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上册4.1 线段、射线、直线教案设计
展开4.1 线段、射线、直线
教学 目标 |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描述性定义和表示方法,理解直线的性质,充分感受生活中所蕴含的丰富多彩的几何图形.(知识与技能) 2.通过识图、辨析、观察、猜测、验证等数学探究过程,发展几何意识、合情推理和探究意识.(过程与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类比、联想、猜想等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情感与态度) | ||
学情 分析 | 本节课是教材第四章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小学对本节内容已有初步认识,他们对生活中的线段、射线、直线现象也有一定的经验,但还没有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研究这些几何元素. | ||
教学 重难点 | 教学重点:理解线段、直线、射线等概念,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并应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
教法 | 启发式教学 | ||
学法 | 自主探究,归纳总结 | ||
教 学 程 序 及 内 容 第一环节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图片,有绷紧的琴弦、筷子图、手电光束、城市夜景射灯图,笔直铁轨、延伸的公路等,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从中找出我们所熟知的几何图形吗? 第二环节 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1.讲明线段、射线、直线的描述性概念,并指明端点. 2.学生讨论交流:(1)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近似的看作线段、射线、直线? (2)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和联系.(教师用多媒体演示) 3.教师借助图形,讲明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4.教师利用表格,帮助学生辨析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个人修订意见 | ||
第三环节 巩固练习,深化概念 1.请表示出下图中的线段、射线、和直线: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直线、射线、线段都有两个端点; ( ) (2)直线和射线可以延伸,线段不能延伸; ( ) 请观察图形作出判断: (3)直线AB和直线AC表示的不是同一条直线; ( ) (4)线段BC和线段CB表示的是同一条线段; ( ) (5)射线AC和射线CA表示的是同一条射线. ( ) 第四环节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1)过一点O 可以画几条直线? (2)过两点A、B 可以画几条直线? 第五环节 思维拓展,知识升华
第六环节 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1.请学生说出这节课自己的收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畅言所学所获所感. 2.美图欣赏(书上p136),教师用计算机演示形成过程. |
| ||
当堂 检测 | 已知平面上四个点A、B、C、D ,读下列语句,并画出相应的图形: A ①画线段AC; B ②画直线AB ; ③画射线AD、DC、CB。 C D | ||
板书 设计 |
| ||
教学 反思 |
| ||
2020-2021学年4.1 线段、射线、直线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4.1 线段、射线、直线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复习引入,变式训练,熟练技能,总结反思,欣赏图片,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北师大版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4.1 线段、射线、直线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4.1 线段、射线、直线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对比观察,辨析理解,自主探究,答疑解惑,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练习,当堂巩固,归纳小结,深化探究,达标检测,反馈矫正,布置作业,巩固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1 线段、射线、直线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1 线段、射线、直线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展示,创境激趣,自学导航,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