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岭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展开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岭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1. 某同学的下列生活行为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 骑自行车上学
B. 将废弃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
C. 用洗菜的水冲厕所
D. 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
2. 以下我国古代的制作或技术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烧制陶罐
B. 雕刻石像
C. 水车灌溉
D. 预报地震
3.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 氢气 B. 金刚石 C. 食盐 D. 二氧化碳
4. 人体缺少钙元素易患的疾病是( )
A. 骨质疏松 B. 贫血 C. 甲状腺疾病 D. 侏儒症
5. 名称中含“水”字的物质有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 蒸馏水 B. 油水 C. 泥水 D. 矿泉水
6.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测定溶液酸碱度
C. 取用稀盐酸
D. 点燃酒精灯
7.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石墨质软,可用作电池的电极材料
B. 不锈钢耐腐蚀,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C. 金属铜具有金属光泽,可用作导电材料
D.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8.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B. 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后取出表面变红
C. 打开浓盐酸的瓶塞,产生白烟
D.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9.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Na2CO3 B. Au C. NO2 D. KOH
10.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2个镁离子:2Mg+2 B. 银元素:AG
C. 五氧化二磷:P2O5 D. 8个硫原子:S8
11. 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pH=1.2 B. pH=5.7
C. pH=6.5 D. pH=12.5
12.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卓越贡献。如图是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
B. 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
C. 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D. 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iCl2
13. 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发现火险或遇火灾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液化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阀门
B. 炒菜油锅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C. 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 被困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14. 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
B. 1个乙硫醇含有9个原子
C. 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212×2+1×6+32×100%
D. 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15.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比较金属活动性
C. 验证微粒运动
D. 验证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6. 下列相关比较中,关系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20℃<60℃
B. 硬度:黄铜>铜
C. 沸点:氯化钠稀溶液<蒸馏水
D. 氮元素的含量:NH4NO3>CO(NH2)2
17. 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 ②中称量NaCl的过程中,若天平指针左偏,应向右盘继续加砝码至天平平衡
C. 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8.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物质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硬水和软水
鉴别
分别滴加肥皂水
B.
KN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Cl
分离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除去CO2中的CO
除去CO
点燃
D.
检验CaO中是否混有CaCO3
检验
取样加足量稀盐酸
A. A B. B C. C D. D
19. KNO3与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的大
B. T1时,KNO3的溶解度比NaCl的大
C. T2时,KNO3与NaCl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等
D. 将T1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变为饱和(不考虑溶剂蒸发)
20. 某同学取8g ZnO、Al2O3、Cu的混合固体,加入20%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73g稀盐酸,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结束后,溶液最终呈蓝色
B. 实验过程中一定有置换反应发生
C. 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水的总质量为62g
D. 原混合固体中金属元素的百分含量为60%
21. 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做好自身防护是防止感染的重要措施。
(1)以下是人们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的一些认识,你认为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______ 。
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
B.多饮水,保证身体充足的水分
C.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2)勤洗手是好的生活习惯。某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用该肥皂洗手时,硬脂酸钠能把手上的油渍以很小的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而洗去,这一事实的原理是 ______ (填“溶解”或“乳化”)。
(3)制作口罩用的无纺布面料主要是聚丙烯[(C3H6)n],聚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 。
(4)消毒剂乙醇(C2H5OH)俗称酒精。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能有效地杀菌消毒。医用75%酒精溶液中溶剂是 ______ (填化学式);常温常压下,乙醇易挥发,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燃易爆,在室内不适宜喷洒高浓度乙醇溶液。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5)“84”消毒液也是常用消毒剂,其消毒原理是NaClO+CO2+H2O=X+HClO,生成的HClO具有杀菌作用。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______ ,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
22. 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人类时刻离不开氧气,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如表为某同学测量的呼吸前后气体组成的实验数据(通常状况)。
物质
吸入空气(体积分数/%)
呼出气体(体积分数/%)
氮气
78
75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蒸气
a
b
(1)呼吸时消耗O2产生CO2,该过程 ______ 能量(填“吸收”或“释放”)。呼吸前后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变化较大,实验中其体积分数b ______ a(填“>”“=”或“<”)。
(2)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难溶于水,在呼吸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实验中呼出气体的总体积 ______ 吸入空气的总体积(填“>”“=”或“<”)。
23. 氮气是生产氮肥的重要原料。
利用氮气可以合成氨气。1909年,弗里茨⋅哈伯成功地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出氨。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如图1所示。
为了找到合成氨反应合适的催化剂,人们做了6500多次实验,发现铁触媒效果较好。在铁触媒作用下,用体积比为1:3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当容器中氨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平衡时),测得氨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
(1)工业上可用 ______ 方法获得合成氨的原料N2。
(2)甲烷CH4和H2O高温下反应得到CO和原料气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气体是 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平衡时氨的含量最高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200大气压、300℃
b.200大气压、500℃
c.400大气压、300℃
d.400大气压、500℃
24.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CO2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的热点。
(1)控制CO2的排放,是为了减缓 ______ 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是因为压强增大时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对CO2气体加压、降温,可获得干冰。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该过程主要改变的是 ______ 。
(3)以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太阳能工艺如图所示。则转化过程中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5. 空气质量意味着生活质量。
(1)下列情况会导致空气污染的是 ______ 。
a.燃油汽车的尾气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b.大量燃烧煤炭
c.人与动物的呼吸
d.燃放鞭炮
(2)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的投入使用,大大缓解了空气污染,请在图Ⅱ方框中,把转化器中某种转化反应的微观粒子补充完整。
26. 某兴趣小组制取气体,并尝试回收部分药品。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如图1。
(1)如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为 ______ (填字母),发生装置选用C与B相比,优点是 ______ 。
(3)加热KClO3固体制氧气(1.5gMnO2作催化剂),并对KClO3完全分解后的残留固体进行分离。
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发生装置应选用 ______ (填字母)。
②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将残留固体冷却至室温(20℃),称得其质量为4.8g。欲将KCl全部溶解。至少应加入该温度下蒸馏水的体积约 ______ (填字母)。
a.5mL
b.10mL
c.20mL
d.30mL
③对溶解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滤渣经处理得MnO2,从滤液中获得KCl晶体的最佳方法是 ______ 。
27. 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几个基本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是利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保证实验成功的条件有 ______ (填序号)。
A.装置气密性良好
B.红磷燃烧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C.红磷足量
(2)图②是电解水实验。此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______ 。
A.部分氧气溶于水
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3)根据图③实验的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 。
(4)图④是利用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若反应前天平平衡,反应后天平的指针会向 ______ 偏转(选填“左”或“右”)。因此,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有气体生成的反应最好在 ______ 容器中进行。
28. 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铁的冶炼
工业炼铁的原理是高温下用CO作还原剂,将铁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高炉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除了可以提供热量外,还能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炼铁原理:
用如图1装置完成CO还原Fe2O3的实验。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点燃酒精喷灯,继续通入CO,一段时间后,当粉末全部变为黑色时,停止通入CO,熄灭酒精喷灯。
(1)实验开始先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再点燃酒精喷灯的目的是 ______ ;
(2)气球的作用是 ______ 。
铁的锈蚀与防护
创新意识与科学探究是我们应该逐步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化学兴趣小组对“铁的生锈”进行了如下创新探究。
一、探究铁的生锈条件(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准备】向气密性良好的如图2装置中装入药品。
【实验现象】
①大约8分钟后观察,发现U形管左侧支管内的液面高于右侧支管内的液面。
②再过8分钟后观察,发现D处蒸馏水中的钢丝棉、B处干燥的钢丝棉表面没有明显变化;C处潮湿的钢丝棉表面出现少量红褐色锈斑,A处盐水浸温的钢丝棉表面出现明显红褐色锈斑,左右支管内的液面高度差明显增大;此时,分别手摸A处装有盐水浸湿的钢丝棉和C处装有潮湿的钢丝棉的支管外壁,前者较热、后者微热。
③24小时后观察,发现U形管左、右侧支管内的液面己基本相平,潮湿的钢丝棉、盐水浸湿的钢丝棉表面均有较多红褐色锈斑,另外2份钢丝棉仍然无明显变化。
【实验思考】
(1)实验中,蒸馏水煮沸并骤冷的目的是 ______ 。
(2)实验中,4份整理成球状(直径略大于20mm)的钢丝棉的 ______ 、总长度等均需相同。
(3)实验中,能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
a.A处钢丝棉表面出现明显红褐色锈斑,B处钢丝棉无明显红褐色锈斑
b.A处钢丝棉表面出现明显红褐色锈斑,D处钢丝棉无明显红褐色锈斑
c.C处钢丝棉表面出现明显红褐色锈斑,D处钢丝棉无明显红褐色锈斑
d.C处钢丝棉表面出现明显红褐色锈斑,B处钢丝棉无明显红褐色锈斑
(4)依据“U 形管左侧支管内的液面高于右侧支管内的液面”的现象,可以推知: ______ 。
二、探究铁粉型“暖宝宝”反应原理与铁的生锈本质是否一致(夹持仪器已略去)。
【资料信息】
①“暖宝宝”的主要成分:铁粉、水、活性炭、蛭石、吸水性树酯、食盐。
②蛭石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级保温材料。
③吸水性树脂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能吸收自身重量几百到几千倍的水分,吸水、保水能力均很强,并可反复释水、吸水。
【实验准备】按如图3连接装置,设计采集频率、采集时间,将拆除包装的暖宝宝倒入三颈烧瓶中,密封装置,点击电脑屏幕上的“开始采集”按钮,观察电脑屏幕上的曲线变化。
【实验结果】见图4。
【实验思考】
(1)分析图象可知: ______ 曲线与探究一不相符,原因可能与“暖宝宝”原材料中的 ______ 有关。
(2)铁钉生锈需较长时间,而“暖宝宝”能快速反应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
A.铁粉与其他物质的接触面积大加快了铁粉的锈蚀速率
B.蛭石的保温作用加快了铁粉的生锈速率
C.“暖宝宝”中氧气含量更高
由此可见,“暖宝宝”的反应原理与铁的生锈本质是一致的。
测定废铁屑中单质铁的质量,并制取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
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测定废铁屑中单质铁的质量,并制取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废铁屑的主要成份是铁,同时还有少量氧化铁和碳。实验过程如图5所示。
(1)在反应器中,除了Fe与H2SO4发生反应,还发生的反应有 ______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和Fe2(SO4)3+Fe=3FeSO4。
(2)滤液M中肯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是 ______ 。
(3)在实验室中完成操作A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______ 。
(4)滤液M经过操作B可得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
已知硫酸亚铁的溶解度和析出晶体的组成如下表:
温度/℃
0
10
30
40
50
60
64
70
80
90
溶解度/g
15.6
20.5
33.0
40.4
48.8
55.0
55.3
50.6
43.7
析出晶体
FeSO4⋅7H2O
FeSO4⋅4H2O
FeSO4⋅H2O
根据上表,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冷却结晶温度最高不超过 ______ ℃。
(5)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该废铁屑中单质铁的质量为 ______ g。(精确到0.01g)(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骑自行车上学,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环保理念;
B、将废弃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节约资源,故选项符合环保理念;
C、用洗菜的水冲厕所节约水,故选项符合环保理念;
D、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浪费电能,不符合低碳理念,故选项不符合环保理念。
故选:D。
低碳理念指的是生产、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产、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低碳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2.【答案】A
【解析】解:A、烧制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雕刻石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水车灌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预报地震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3.【答案】B
【解析】解:A、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A、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正确。
B、贫血是缺乏铁元素造成的,故选项错误。
C、甲状腺疾病是缺乏碘元素造成的,故选项错误。
D、侏儒症是缺乏锌元素造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熟记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不是溶液,故选项错误。
B、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油水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泥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泥水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矿泉水中溶有微量的矿物质,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含“水”字的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为防止腐蚀胶头滴管,使用滴管的过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A、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池的电极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不锈钢耐腐蚀,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故选项说法正确。
C、金属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导电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取出表面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空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9.【答案】C
【解析】解:A、Na2CO3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因为有三种元素;故选项错误;
B、Au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NO2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D、KOH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因为有三种元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NO2属于氧化物。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0.【答案】C
【解析】解: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镁离子可表示为:2Mg2+,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B、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银的元素符号是Ag,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C、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正确。
D、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8个硫原子可表示为:8S,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故选:C。
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C、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
D、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解: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溶液的酸性增强,所以洁厕灵、清扬洗发水、牛奶的pH都小于7时,呈酸性,但是洁厕灵的pH=1.2,pH最小,所以酸性最强。
故选:A。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答案】B
【解析】解:A、由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锂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即核电荷数为3,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锂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LiCl,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B、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D、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A、液化气具有可燃性,液化气泄露起火时,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降低其浓度,千万不能见明火,故说法正确。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可以隔绝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说法正确。
C、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反而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故室内起火时,不能急于打开门窗,故说法错误。
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可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烟尘;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会聚集在上方,故逃生时应底下身子,故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液化气泄露起火时的处理方法分析,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不能见明火.
B、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
C、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判断.
D、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和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判断。
“安全重于泰山”,防火、防爆问题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故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防火防爆的措施、逃生的方法等是解题的前提。
14.【答案】B
【解析】解:A.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32=62,故选项说法正确。
B.乙硫醇是由分子构成的,由化学式可知,每个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共含9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212×2+1×6+32×100%,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硫醇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乙硫醇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答案】B
【解析】解:A、过程中,如果导管口出现气泡,说明装置不漏气,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铜和银都不能和稀硫酸反应,不能验证两种金属的活泼性,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实验过程中,纱布条变红色,是因为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纱布条上时,和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实验过程中,烧杯中的导管口出现气泡,是因为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导致锥形瓶中的气体膨胀,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A、过程中,如果导管口出现气泡,说明装置不漏气;
B、铜和银都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C、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答案】B
【解析】解: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20℃>60℃,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硬度:黄铜>铜,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沸点升高,沸点:氯化钠稀溶液>蒸馏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它们的1个分子中均含有2个氮原子,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硝酸铵,则氮元素的含量:NH4NO3
A、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沸点升高,进行分析判断。
D、比较化合物中其它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其它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越小的,在该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就越大.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合金的性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BD
【解析】解:A.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分析图示可知,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故A正确;
B.配制100g16%NaCl溶液,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16%=16g,是定值,②中称量NaCl的过程中,若天平指针左偏,说明氯化钠多了,需减少氯化钠使天平平衡,故B错误;
C.配制100g16%NaCl溶液所需水的体积为(100g−16g)÷1g/mL=84mL,则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故C正确;
D.量筒的读数“仰小俯大”,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量取水的体积偏大,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D错误;
故选:BD。
A.依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实验步骤分析;
B.依据题中信息和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
C.依据配制100g16%NaCl溶液所需水的体积分析;
D.依据量筒的读数“仰小俯大”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主要是利用图示及实验操作步骤来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18.【答案】BC
【解析】解:A、滴加肥皂水,产生浮渣的是硬水,产生泡沫的是软水,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硝酸钾和氯化钠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的仍然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加入足量稀盐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钙,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C。
A、滴加肥皂水,产生浮渣的是硬水,产生泡沫的是软水;
B、硝酸钾和氯化钠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
C、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
D、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9.【答案】C
【解析】解:A、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的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T1时,KNO3的溶解度比NaCl的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T2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KNO3与NaCl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D、将T1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硝酸钾溶解度增大,仍然是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20.【答案】CD
【解析】解:A、稀盐酸不能和铜反应,和氧化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水,和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最终得到无色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稀盐酸和氧化锌、氧化铝发生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反应生成水的质量:73g×20%×136.5÷218=3.6g,盐酸中水的质量:73g−73g×20%=58.4g,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水的总质量为:3.6g+58.4g=62g,该选项说法正确;
D、原混合固体中氧元素质量:3.6g×1618=3.2g,原混合固体中金属元素的百分含量为:8g−3.2g8g×100%=60%,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D。
稀盐酸和氧化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水,和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根据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1.【答案】A 乳化 6: +1
【解析】解:(1)A.家庭消毒时,并不是消毒液越浓越好,而是浓度要适当,故A错误;
B.多饮水,保证身体充足的水分可以有利于身体健康,故B正确;
C.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以避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故C正确。
故填:A;
(2)某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用该肥皂洗手时,硬脂酸钠能把手上的油渍以很小的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而洗去,这一事实的原理是乳化;故填:乳化;
(3)聚丙烯[(C3H6)n]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n)(1×6n)=6:1;故填:6:1;
(4)医用酒精是酒精的水溶液,其中的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在点燃的条件下,乙醇和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H2O;;
(5)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由方程式NaClO+CO2+H2O=X+HClO可知,反应前有: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4个氧原子、1个碳原子和2个氢原子;反应后有:1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和1个氧原子,所以每个X分子中含有1个钠原子、1个碳原子、1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即X的化学式为NaHCO3;在HCl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有(+1)+x+(−2)=0,解得x=+1;故填:NaHCO3;+1。
(1)根据预防疾病传染的做法来分析;
(2)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4)根据溶液的组成以及乙醇燃烧的化学反应原理来分析;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的知识点较多,掌握预防传染病的知识、除油污的原理、溶液的组成、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等,难度不大。
22.【答案】(1)释放;>;
(2)>
【解析】解:(1)呼吸作用属于缓慢氧化,该过程释放能量;呼吸前后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变化较大,实验中其体积分数b=1−75%−16%−4%=5%;a=1−78%−21%−0.03%=0.97%,所以b>a;故填:释放;>;
(2)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呼吸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呼出气体中氮气的含量小于吸入气体中氮气的含量,所以实验中呼出气体的总体积大于吸入空气的总体积。故填:>。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呼吸前后气体组成的实验数据表,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分离液态空气 混合物 c
【解析】解:(1)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方法获得合成氨的原料N2。
故填:分离液态空气。
(2)甲烷CH4和H2O高温下反应得到CO和原料气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3)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气体中含有氨气、氮气和氢气等物质,是混合物。
故填:混合物。
(4)由图中信息可知,压强越大、温度越低,氨含量越高,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平衡时氨的含量最高的是400大气压、300℃。
故填:c。
(1)氮气和氧气沸点不同。
(2)甲烷CH4和H2O高温下反应得到CO和原料气H2。
(3)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4)由图中信息可知,压强越大、温度越低,氨含量越高。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4.【答案】温室 增大 分子间的空隙
【解析】解:(1)控制CO2的排放,是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是因为压强增大时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故填:温室;增大;
(2)对CO2气体加压、降温,可获得干冰。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该过程主要改变的是分子间的空隙;故填:分子间的空隙;
(3)由图示可知,二氧化碳在太阳能和四氧化三铁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炭黑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1)根据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对环境的影响、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来分析;
(2)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3)根据图示中的化学反应原理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以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太阳能工艺图、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5.【答案】abd
【解析】解:(1)a.燃油汽车的尾气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
b.大量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
c.人与动物的呼吸排放出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d.燃放鞭炮会产生氮氧化物、烟尘等空气污染物。
故填:abd;
(2)由化学方程式的微观意义可知,方框处还应添加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1个氮分子,即;故填:。
(1)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来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26.【答案】分液漏斗 CaCO3+2HCl=CaCl2+H2O+CO2↑D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2KClO3−MnO2△2KCl+3O2↑Ab蒸发
【解析】解:(1)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D;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3)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②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因为该温度下,A将残留固体冷却至室温(20℃),称得其质量为4.8g,KCl的质量=4.8g−1.5g=3.3g,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g,欲将KCl全部溶解,至少应加入该温度下蒸馏水的体积约10mL;③对溶解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滤渣经处理得MnO2,从滤液中获得KCl晶体的最佳方法是蒸发;故答案为:①2KClO3−MnO2△2KCl+3O2↑;A;②b;③蒸发。
(1)仪器的名称与用途;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有关的计算要准确。
本考点考查了气体的制法、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7.【答案】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右 密闭
【解析】解:(1)A.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测定结果偏小;
B.红磷燃烧后,不能立即打开弹簧夹,应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弹簧夹,否则测定结果偏小;
C.红磷足量才能保证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耗尽,使得测定结果更精确。
故答案为:AC;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A.氧气比氢气更容易溶于水,可能是部分氧气溶于水导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可能是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导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可能是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导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对生成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没有影响,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实验中两只试管中的白磷均与氧气接触,但是观察到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而冷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对比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答案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会逸出,所以若反应前天平平衡,反应后天平的指针会向右偏转;因此,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有气体生成的反应最好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故答案为:右;密闭。
(1)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电解水的原理、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来分析;
(3)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知识覆盖面比较广,解答本题要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28.【答案】 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收集尾气,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使蒸馏水中不再溶有氧气 粗细 蒸馏水中的钢丝表面没有锈斑,潮湿的钢丝表面有锈斑 氯化钠的存在加快了铁的生锈速率 时间-湿度 吸水性树脂 ABFe2O3+3H2SO4=Fe2(SO4)3+3H2OFeSO4、H2SO4 漏斗 645.87
【解析】解:
(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氧化铁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
(2)炼铁时要用到焦炭,它有两个作用。炼铁时需要高温,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热,可供给炼铁使用;炼铁时还需一氧化碳作还原剂,二氧化碳与过量焦炭反应可以生成一氧化碳;故填:
(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实验开始玻璃管中充满空气,如果不将玻璃管中的空气排尽,在加热条件下很容易引起爆炸,故填: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尾气中含有未参与反应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尾气,防止造成空气污染;故填:收集尾气,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一、探究铁的生锈条件
(1)常温下的蒸馏水中溶有少量的氧气,实验中,蒸馏水煮沸并骤冷的目的是使蒸馏水中几乎不再溶有氧气;故填:使蒸馏水中几乎不再溶有氧气;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原则可知,实验中,4份整理成球状(直径略大于20mm)的钢丝棉的粗细、组成、总长度等均需相同。故填:粗细;
(3)通过对比实验中发现蒸馏水中的钢丝棉表面没有明显变化,潮湿的钢丝棉表面出现少量红褐色锈斑,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故填:蒸馏水中的钢丝表面没有锈斑,潮湿的钢丝表面有锈斑;
(4)影响钢铁锈蚀的环境因素有温度、湿度和酸碱性等,潮湿的钢丝棉表面出现少量红褐色锈斑,盐水浸温的钢丝棉表面出现明显红褐色锈斑,左右2支管内的液面高度差明显增大,U形管左侧支管内的液面高于右侧支管内的液面,这一现象说明氯化钠的存在加快了铁的生锈速率;故填:氯化钠的存在加快了铁的生锈速率;
二、探究铁粉型“暖宝宝”反应原理与铁的生锈本质是否一致
(1)随着铁粉的锈蚀装置内水蒸气的含量应该降低,所以时间-湿度曲线与探究Ⅰ不相符,原因可能与“暖宝宝”原材料中的吸水性树脂有关;故填:时间-湿度;吸水性树脂;
(2)影响钢铁锈蚀的环境因素有温度、湿度、酸碱性等以及钢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暖宝宝”中铁为粉末状,增大了接触面积,加快了铁粉的锈蚀速率;蛭石的保温作用提高了环境的温度,加快了铁粉的生锈速率;暖宝宝中氧气的含量与外界环境相同并不高,故选AB;
(1)根据酸的化学性质,酸能够跟金属氧化物反应,废铁中含少量氧化铁,故还发生Fe2O3+3H2SO4=Fe2(SO4)3+3H2O;
(2)加入的硫酸是过量的,所以在溶液中含有剩余的硫酸和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所以滤液M中肯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是FeSO4、H2SO4;
(3)操作A后得到了滤液和固体,所以可以判断操作a为过滤,所以还需要的玻璃仪器为漏斗;
(4)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可以知道当温度大于64℃时产生了FeSO4⋅4H2O,所以应该将温度控制在64℃以下;
(5)根据题意分析,硫酸过量,则剩余固体为碳0.24g,所以铁和氧化铁的质量共为8g−0.24g=7.76g,铁单质一部分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一部分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因此应根据两个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设与稀硫酸反应的铁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 2
x0.2g
562=x0.2g
x=5.6g
设与硫酸铁反应的铁质量为y
Fe2(SO4)3+Fe=3FeSO4
400 56
400y56 y
5.6+y+400y56=7.76gy=0.27g
则铁的质量为:5.6g+0.27g=5.87g
(1)根据工业炼铁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2)根据工业炼铁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实验现象以及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2)从实验的安全,环保角度去分析;
一、(1)根据气体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来分析;
(2)根据控制变量的要求来分析;
(3)根据铁锈蚀的条件来分析;
(4)根据加快铁锈蚀速率的因素来分析;
二、(1)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2)根据金属锈蚀条件以及图象信息来分析;
(3)根据加快金属锈蚀的因素来分析;
(4)根据实验探究的目的及其验证方法来分析解答。
(1)根据铁、氧化铁都能和稀硫酸反应,可以依据反应物、生成物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加入的硫酸是过量的,所以在溶液中含有硫酸和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方法为过滤,可知A的操作是过滤,所以还需要漏斗,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4)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可以知道当温度大于64℃时产生了FeSO4⋅4H2O,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5)根据题中给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本题考查一氧化碳还原铁的氧化物的步骤、现象、化学反应式的书写,在计算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时关键是明白二氧化碳中的氧有一半来自铁的氧化物,从而很简单的解决此题。本题锻炼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下列图标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扬州市梅岭教育集团2020-2021初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扬州市梅岭教育集团2020-2021初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试卷+答案,共7页。
江苏扬州市梅岭教育集团2021年中考二模化学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扬州市梅岭教育集团2021年中考二模化学试卷+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7,95 g,8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