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3 角教案设计
展开4.3角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
《角》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的第三节,主要内容是角的概念、表示、单位和换算.
2、地位与作用
角既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又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是在学习了直线、射线和线段性质的基础上,由它们组成的新的几何图形.体现了几何图形由简单到复杂的组合过程.同时,角的不同表示方法,及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使学生看到解决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法,体现了数学的发散性和严谨性.
二、学习目标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第31页显示本节课的要求为:理解角的概念;认识度、分、秒,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下面我将从知识分类、认知水平、学科内涵三个维度对课标进行分:
依据行为动词,从能力层次将课程标准再分解: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
1、通过看一看、画一画、说一说等问题情景的引入,认识角的静态定义和动态定义,实现从实物—图形的抽象过程;
2、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会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综合描述角,逐步培养符号意识;
3、通过观察量角器、类比的学习方法,认识度、分、秒,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三、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基础
学生对点、线、角这些基本的几何元素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只是直观经验,对于角的定义和多种表示方法并未作深入研究;
2、能力基础
七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有着一定的学习经验及活动经验,形成了较好的参与和合作意识,并能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探究;
3、困难预设
将实物抽象成图形,再从图形抽象成符号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对于刚刚接触几何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学生的符号意识比较薄弱,,规范使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的能力相当欠缺,因此,如何在不同环境下正确表示角也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
四、教学策略分析
1、遵循学生对概念的认知规律
本节课,我采用:引入概念—形成概念—辨析概念—应用概念的教学过程.通过看一看、画一画、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形成初步感知,再通过探究活动达到概念的内化,最后通过习题演练实现对概念的深入理解;
2、注重学生体验、突出合作探究
本节课注重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运用问题串逐步引导,为学生创造具体的问题情境和思维情境,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提高能力;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课我从和学生谈到“换个角度看人生”的话题开始,以告诉学生在生活中要学会“换位思考”结尾,即首尾呼应,又进行了情感教育,使学生意识到数学能启迪智慧,点亮人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热情.
五、教学过程
依据“目标导引教学”这一理念,本节课采取“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同时采用“点拨式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学习环节 | 学习目标 | 学习评价 | 学习活动 | |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 目标1 通过看一看、画一画、说一说等问题情景的引入,认识角的静态定义和动态定义,实现从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
| 通过师生交流,促进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自己得出角的定义 | 一、创设情境: 老师最近看了一本关于《换个角度看人生的书》,感慨颇多.于是总结了四句话送给大家: 角度因不同, 认识有差异. 换位多思考, 万事皆大吉! 你们能从中发现和数学相关的问题吗? 二、在小学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能在图中找到角吗?并把他们画出来吗? 三、思考:大家都认识这个图形,可是你们能说出角的定义吗? (让画图的同学描述他画的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图形) 四、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得出角的静态定义及与角有关的所有概念 五、教师演示圆规,请学生举出其他的例子,说明角的动态形成过程,和学生一起得出角的动态定义 | |
设计意图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 | |||
二、自学归纳、思辨求真 | 目标2 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角的不同表示方法,学会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综合描述角 | 在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展示角的不同表示方法 | 分组讨论: 学生边思考以下五个问题,边自学课本114页内容 (1)说出上面三幅图中角的顶点和角的两边 (2)怎样表示一个角? (3)表示一个角有哪些方法? (4)你能指出图中哪个角可以用∠A表示吗?你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表示角吗? (5)∠AOB和∠ABO是同一个角吗?用字母表示角时应注意什么?
| |
设计意图 | 学习角的表示时,我不对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阐述和讲解,而是让学生按照问题串自主学习,通过思维的碰撞,明确各种方法的特点,自然的体会到怎样在具体的环境中选择最恰当的表示方法. | |||
三、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 目标3 通过观察量角器、类比时间的单位,认识度、分、秒,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 让学生分组测量角度,并通过练习,检测计算能力 | 一、做一做:出示中国地图 (1)请分别表示以北京为中心的每两个城市之间的夹角; (2)请用量角器测量出上述夹角的度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量法和读法 二、角度的单位换算: 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上以4分29秒的佳绩成为世界冠军 我们知道时间的单位是时、分、秒,它们之间的是按60进制进行换算的 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1分的角,记作1°=60′; 把1分的角再60等分,每一份叫1秒的角,记作1′=60″. 三、知识应用 ⑴1.45°等于多少分? 等于多少秒? ⑵1800″等于多少分? 等于多少度? | |
设计意图 | 对课本上的习题,我以探究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解决,即实现了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又使学生在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发现问题、获取新知. | |||
四、随堂练习,巩固提高 | 检测目标1、2、3的达成 |
通过让学生板画:将每个景点抽象成点,画出几何示意图,从而正确的表示出角 | 1、这是一个公园的示意图 (1)海洋世界在大门的正东方向,你能说出它在大门的北偏东多少度吗? (2)虎豹园、猴山、大象馆分别在大门的北偏东(或南偏东)多少度? (3)在图中连接各个景点与大门,并用适当方式表示各角 2、(1)0.25°等于多少分? 等于多少秒? (2)2700″等于多少分? 等于多少度? | |
设计意图 |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加快熟练角的各种表示方法,单位换算,逐步渗透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 | |||
五、师生交流,归纳小结 | 培养归纳能力、激发学习热情 | 通过提问,让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 一、请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二、老师送给学生的一段话: 当你因为老师的严厉批评而心生不满时,换个角度想一想,成长的路上,怎能缺少老师的辛勤培育! 当你因为父母的严格要求而满腹牢骚时,换个角度想一想,父母是这个世上最爱你的人! 当你在学习上遭遇挫折而沮丧气馁时,换个角度想一想,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当你因为一道数学题百思不得其解时,换个角度想一想,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 | |
设计意图 | 培养学生及时复习、梳理知识点的习惯.小结的形式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能优化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同时,进行情感教育,用数学联系生活,使学生意识到数学能够启迪智慧,点亮人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 |||
布置作业:
必做: 习题4.3 一、知识技能1、2
二、问题解决3
选作: 一、如图1,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角,你是怎样数的?
二、如图2,怎样表示图中的角?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3 角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3 角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上册4.3 角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4.3 角教案及反思,共4页。
初中北师大版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4.3 角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4.3 角教案及反思,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