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第七节 力学单位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1. 大体了解国际单位制,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
2. 知道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概念。
3. 知道物理学的关系式在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之间的关系。
4. 初步掌握量纲分析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量纲分析法、由物理关系式确定物物理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量纲分析法、由物理关系式确定物物理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教师口述:在谈及煤炭的产量时,经常用吨来计量;在谈及黄金的价格时,经常用克来计量黄金的质量。这些单位的使用有什么规律吗?
讲授新课
一、单位制的意义
教师活动:讲解制定计量标准的必要性。
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化生活和生产中逐渐形成了数和量的概念,各个国家和民族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又会逐渐形成不同的计量单位。计量制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计量单位的差异,会给社会化生活的物品交流和经济往来带来障碍,从而促使人们协商建立计量单位的变通关系,形成统一的计量标准。
公元前221年,秦国国君嬴政统一中国,结束了群雄割据的局面,称始皇帝。秦始皇的一项伟大之举就是统一了民族文化,即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从此,“普天之下”对长度、体积和质量的计量,有了统一的单位。这一举措,扫除了地域间经济来往和文化交流的障碍,为后世中国政治制度、社会生活、经济贸易的发展,为2000多年来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统一整体奠定了文化基础。
教师活动:讲解建立单位制的必要性。
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离不开对物理量精确的测量。麦克斯韦说,每个物理量都可以表述为一个数值与一个单位的乘积,即
物理量=数值×单位
所以,精确的数字加上对应的单位,才是有价值的测量结果。
物理学通过公式描述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表达自然规律。一方面,物理量选取的单位不同,会直接影响物理规律的数学形式,上一节关于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比例系数k的讨论便可见一斑。另一方面,随着对物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物理学研究需要不断引入新的物理量,才能对自然现象进行科学的描述。那么,对于每一个物理量,是否都要为它定义一个独立的单位呢?物理学家的回答是:建立科学的单位制。
二、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教师活动:讲解由速度的定义求速度、由加速度的定义求速度时的计算过程。
根据速度的定义求速度
如果位移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用的是秒。则所得速度的单位为米每秒。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求加速度
如果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时间的单位是秒,则所得加速度的单位为米每秒的二次方。
在物理学中,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作基本量,它们相应的单位叫作基本单位。
在上面的例子中,长度、时间就是基本量,它们相应的单位(米、秒)就是基本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叫作导出量,推导出来的相应单位叫作导出单位,例如速度、加速度的单位。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单位制。
教师活动:讲解国际单位制。
如果采用不同的物理量作为基本量,或者虽然采用相同的基本量,但采用的基本单位不同,导出单位自然随之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单位制。不同的地区使用不同的单位制,不方便交流。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制订了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作国际单位制,简称SI。
在力学范围内,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量,对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学科,除了上述三个基本量和相应的基本单位外,还要加上另外四个基本量和它们的基本单位,才能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教师活动:介绍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量和基本单位。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手机查询国际单位制的发展史。
1948年第9届国际计量大会根据决议,责成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研究并制定一整套计量单位规则”,力图建立一种科学实用的计量单位制。
1954年第10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决定采用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和发光强度6个量作为实用计量单位制的基本量。
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按决议,把这种实用计量单位制定名为国际单位制,以SI作为国际单位制通用的缩写符号;制定用于构成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称为SI词头)、SI导出单位和SI辅助单位的规则以及其他规定,形成一整套计量单位规则。
1971年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决定在前面6个量的基础上,增加“物质的量”作为国际单位制的第7个基本量,并通过了以它们的相应单位作为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教师活动:简单介绍其他的单位制。如厘米克秒制、米千克力秒制、原子单位制等。
三、量纲分析法
教师活动:讲解物理量的量纲。
量纲:撇开单位的大小,表征物理量的性质和类别。
力学中基本物理量的量纲:
长度l的量纲记为L=[l]
质量m的量纲记为M=[m]
时间t的量纲记为T=[t]
可以根据量纲大体地判断所得结果是否正确。如在某次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得加速度的单位为m/s。那么,这个结果一定是错误的。
典题剖析
例1 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00 g,在1.4 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开始运动。那么,5 s末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5 s内它的位移是多少?
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此物体的加速度为
由题意得初速度v0=0。于是由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得5 s末的速度为
由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得5 s内的位移为
教师活动:讲解若解题过程中所有的物理量均用国际基本单位,则最终所得结果的物理量的单位也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故在解题过程中,可以不将每个物理量的单位都写出来,而只写一项的整体的单位。
这样上面的计算过程可以写成
课堂小结
物理量名称
物理量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l
米
m
质量
m
千克
kg
时间
t
秒
s
电流
I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T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n
摩(尔)
ml
发光强度
I
坎德拉
cd
2021学年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三节 速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三节 速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度-时间图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第五节 力的分解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第五节 力的分解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力的分解方法,力的分解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教版 (2019)第五节 加速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第五节 加速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v-t图像中的加速度表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