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4330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4330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4330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43302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43302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43302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43302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43302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授课ppt课件
展开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
前秦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前秦(步兵60万 骑兵27万)东晋( 8万)
中国历史上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②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差别。
③鲜卑拓跋部仍旧保持着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
①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说汉语)
②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易汉服)
③改鲜卑姓为汉姓。(改汉姓)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通婚姻)
相关史事 北魏孝文帝即位时才五岁,由祖母冯太后临朝听政。冯太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推动了鲜卑族汉化,促进了民族交融。孝文帝受她的影响很大。冯太后去世后,他继续推行改革。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呢?
①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
②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鲜卑贵族中的元老穆泰、陆叡等秘密联络镇北大将军乐陵王元思誉、代郡太守元珍、阳平侯贺头等, 共同策划推拥朔州刺史阳平王元颐为帝, 阴谋据代郡(平城) 起兵, 企图另立朝廷与孝文帝对抗。——李克建, 陈玉屏《再论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说汉语)
②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易汉服)
图中的帝王和大臣们均穿着长袍宽袖,为汉族服装,反映孝文帝改革后民族融合的情形。
汉族服饰俑和鲜卑服饰俑
③改鲜卑姓为汉姓。(改汉姓)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通婚姻)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
1、用汉制: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2、学汉礼: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北魏孝文帝改革:
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缓和社会矛盾,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北魏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封建皇帝,是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他进行的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推动了社会进步,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北魏孝文帝(467年—499年)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将畜牧业生产转变为农业生产。
北方少数民族《狩猎图》
北方少数民族《耕耙图》
北方少数民族《扬场图》
北方少数民族《采桑图》
(2)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魏晋时期的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风气,各兄弟民族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推进了乐舞发展。
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
《鲜卑人乐舞图》---鲜卑人以汉族礼仪形式的歌舞表演
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背景:前秦统一黄河流域,与东晋形成对峙局面
背景: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鲜卑习俗治理国家困难重重
意义: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 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影响: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生产生活:各民族相互学习
政治制度: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思想文化: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
民族心理: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知识点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的措施:(1)迁都洛阳:494年,孝文帝迁都 ,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 (2)推行汉化措施:①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 ,禁用鲜卑语;②以 代替鲜卑服;③改鲜卑姓为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 贵族联姻等
2.作用:促进了 ,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知识点三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表现:(1)各民族不仅在 上密切交往,在 上的交往也日益频繁。(2)尤其是要民族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 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2. 影响: 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为 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 和 ,并为 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优秀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前秦──东晋,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政权的建立,拓跋珪,孝文帝迁都洛阳,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①迁都洛阳,②汉化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魏的建立和统一,迁都洛阳,孝文帝改革,人物简介,改革措施,北魏文官俑,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内容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习题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1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民族交融,君主专制,孝文帝,精神文化,见习题,答案B,答案A,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