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
展开4.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全等“边边边”的条件,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经历画图、观察、比较、交流等过程,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三角形“边边边”的全等条件
教学难点:用三角形“边边边”的条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活动内容1:动手操作(前一个双休日布置。课堂上要用到的三角形、四边形等模型,在课堂上现场制作有一定的困难,且时间也较长,所以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学生可以个人,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准备。)
以4人活动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每小组制作完成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四个模型
材料:若干小木条(或硬纸板),钉子(大头钉)
活动目的: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操作中对于三角形形状的固定有初步的认识,再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思考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逐步树立推理意识。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学习品质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活动内容2:出示幻灯片,两个全等的三角形,让学生找出其中相等的边和角,复习全等三角形所具有的性质。然后提出问题:要画一个三角形与小明画的三角形全等需要什么条件?一定要知道所有的边长和所有的角度吗?条件能否尽可能的少?是需要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还是更多的条件?由此引入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
活动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起所学的和三角形全等相关的一些性质和概念。并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通过画图、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方式,在条件由少到多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最后的结论。
二、探究问题,发现新知
活动内容:
一、做一做:要求学生画出图形后进行叠合比较
1. 只给一个条件(一条边4cm或一个角30°)画三角形时,大家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 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分别按照下面的条件做一做。(1)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一条边为3cm;(2) 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30°和 50°;(3) 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4cm,6cm.
要求学生独立画出图形,然后与小组内同学进行叠合比较
二、议一议. 如果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
三条边、三个角、两边一角、两角一边
三、做一做.
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30°,60°和9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出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4cm,5cm和7cm,你能用这样的三根小木棒拼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拼出的三角形与同伴拼出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活动目的: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思考可以使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问题的提出从条件的由少到多,由简到繁,一步步深入、引导,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只给出一个条件时结论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只需学生想象此时的情况即可,无需实际画出三角形。当给出两个条件时,学生也不难得出结论,教学中让学生实际去画一画,感受反例的作用。这时学生发现两个条件都不能使结论成立,那么三个条件呢?引出议一议。由于三个条件的组合较多,所以,先让学生组合一下条件。组合时提醒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规律进行,不重不漏。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的思想。讨论出结果后,本节课只研究三个角和三条边的情况,也就是第二个做一做。对于已知三个内角的情况,学生能比较容易的举出反例。而对于已知三边的研究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七年级学生在作图方面没有太深的基础,所以这里的作图,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如:直尺,量角器、小木棒等等。每人完成后,先小组比较,然后全班比较,根据它们都重合的特点,使学生承认“边边边”的条件。(这里有的学生可能在作图上有困难,如果出现困难,可以用小木条、细纸条等摆一摆。)
三、例题讲解
活动内容:
例1.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
例2. 已知:如图AB=CD,AD=BC,E,F是BD上两点,且AE=CF, DE=BF, 那么图中共有几对全等的三角形?说明理由.
活动目的:巩固练习,对课上的探索结论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例1的设计是使学生练习使用举反例这一解题方法,对于这类可以猜想出结论是否定答案的题,可以提示学生尽量去选择身边常见的较为简单的例子作为反例,例如这道题,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大小不同的两个三角板。学生善于发现、找到这些简单的例子,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应用举反例的方法。 通过例2主要是让学生练习去应用本节课学习的利用三边判定全等的方法。并在例2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法先得出结论,然后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作出口答,然后老师作板书示范,给出完整的答案,指导学生答题要规范,要示学生选择其中一组进行证明。
四、三角形的稳定性
老师引导学生看书理解,并用具体实例诠释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谈收获,可以是知识方面的,也可以是探索方法的,应鼓励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教师带领,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相关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掌握数学规律。
六、达标检测:
已知:如图AB=CD,AD=BC.则∠A与∠C相等吗?为什么?
本题较为复杂,对于一般学生很难马上想到,这时教师可以适当给出引导,帮学生屡清思路,并板演解题过程。
七 布置作业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属于知识性的,可以巩固练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相关方法;选作题有一定难度,且结合实际情况,有些学生不方便上网的,可以不做这一部分的习题。
1.必做题
(1)习题3.6;
(2)一个四边形的门框,为使其牢固,请用木条加固,你能找出几种方法?最少用几根木条?
2.选做题
(1)网上查找一些有关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2)你能否利用本节课的探索方法,找出其它可以使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
初中数学第四章 三角形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四章 三角形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及反思,共6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三角形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三角形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探究与思考,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小结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