,加入稀硫酸与烧杯中剩余固体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
(1)锌粒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 ______ g。
(2)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杂质0.03%。
故选:A。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
2.【答案】C
【解析】解:A、水的沸腾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石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3.【答案】B
【解析】解:A、汽水中含有水、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
B、氢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石蕊溶液中含有石蕊和水,属于混合物,故C错;
D、水泥砂浆中含有水泥、沙子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B。
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4.【答案】D
【解析】解:距离很远也能闻到榴莲特殊的香味,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特殊的香味。
故选:D。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A、蒸馏是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馏水为纯净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故A对;
B、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所得水还会含有可溶性杂质等,故B错;
C、吸附沉淀是利用明矾能使水中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凝聚,而沉降到水底,初步分离,故C错;
D、静置沉淀可把水中固体沉降到水底,初步分离,故D错;
故选A.
A、蒸馏是通过把水加热变成水蒸气,然后把蒸气进行降温凝而得到水;
B、通过过滤操作可以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常用的一种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
C、吸附沉淀是指利用明矾等絮凝剂使水中较小的不溶性固体的小颗粒凝聚成大颗粒而沉降;
D、静置沉淀是通过静置使水中不溶性固体的较大的颗粒逐渐沉降而把水与在颗粒固体进行初步分离.
需要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的操作原理,才能正确掌握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净化水通常所采取的方法为:沉降、吸附、过滤、消毒杀菌、煮沸、蒸馏等.
6.【答案】A
【解析】解:A、闻气体气味的方法:用手扇着闻,故A正确;
B、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错;
C、倾倒液体的方法: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故C错;
D、块状固体的取用方法: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竖起,故D错。
故选:A。
A、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考虑;
B、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考虑;
C、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考虑;
D、根据块状固体的取用方法考虑。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防止爆炸的措施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能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能防止发生燃烧、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8.【答案】A
【解析】解:A、垃圾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A符合题意;
B、发展公共交通,倡导低碳生活,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
C、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会净化空气。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保护自然资源,发展旅游经济,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创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根据建议是否能保护环境,防止对空气的污染回答本题。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空气污染的途径,知道保护环境的方法。
9.【答案】D
【解析】解:A、分离液态空气可制取氧气,利用的是液态氮和与液态氧沸点的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小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氧化反应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的特征、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1.【答案】B
【解析】解:A.石墨具有滑腻感,所以可作润滑剂,对应关系错误;
B.金刚石硬度大,所以可制成玻璃刀,对应关系正确;
C.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稀有气体可用作保护气;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所以可制成电光源,对应关系错误;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作保护气,对应关系错误。
故选:B。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物质的用途反应其性质,所以要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硼,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硼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硼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3.【答案】B
【解析】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氯元素显−1价,设Pd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x+(−1)×2=0,则x=+2。
故选:B。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14.【答案】C
【解析】解:A、由,反应条件是点燃,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可读作:每2份质量的氢气和71份质量的氯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73份质量的氯化氢,则反应中氢气、氯气、氯化氢的质量比为2:71:73,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从微观上,点燃条件下,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氯分子反应生成2个氯化氢分子,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可读作:氢气和氯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氯化氢,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质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宏观、微观、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5.【答案】D
【解析】解:A.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是(12×10):(1×14):(14×2)=60:7:14,则尼古丁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因此尼古丁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是(12×10):(1×14):(14×2)=60:7:14,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一个尼古丁分子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元素的规定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D.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答案】C
【解析】解:A、反应中木炭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入药品,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高温,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结束立即倒出①处粉末可能是木炭和铜粉,不能得到纯净的铜粉,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根据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具有还原性、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A
【解析】解: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但一氧化碳不能参与,说法正确;
C、冬季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紧闭门窗、通风不畅,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吸入过多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不利,说法正确;
故选:A。
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B
【解析】解:A.物质的三态变化均伴随能量变化,却是物理变化,故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故错误;
B.化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正确;
C.H2O和NH3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却不是同种元素,故错误;
D.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该反应不需要加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故错误;
故选:B。
A.物理变化也伴随能量变化,据此解答;
B.根据化合物的定义解答;
C.H2O和NH3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作为反例解答;
D.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加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作为反例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多方面基础知识的掌握,难度系数不大。
19.【答案】D
【解析】解:A、燃烧分别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点燃,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的是甲烷,无明显现象的是一氧化碳,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B、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C、向两瓶气体中分别滴入相同滴数的石灰水,振荡、观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人体呼出的气体,无明显现象的是空气,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D。
A、要根据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两种气体的目的.
B、根据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进行分析判断。
C、要根据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两种气体的目的.
D、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20.【答案】D
【解析】解: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故碳元素的质量为120g×20%=24g,24g的碳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后又与氢氧化钙反应转化为碳酸钙中的碳元素,所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混合物中的碳元素质量与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设碳酸钙的质量是x,则x×(12100×100%)=24g,
解得x=200g。
故选:D。
根据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碳元素的质量,而这些质量的碳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后又与氢氧化钙反应转化为碳酸钙中的碳元素,所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混合物中的碳元素质量与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此题不用分别计算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只需知道不管是原来的二氧化碳,还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的二氧化碳,其中含有的碳元素都来自原混合物中的碳.
21.【答案】SNe3Mg2+ P+52O5 1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解析】解:(1)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硫的元素符号是S。
(2)氖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Ne。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镁离子可表示为3Mg2+。
(4)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可表示为:P+52O5。
(5)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SO3中数字“3”表示1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故答案为:
(1)S;
(2)Ne;
(3)3Mg2+;
(4)P+52O5;
(5)1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氖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5)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答案】① ③ ⑤ ② ④
【解析】解:(1)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是理想的清洁燃料;故填:①;
(2)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③;
(3)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做冰箱除味剂;故填:⑤;
(4)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故填:②;
(5)能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填:④。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23.【答案】水分子 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落下来炸裂瓶底 4
【解析】解:(1)从宏观角度分析,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从微观角度分析,水由水分子构成。
(2)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b管中生成的气体减少是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图2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落下来炸裂瓶底。
图3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示意图,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若装置气密性良好,最终集气瓶内水面大约上升至刻度4处。
故答案为:(1)水分子。
(2)b;。
(3)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落下来炸裂瓶底;4.
(1)根据水的构成分析。
(2)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生成气体的性质分析回答。
(3)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分析回答。
本题通过水考查了水的电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测定空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属于课本中的基础实验,难度不大,加强实验的学习提高实验的能力,即可分析解答。
24.【答案】三 最外层电子数 化合 −2
【解析】解:(1)钠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变成钠离子,钠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2)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3)由图示可发现,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则氯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据此推测,钠与硫反应时,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反应时得到两个电子,生成物中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
故答案为:(1)三;;最外层电子数。
(2)化合。
(3)−2。
(1)根据钠原子的电子层数、钠离子的结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分析;
(2)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3)根据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分析。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25.【答案】B 反应物 4NH3+5O2=4NO+6H2O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种类不发生改变
【解析】解:(1)A.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无法计算在内,反应前后天平不保持平衡;
B.硫酸铜与铁钉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无气体生成与参与,故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
C.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无法计算氧气的质量,故反应前后天平不保持平衡;
故选B.
(2)①A反应前质量是100g,反应后质量是32g,故A是反应物;
②表中信息可知,A是反应物,B是生成物,根据化学反应实质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发生改变,故C是生成物,D是反应物,即,
根据奇偶法配平化学方程式是:;
③从原子角度分析,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种类不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1)B;
(2)①反应物;
②;
③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种类不发生改变。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
(2)①反应物是指反应质量大于反应后质量,据此解答;
②根据表中信息解答;
③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确定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再结合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得出反应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从而加深了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6.【答案】与氧气隔绝 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温室 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A ABC
【解析】解:(1)步骤Ⅰ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与氧气隔绝;
对比步骤Ⅱ和步骤Ⅲ,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故填:与氧气隔绝;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2)①研究表明CO2能导致温室效应,SO2易形成酸雨。
故填:温室。
②各级政府推广用天然气代替煤作家庭燃料,分析图2可知实施该项举措的科学依据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故填: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③使用天然气的家庭报警器安装位置如图3中A所示,是因为甲烷密度比空气小。
故填:A。
④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比如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
故填:ABC。
(1)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2)研究表明CO2能导致温室效应,SO2易形成酸雨。
甲烷密度比空气小。
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比如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灭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7.【答案】CaCO3 CuO 吸热 做燃料
【解析】解:(1)F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F为碳酸钙,C、D均为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且D和碳酸钙可以相互转化,则D为二氧化碳,C为一氧化碳,A和B为黑色固体,且A能和一氧化碳反应,则A为黑色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B为碳,E能生成碳酸钙,且能和二氧化碳相互反应,则E为氢氧化钙;
故填:CaCO3;CuO;
(2)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一氧化碳可以做燃料;
故填:吸热;做燃料;
(3)碳酸钙转化为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本题可以从A、B均为黑色固体,C、D均为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F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开始分析,再结合框图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进行推断。
本题考查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鉴别、推断,以及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难度不大。
28.【答案】试管 锥形瓶 2H2O2−MnO22H2O+O2↑D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把燃烧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A
【解析】解:(1)仪器①是试管,仪器②是锥形瓶。
故填:试管;锥形瓶。
(2)实验室可用5%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
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
故填:2H2O2−MnO22H2O+O2↑;D。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把燃烧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故填: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把燃烧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4)若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该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A。
故填:A。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4)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可以选择发生装置。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9.【答案】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e瓶变瘪的程度更大 控制变量 上 CO2+2NaOH=Na2CO3+H2O在a、b两管内均放入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再将Y形管垂直于桌面(a管在上,b管在下),由c管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解析】解:[实验记录与分析]实验一中:蜡烛火焰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实验二中:a管内试纸变红色,b管内试纸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实验三中:d、e瓶中均无浑浊,e瓶变瘪的程度更大,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
实验编号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蜡烛火焰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②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实验二
a管内试纸变红色,b管内试纸不变色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实验三
d、e瓶中均无浑浊,e瓶变瘪的程度更大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反思与拓展]
(1)前三组对比实验的设计都只改变了一个影响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是运用了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控制变量;
(2)对实验一稍做改动(如实验四所示),会观察到上层的蜡烛先熄灭;故答案为:上;
(3)查阅资料可知: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
(4)若既要证明实验二的结论,又要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可在原装置基础上对实验二进行改进,改进的具体方法是在a、b两管内均放入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再将Y形管垂直于桌面(a管在上,b管在下),由c管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会观察到b管内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色,a管内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后变红色;故答案为:在a、b两管内均放入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再将Y形管垂直于桌面(a管在上,b管在下),由c管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与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实验现象来分析;
[反思与拓展](1)根据实验方法来分析;
(2)根据实验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来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4)根据实验目的来分析。
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30.【答案】6.5
【解析】解:(1)由图可以看出杂质的质量是3.5g;故填:3.5;
(2)锌的质量为:
10g−3.5g=6.5g
设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是x
Zn+H2SO4=ZnSO4+H2↑
65 2
6.5gx
656.5g=2x
x=0.2g
答: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2g。
根据图可以看出剩余杂质的质量为3.5g,所以减少的质量就是消耗的的质量锌,根据锌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生成氢气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020-2021学年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宁市三美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宁市三美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流程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广西南宁市马山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广西南宁市马山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推断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