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文言文阅读学案新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文言文阅读学案新人教版01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文言文阅读学案新人教版02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文言文阅读学案新人教版03
    还剩9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文言文阅读学案新人教版20210712156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文言文阅读学案新人教版20210712156,共93页。

    专题三 文言文阅读
    积累1 高考常考120个实词汇编

    动词
    ·喜爱,宠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
    ·爱慕,欣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怜悯,同情。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通“(ài)”,隐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吝惜,吝啬。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贾谊《过秦论》)

    (1)形容词
    ·安适,安逸。然后得一夕安寝。(苏洵《六国论》)
    (2)动词
    ·安抚。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司马光《赤壁之战》)
    ·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3)疑问代词
    ·哪里,哪儿。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读音一 bèi
    (1)动词
    ·受,遭受。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覆盖。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2)介词
    ·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司马迁《屈原列传》)
    读音二 pī
    (3)动词
    ·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司马迁《陈涉世家》)
    ·通“披”,披散,散开。被发行吟泽畔。(司马迁《屈原列传》)

    (1)动词
    ·通“背”,违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司马迁《鸿门宴》)
    (2)副词
    ·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苏洵《六国论》)
    ·越发,更加。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名词
    ·草木的根。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根本,主要的、基础的东西。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底本。今存其本不忍废。(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副词
    ·本来。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李密《陈情表》)
    (3)动词
    ·推究。抑本其成败之迹。(欧阳修《伶官传序》)
    (4)形容词
    ·原来的,固有的。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1)名词
    ·边疆,边远的地方。可以活用为动词,译为“把……当作边邑”。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2)形容词
    ·浅陋,鄙陋,可引申为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3)动词
    ·轻视,看不起。孔子鄙其小器。(司马光《训俭示康》)

    (1)名词
    ·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贾谊《过秦论》)
    ·军队。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动词
    ·伤害,杀伤。左右欲兵之。(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

    (1)名词
    ·疾病。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毛病,缺点。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司马光《训俭示康》)
    (2)动词
    ·担心,忧虑。君子病无能焉。(《论语·卫灵公》)
    ·生病,患病。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动词
    ·观察。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苏轼《石钟山记》)
    ·考察。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
    ·明察。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考察后予以举荐。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李密《陈情表》)
    (2)形容词
    ·清高,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察察,洁净的样子。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司马迁《屈原列传》)

    读音一 cháo
    (1)动词
    ·朝见。序八州而朝同列。(贾谊《过秦论》)
    (2)名词
    ·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代。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读音二 zhāo
    (3)名词
    ·作状语,早晨。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读音一 céng
    (1)副词
    ·曾经。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形容词
    ·通“层”,重叠。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读音二 zēng
    (3)动词
    ·通“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副词
    ·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却”“简直”。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读音一 chéng
    (1)动词
    ·乘坐。独与迈乘小舟。(苏轼《石钟山记》)
    ·登。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经·氓》)
    ·趁着,凭借。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贾谊《过秦论》)
    ·顺应,顺随。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
    读音二 shèng
    (2)量词
    ·用于计算车、马、舟等。舟舰三千乘。(《陈书·高祖纪上》)
    (3)名词
    ·车,兵车,一车四马的合称。致乃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贾谊《过秦论》)

    (1)名词
    ·诚心,诚意。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2)副词
    ·确实。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连词
    ·如果,果真。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司马迁《屈原列传》)

    (1)名词
    ·台阶。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
    (2)动词
    ·拜官,授予官职。除臣洗(xiǎn)马。(李密《陈情表》)
    ·消除,除掉。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治,整理。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张溥《五人墓碑记》)

    (1)名词
    ·言辞,文辞。其辞微,其志洁。(司马迁《屈原列传》)
    ·托词,借口。动以朝廷为辞。(司马光《赤壁之战》)
    (2)动词
    ·告别,辞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司马迁《鸿门宴》)
    ·推托,推辞。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司马迁《鸿门宴》)
    (3)古代的一种文体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

    (1)动词
    ·跟随,跟从。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顺从,听从。臣从其计。(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靠着,挨着。樊哙从良坐。(司马迁《鸿门宴》)
    ·参加,参与。弟走从军阿姨死。(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介词
    ·由,自。问所从来。(陶渊明《桃花源记》)
    (3)通“纵”,特指合纵
    ·战国时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联盟。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贾谊《过秦论》)

    (1)副词
    ·大概,恐怕,表示揣测的语气。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归有光《项脊轩志》)
    ·近,接近。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苏洵《六国论》)
    (2)名词
    ·危险。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3)动词
    ·疑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通“怠”,懈怠。矜矜业业,无殆无荒。(《后汉书·崔骃传》)


    读音一 dāng
    (1)动词
    ·把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应当,应该。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掌握,主持。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任,充当。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李密《陈情表》)
    ·判决,判罪。当死,赎为庶人。(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2)介词
    ·在(某处、某时)。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司马迁《鸿门宴》)
    (3)副词
    ·将。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 并序》)
    读音二 dàng
    (4)动词
    ·抵押,相抵。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班固《苏武传》)
    (5)形容词
    ·合适,恰当。甚善。名我固当。(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1)名词
    ·道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主张,学说。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贾谊《过秦论》)
    ·方法,策略。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
    ·道理,规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道义,正道。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2)动词
    ·取道。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司马迁《鸿门宴》)
    ·说,讲,谈论。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动词
    ·获得,得到。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欧阳修《伶官传序》)
    (2)名词
    ·心得,收获。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副词
    ·应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司马迁《鸿门宴》)
    (4)形容词
    ·适宜,得当。此言得之。(苏洵《六国论》)

    读音一 dù
    (1)名词
    ·尺码。吾忘持度。(《郑人买履》)
    ·制度,法度。内立法度,务耕织。(贾谊《过秦论》)
    ·限度。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2)动词
    ·谱写,创作。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姜夔《扬州慢》)
    ·渡过,越过。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量词
    ·次,回。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
    读音二 duó
    (4)动词
    ·衡量。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贾谊《过秦论》)
    ·推测,估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考虑。度义而后动。(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动词
    ·没有,无。非有仲尼、墨翟之贤。(贾谊《过秦论》)
    ·反对,指责。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司马光《训俭示康》)
    (2)名词
    ·错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

    (1)动词
    ·答复,引申为辩解。不敢出一言以复。(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恢复。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师说》)
    (2)形容词
    ·重叠,复杂。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3)副词
    ·再,又。能复饮乎?(司马迁《鸿门宴》)

    (1)动词
    ·倚仗,凭借。负其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承担。宁许以负秦曲。(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背载物。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背弃,违背。决负约不偿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辜负,对不起。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名词
    ·失败。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苏洵《六国论》)

    (1)动词
    ·遮盖,掩盖。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并序》)
    ·胜过,超过。力拔山兮气盖世!(司马迁《项羽之死》)
    (2)副词
    ·大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名词
    ·伞。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项脊轩志》)
    (4)疑问代词
    ·通“盍(hé)”,何,怎样。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1)名词
    ·原因,缘故。何故而至此?(司马迁《屈原列传》)
    ·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
    (2)形容词
    ·旧的。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苏洵《六国论》)
    (3)连词
    ·所以。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司马迁《鸿门宴》)
    (4)副词
    ·故意,特地。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
    ·仍旧。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 并序》)

    (1)动词
    ·还返。顾反,谏怀王曰。(司马迁《屈原列传》)
    ·回头看,望见。顾野有麦场。(蒲松龄《狼》)
    ·探望,拜访。将军宜枉驾顾之。(陈寿《诸葛亮传》)
    ·照顾,关心。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2)连词
    ·不过,只是。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形容词
    ·坚固,牢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贾谊《过秦论》)
    ·坚定,坚决。蔺相如固止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顽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杜牧《阿房宫赋》)
    (2)动词
    ·坚持,坚守。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副词
    ·本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动词
    ·女子出嫁。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归有光《项脊轩志》)
    ·回来。相如既归。(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归附,归向。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司马光《赤壁之战》)

    名词
    ·国都,京城。则有去国怀乡。(范仲淹《岳阳楼记》)
    ·处所,地域。逝将去女,适彼乐国。(《诗经·硕鼠》)
    ·国事。等死,死国可乎?(司马迁《陈涉世家》)
    ·国家。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1)动词
    ·经过。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
    ·超过。还,不过三十日。(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拜访。可别过之。(司马光《赤壁之战》)
    ·责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司马迁《鸿门宴》)
    (2)名词
    ·过错,过失。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3)副词
    ·过分。至微至陋,过蒙拔擢。(李密《陈情表》)

    (1)代词
    ·怎么。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为什么。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什么。大王来何操?(司马迁《鸿门宴》)
    (2)副词
    ·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1)名词
    ·遗憾,悔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怨恨,愁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动词
    ·愤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孔雀东南飞 并序》)

    (1)名词
    ·我国古代泛称北方边地与西域的民族。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贾谊《过秦论》)
    (2)疑问副词
    ·为什么。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伐檀》)
    (3)疑问代词
    ·什么。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

    (1)动词
    ·担心,忧虑。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名词
    ·祸害,灾难。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范晔《张衡传》)
    ·毛病,弊病。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班固《汉书·高帝纪下》)

    (1)动词
    ·通“惑”,迷惑。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2)代词
    ·有人。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有时。或命巾车,或棹孤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
    ·有的。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韩愈《师说》)
    (3)连词
    ·倘若。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李白《蜀道难》)
    ·或者,也许。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1)名词
    ·疾病。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
    ·痛苦。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2)动词
    ·痛恨,厌恶。尝问天下所疾恶者。(范晔《张衡传》)
    ·通“嫉”,妒忌。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3)形容词
    ·快。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强,指声音宏大。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1)动词
    ·赶上。以故汉追及之。(司马迁《项羽之死》)
    ·比得上。才能不及中人。(贾谊《过秦论》)
    ·至,到。农人告余以春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
    ·牵连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班固《苏武传》)
    ·趁,趁着。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触龙说赵太后》)
    (2)连词
    ·和,与。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并序》)
    ·等到。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王羲之《兰亭集序》)

    (1)副词
    ·立刻。权即遣肃行。(司马光《赤壁之战》)
    ·就是,便是。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就。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2)动词
    ·登上。吾初即位。(司马迁《史记·东越列传》)

    (1)副词
    ·已经。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不久,一会儿。既而得其尸于井。(蒲松龄《促织》)
    (2)连词
    ·既然。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读音一 jiǎ
    (1)动词
    ·借助,利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2)形容词
    ·假的,假装。与“真”相对。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蒲松龄《狼》)
    ·临时充任。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班固《苏武传》)
    读音二 jià
    (3)名词
    ·假期,休假。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 并序》)

    读音一 jiān
    (1)名词
    ·中间,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一日之内,一宫之间。(杜牧《阿房宫赋》)
    ·一会儿(短暂的时间)。少间,帘内掷一纸出。(蒲松龄《促织》)
    (2)量词
    ·用于房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读音二 jiàn
    (3)动词
    ·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离间,挑拨。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司马迁《屈原列传》)
    ·隔开。遂与外人间隔。(陶渊明《桃花源记》)
    (4)名词
    ·间隙,缝隙。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解牛》)
    (5)副词
    ·间或,断断续续地。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从小路,小路。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读音一 jiàn
    (1)动词
    ·拜见,求见,用于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接见,召见,用于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见面。移船相近邀相见。(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知道。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司马迁《屈原列传》)
    (2)介词
    ·加在动词前表被动,可译为“被”。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代词
    ·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译为“自己”“我”。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并序》)
    读音二 xiàn
    (4)动词
    ·通“现”,出现。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动词
    ·排除,消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理解,懂得。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消释,缓解。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剖开,分割肢体。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动词
    ·接近,靠近。金就砺则利。(《劝学》)
    ·受,接受(刑罚)。臣请就汤镬。(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就职,赴任。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李密《陈情表》)

    (1)动词
    ·举起,拿起。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司马迁《鸿门宴》)
    ·推举,提拔。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李密《陈情表》)
    ·攻取,占领。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贾谊《过秦论》)
    ·举出,提出。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拿,拿出来。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苏洵《六国论》)
    (2)形容词
    ·成功,像样子。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孔雀东南飞 并序》)
    ·尽,全都。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司马迁《鸿门宴》)

    (1)动词
    ·断绝。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渡,横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直上穿过。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庄周《逍遥游》)
    (2)形容词
    ·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

    动词
    ·忍受,经得起。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可以,能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胜任。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孔雀东南飞 并序》)

    动词
    ·战胜,打败。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克制,约束。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能,能够。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韩愈《祭十二郎文》)

    (1)名词
    ·种类,类别。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事物。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
    (2)动词
    ·像,类似。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1)动词
    ·怜悯,同情。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喜爱,爱惜。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2)复合词
    ·与“可”连用,意为“可爱”。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 并序》)
    ·与“可”连用,意为“可惜”。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1)副词
    ·越来越,更加。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
    ·长久。旷日弥久,而无益于治。(桓宽《盐铁论·相刺》)
    (2)动词
    ·满,遍。何得苦海生波,益造弥天之孽?(蒲松龄《聊斋志异》)

    (1)代词
    ·没有什么,没有谁。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副词
    ·不要。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并序》)
    ·不。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赤壁赋》)
    (3)形容词
    ·同“暮”,晚。莫春者,春服既成。(《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1)形容词
    ·明亮,光明。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贤明,明智。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今之次。第二天(月、年)。越明年,政通人和。(范仲淹《岳阳楼记》)
    (2)动词
    ·照明。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明确,阐明。明道德之广崇。(司马迁《屈原列传》)


    (1)名词
    ·里面,与“外”相对。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王羲之《兰亭集序》)
    ·内心,心里。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司马光《赤壁之战》)
    ·皇宫,帝王所居之处。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诸葛亮《出师表》)
    (2)动词
    ·通“纳”,接纳。距关,毋内诸侯。(司马迁《鸿门宴》)

    读音一 qī
    (1)动词
    ·约会。与佳期兮夕张。(屈原《湘夫人》)
    ·期望,期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
    (2)名词
    ·规定的时日。秋以为期。(《诗经·氓》)
    读音二 jī
    (3)名词
    ·一周年。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李密《陈情表》)

    读音一 qí
    (1)形容词
    ·奇异的,罕见的。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苏洵《六国论》)
    (2)动词
    ·引以为奇。益奇之。(蒲松龄《促织》)
    读音二 jī
    (3)数词
    ·零数,余数。可译为“多”“余”。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魏学洢《核舟记》)

    动词
    ·变化,改变。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苏洵《六国论》)
    ·调动官职或晋升。再迁为太史令。(范晔《张衡传》)
    ·贬谪,放逐。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动词
    ·敬辞,用于希望某人做某事。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请让我。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杜甫《石壕吏》)
    ·请求。子犯请击之。(《烛之武退秦师》)

    (1)形容词
    ·阻塞不通,走投无路。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王勃《滕王阁序》)
    ·困厄,处境艰难。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失意。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班固《苏武传》)
    ·尽,极。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2)动词
    ·寻根究源,穷尽。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动词
    ·离开。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范仲淹《岳阳楼记》)
    ·距离。去北军二里余。(司马光《赤壁之战》)
    ·前往,到……去,向……去。大江东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除去。为汉家除残去秽。(司马光《赤壁之战》)
    ·通“驱”,驱逐。千乘三去。(《左传·僖公十五年》)
    (2)形容词
    ·过去的。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动词
    ·劝勉,勉励。果行,国人皆劝。(《勾践灭吴》)
    ·劝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动词
    ·退,退却。相如因持璧却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回,回头。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使……退,击退。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洵《六国论》)
    (2)副词
    ·再。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连词
    ·反,反而。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动词
    ·往,到……去。使使如秦受地。(司马迁《屈原列传》)
    ·及,比得上。不如因而厚遇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像,如同。如弃草芥。(苏洵《六国论》)
    (2)介词
    ·按照,依照。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班固《苏武传》)
    (3)连词
    ·假如。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或者。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动词
    ·如同,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周《逍遥游》)
    (2)代词
    ·你,你的。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如此这样;这些,这个。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3)连词
    ·假如,如果。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4)助词
    ·相当于“然”,表示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

    (1)形容词
    ·好,正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2)动词
    ·通“缮”,修治,擦拭。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
    ·擅长,善于。善假于物也。(《劝学》)
    ·友善,交好。素善留侯张良。(司马迁《鸿门宴》)
    ·喜好,羡慕。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
    (3)副词
    ·好好地。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

    读音一 shǎo
    (1)形容词
    ·不多,数量少。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动词
    ·缺少。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减少。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寡人之于国也》)
    ·轻视,看不起。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庄子·秋水》)
    (3)副词
    ·稍微,略微。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读音二 shào
    (4)名词
    ·年轻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
    (5)形容词
    ·年幼。孰与君少长?(司马迁《鸿门宴》)

    动词
    ·渡水。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走,散步。园日涉以成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
    ·到,进入。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司马光《赤壁之战》)

    读音一 shēng
    (1)动词
    ·经得起,能承受。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司马迁《鸿门宴》)
    (2)副词
    ·表范围,尽,完。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读音二 shèng
    (3)动词
    ·战胜,取胜。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苏洵《六国论》)
    ·超过,胜过。日出江花红胜火。(白居易《忆江南》)
    (4)形容词
    ·美好,(风景)优美。胜地不常。(王勃《滕王阁序》)

    读音一 shí
    (1)动词
    ·辨识,识别。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认识。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体会,了解。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读音二 zhì
    (2)动词
    ·记,记住。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使
    (1)动词
    ·命令,派遣。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贾谊《过秦论》)
    ·出使。求人可使报秦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主使,指使。公之逮所由使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2)连词
    ·假使,假如。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杜牧《阿房宫赋》)

    (1)形容词
    ·对,正确,与“非”相对。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
    (2)代词
    ·指示代词。此。张良是时从沛公。(司马迁《鸿门宴》)
    (3)判断词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1)动词
    ·到……去,往。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苏轼《石钟山记》)
    ·出嫁。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 并序》)
    ·适合,依照。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孔雀东南飞 并序》)
    ·享有。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2)副词
    ·刚才。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 并序》)

    (1)名词
    ·书信。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 并序》)
    ·文字。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韩愈《师说》)
    ·书籍。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范晔《王充传》)
    (2)动词
    ·书写,记载。秦御史前书曰。(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形容词
    ·通“熟”,仔细。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疑问代词
    ·谁。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动词
    ·通“熟”,成熟。五谷时孰。(《礼记·乐记》)

    读音一 shǔ
    (1)动词
    ·隶属,归属。名属教坊第一部。(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名词
    ·等辈,类。吾属今为之虏矣!(司马迁《鸿门宴》)
    读音二 zhǔ
    (3)动词
    ·连接。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司马迁《屈原列传》)
    ·随从。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司马迁《项羽之死》)
    ·通“嘱”,嘱咐,委托。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撰著。衡少善属文。(范晔《张衡传》)
    ·劝请,劝人饮酒。举酒属客。(苏轼《赤壁赋》)

    读音一 shǔ
    (1)动词
    ·列举罪状,责备。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查点,计算。蒙冲斗舰乃以千数。(司马光《赤壁之战》)
    读音二 shù
    (2)名词
    ·数目,数量。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命运,天数。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规律,道理,定数。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3)数词
    ·几,几个。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蒲松龄《促织》)
    读音三 shuò
    (4)副词
    ·多次,屡次。范增数目项王。(司马迁《鸿门宴》)
    读音四 cù
    (5)形容词
    ·密,细密。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1)动词
    ·率领,带领。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贾谊《过秦论》)
    (2)副词
    ·一概,全都。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
    (3)形容词
    ·轻率。子路率尔而对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名词
    ·通“帅”,军中统帅,主将。将率不能则兵弱。(《荀子·富国》)

    读音一 shuō
    (1)动词
    ·陈述,诉说,解释。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名词
    ·说法,主张。是说也,人常疑之。(苏轼《石钟山记》)
    读音二 shuì
    (3)动词
    ·劝说,说服。范增说项羽曰。(司马迁《鸿门宴》)
    读音三 yuè
    (4)动词
    ·通“悦”,高兴,喜悦。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1)名词
    ·私人,个人。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副词
    ·私下,私自。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司马迁《鸿门宴》)
    (3)动词
    ·偏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名词
    ·白色的绢。十三能织素。(《孔雀东南飞 并序》)
    (2)副词
    ·本来,向来。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形容词
    ·质朴,不加装饰。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刘禹锡《陋室铭》)
    ·白色。则素湍绿潭。(郦道元《三峡》)


    名词
    ·热水,开水。臣请就汤镬。(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汤剂,中药加水煎制而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李密《陈情表》)
    ·专有名词。指商朝第一个君王,商汤。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司马迁《屈原列传》)

    (1)名词
    ·眼泪。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诗经·氓》)
    ·鼻涕。拆书放床头,涕与泪垂四。(韩愈《寄皇甫湜》)
    (2)动词
    ·哭泣。儿涕而去。(蒲松龄《促织》)

    (1)名词
    ·党徒,同类或同一派别的人。与“之”连用,可译为“这些人”。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
    (2)副词
    ·白白地,徒然。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只,仅仅。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动词
    ·徒步,步行。舍车而徒。(《周易》)

    动词
    ·逃跑,逃亡。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司马迁《鸿门宴》)
    ·灭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苏洵《六国论》)
    ·使……灭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
    ·通“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读音一 wánɡ
    (1)名词
    ·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大王,君王。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
    ·姓氏。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读音二 wànɡ
    (2)动词
    ·统治天下,称王。沛公欲王关中。(司马迁《鸿门宴》)

    (1)名词
    ·农历每月的十五日。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名望,声望。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动词
    ·盼望。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司马迁《鸿门宴》)
    ·远远地看。望之不似人君。(《孟子见梁襄王》)
    ·怨恨,埋怨。若望仆不相师。(司马迁《报任安书》)

    读音一 wū
    (1)代词
    ·疑问代词。怎么,如何,何。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
    读音二 wù
    (2)动词
    ·憎恨,讨厌。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司马迁《报任安书》)
    ·诽谤,诋毁。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读音三 è
    (3)形容词
    ·罪过,罪恶。与“善”相对。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关汉卿《窦娥冤》)

    (1)形容词
    ·微弱,衰微。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韩愈《祭十二郎文》)
    ·低贱,卑下。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李密《陈情表》)
    ·含蓄。其文约,其辞微。(司马迁《屈原列传》)
    (2)动词
    ·无,没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3)副词
    ·隐约,隐隐。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林嗣环《口技》)

    (1)动词
    ·完全表达。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司马迁《报任安书》)
    (2)副词
    ·全都。怀王乃悉发国中兵。(司马迁《屈原列传》)
    (3)形容词
    ·详尽,详细。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贾谊《论积贮疏》)

    读音一 xiāng
    (1)副词
    ·相互。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在动词前,表动作偏指一方。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并序》)
    读音二 xiàng
    (2)动词
    ·观察。伯乐学相马。(王充《论衡》)
    ·辅佐,帮助。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名词
    ·形貌,状貌。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并序》)
    ·官名,辅佐君主的大臣,后专指宰相。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韩愈《祭十二郎文》)

    动词
    ·道歉,谢罪。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辞别。乃令张良留谢。(司马迁《鸿门宴》)
    ·告诉,告诫。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并序》)
    ·拒绝。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孔雀东南飞 并序》)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司马迁《鸿门宴》)
    ·衰亡,凋落。蔷薇花谢即归来。(杜牧《留赠》)

    (1)动词
    ·信任。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司马迁《屈原列传》)
    ·通“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陈寿《隆中对》)
    ·守信用。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贾谊《过秦论》)
    (2)形容词
    ·真实,确实。呜呼!其信然邪?(韩愈《祭十二郎文》)
    (3)副词
    ·随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果真。烟涛微茫信难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名词
    ·信物。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实情。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读音一 xīnɡ
    (1)动词
    ·产生,兴起。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兴办。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兴盛。大楚兴,陈胜王。(司马迁《陈涉世家》)
    ·发动。怀王怒,大兴师伐秦。(司马迁《屈原列传》)
    读音二 xìnɡ
    (2)名词
    ·兴致。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王勃《滕王阁序》)

    读音一 xíng
    (1)动词
    ·行走。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蒲松龄《狼》)
    ·离开,离去。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韩愈《祭十二郎文》)
    ·践行,实行。余嘉其能行古道。(韩愈《师说》)
    (2)副词
    ·将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
    (3)名词
    ·品行。行比一乡,德合一君。(庄周《逍遥游》)
    ·行为。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读音二 háng
    (4)量词,用于成行的事物。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 并序》)
    (5)古代军制单位。
    ·蹑足行伍之间。(贾谊《过秦论》)

    (1)形容词
    ·幸运。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柳宗元《捕蛇者说》)
    (2)副词
    ·幸亏,幸而。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司马迁《鸿门宴》)
    ·侥幸。则幸得脱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动词
    ·宠爱。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司马迁《鸿门宴》)

    (1)名词
    ·身高。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2)动词
    ·整治,施行。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
    ·修理。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归有光《项脊轩志》)
    ·修建。乃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
    ·修饰,装饰。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3)形容词
    ·长。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王羲之《兰亭集序》)
    ·高,长。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王羲之《兰亭集序》)

    (1)形容词
    ·缓慢。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安闲,从容。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国语·越语下》)
    (2)名词
    ·姓。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动词
    ·答应,允许。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2)代词
    ·这样,如此。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
    (3)名词
    ·地方,处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名词
    ·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太阳,阳光。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副词
    ·表面上,假装。夫知伯之为人,阳亲而阴疏。(《战国策·赵策一》)

    读音一 yāo
    (1)动词
    ·要挟,威胁。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方苞《狱中杂记》)
    ·通“邀”,邀请。张良出,要项伯。(司马迁《鸿门宴》)
    ·相约。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并序》)
    (2)名词
    ·人体的腰部。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战国策·楚策一》)
    读音二 yào
    (3)名词
    ·要领,关键。记事者必提其要。(韩愈《进学解》)
    (4)形容词
    ·重要,险要。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
    (5)动词
    ·概括,总结。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司马迁《报任安书》)

    (1)形容词
    ·合适,适宜。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动词
    ·应该,应当。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副词
    ·似乎,大概。视流而行速,不安其位,宜不能久。(《左传·成公六年》)

    读音一 yí
    (1)动词
    ·丢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贾谊《过秦论》)
    ·放弃。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排泄(大小便)。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读音二 wèi
    (2)动词
    ·给予,馈赠。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荆轲刺秦王》)

    动词
    ·遗留,留下。传之子孙,以贻后世。(孔安国《尚书序》)
    ·赠送,给予。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

    (1)动词
    ·换,交换。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变,改变。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替代。以乱易整,不武。(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
    (2)形容词
    ·容易,轻易。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1)名词
    ·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姚鼐《登泰山记》)
    ·阴天。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2)副词
    ·暗中。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范晔《张衡传》)
    (3)形容词
    ·冷,寒冷。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范仲淹《岳阳楼记》)

    名词
    ·表方位,与“左”相对。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上。秦汉以前,以右为尊。位在廉颇之右。(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与“左”连用,表示近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数量词
    ·两次。后秦击赵者再。(苏洵《六国论》)
    ·第二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动词
    ·到,到……去。径造庐访成。(蒲松龄《促织》)
    ·制定。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司马迁《屈原列传》)

    读音一 zhī
    (1)动词
    ·知道。君何以知燕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主持,管理。子产其将知政矣。(《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读音二 zhì
    (2)名词
    ·智慧。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1)动词
    ·送给。使吏致千金与市租。(《晏子春秋》)
    ·招纳,引来。以致天下之士。(贾谊《过秦论》)
    ·得到。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表达。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韩愈《祭十二郎文》)
    ·集中心、力于某一方面。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范晔《张衡传》)
    (2)名词
    ·情趣,意志。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1)名词
    ·人质。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通“贽”,见面礼。厚币委质事楚。(司马迁《屈原列传》)
    ·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本质。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离骚》)
    ·质地,底子。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说》)
    (2)动词
    ·质问。每质狱词,必于死中求其生。(方苞《狱中杂记》)

    (1)动词
    ·治理,管理。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李密《陈情表》)
    ·对付。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司马光《赤壁之战》)
    ·医治。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2)形容词
    ·与“乱”相对,特指国家治理得好,安定太平。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1)形容词
    ·众多,各。绛侯诛诸吕。(司马迁《报任安书》)
    (2)兼词
    ·相当于“之于”。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相当于“之乎”。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名词
    ·害,祸害。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班固《汉书·食货志》)
    ·敌人。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司马光《赤壁之战》)
    ·强盗。忍能对面为盗贼。(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刺客。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1)名词
    ·家族。宫之奇以其族行。(《左传·僖公五年》)
    ·类,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韩愈《师说》)
    (2)动词
    ·灭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1)名词
    ·士兵。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司马迁《鸿门宴》)
    (2)动词
    ·死,死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副词
    ·最终。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通“猝”,仓促,突然。群臣惊愕,卒起不意。(《荆轲刺秦王》)

    (1)动词
    ·跑。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
    ·延伸。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杜牧《阿房宫赋》)
    ·逃跑。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名词
    ·仆人,自称的谦辞。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名词
    ·左边。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并序》)
    ·和“右”连用,指身边侍候的人,近臣。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左边的位置,是上位。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1)动词
    ·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司马迁《鸿门宴》)
    ·坐守,不动。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诸葛亮《后出师表》)
    ·因犯……罪。坐法去官。(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名词
    ·通“座”,座位。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司马迁《鸿门宴》)
    (3)介词
    ·因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积累2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连词
    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与”“和”。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司马迁《鸿门宴》)
    ④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⑤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⑥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⑦表示因果关系。一般译为“因而”“所以”,也可灵活翻译。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
    ⑧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为了”,也可不译。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司马迁《鸿门宴》)
    (2)代词
    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们)的”;偶尔也作主语,可译为“你”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归有光《项脊轩志》)
    (3)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②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庖丁解牛》)
    ③既而:译为“不久”“过一会儿”。
    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林嗣环《口技》)

    (1)疑问代词
    ①单独做谓语,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等。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做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或事物。可译为“哪里”“何处”。翻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司马光《赤壁之战》)
    ③做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副词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青泥何盘盘。 (李白《蜀道难》)
    (3)复音虚词
    ①何如:表示疑问或反问,可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司马迁《鸿门宴》)
    ②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可译为“用什么”“凭什么”。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③无何:可译为“不久”“没多久”。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蒲松龄《山市》)
    ④何乃:可译为“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并序》)
    (4)动词
    通“呵”,呵斥,谴责。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

    (1)助词
    ①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归有光《项脊轩志》)
    ②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推测或商量的语气。可译为“吧”“呢”。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④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中。可译为“啊”“呀”等。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时乎时,不再来。(司马迁《史记》)
    ⑤用在句中,表停顿。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
    ⑥用于形容词或副词之后,可译为“……的样子”“……地”,或不译。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2)介词,相当于“于”。
    ①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对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表示地点、时间、范围。可译为“在”“在……时候”“在……方面”。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③表比较。可译为“比”。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1)副词
    ①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司马迁《项羽之死》)
    ③表判断。可译为“原来是”“就是”等。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司马光《赤壁之战》)
    ④表承接。可译为“于是”“便”。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表条件。可译为“才”。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代词
    ①第二人称代词,常做定语,译为“你的”;也做主语,译为“你”“你们”。不能做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②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如此”。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复音虚词
    ①无乃:表猜测,可译为“恐怕……吧”。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乃尔:可译为“如此”“就这样”“竟然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并序》)

    (1)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司马光《赤壁之战》)
    ④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则或咎其欲出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指示代词,表示近指。可译为“这”“这个”“这些”“这里”。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⑥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
    (2)副词
    ①表祈使,相当于“可要”“一定”。
    子其勉之!(《左传·成公十六年》)
    ②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③表婉商语气,译为“还是”“恐怕”。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④表反问,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3)连词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助词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连词
    ①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况且”。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然后”“那么”。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③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司马迁《鸿门宴》)
    ④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
    示赵弱且怯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副词
    ①将,将要。
    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②暂且,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
    (3)复音虚词
    ①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可译为“况且”“再说”。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赤壁赋》)
    ②且如:可译为“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③犹且:可译为“尚且”“还”。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韩愈《师说》)

    (1)动词
    可译为“像”“好像”。
    上善若水。(《老子》)
    (2)代词
    ①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做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你们的”。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司马迁《鸿门宴》)
    ②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
    (3)连词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等。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司马光《赤壁之战》)
    (4)助词
    用在形容词词尾,同“然”,相当于“……的样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
    (5)复音虚词
    若夫:用在句首或段落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可译为“至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范仲淹《岳阳楼记》)

    (1)名词
    处所,地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司马迁《陈涉世家》)
    (2)助词
    用于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3)固定结构
    “为”和“所”呼应,构成“为……所……”或“为所”的结构,表被动。
    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孔雀东南飞 并序》)
    (4)复音虚词,所以
    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的凭借”“用来……的”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动词,读wéi
    ①有“做”“作为”“充当”“变为”等意思,翻译比较灵活。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以为,认为。
    窃为大王不取也!(司马迁《鸿门宴》)
    ③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司马迁《鸿门宴》)
    (2)介词,读wèi(表被动时读wéi)
    ①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的结构,表被动。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②介绍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③介绍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给”“替”。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3)句末语气助词,读wéi
    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楚辞·渔父》)

    (1)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2)代词
    相当于“之”。可译为“它”“他”等。
    犹且从师而问焉。(韩愈《师说》)
    (3)助词
    ①句末语气词。可译为“了”“啊”“呢”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
    ②句中语气词,表停顿,可不译。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③形容词、副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杜牧《阿房宫赋》)

    (1)句末语气词
    ①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表示商量语气。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2)句中语气词
    表示语气的停顿。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韩愈《师说》)
    (3)复音虚词
    ①也哉:语气助词连用,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也欤:表感叹,相当于“啊”。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1)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法等。译为“拿”“用”“凭借”。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表示动作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司马光《赤壁之战》)
    ③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班固《苏武传》)
    ④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今以实校之。(司马光《赤壁之战》)
    (2)连词
    ①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不译。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者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司马迁《鸿门宴》)
    ③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而”“来”“用来”等。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④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者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
    (3)助词
    ①语气助词,表示时间或方位。
    夏、殷以上,后妃之制,其文略矣。(范晔《后汉书·皇后纪》)
    ②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并序》)
    (4)副词
    通“已”,已经。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班固《苏武传》)
    (5)复音虚词
    ①以是、是以、以故:表原因,相当于“因此”。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②以为,可译为“认为”“把……当作”。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贾谊《过秦论》)
    ③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用来……的办法(话语、理由等)”“没有用来……的办法(话语、理由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6)动词
    ①以为,认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任用,是意念上的被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③率领,带领。
    欲以客往赴秦军。(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7)名词
    译为“缘由”“原因”。
    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曹丕《与吴质书》)

    (1)介词
    ①依照,根据。
    更延英俊,因才授爵。(范晔《后汉书·刘玄列传》)
    ②依靠,凭借。
    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③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因为,由于。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2)连词
    于是,就。
    相如因持璧却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动词
    ①根据。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韩非子·五蠹》)
    ②沿袭,继续。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贾谊《过秦论》)

    (1)介词
    ①表时间、地点等。可译为“在”“从”“到”。
    乃设九宾礼于廷。(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表原因,译为“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③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译为“向”“对”“对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韩愈《师说》)
    ④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被”。
    而君幸于赵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苛政猛于虎也!(柳宗元《捕蛇者说》)
    (2)助词
    用于句首或句中,有补足音节的作用。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无衣》)
    (3)与“是”构成复音虚词“于是”
    ①可译为“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
    于是余有叹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表承接。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司马迁《鸿门宴》)

    (1)介词
    ①和,跟,同。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司马迁《鸿门宴》)
    ②为,替。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③比,和……比较。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2)连词
    和,跟,同。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3)语气词
    通“欤”。用在句末,表疑问、感叹或反问。可译为“吗”“吧”“呢”等。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不辱使命》)
    (4)与“孰”组成文言固定结构,“与……孰”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5)复音虚词
    孰与:表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司马迁《鸿门宴》)

    (1)连词
    ①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
    ②表示条件、假设关系。可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中,可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中,可译为“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韩愈《师说》)
    ④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相呼应,可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
    (2)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1)代词
    ①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人或事物。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用在数词后面,指代事物,可译为“(几)个方面”“(几)样东西”“(几)件事情”等。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2)助词
    ①用在主语后,起停顿作用,引出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用在后置的定语后,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③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表停顿或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司马迁《鸿门宴》)
    ④用在句末,与疑问词搭配表疑问,可译为“呢”等。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⑤用在否定词后,有假设语气,可译为“……的话”。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1)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②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们)”。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此”。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助词
    ①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南取百越之地,以桂林、象郡。(贾谊《过秦论》)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③用于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
    ④用于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⑤用于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动词之后,凑足音节,无实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3)动词
    到。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周《逍遥游》)
    积累3 常见的文言通假字
    一、高中教材中的重点通假字
    1.“已”同“矣”,句末语气助词,了。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
    2.“共”通“供”,供给。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
    3.“厌”通“餍”,满足。
    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4.“说”通“悦”,高兴。
    秦伯说,与郑人盟 (《烛之武退秦师》)
    5.“知”通“智”,明智。
    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
    6.“反”通“返”,返回。
    今日往而不反者 (《荆轲刺秦王》)
    7.“振”通“震”,惧怕。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荆轲刺秦王》)
    8.“庭”通“廷”,朝堂。
    燕王拜送于庭 (《荆轲刺秦王》)
    9.“见”通“现”,出现。
    图穷而匕首见 (《荆轲刺秦王》)
    10.“卒”通“猝”,突然。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
    11.“距”通“拒”,把守。
    距关,毋内诸侯 (司马迁《鸿门宴》)
    12.“要”通“邀”,邀请。
    张良出,要项伯 (司马迁《鸿门宴》)
    13.“倍”通“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司马迁《鸿门宴》)
    14.“蚤”通“早”,早些。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司马迁《鸿门宴》)
    15.“郤”通“隙”,隔阂,嫌怨。
    令将军与臣有郤 (司马迁《鸿门宴》)
    16.“坐”通“座”,座位。
    因击沛公于坐 (司马迁《鸿门宴》)
    17.“匪”通“非”,不是。
    匪来贸丝 (《诗经·氓》)
    18.“于”通“吁”,感叹词。
    于嗟女兮 (《诗经·氓》)
    19.“说”通“脱”,脱身。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诗经·氓》)
    20. “泮”通“畔”,边岸。
    隰则有泮 (《诗经·氓》)
    21. “棘”通“急”,紧急。
    犭严狁孔棘 (《诗经·采薇》)
    22. “错”通“措”,措施。
    偭规矩而改错 (屈原《离骚》)
    23.“圜”通“圆”,圆凿。
    何方圜之能周兮 (屈原《离骚》)
    24.“离”通“罹”,遭受。
    进不入以离尤兮 (屈原《离骚》)
    25.“章”通“彰”,明显。
    芳菲菲其弥章 (屈原《离骚》)
    26.“取”通“娶”,娶亲。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孔雀东南飞 并序》)
    27.“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箱帘六七十 (《孔雀东南飞 并序》)
    28.“纫”通“韧”,柔韧。
    蒲苇纫如丝 (《孔雀东南飞 并序》)
    29.“悟”通“晤”,面对面。
    悟言一室之内 (王羲之《兰亭集序》)
    30.“冯”通“凭”,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苏轼《赤壁赋》)
    31.“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长乐王回深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2.“画”通“划”,用拨子划。
    曲终收拨当心画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33.“无”通“毋”,不要。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34.“颁”通“斑”,头发花白。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35.“涂”通“途”,道路。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36.“”通“煣”,使弯曲。
    木直中绳,以为轮 (《劝学》)
    37.“有”通“又”。
    ①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劝学》)
    ②表示整数加零数。
    百有余年矣 (贾谊《过秦论》)
    38.“生”通 “性”,资质、禀赋。
    君子生非异也 (《劝学》)
    39.“从”通“纵”,战国时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合从缔交 (贾谊《过秦论》)
    40.“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
    41.“受”通“授”,传授。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42.“不”通“否”,表示否定。
    或师焉,或不焉 (韩愈《师说》)
    43.“尊”同“樽”,酒杯。
    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4.“奉”通“捧”,双手捧着。
    臣愿奉璧往使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5.“案”通“按”,审察、察看。
    召有司案图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6.“缪”通“穆”,古代君主死后常用的谥号之一。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7.“孰”通“熟”,仔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8.“畔”通“叛”,背叛。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班固《苏武传》)
    49. “亡”通“无”,没有。
    空自苦亡人之地 (班固《苏武传》)
    50. “祠”通“祀”,祭祀。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班固《苏武传》)
    51.“霑”同“沾”,浸湿;“衿”同“襟”,衣襟;“决”同“诀”,辞别。
    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班固《苏武传》)
    52.“以”通“已”,已经。
    前以降及物故 (班固《苏武传》)
    53.“员”通“圆”,圆周。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范晔《张衡传》)
    54.“禽”通“擒”,捉拿、逮捕。
    一时收禽,上下肃然 (范晔《张衡传》)
    55.“俨”通“严”,整齐的样子。
    俨骖于上路 (王勃《滕王阁序》)
    56.“销”通“消”,消散。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王勃《滕王阁序》)
    57.“冥”通“溟”,海。
    北冥有鱼 (庄周《逍遥游》)
    58.“知”通“智”,智慧。
    小知不及大知 (庄周《逍遥游》)
    59.“辩”通“辨”,区别。
    此小大之辩也 (庄周《逍遥游》)
    60.“而”通“能”,才能。
    而征一国者 (庄周《逍遥游》)
    61.“辩”通“变”,变化。
    而御六气之辩 (庄周《逍遥游》)
    62.“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李密《陈情表》)
    63.“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李密《陈情表》)
    64.“蓐”通“褥”,垫子。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李密《陈情表》)
    二、其他常见的通假字
    1.“屏”通“摒”,舍去。
    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
    2.“辟”通“避”,躲避。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3.“拂”通“弼”,辅佐。
    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裁”通“才”,刚刚。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蒲松龄《促织》)
    5.“绌”通“黜”,罢免官职。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司马迁《屈原列传》)
    6.“材”通“才”,才能。
    食之不能尽其材(韩愈《马说》)
    7.“趣”通“促”,催促。
    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8.“得”通“德”,感激。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9.“道”通“导”,引导。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使楚》)
    10.“灌”通“盥”,洗。
    媵人持汤沃灌(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1.“酤”通“沽”,买。
    酒酤于市(司马光《训俭示康》)
    12.“盖”通“盍”,何、怎么。
    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13.“火”通“伙”,伙伴。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14.“曷”通“何”。
    ①什么。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什么时候。
    曷至哉(《君子于役》)
    15.“惠”通“慧”,聪明。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16.“静”通“净”,干净。
    茅檐长扫静无苔(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7.“齐”通“剂”,药剂。
    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18.“具”通“俱”,全、皆。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19.“简”通“谏”,进谏。
    诗曰:“犹之未远,是用大简。”(《左传·成公八年》)
    20.“考”通“拷”,拷打。
    欲杀嵩,考杀随嵩行者(陈寿《三国志·魏书·刘表传》)
    21.“雷”通“擂”,敲击。
    雷鼓大震,北军大坏(司马光《赤壁之战》)
    22.“廪”通“懔”,危惧的样子。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贾谊《论积贮疏》)
    23.“僇”通“戮”,遭到刑罚。
    自余为僇人(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24.“列”通“裂”,分裂。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5.“那”通“哪”,哪里。
    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
    26.“被”通“披”。
    ①散着。
    被发行吟泽畔(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穿。
    将军身被坚执锐(司马迁《陈涉世家》)
    27.“阙”通“缺”。
    ①中断。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郦道元《三峡》)
    ②缺点。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
    28.“诎”通“屈”。
    ①穷尽,匮乏。
    公输盘诎(《公输》)
    ②弯曲。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魏学洢《核舟记》)
    29.“女”通“汝”,你。
    诲女知之乎(《论语》)
    30.“食”通“饲”,喂。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韩愈《马说》)
    31.“信”通“伸”,伸张。
    欲信大义于天下(陈寿《隆中对》)
    32.“帖”通“贴”,贴上。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33.“汤”通“烫”,用药热敷。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34.“熙”通“嬉”,戏弄。
    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使楚》)
    35.“乡”通“向”,从前。
    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36.“还”通“旋”,转身。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37.“炎”通“焰”,火焰。
    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司马光《赤壁之战》)
    38.“与”通“欤”,语气词,相当于“吗”。
    曰:“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
    39.“翼”通“翌”,第二天。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蒲松龄《促织》)
    40.“已”通“以”,与“来”“前”“后”等合用,表示时间、方位。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陈寿《隆中对》)
    41.“属”通“嘱”,嘱咐,嘱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42.“止”通“只”。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蒲松龄《狼》)
    43.“直”通“值”,价值。
    昂其直,居为奇货(蒲松龄《促织》)
    44.“適”通“谪”,被发配,被流放。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司马迁《陈涉世家》)
    45.“政”通“征”,赋税,徭役。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勾践灭吴》)
    46.“质”通“贽”,见面礼。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司马迁《屈原列传》)
    47.“指”通“旨”,主旨。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司马迁《屈原列传》)
    48.“濯”通“浊”,浑浊。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司马迁《屈原列传》)
    49.“曾”通“增”,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积累4 常见的古今异义词汇总
    一、高中教材中的重点古今异义词
    1.执事
    【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古义】①办事的官吏;②对对方的敬称。
    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2.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比赛、会议的承办者。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3.行李
    【今义】出门带的包裹等。
    【古义】出使的人。
    行李之往来(《烛之武退秦师》)
    4.夫人
    【今义】妻子。
    【古义】那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5.穷困
    【今义】贫穷。
    【古义】走投无路,处境窘迫。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荆轲刺秦王》)
    6.偏袒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荆轲刺秦王》)
    7.不顾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古义】不回头。
    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
    8.郎中
    【今义】方言中指中医医生。
    【古义】宫廷的侍卫。
    诸郎中执兵(《荆轲刺秦王》)
    9.左右
    【今义】①方位词,左和右。②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古义】身边侍候的人,近臣。
    左右既前,斩荆轲(《荆轲刺秦王》)
    10.山东
    【今义】山东省。
    【古义】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沛公居山东时(司马迁《鸿门宴》)
    11.婚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古义】儿女亲家。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司马迁《鸿门宴》)
    12.非常
    【今义】副词,很。
    【古义】意外的变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司马迁《鸿门宴》)
    13.至于
    【今义】表示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古义】到达。
    至于顿丘(《诗经·氓》)
    14.浩荡
    【今义】形容水势汹涌壮阔。
    【古义】荒唐,没有准则。
    怨灵修之浩荡兮(屈原《离骚》)
    15.流亡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古义】随水流而消逝。
    宁溘死以流亡兮(屈原《离骚》)
    16.岌岌
    【今义】形容十分危险。
    【古义】高耸的样子。
    高余冠之岌岌兮(屈原《离骚》)
    17.陆离
    【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古义】修长的样子。
    长余佩之陆离(屈原《离骚》)
    18.自由
    【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
    【古义】自作主张。
    汝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 并序》)
    19.可怜
    【今义】值得怜悯。
    【古义】可爱。
    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 并序》)
    20.教训
    【今义】训斥。
    【古义】教养。
    本自无教训(《孔雀东南飞 并序》)
    21.处分
    【今义】对违法乱纪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
    【古义】处理。
    处分适兄意(《孔雀东南飞 并序》)
    22.交通
    【今义】运输事业。
    【古义】互相穿插重叠。
    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并序》)
    23.几何
    【今义】几何学的简称。
    【古义】多少。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
    24.其次
    【今义】第二,次要的地位。
    【古义】“其”是代词,“次”是“旁边”的意思。
    列坐其次(王羲之《兰亭集序》)
    25.斯文
    【今义】文雅。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亦将有感于斯文(王羲之《兰亭集序》)
    26.茫然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古义】旷远的样子。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27.于是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古义】在这时。
    于是饮酒乐甚(苏轼《赤壁赋》)
    28.美人
    【今义】指美貌的女子。
    【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
    29.于是
    【今义】合用为连词。
    【古义】于,介词,对于;是,代词,这件事。
    于是余有叹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0.学者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1.可以
    【今义】能够,行。
    【古义】两个词,可,可以;以,凭借。
    可以横绝峨眉巅(李白《蜀道难》)
    32.因为
    【今义】表示原因的连词。
    【古义】两个单音节词,“因”,于是;“为”,创作。
    因为长句(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33.老大
    【今义】排行第一的人。
    【古义】年纪大了。
    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34.养生
    【今义】保养身体。
    【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
    35.以为
    【今义】认为,用于对人或事物作出判断。
    【古义】以(之)为,把(它)做成。
    以为轮(《劝学》)
    36.寄托
    【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者某种事物上)。
    【古义】安身。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37.黄泉
    【今义】迷信的人指阴间、地府。
    【古义】地下的泉水。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38.以致
    【今义】连词,表结果。
    【古义】两个词,以,来;致,招纳。
    以致天下之士(贾谊《过秦论》)
    39.中人
    【今义】中间介绍人,公证人。
    【古义】平常的人。
    才能不及中人(贾谊《过秦论》)
    40.所以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义】用来……的;……的凭借。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41.小学
    【今义】指小学教育。
    【古义】学习小的方面。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42.向来
    【今义】从来,一向。
    【古义】刚才。
    回首向来萧瑟处(苏轼《定风波》)
    43.风流
    【今义】①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的;③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④轻浮放荡。
    【古义】杰出的。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4.次第
    【今义】一个挨一个地。
    【古义】光景,状况。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45.指示
    【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或方法。
    【古义】指给……看。
    请指示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6.约束
    【今义】限制。
    【古义】遵守约定。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7.明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古义】第二年。
    明年复攻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8.前进
    【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
    【古义】两个词,上前进献。
    于是相如前进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9.宣言
    【今义】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或用以宣传号召的文告。
    【古义】扬言。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0.亲戚
    【今义】指近亲及姻亲。
    【古义】指内亲外戚,包括父母兄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1.相当
    【今义】副词,表程度;差不多。
    【古义】相抵押。
    汉亦留之以相当(班固《苏武传》)
    52.丈人
    【今义】岳父。
    【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班固《苏武传》)
    53.货物
    【今义】供出售的物品。
    【古义】指一般财物。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班固《苏武传》)
    54.操持
    【今义】料理,处理,筹划、筹办。
    【古义】握着,拿着。
    卧起操持(班固《苏武传》)
    55.春秋
    【今义】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泛指岁月。
    【古义】年纪。
    且陛下春秋高(班固《苏武传》)
    56.成就
    【今义】业绩;完成。
    【古义】栽培,提拔。
    皆为陛下所成就(班固《苏武传》)
    57.从容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常从容淡静(范晔《张衡传》)
    58.不行
    【今义】不可以。
    【古义】没有去(应荐)。
    举孝廉不行(范晔《张衡传》)
    59.特征
    【今义】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古义】特地征召。
    公车特征拜郎中(范晔《张衡传》)
    60.方面
    【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叫一个方面。
    【古义】方向。
    寻其方面(范晔《张衡传》)
    61.下车
    【今义】从车上下来。
    【古义】指官吏初到任。
    衡下车,治威严(范晔《张衡传》)
    62.幼稚
    【今义】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古义】小孩。
    幼稚盈室(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
    63.人事
    【今义】指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古义】指做官。
    尝从人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
    64.逢迎
    【今义】奉承迎合(含贬义)。
    【古义】迎接。
    千里逢迎(王勃《滕王阁序》)
    65.上路
    【今义】起程,动身。
    【古义】高高的路。
    俨骖于上路(王勃《滕王阁序》)
    66.见机
    【今义】看机会,看形势。
    【古义】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
    所赖君子见机(王勃《滕王阁序》)
    67.果然
    【今义】指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古义】很饱的样子。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庄周《逍遥游》)
    68.众人
    【今义】大家,许多人。
    【古义】一般人。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庄周《逍遥游》)
    69.虽然
    【今义】连词,用于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古义】即使这样。
    虽然,犹有未树也(庄周《逍遥游》)
    70.不行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古义】不能走路,这里是说柔弱。
    九岁不行(李密《陈情表》)
    71.成立
    【今义】①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②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古义】成人自立。
    至于成立(李密《陈情表》)
    72.奔驰
    【今义】奔跑。
    【古义】奔走效劳。
    臣欲奉诏奔驰(李密《陈情表》)
    73.告诉
    【今义】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古义】申诉(苦衷)。
    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74.辛苦
    【今义】身心劳苦。
    【古义】辛酸悲苦。
    臣之辛苦(李密《陈情表》)
    二、其他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1.卑鄙
    【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2.初一
    【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古义】刚开始。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司马光《赤壁之战》)
    3.地方
    【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
    【古义】土地方圆。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4.东面
    【今义】东边。
    【古义】脸朝东。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
    5.大方
    【今义】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古义】大道理。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6.怠慢
    【今义】冷淡;客套话,表示招待不周。
    【古义】松懈,轻忽。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
    7.反复
    【今义】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
    【古义】书信往返。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8.感激
    【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古义】感奋激发。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9.更衣
    【今义】换衣服。
    【古义】上厕所。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司马光《赤壁之战》)
    10.故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古义】先例。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11.绝境
    【今义】走投无路之处,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
    12.即使
    【今义】表示假设的让步。
    【古义】即,就;使,让。
    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13.鞠躬
    【今义】弯身行礼。
    【古义】①弯着身子。
    我鞠躬不敢息(马中锡《中山狼传》)
    ②恭敬地、谨慎地。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4.开张
    【今义】店铺开业。
    【古义】扩大,扩展。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15.可恨
    【今义】令人憎恨,使人憎恨。
    【古义】痛惜。
    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陈寿《三国志》)
    16.慷慨
    【今义】不吝惜。
    【古义】①理直气壮,意气激昂。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②感慨,悲叹。
    能使人慷慨涕泣矣(黄宗羲《柳敬亭传》)
    17.便宜
    【今义】①读音为pián yi时,指(物品)价格低。②读音为biàn yí时,指方便合适,便利。
    【古义】①有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办法或建议。
    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班固《汉书·张释之传》)
    ②因利乘便,见机行事。
    (李牧)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8.妻子
    【今义】男子的配偶。
    【古义】妻子和子女。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司马光《赤壁之战》)
    19.其实
    【今义】副词,实际上。
    【古义】①它(们)的果实。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②实际情况。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20.肉食
    【今义】肉类食物。
    【古义】当权(者)。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1.身体
    【今义】躯体。
    【古义】亲身体验。
    身体力行
    22.稍稍
    【今义】稍微。
    【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林嗣环《口技》)

    23.痛恨
    【今义】深切憎恨;极端憎恨。
    【古义】感到痛心、遗憾。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
    24.无论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25.无日
    【今义】副词,常与“不”连用,“无日不”是“天天都”的意思,表示不间断。
    【古义】没有多少日子,很快。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司马光《赤壁之战》)
    26.牺牲
    【今义】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
    【古义】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27.以往
    【今义】从前,以前。
    【古义】①以后。
    从今以往二年,适子不闻孝(《管子·大匡》)
    ②到那里。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8.有意
    【今义】有做某种事的愿望;故意。
    【古义】①愿意。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②有某种打算。
    将军岂有意乎(陈寿《隆中对》)
    29.祖父
    【今义】父亲的父亲,爷爷。
    【古义】祖辈和父辈。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30.智力
    【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义】智,智谋;力,力量。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苏洵《六国论》)
    31.中国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义】中原地区。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司马光《赤壁之战》)

    积累5 常见的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的现象。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的活用。名词的活用有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等;动词的活用有动词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意动用法等;形容词的活用有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等;数词的活用有数词作动词、数词作形容词、数词作状语等。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这个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第二,这个名词后面必须有相关的动词或形容词谓语;第三,这个名词修饰或限制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
    名词作状语常见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在修饰或限制谓语、充当状语时,可表示时间、频率、渐进等。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或频率,可译为“每+时间名词”。
    例句
    朝歌夜弦。(《阿房宫赋》)
    分析
    时间名词“朝”“夜”作动词“歌”“弦”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持久性,即每天从早到晚(即整天)。
    ②表示渐进,可译为“一+时间名词”。
    例句
    卿当日胜贵。(《孔雀东南飞 并序》)
    分析
    时间名词“日”作形容词谓语“胜贵”的状语,表示一种渐进,即日益,一天天地。
    ③表示在某个具体时间,可译为“在+时间名词”。
    例句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分析
    时间名词“夜”作谓语动词 “驰”的状语,表示在一个具体时间,即在夜里(连夜)。
    (2)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结构在译成现代汉语时,常常在方位名词前加介词“在”“到”“往”或“向”等构成介宾短语结构。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可译为“在+方位名词”或“对+方位名词”。
    例句
    前辟四窗。(《项脊轩志》)
    分析
    方位名词“前”修饰动词“辟”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即在前面。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方位名词”或“往+方位名词”。
    例句
    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
    分析
    方位名词“上”作动词“冲”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指向,即向上。
    (3)其他名词作状语。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情态,可译为“像……一样”。
    例句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分析
    名词“云”“响(回声)”“景(通‘影’)”分别作动词“集”“应”“从”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情态,即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可译为“在+名词”或“从+名词”。
    例句
    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分析
    名词“廷”作动词“叱”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即在朝廷 。
    ③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可译为“用+名词”。
    例句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
    分析
    名词“辇”作动词“来”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即用辇车(即乘辇车)。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
    例句
    勤心养公姥。(《孔雀东南飞 并序》)
    分析
    名词“心”作动词“养”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即用心。
    2.名词作动词
    (1)名词+代词(“之”“我”等)。
    例句
    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
    分析
    名词“履”后紧挨着代词“我”,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给……穿鞋”。
    (2)两个名词连用,在构成主谓、动宾和动补的情况下,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句
    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分析
    “军霸上”为动补关系,名词“军”活用为动词,意思是“驻扎”。
    (3)名词叠用,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句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勾践灭吴》)
    分析
    两个“女”字叠用,后一个“女”字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做奴仆”。
    (4)名词后有介词短语,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分析
    “舍”后有介词短语“于其址”,“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筑舍定居”。
    (5)名词前有副词或助动词,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句
    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分析
    名词“刃”前有助动词“欲”,“刃”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杀”。
    (6)名词前有代词“所”,或者名词后有代词“者”,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句
    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分析
    名词“侯”后有代词“者”,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封侯”。
    续表
    (7)在“名词+而+动词”格式中,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句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五人墓碑记》)
    分析
    “而”在此处为并列连词,名词“墓”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修墓”。
    (8)方位名词作谓语的中心语,活用为动词。
    例句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
    分析
    方位名词“东”作谓语中心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向东进军”。
    3.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往往表示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判断名词是否意动时,首先判定这个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然后看它是否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例: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分析:名词“侣”“友”不能带宾语,却分别与名词“鱼虾”“麋鹿”构成动宾关系,故“侣”“友”为意动用法,意思是“把……看作伴侣”“把……看作朋友”。
    二、形容词的活用
    (1)活用为名词
    规律
    ①形容词用在“其”“之”字后面充当中心语时,活用为名词。②形容词作主语、宾语时,活用为名词。
    例句
    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
    分析
    ①形容词“贤”与“不及孔子”构成主谓宾关系,故“贤”为名词,作主语,译为“贤能”。
    ②形容词“正”与“乘”构成动宾关系,故“正”为名词,作宾语,意思是“万物之性”。
    (2)活用为动词
    规律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或意动的意思,那么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句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分析
    形容词“善”与名词“留侯张良”构成动宾关系,故“善”为动词,意思是“与……交好”。
    (3)使动用法 
    规律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句
    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分析
    形容词“完”让后面的宾语“璧”具有了完整的状态,故“完”为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完好”。
    (4)意动用法 
    规律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句
    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
    分析
    形容词“渺”与名词“沧海之一粟”构成动宾关系,故“渺”为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为渺小”。
    三、动词的活用
    1.活用为名词
    (1)动词前有代词“其”作定语时,该动词活用为名词。
    例句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分析
    “其”放在动词“至”前面,作它的定语,动词“至”则活用为名词,意思是“到达的人”。
    (2)动词前有代词“之”作定语或用作助词时,该动词活用为名词。
    例句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寡人之于国也》)
    分析
    “之”表示复指,在句中作定语,可以理解为“这些”。动词“畜”活用为名词,意思是“所畜养的东西”。
    (3)动词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前面没有“其”“之”,但是依然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该动词活用为名词。
    例句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分析
    “听”本是动词,这里用来作兼语,即在句中既充当宾语,又在宾语中充当中心语,活用为名词,意思是“听力、听觉”。
    (4)两个动词连用,如果不是连动关系,那么后一个动词要活用为名词。
    例句
    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韩非子》)
    分析
    “饮”本义为“喝”,这里的意思为“饮料、汤食”。
    2.动词的其他活用情况
    (1)活用为状语
    规律
    两个以上的动词连用,动词之间具有偏正关系,前面的动词作状语。
    例句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分析
    动词“争”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割”的状态,意思为“争着”。
    (2)使动用法
    规律
    在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用于使动时,可以带宾语。
    例句
    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分析
    “活”为不及物动词,但带了宾语“之”,故“活”的意思为“使……活”。
    四、数词的活用
    1.用作一般动词
    数词用作动词时,表示跟这个数字有一定联系的动词意义。例如:“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这里的“一”活用为动词,译为“统一”。
    2.用作形容词
    例如:“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氓》),“二三”在此活用为形容词,译为“忽二忽三、反复无常”。
    3.用作状语
    例如:“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数词“三”作状语,修饰动词“顾”。“三顾”即“三次访问”。


    积累6 常见的文言固定句式
    1.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
    (1)“如……何”“若……何”“奈……何”,这是三个意义相近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么对付(处置、安顿)……”。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译]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如何(何如)”“若何(何若)”“奈何”,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办”。
    ①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司马迁《鸿门宴》)
    [译]现在出来了,没有(向项王)告辞,这个事怎么办?
    ②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池,怎么办?
    (3)“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可译为“怎么办”“怎么对付(处置、安顿)”。
    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林觉民《与妻书》)
    [译]那么(这种离散)比死要痛苦啊,(这)将怎么办呢?
    (4)“何也”“何哉”,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为什么呢”。
    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译](秦王)自己死在别人手中,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
    ②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译]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5)“何所”是表疑问的固定句式,是“所……者为何”的倒装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译]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
    2.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
    “……何如……”“……孰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和(同、跟)……相比,谁更……”“……比……怎么样”。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你认为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②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世说新语·夙惠》)
    [译]于是问明帝:“你认为长安和太阳比起来,哪一个更远?”
    3.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
    (1)“不亦……乎”,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不也……吗”“难道不……吗”。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译]学习并时常温习,不也(很)愉快吗?
    ②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庄周《逍遥游》)
    [译]但是彭祖现在独以长寿著名,一般人和他相比,这不是很可悲吗?
    (2)“不为……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是……吗”。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译]这不就是说离我们远的东西看起来小,离我们近的东西看起来大吗?
    (3)“何……为”“奚以……为”,可译为“何必……呢”“哪里用得着……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译]现在人家好像是切肉用的刀和板,我们是鱼和肉,何必告辞呢?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周《逍遥游》)
    [译]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飞去呢?
    (4)“岂……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难道……吗”“怎么……呢”。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司马迁《鸿门宴》)
    [译](我)日夜盼望项王到来,怎么敢背叛(他)呢!
    (5)“非……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是……吗”。
    子非三闾大夫欤?(司马迁《屈原列传》)
    [译]你不是三闾大夫吗?
    (6)“宁……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里(怎么)……呢”。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袁枚《祭妹文》)
    [译]怎么会知道这里就是(你的)归葬地呢?
    (7)“独……耶”“独……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难道……吗”。
    ①独不怜公子姊耶?(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难道公子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
    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虽然无能,难道怕廉将军吗?
    (8)“庸……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里……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译]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9)“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有什么……呢”。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译]宋国有什么过错呢?
    (10)“何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关系”。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译]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有什么困难呢?
    (11)“……乎”“安……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怎么……呢”“哪里……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陈涉世家》)
    [译]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12)“得非……欤”“岂非……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难道不是……吗”。
    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柳宗元《封建论》)
    [译](这)难道不是诸侯势力太强大(而指挥不动),(就像)尾巴太大以至摇摆不动(所造成)的过失吗?
    (13)“能无……乎”,可译为“怎么没有……呢”。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译]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却被毁谤,怎么没有怨恨呢?
    (14)“况……乎”,可译为“何况……呢”。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译]现在把钟磬(两种乐器)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们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15)“无乃……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恐怕……吧”。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译](这)恐怕是你的过错吧?
    (16)“安能”“何能”“何得”,可译为“怎么能”。
    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译]怎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有权势、地位显贵的人,使我不能开心呢!
    ②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4.表示感叹的习惯说法
    (1)“一何”,可译为“何等”“多么”。
    ①使君一何愚!(《陌上桑》)
    [译]使君(你是)多么愚蠢啊!
    ②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译]差役吼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悲伤啊!
    (2)“何其……”,可译为“多么”,有时也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
    ①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
    [译]看庆父、叔牙和闵公的时候,怎么那么乱啊?
    ②赐,汝来何其晚也?(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译]赐,你来得为什么这么晚啊?
    (3)“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译]只不过没有(跑)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5.表示强调的习惯说法
    (1)“唯(惟)……为……”,可译为“只有……是……”。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刘向《说苑·杂言》)
    [译]在自然万物之中,只有人是最可贵的。
    (2)“唯(惟)……所……”,可译为“任凭……”“随便……”。
    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庄子·杂篇·说剑》)
    [译]不过我有三种剑,任凭大王选用。请允许我先(作些)说明然后比试。
    6.表示选择语气的习惯说法
    (1)“与其……孰若……”,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与其……哪里比得上……”。
    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柳宗元《童区寄传》)
    [译]与其杀了这个孩子,哪里比得上卖了他?与其卖了他两个人分钱,哪里比得上我一个人独得?
    (2)“不……则……”“不……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是……就是……”。
    ①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苏轼《教战守策》)
    [译]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开始,就是从敌方开始,不是发生在西方,就是发生在北方。
    ②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孙樵《书何易于》)
    [译]现在正是春天,百姓不是忙于春耕,就是在侍弄春蚕,一点点时间都不能耽误。
    (3)“非……而……”,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是……却是……”。
    拾视之,非字而画。(蒲松龄《促织》)
    [译]拾起一看,(发现)并不是字却是(一幅)画。
    7.表示推测、揣度、商榷的习惯说法
    (1)“得无……乎”“无乃……乎”,可译为“该不会……吧”“只怕是……吧”。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译]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2)“其……之谓也”“其……之谓乎”,可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译]谚语中说的“颊骨和牙床骨互相依靠,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说的就是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8.表示指代的习惯说法
    (1)“有所”“无所”,可译为“有……的(人、物、事)”“没有……的(人、物、事)”。
    ①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司马迁《鸿门宴》)
    [译]我(率军)进入函谷关,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
    ②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译]天刚亮(的时候),(到)竹林中躲避哨兵,(遇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有地方逃避而(差点)死掉。
    (2)“有以”“无以”,可译为“有用来……”“没有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司马迁《鸿门宴》)
    [译]项王没有用来回答的(话)。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译]所以不累积一小步,就没有用来到达千里之地(的办法)。
    9.表示认定的习惯说法
    “是故”“是以”是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可译为“因此、所以”。
    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译]因此不分地位显贵或是低下,无论年龄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②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苏轼《石钟山记》)
    [译]我因此写下了这篇记,感叹郦道元(记叙)的(过分)简单,并且嘲笑李渤的浅陋。
    10.其他
    (1)“所以”,可译为“用来……的方法”“……的原因”。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译]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们离开内外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不过是仰慕您高尚的品德。
    (2)“然则”,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这是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偏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
    (3)“且……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一面……一面……”“又……又……”“一边……一边……”。
    且引且战。(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他们)一边撤退一边作战。
    (4)“而已”“焉耳”,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译]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不过这样罢了。
    (5)“以……为”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
    ①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译]于是这样河伯很高兴,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美景都在自己这里。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译]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6)“之类”“之属”“之伦”“之徒”,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这一类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译](这里)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的。
    (7)“有……者”,可译为“有个……的人”。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蒲松龄《促织》)
    [译]城镇里有一个叫成名的人,正在读书,准备应考,很长时间没有考中。
    积累7 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判断,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文言文判断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有判断标志词语的,二是没有判断标志词语的。
    1.有判断标志词语的
    (1)用“……者,……也”表判断,主语后的“者”表示停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的“也”结句,表示对主语的肯定判断或解说。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用“……,……也”表判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用“……者也”表判断,在句末连用“者也”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停顿,只起指代作用。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用“……是……”表示判断。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6)用“……为……”表判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7)用判断副词“乃、即、则、皆、素、诚、非、未、弗、无、莫”等表判断。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史记·魏公子列传》)②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③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论》)④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五人墓碑记》)
    2.没有判断标志词语的
    ①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②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被动的被动句;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有标志的被动句
    (1)用“……于”“受……于……”表被动,“于”起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①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2)用“见……”“见……于……”表被动。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3)用“为……”“为……所……”或“……为所……”表被动。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4)用“被……”表被动。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②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2.没有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一些没有表示被动的标志词语的句子,可以从句子的结构与内容上判定出来其为被动句。
    ①洎牧以谗诛。(被诛杀)(《六国论》)
    ②戍卒叫,函谷举。(被攻破)(《阿房宫赋》)
    ③周公之逮所由使也。(被逮捕)(《五人墓碑记》)
    三、省略句
    1.省略主语。省略主语包括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在对话中主语也常常省略。
    (廉将军)不若(秦王)也。(前省去主语“廉将军”,后省略宾语“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2.省略谓语。在特定情况下因为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谓语。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①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
    ①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张衡传》)
    ②赐之(以)彘肩。(《鸿门宴》)
    四、倒装句
      倒装句是文言文特殊句式中最复杂的一类,包括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一个完整的句子的各成分的位置,一般是这样排列的:(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1.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内容,语句把谓语提前。
    ①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安在)(《信陵君窃符救赵》)
    2.定语后置。即把修饰主语或宾语的定语成分后移。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为了使语言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之+后置定语”或“中心词+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劝学》)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高之庙堂、远之江湖)(《岳阳楼记》)
    ③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有异态之山水)(《始得西山宴游记》)
    ④求人可使报秦者。(可使报秦之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3.状语后置。即把修饰谓语的状语移至谓语之后,这里的状语是由介词+宾语构成的,所以又称为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介词“于(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在翻译时,两个“于蓝”都要放在动词前作状语。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句子中的“生乎吾前”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吾前”作状语。
    (2)用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一般都译为状语。
    具告以事。(以事具告)(《鸿门宴》)
    这种句子往往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上是“以事具告(之)”。另外,用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翻译时,可视情况划定其成分。
    4.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中,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沛公安在?(沛公在安)(《鸿门宴》)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时人莫之许也。(时人莫许之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宾语。这时的“之”“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
    句读之不知。(不知句读)(《师说》)
    (4)除了在疑问句中,介词宾语前置外,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亚父南向坐。(亚父向南坐)(《鸿门宴》)
    积累8 文言文中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一、古代职官
    1.三省六部
    三省
    ①中书省:主管拟旨。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
    ②门下省:主管审议。长官称侍中,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等官职。
    ③尚书省:主管执行。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
    六部
    ①吏部:主管文官的任免、考核等。
    ②户部:主管全国户籍、田地、赋税、钱粮等。
    ③礼部:主管礼仪、祭祀、学校、科举等。
    ④兵部:主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
    ⑤刑部:主管全国刑罚等。
    ⑥工部:主管土木建筑、屯田、水利等。
    2.官职称谓
    (1)爵:即爵位,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在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2)丞相:古代辅佐君主的最高行政长官。秦以后各朝,时废时设。明洪武十三年革去中书省,权归六部,丞相之制遂废。
    (3)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并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4)尚书:始置于战国,是掌管文书的官。后来权势渐大。汉武帝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办事。隋代始分六部,是中央行政机构,以尚书为各部长官。以后历代相承。
    (5)学士:南北朝时掌典礼、撰述等事。唐宋时代为文学侍从之臣,明清时期内阁、翰林院等均设学士之职。
    (6)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7)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8)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9)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地位渐低。
    (10)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11)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长官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
    (12)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如《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13)郎中:始置于战国,职掌侍卫。秦汉沿置,内充侍卫,外从作战。晋至南北朝,为尚书曹司的长官,隋唐以后,六部都设置郎中,分掌部内各司政务。
    (14)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执掌政治事务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也泛指县、府等地方行政长官。
    (15)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西周设置,掌管军政和军赋,职权大小不定。汉武帝时,罢太尉,设大司马。从隋代始,不再设大司马。
    (16)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17)经略使: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18)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19)都督: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
    (20)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次于总督。
    3.常见官职变动词语 见P107考点4【必备知识】。
    二、教育选拔
    1.古代教育
    学校在我国出现很早,传说夏代已经有了正式的学校,“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所以在古代,学校有时称为“庠序”。
    (1)中央官学:主要分为最高学府(太学、国子监)、专科学校(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和贵族学校(弘文馆、崇文馆、宗学、旗学等)。
    (2)地方乡学:从汉代起,地方上普遍设立乡学,到唐代,乡学的各项要求已趋于完备,对学校的教师、学生名额、招生对象、学习内容等,都有明文规定。
    (3)书院:唐宋期间以私人创办、私人讲学为主,元明时官方加强了控制,到了清代基本官化。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和应天书院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
    (4)私学:古代民间私人办的学校,始于春秋时期。有家塾、经馆、精舍、私塾、村塾、冬学、蒙学等。
    (5)六艺:古代学校教育的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6)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例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7)助教: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8)监生:“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所谓荫生,即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资格的官僚子弟,亦称“荫监”。利用捐纳的方法取得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通称“例监”,亦称“捐监”。
    2.人才选拔
    (1)察举: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2)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3)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他们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4)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是读书士子的晋升之始。应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统称童生。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的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生员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生员经科试合格,即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
    (5)乡试、会试、殿试。

    考试名称
    考试日期
    考试级别
    主考官
    中者称谓
    说明
    乡试
    (秋闱)
    秋八月
    京城和各省省城
    皇帝钦派
    举人
    第一名“解元”
    会试
    (春闱)
    乡试后第二年春天
    京城
    皇帝任命
    贡士
    第一名“会元”
    殿试
    紧接会试后举行
    皇宫殿廷
    皇帝或皇帝委派大臣 
    进士
    第一名“状元”
    第二名“榜眼”
    第三名“探花”
    (6)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而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考中进士要披宫袍以示荣耀,后遂称中进士为“披宫锦”。如袁枚《祭妹文》:“予披宫锦还家。”也有称考中进士为“登科”,是及第的别称。如袁枚《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7)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而它们又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三、天文地理
    (1)星宿: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共分为二十八宿。
    (2)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
    (3)六合:指上下和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泛指天地或宇宙。
    (4)八方:四方和四维的合称。四方,即东、南、西、北;四维,即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5)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九州”。九州一般是指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6)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7)关内、关外:古代以西安为都城的王朝一般以函谷关来区别关内关外,以西为关内;明清时则称东北三省为关外,即以山海关为界线。
    (8)山东:在山的东面。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为山东,以西地区为山西。
    (9)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地区来看,该地区处于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10)江东:自汉至隋唐称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
    (11)百越:居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各个越族的合称。
    (12)三辅:西汉分治京畿地区三种职官的合称;也指其所辖地区。泛指京城附近地区。
    (13)三秦:项羽灭秦以后,以秦关中之地分封秦三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为王,因称三王或其所辖地域为“三秦”。泛指陕西关中一带。
    (14)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15)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的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如司马迁《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此处的“河”即黄河。又如《诗经·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此处的“江汉”即长江和汉水的合称。
    (16)山水阴阳: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
    (17)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包括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南岳衡山(湖南)。
    (18)古城的别称:①南京又称应天、建康、金陵、江宁、白下、秣陵等。②扬州又称广陵、维扬。③杭州又称临安、武林、钱塘等。④苏州又称姑苏、平江、吴门、吴中等。
    (19)郡:古代行政区域名。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以后,郡大于县。
    (20)道:古代行政区划名。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的郡下设道。后来唐代曾分全国为十五道,清代在省与州府之间设道。
    (21)路:宋、金、元时行政区划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四、礼仪风俗
    (1)太牢、少牢:古代祭祀社稷时,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2)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全为“牺”,体全为“牲”。
    (3)三牲:用于养生或者祭祀的三种动物,分大三牲和小三牲,其中,大三牲为“牛、猪、羊”,小三牲为“鱼、鸡、鸭”。
    (4)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一指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5)长揖:古时见面礼的一种。双手拱手高举过头,自上而下至胸并鞠躬的相见礼。
    (6)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双手放在额头上,长时间下跪叩头。
    (7)万福:古代妇女对人行礼时,双手轻轻抱拳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弯腿屈身以示敬意,口称“万福”,后世遂称妇女所行之礼为“万福”。
    (8)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9)顿首:一指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一指书信表奏的结尾语,表示恭敬。
    (10)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
    (11)座次:古时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召见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的,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面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12)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后世将男子二十岁称作“弱冠”。
    (13)虚左:古代座次一般以右为尊,但在车上则以左为尊,空着车上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为“虚左”,是表示尊重的一种礼节。
    (14)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的开头或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15)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16)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
    五、年龄称谓
    1.年龄常识
    (1)襁褓:未满周岁。《汉书·霍光传》:“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
    (2)孩提:两三岁。《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3)垂髫:指幼年。古时小孩子不束发,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儿童或童年。
    (4)始龀:刚换牙,指七八岁。《说文》:“龀,毁齿也。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5)黄口:十岁以下。本指雏鸟的嘴,后借指儿童。十岁以下的儿童皆泛称“黄口”。
    (6)幼学:十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7)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诗经·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8)束发:一般指男子十五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习技艺。归有光《项脊轩志》:“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9)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杜牧《赠别》:“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10)及笄:指女子十五岁。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11)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12)而立:指三十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指人年至三十,学有成就。
    (13)不惑:指四十岁。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14)知天命:指五十岁。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15)耳顺:指六十岁。语出《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指人到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
    (16)花甲:指六十岁。以天干、地支组合,六十年为一甲子。因干支错综参互,故称为“花甲”。
    (17)古稀:指七十岁。语出杜甫的《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8)耋:七八十岁。《说文》:“年八十曰耋。”《易·离卦》:“则大耋之嗟。”马融注:“七十曰耋。”
    (19)耄:八九十岁。《诗·大雅·板》:“匪我言耄。”
    (20)期颐:一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指百岁高龄的人需要颐养。
    2.称谓常识
    (1)与皇帝相关的称谓
    ①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名号,如某祖、某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②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始创年号“建元”。以后形成制度。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雍正皇帝。
    ③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2)以字代名:“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古人幼时命名,男子成年或女子出嫁前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3)以号代名: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有时为了表示对某人的尊重,也可称其号。如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多由自己取定。
    (4)谦称:古代王侯多用“寡人”“孤”等自称,表示谦逊的态度。古代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用“臣”来谦称,表示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一般人的谦逊称谓有“愚”“鄙”“仆”“敝”等。
    (5)特殊称谓
    ①普通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如“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中“布衣之交”指的就是普通老百姓之间的交往。
    ②一般职业的称谓。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庖”是“厨师”的意思,表明其职业。
    ③亲属里特定关系的称谓。加“从”表示叔伯关系,加“太”表示长一辈,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

    相关学案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导学案: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导学案: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含解析),共194页。

    统考版2023届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三文言文阅读学案一感知高考试题明确考试方向: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3届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三文言文阅读学案一感知高考试题明确考试方向,共10页。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教学案)-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这是一份专题11 文言文阅读(教学案)-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文件包含专题11文言文阅读教学案-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doc、专题11文言文阅读教学案-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原卷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5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文言文阅读学案新人教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