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2020-2021学年广西来宾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1. 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家鼓励发展“地摊经济”。下列地摊活动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手工刺绣 B. 西瓜切块 C. 露天烧烤 D. 冰冻凉粉
2. 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O2 B. N2 C. SO2 D. CO2
3. 下列物质中,经仔细打磨后,可成为钻石的是( )
A. 石墨 B. 活性炭 C. 金刚石 D. 焦炭
4. 人们常说“钙奶补钙”、“碘盐补碘”,这里的“钙”、“碘”指的是( )
A. 元素 B. 原子 C. 分子 D. 离子
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你认为下列做法与这理念不相符的是( )
A.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 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树木
C. 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
D. 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保持整洁的环境
6. 如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蔗糖 B. 过滤粗盐水
C. 点燃酒精灯 D. 读取液体体积
7.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银 Hg B. 氖气Ne2 C. 氧化铝Al2O3 D. 氯化铁FeCl2
8. 绿色能源是人类理想的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能源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A. 氢能源 B. 太阳能 C. 风能 D. 石油
9. 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同学用不断生长的仙人掌来构建物质分类的分支模型,其中E处为氧化物,则对A、B、C、D处分别代表的物质类别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化合物 D. 金属单质
10.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
C. 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铁反应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11.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燃物燃烧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B. 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
C.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D.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12. 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
B. 锂原子的中子数为3
C. 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iCl2
D. 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
13. 如图所示中“●”和“〇”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其中能表示氨气(NH3)分子的是( )
A. B.
C. D.
14.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从这个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氧气
C.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 D. 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是点燃
15.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O2约占21%
B.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定要加催化剂
C.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D. 液态氧可作火箭的助燃剂
16.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称量,再调节天平平衡
C.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再用外焰固定加热
D. 实验室用CO还原CuO制取铜时,先加热,再通一氧化碳
17. 根据微观粒子反应图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
B. 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C. 物质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
D. X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8
18.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推理,其中正确的是( )
①因为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②因为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在化合物中显正价的一定是金属元素
③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一定是单质
④因为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⑤因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定是分子
⑥因为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所以分子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A. ⑤⑥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⑥
19.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MnO2中少量KMnO4
加热固体混合物
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将蜡烛点燃,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D
除去碳粉中少量的CuO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A. A B. B C. C D. D
20. 图1是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点燃红磷,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B段气压不变是红磷没有开始燃烧
B. BC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燃烧放热
C. CD段气压减小是因为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
D. DE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烧杯中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增大
21.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中含有大量水分,2个水分子的化学符号是 ______ ,新鲜的苹果切开后因亚铁离子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会很快变黄,亚铁离子的符号是 ______ 。
(2)陶瓷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MO2,其中M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则M的元素符号是 ______ ,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______ 。
(3)某学习小组在帮助老师清理药品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盛有无色液体的试剂瓶(如图所示),你猜想这种试剂中的阴离子可能是 ______ 。
22. 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现有①氮气②明矾③干冰④75%的酒精⑤肥皂水,请用序号填空。
(1)可用作净水剂的是 ______ ;
(2)食品包装中可用作防腐气体的单质是 ______ ;
(3)医院用作给病人消毒的是 ______ ;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______ ;
(5)区分硬水和软水一般使用 ______ 。
23.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蒸馏水
B.清澈的河水
C.自来水
D.湛蓝的海水
(2)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的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
(3)实验室中常用过滤的操作来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______ 、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 。
(4)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8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 ______ mL。
24. 化学的学科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请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
①根据Na、Al原子结构图Na,Al可推知,金属Na、Al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②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③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原因是______。
(2)如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绕的微观示意图(图中“o”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
①参加该化学反应的最小粒子是______(填微粒符号)。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5. 制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如图是制备高纯硅的一种工艺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 ______ (填元素符号)。
(2)反应Ⅱ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______ (填化学式);反应Ⅱ要在无氧气环境中进行,原因是 ______ (答出一种即可)。
(3)上述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______ (填化学式)。
26. 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已得到了有效控制。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口罩是防疫必备品。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______ 操作;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除去空气中的氨、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原因是活性炭具有 ______ 性。
(2)用“84消毒液”对校园环境进行消毒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微粒在 ______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由 ______ 种元素组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价。
(3)火神山医院的建成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建设过程中用到挖掘机,挖掘机常用柴油作燃料,柴油燃烧时将 ______ 能转化为热能。
27.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C、D、E、F、G均含有同一种元素;A是红色固体,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F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是 ______ 。
(2)F属于 ______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3)若E是一种汽水中含有的不稳定物质,则该物质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 ______ 色。
(4)D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 。
(5)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8. 现有下列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②的用途是______.
(2)氢气能用E装置收集,说明氢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3)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内所加的药品是_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
(4)若实验室要用相同的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应从上图中选择______装置组合(填字母序号);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若选择B、F装置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在确定装置不漏气、药品足量且不变质的情况下,无法收集到氧气,原因可能是______.
29.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甲烷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查阅资料】1.碳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某些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燃烧也具有类似性质。
2.无水CuSO4遇水变蓝。
【提出问题】甲烷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做出来如下猜想:
甲:CO2、H2O;
乙:CO、H2O;
丙:NH3、CO2、H2O;
丁:CO2、CO、H2O。
你认为 ______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______ 。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 ______ (填“能”或“不能”)颠倒。
(2)甲烷需在纯净的O2中燃烧而不在空气中燃烧的原因是 ______ 。
(3)验证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此推断 ______ 同学的猜想成立。
(4)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反思与交流】为尽量避免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的CO气体而污染环境,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______ 。
30. 学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野外采集到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称取10.0g的石灰石样品,把100g稀盐酸均分为5份,再逐份加入样品中(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测得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
(1)图中m的数值是 ______ g。
(2)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 。
(3)这些样品完全反应共产生气体的质量是多少?(写出用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手工刺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西瓜切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露天烧烤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冰冻凉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手工刺绣、西瓜切块、冰冻凉粉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C
【解析】解:A、O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可以供给动物呼吸,不是空气污染物,故A不可选;
B、N2是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B不可选;
C、SO2是空气污染物,故可选;
D、CO2不是空气污染物,但会造成温室效应,故D不可选。
故选:C。
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但含量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
注意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只是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3.【答案】C
【解析】解:金刚石对光的折射与反射效果很好,经仔细打磨后,可成为钻石。
故选:C。
根据碳单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难度很小。
4.【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解答】
“钙奶补钙”、“碘盐补碘”,这里所指的“钙、碘”指的是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A.
5.【答案】D
【解析】解: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B、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树木有利于环境保护;
C、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有利于环境保护;
D、树叶集中焚烧,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
故选:D。
根据已有的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银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Ag,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B、氖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Ne,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C、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D、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FeCl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故选:C。
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用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风能、太阳能、氢能等使用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它们都属于绿色能源,而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使用会生成二氧化碳及其它污染环境的气体,不属于绿色能源。
故选:D。
能源使用后不会造成污染,则主要通过产物进行判断解决.
此题是对绿色能源的考查,从环保的角度解题是此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E处是氧化物,则最初的B应该是纯净物,A是混合物,C应该是化合物,D是单质;
故D不一定是金属单质,错误;
故选:D。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物质的类别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A、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一氧化碳均具有还原性,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铁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石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没有毒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木炭、一氧化碳均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木炭、一氧化碳均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没有毒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解:A.氢气燃烧后只生成水,没有二氧化碳生成,故错误;
B.在加油站附近的空气中弥漫着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接打手机产生的电火花可能会引燃甚至引起爆炸,故正确;
C.用湿抹布盖住酒精,既可以降低温度,又可以使酒精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
D.盖上锅盖可以使油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
故选:A。
A.根据可燃物的产物来分析;
B.根据防止发生危险来分析;
C.根据灭火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灭火的方法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燃烧、灭火的方法以及消防安全知识,解答时要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灭火的方法.
12.【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锂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3,而不是中子数为3,故选项说法错误。
C、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锂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LiCl,故选项说法错误。
D、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
C、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
D、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A
【解析】解:每个氨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能表示氨气(NH3)分子的是A选项中的微观粒子。
故选:A。
氨气由氨分子构成,每个氨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
本题主要考查构成物质微观粒子的表示方法,比较简单。
14.【答案】B
【解析】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正确;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氧元素,错误;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正确;
D、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是点燃,正确.
故选B.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但要注意读化学方程式时,“+”应读作“和”,“=”应读作“生成”.
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5.【答案】D
【解析】解: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O2约占2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催化剂,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液态氧可作火箭的助燃剂,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O2约占21%;
B、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催化剂;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液态氧可作火箭的助燃剂。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答案】C
【解析】解: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向容器中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再用外焰固定加热,以防止试管底部受热不均匀造成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室用CO还原CuO制取铜时,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以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B
【解析】解:A、反应前碳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4个,反应前氧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4个包含在2X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该选项说法正确;
B、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12:32=44,该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32=3:8,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B、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根据化学式及其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D、根据化学式及其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计算组成元素质量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答案】D
【解析】解:
①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KClO3,故选项说法错误;
②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但在化合物中显正价的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水中氢元素显+1价,但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③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④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故选项说法错误;
⑤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一定是分子错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如铁的化学性质是由铁原子保持的;故选项错误;
⑥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D。
①根据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解答;
②根据水中氢元素显+1价,进行分析判断。
③根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一定是单质,进行分析判断。
④根据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进行分析判断。
⑤根据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解答;
⑥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带电的微粒、化合物的概念、构成物质的粒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答案】C
【解析】解: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木条燃烧,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实验过程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进一步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高温条件下,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B、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木条燃烧;
C、实验过程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进一步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D、高温条件下,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答案】D
【解析】解:A.AB段气压不变是红磷没有开始燃烧,故正确;
B.BC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压增大,故正确;
C.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故正确;
D.DE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故错误。
故选:D。
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④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答案】2H2OFe2+ Si CO32−或SO42−
【解析】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水分子可表示为2H2O。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亚铁离子可表示为:Fe2+。
故填:2H2O;Fe2+;
(2)M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则M是硅,其元素符号是Si,硅原子的核内有14个质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4,所以硅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填:Si;;
(3)钠元素显+1价,由残缺的化学式可知,该物质可能是硫酸钠或碳酸钠,这种试剂中的阴离子可能是碳酸根离子或硫酸根离子。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符号分别为CO32−、SO42−;
故填:CO32−或SO42−。
(1)根据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来分析;
(2)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来分析;
(3)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以及离子符号的写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答案】② ① ④ ③ ⑤
【解析】解:(1)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所以明矾可用作净水剂;故填:②;
(2)氮气是一种单质,其化学性质较稳定,所以氮气是食品包装中可用作防腐气体的单质;故填:①;
(3)75%的酒精在医院中可用于给病人消毒;故填:④;
(4)干冰易升华,可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③;
(5)区分硬水和软水一般使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填:⑤。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事例,通过该题的作答,我们要明确化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
23.【答案】A 煮沸 漏斗 引流 16
【解析】解:(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蒸馏水。
故填:A。
(2)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的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煮沸,是因为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同时杀灭细菌。
故填:煮沸。
(3)实验室中常用过滤的操作来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故填:漏斗;引流。
(4)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8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16mL。
故填:16.
(1)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2)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同时杀灭细菌。
(3)实验室中常用过滤的操作来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4)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4.【答案】钠原子与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分子结构不同 它们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 H、
【解析】解:(1)①在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元素与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金属Na、Al的化学性质不同;故填:钠原子与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②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氧化碳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结构不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故填:分子结构不同;
③硫酸和盐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故填:它们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
(2)①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参加该化学反应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故填:H、O;
②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故填:。
(1)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酸具有通性的原因来分析;
(2)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原子的概念来分析。
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实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属类及掌握化学变化是分子的分和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
25.【答案】、MgH2 防止高温条件下硅被氧化氧化 HCl
【解析】解:(1)反应Ⅰ中,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硅和镁反应生成硅和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硅元素、镁元素,即硅元素由+4变成0,镁元素由0变成+2。
故填:;Si、Mg。
(2)反应Ⅱ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还原剂是H2;
反应Ⅱ要在无氧气环境中进行,原因是防止高温条件下硅被氧化氧化。
故填:H2;防止高温条件下硅被氧化氧化。
(3)上述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HCl。
故填:HCl。
(1)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硅和镁反应生成硅和氧化镁;
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硅元素、镁元素,即硅元素由+4变成0,镁元素由0变成+2。
(2)反应Ⅱ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还原剂是H2;
反应Ⅱ要在无氧气环境中进行,原因是防止高温条件下硅被氧化氧化。
(3)上述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HCl。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6.【答案】过滤 吸附 不断地运动 3+1化学
【解析】解:(1)口罩是防疫必备品。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除去空气中的氨、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原因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填:过滤;吸附;
(2)用“84消毒液”对校园环境进行消毒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微粒在不断地运动;“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由钠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其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填:不断地运动;3;+1;
(3)柴油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填:化学。
(1)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以及活性炭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粒子的性质、化学式的意义以及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来分析;
(3)根据燃烧中的能量转化来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学以致用,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和处理身边的现象,这才是学习的目的和教育的本质。
27.【答案】CO2 可再生 红 冶炼金属
【解析】解:(1)根据题目信息可知,G为二氧化碳,F为甲烷,G和F都含有碳元素,所以B、C、D、E、F、G都含有碳元素,G碳酸钙可以生成含碳的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也可以生成碳酸钙,所以C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与一氧化碳相互制备转化,另外二氧化碳和碳酸盐或碳酸也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和E从一氧化碳和碳酸盐或者碳酸中选择,而A为红色固体,常见则是铜,D能生成铜,只有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制备金属,所以D为一氧化碳,E为碳酸盐或者碳酸,B也可以生成铜,又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则B为碳,满足上述逻辑框图关系,所以可知A为铜,B为碳,C为二氧化碳,D为一氧化碳,E为碳酸盐或碳酸,F为甲烷,G为碳酸钙;
故答案为:CO2。
(2)F为甲烷,可以通过发酵的方法,短时间内制得,属于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为:可再生。
(3)汽水中不稳定存在的则是碳酸,碳酸显酸性,加入紫色石蕊后溶液变红;
故答案为:红。
(4)D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
故答案为:冶炼金属。
(5)B为碳,A为铜,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可知G为碳酸钙,F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F是甲烷,G和F都含有碳元素,所以B、C、D、E、F、G都含有碳元素,G碳酸钙可以生成含碳的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也可以生成碳酸钙,所以C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与一氧化碳相互制备转化,另外二氧化碳和碳酸盐或碳酸也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和E从一氧化碳和碳酸盐或者碳酸中选择,而A为红色固体,常见则是铜,D能生成铜,只有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制备金属,所以D为一氧化碳,E为碳酸盐或者碳酸,B也可以生成铜,又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则B为碳,满足上述逻辑框图关系,所以可知A为铜,B为碳,C为二氧化碳,D为一氧化碳,E为碳酸钠或者碳酸钾,F为甲烷,G为碳酸钙。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8.【答案】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的炸裂;BD;CaCO3+2HCl=CaCl2+H2O+CO2↑;氧气从a管进入
【解析】解:(1)②是集气瓶,用来收集气体;
(2)氢气能用E装置-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氢气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小;
(3)A装置是加热固体制取氧气,试管口没有棉花,故试管内所加的药品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的炸裂;
(4)若实验室要用相同的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氧气则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发生装置的特点应该是固液常温型的B装置;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均比空气大,而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故收集方法为向上排空气法的D装置;
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5)选择B、F装置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收集时氧气应该从短管b进入,把水从长管排出,若颠倒,则收集不到氧气.
故答案为:(1)收集气体;
(2)密度比空气小;
(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的炸裂;
(4)BD;CaCO3+2HCl=CaCl2+H2O+CO2↑;
(5)氧气从a管进入.
(1)熟练掌握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及其用途;
(2)根据收集方法推测气体的性质;
(3)根据装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回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
(4)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方法;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方程式;
(5)根据信息及正确的操作分析可能的原因.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收集方法等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关键是明确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及实验的注意事项.
29.【答案】丙 反应物中不含有氮元素,不能生成氨气 不能 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影响实验结果 丁 CuO+CO−△Cu+CO2 提供足量的氧气
【解析】解:【猜想与假设】
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反应物中不含有氮元素,不能生成氨气。
故填:丙;反应物中不含有氮元素,不能生成氨气。
【实验探究】
(1)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是因为颠倒后其他通过澄清石灰水时带出水蒸气,影响对水的检验。
故填:不能。
(2)甲烷需在纯净的O2中燃烧而不在空气中燃烧的原因是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影响实验结果。
故填: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影响实验结果。
(3)验证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说明反应生成水,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由此推断丁同学的猜想成立。
故填:丁。
(4)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是因为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Cu+CO2。
故填:CuO+CO−△Cu+CO2。
【反思与交流】
为尽量避免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的CO气体而污染环境,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提供足量的氧气。
故填:提供足量的氧气。
【猜想与假设】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实验探究】
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是因为颠倒后其他通过澄清石灰水时带出水蒸气,影响对水的检验。
甲烷需在纯净的O2中燃烧而不在空气中燃烧的原因是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影响实验结果。
水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固体五水硫酸铜;
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思与交流】
为尽量避免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的CO气体而污染环境,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提供足量的氧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0.【答案】2.580%
【解析】解:(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每加入20g稀盐酸固体减少2.5g,所以m=5−2.5=2.5.第四次加入的稀盐酸只减少了0.5g,说明了最后剩余的2.0g为固体杂质;碳酸钙的质量为:10.0g−2.0g=8.0g。
(2)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g10.0g×100%=80%。
(3)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8.0gy
10044=8.0gy 解得:y=3.52g。
答:这些样品完全反应共产生气体的质量是3.52g。
故答案为:(1)2.5;
(2)80%;
(3)3.52g。
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每加入20g稀盐酸固体减少2.5g,所以m=5−2.5=2.5,第四次加入的稀盐酸只减少了0.5g,说明了最后剩余的2.0g为固体杂质,可求碳酸钙的质量,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020-2021学年广西来宾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广西来宾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南宁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西南宁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1g,【答案】A,【答案】C,【答案】B,【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_广西崇左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_广西崇左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