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2021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2021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第1页
    2020-2021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第2页
    2020-2021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第3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NH3,PM10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1.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我市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全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把生活垃圾按图示分四类进行科学处置,实行“定时、定点”投放。金属易拉罐属于( )
    A. 可回收物 B. 其他垃圾
    C. 有害垃圾 D. 厨余垃圾
    2.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 加入固体
    D. 倾倒液体
    3. 习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岀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选项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 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B. 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
    C. 使用一些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 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保持整洁的环境
    4. 2020年5月5日,用液氢作推进剂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把新一代载人飞船送入太空。液氢(H2)属于( )
    A. 单质 B. 氧化物 C. 混合物 D. 有机物
    5.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烧裂矿石 B. 粉碎矿石
    C. 淘洗矿粉 D. 取泥制坯
    6. “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
    B.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液柱变长--原子之间间隔变大
    C.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氧原子个数不同
    D. 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7.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种新型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瑞德西韦(化学式C27H35N6O8P)被寄予厚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瑞德西韦是一种有机物
    B. 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2
    C. 瑞德西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一个瑞德西韦分子由77个原子构成
    8.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C60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均可以通过化合反应来实现
    D. 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9.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 同种分子可以构成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B. 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 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一定是阴离子
    D. 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发生爆炸
    10. 我国发射的神舟号载人飞船,其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特殊物质。返回舱返回时,与大气剧烈摩擦,会在舱表面产生数千度的高温,此时,烧蚀层汽化燃烧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烧蚀层汽化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 返回舱返回时,烧蚀层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
    C. 烧蚀层在汽化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
    D. 烧蚀层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
    11. 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与解释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实验可以证明Zn的活动性比Cu强
    B. 图中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必须有氧气存在
    C. 如图实验中火柴头竖直向上时容易熄灭,是因为温度未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
    D. 如图实验中将两药品混合后,天平保持平衡,该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2.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13. 2020年6月,某高速路上一辆液化石油气槽罐车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以下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NO2 B. CO C. 粉尘 D. H2O
    14.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2N:2个氮元素
    B. Mg+2O: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C. CO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D. S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5.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含氮的物质,如:N2、NH3、NO、NO2、NaNO3、NH4NO3,这六种物质中氮元素显示的化合价共有( )
    A. 4种 B. 5种 C. 6种 D. 7种
    16. 银器发暗是因为形成了黑色的Ag2S.欲使银器变亮,可先用洗衣粉洗去表面油污,再把它和铝片放入碳酸钠溶液中共煮,至银器恢复银白色时,取出银器,用水洗净即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Ag2S+6H2O6Ag+2Al(OH)3+3X↑,X的化学式是( )
    A. H2S B. SO2 C. SO3 D. O2
    17. 图 1 为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C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燃烧放热
    B. 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
    C. DE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D. 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基本一致
    18. 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B.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0:9
    C. 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D. 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19.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质量如下表所示。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n。则该反应中A与D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8
    10
    1
    25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24
    2
    16
    A. 1:1 B. 1:2 C. 1:3 D. 2:3
    20. 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t2时刻,O2开始产生
    B. 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C. c可以代表O2
    D. 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21. 如图是几种常见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部分信息。

    (1)在A−D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______ (填字母)。
    (2)在A−D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 ______ (填字母)。
    (3)在A−D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______ (填化学符号)。
    (4)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 ,根据图②写出溴离子的化学符号 ______ 。
    (5)钠元素和镁元素最本质区别是 ______ 。
    22.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A中水发生了 _____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B中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该实验证明了水由 ______ 组成的。
    (3)C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______ ,检验一份自来水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向水样中加入 ______ 来鉴别。
    (4)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应该提倡的是 ______ 。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
    23.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是我省将加快建设的四大基地之一,该基地旨在将陕北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煤油气生产基地、“西电东送”煤电基地和以甲醇为龙头的煤化工基地。
    (1)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煤、 ______ 和天然气。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 ______ (答出一条即可)。
    24. 中兴缺“芯”事件震惊国人。芯片是电脑、智能家庭等的核心部件,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纯度极高的硅,其运算速率与硅的纯度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硅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的粒子是 ______ (填粒子名称)。
    (2)自然界中的硅元素主要以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请标出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
    (3)高纯硅的制备过程中,一个反应为焦炭和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硅和一种可燃性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5. 根据如图三个实验回答问题:

    (1)甲图中,一段时间后,B烧杯中溶液变红,该实验说明 ______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2)乙图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______ 。
    (3)丙图中,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现象 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6. 根据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 ______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______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3)写出用装置A进行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可用E装置收集氧气,因为氧气 ______ 溶于水。
    (4)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5)G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G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测量时气体应从 ______ (选填“a”或“b”)进入G中。
    (6)实验室制取甲烷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甲烷难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则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______ 。
    (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选用合适药品。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图中丙对应实验 ______ (选填“Ⅰ”“Ⅱ”或“Ⅲ”)。

    实验编号
    药品

    大理石粉末、7%盐酸溶液

    块状大理石、7%盐酸溶液

    块状大理石、10%硫酸溶液
    27. 小兵和小东是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他们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单质碳能够在高温时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得到金属单质。于是,他们用木炭与氧化铜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这次活动,并解决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气态生成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1)猜想一:可能是CO;猜想2:可能是CO2;猜想三可能是 ______ 。
    【设计实验方案】(2)为了检验CO,他们设计的方案是:把小动物放在收集的气体中,观察是否存活。后经充分研究后,认为此方案不可行,其不可行的理由是 ______ 。
    他们在互联网上用百度收集到这样一条信息:把滤纸浸泡在磷铝酸和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溶液中,制成的湿润的试纸遇CO立即变成蓝色,而遇CO2不变色。
    【实验与结论】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如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3)有 ______ 生成
    B中黄色试纸没有变蓝
    (4)没有 ______ 生成
    (5)C中 ______
    有CO2生成
    (6)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木炭能与氧化铜、氧化铁的反应,请你归纳出单质碳的一项重要用途是 ______ 。
    (7)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反思与评价】
    (8)如果A装置中的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______ 。
    28. 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是需要补钙的主要人群,目前市面上有许多补钙的钙片出售,如图是某品牌高钙片的部分说明。(提示:维生素D中不含钙元素)
    (1)根据你对补钙产品的调查和已有的化学知识,这里的“钙”指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2)CaCO3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 (写计算过程)。
    (3)CaCO3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 (写计算过程)。
    (4)计算每片高钙片中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5)某种牛奶中含Ca≥0.1g/100g。若改用该牛奶补钙(假设钙元素在体内完全被吸收),则每天至少喝 ______ 盒牛奶才与该钙片的补钙效果相当?(假设每盒牛奶250g)

    29. 向金属Zn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 ______ g;
    (2)计算参加反应的金属Zn的质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各种废弃金属、金属制品、塑料等可回收的垃圾;金属易拉罐可以回收再利用,属于可回收物。
    故选:A。
    根据被回收的垃圾成分、性质和用途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垃圾的分类,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2.【答案】D

    【解析】解:A、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必须是密封体系,图中长颈漏斗与外界通着,故A错;
    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B错;
    C、块状固体药品取用方法: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故C错;
    D、倾倒液体的方法: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考虑;
    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考虑;
    C、根据药品的取用方法考虑;
    D、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

    3.【答案】D

    【解析】解: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既能改善环境质量,又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缓解温室效应,故不合题意;
    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故不合题意;
    C.使用一些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不合题意;
    D.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
    故选:D。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应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结合题目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环境污染及治理知识,侧重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的积累和把握。

    4.【答案】A

    【解析】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液氢(H2)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选项错误;
    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故选项错误;
    D、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答案】A

    【解析】解:A、烧裂矿石,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粉碎矿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淘洗矿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取泥制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答案】C

    【解析】解:A.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然后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改变,选项说法正确;
    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液柱变长是因为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引起的,选项说法正确;
    C.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构成的,两种分子的结构不同,所以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选项说法错误;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来分析;
    B.根据原子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D.根据碳单质的结构与性质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体现化学学科考查以教材为根本的原则,符合中考方向,提示我们在学习中要注重双基训练.

    7.【答案】C

    【解析】解:A.由化学式可知,瑞德西韦(化学式C27H35N6O8P)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该物质属于有机物,选项说法正确;
    B.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7+1×35+14×6+16×8+31=602,选项说法正确;
    C.瑞德西韦中,碳、氢、氮、氧、磷5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35):(14×6):(16×8):31=324:35:84:128:31,瑞德西韦中磷元素质量分数最小,选项说法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1个瑞德西韦分子中含有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共由77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D.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意义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答案】B

    【解析】解:A、“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该选项说法正确;
    B、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单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化合反应,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D、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单质;
    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化合反应,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化合反应;
    D、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答案】D

    【解析】解:A、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可能是由原子构成,也可能是由离子构成,故A错;
    B、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带负电的微粒不一定是阴离子,例如电子带负电荷,故C错;
    D、点燃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容易发生爆炸,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属于可燃性气体,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纯净物的构成微粒考虑;
    B、根据物理变化也有能量的变化考虑;
    C、带负电的微粒不一定是阴离子;
    D、点燃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容易发生爆炸。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物质的构成微粒,带电的微粒,点燃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容易发生爆炸。

    10.【答案】D

    【解析】解:A、“烧蚀层”的物质在遇到高温时会发生熔化和汽化现象,在熔化和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故说法正确;
    B、烧蚀层可以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故说法正确;
    C、“烧蚀层”的物质在遇到高温时会发生熔化和汽化现象,在熔化和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以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太高,故说法正确;
    D、物质的着火点一般是不能改变的,烧蚀层不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故说法错误;
    故选:D。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过程,熔化和汽化都是需要吸热的,物质的着火点一般是不能改变的。
    掌握“固态--液态--气态”三态之间变化名称,以及吸热和放热情况,并能应用于生活中,能解释生活中有关的物态变。

    11.【答案】D

    【解析】解:A、图中实验,除了金属的种类不同外,其它条件相同,锌片能与稀硫酸反应,铜片不能,可以证明Zn的活动性比Cu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B、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第二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可用于探究铁生锈条件之一是必须有氧气存在,故选项说法正确。
    C、如图实验中火柴头竖直向上时容易熄灭,是因为不能充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要注意变量的控制,注意要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2.【答案】B

    【解析】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不会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3.【答案】D

    【解析】解:有害气体主要有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包括PM2.5、PM10等。水蒸气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故选:D。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4.【答案】C

    【解析】解:A、2N表示2个氮原子,元素不提个数,说法错误;
    B、Mg+2O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说法错误;
    C、C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说法正确;
    D、S2−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说法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5.【答案】B

    【解析】解: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N2属于单质,故N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
    氢元素显+1价,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显−3价。
    氧元素显−2价,NO2、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显+4价、+2价。
    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Na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
    NH4NO3中铵根显+1价,硝酸根显−1价;铵根中氢元素显+1价,铵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则a+(+1)×4=+1,则a=−3价;硝酸根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硝酸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b,则b+(−2)×3=+1,则b=+5价。
    综上所述,这六种物质中氮元素显示的化合价共有−3、0、+2、+4、+5五种。
    故选:B。
    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

    16.【答案】A

    【解析】
    【分析】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解答】
    由2Al+3Ag2S+6H2O=Δ6Ag+2Al(OH)3+3X↑可知,反应前后铝原子都是2个,银原子都是6个,反应前硫原子是3个,反应后应该是3个,包含在3X中,反应前氢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其中6个包含在3X中,反应前后氧原子都是6个,因此X化学式是H2S。
    故选A。  
    17.【答案】D

    【解析】解:A、BC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压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B、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C、DE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装置内气压变化不大,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不一致,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B

    【解析】解:A、反应过程中共涉及2种氧化物,即生成物中的一氧化氮和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120 108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20:108=10:9,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比是9:1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乙是氧气,相对分子质量是3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9.【答案】A

    【解析】解:设该反应中A与D的分子个数之比为x:y,
    待测值=8+10+1+25−16−2−24=2,根据题意有:2nx:3ny=(8−2):(25−16),x:y=1:1。
    故选:A。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20.【答案】B

    【解析】解:A、a、b质量减小,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氯酸钾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因此a和b代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中的一种,c代表有一种物质质量开始增加,高锰酸钾不需要催化剂,先与氯酸钾开始分解,此时就有氧气产生,所以c代表高锰酸钾,所以高锰酸钾质量减少时,就有氧气产生,所以t1时就有氧气生成,选项A错误;
    B、高锰酸钾不需要催化剂,加热到反应温度就可以发生反应,所以先与氯酸钾分解,所以b代表高锰酸钾,在t1时就开始分解,选项B正确;
    C、c是氯酸钾反应后产生,代表氯化钾,选项C错误;
    D、高锰酸钾在反应前后质量发生变化,选项D错误;
    故选:B。
    A、根据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分析回答此题;
    B、根据高锰酸钾与氯酸钾反应条件分析回答此题;
    C、根据质量变化情况分析回答此题;
    D、根据高锰酸钾质量是否变化分析回答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1.【答案】BD CD He、Na+  79.90Br−  质子数不同

    【解析】解:(1)在A−D中,BD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故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BD,故填:BD;
    (2)在A−D中,C的原子核D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因此位于同一周期,故填:CD;
    (3)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和单层电子数为2的结构是稳定结构,故在A−D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A和C,A表示的是氦原子,C表示的是钠离子,故填:He、Na+;
    (4)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根据图②可以看出,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为:35−2−8−18=7,故溴离子的化学符号Br−,故填:Br−;
    (5)钠元素和镁元素最本质区别是二者的质子数不同,故填:质子数不同。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单元格的意义以及原子结构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2.【答案】物理  氢元素和氧元素  吸附色素和异味  肥皂水  ACD

    【解析】解:(1)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A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了物理变化。
    (2)B中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证明了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C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检验一份自来水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向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来鉴别,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
    (4)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属于节约用水;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会造成水的浪费;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一水多用,属于节约用水;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属于节约用水。
    故答案为:(1)物理。
    ; 氢元素和氧元素。
    (3)吸附色素和异味;肥皂水。
    (4)ACD。
    (1)根据变化的特征分析。
    (2)根据电解水的反应及结论分析回答。
    (3)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分析回答。
    (4)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分析判断。
    本题通过与水有关的三个实验,考查了变化特征、水的电解和净化以及节约用水的知识,难度不大,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学习即可分析解答。

    23.【答案】石油  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或热值高等)

    【解析】解:(1)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和天然气。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获取氢气的最佳途径是利用太阳能使海水(或)水分解生成H2;氢气的燃烧值高;因为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所以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有:原料丰富(来源广)、燃烧时放出热量多(热值高)、生成物不会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
    (1)石油;

    (3)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或热值高等)。
    (1)根据三大化石燃料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氢能源的优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氢能源的优点、三大化石燃料的种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答案】硅原子 Si+4O2 

    【解析】解:(1)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硅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的粒子是硅原子。
    (2)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显+4价可表示为:Si+4O2。
    (3)焦炭和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硅和一种可燃性的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燃性的气体应为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1)硅原子;
    (2)Si+4O2;

    (1)根据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进行分析解答。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3)焦炭和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硅和一种可燃性的气体,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5.【答案】分子在不断运动  温度达到着火点  溶液变红  CO2+H2O=H2CO3

    【解析】解:(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与酚酞试液中的水结合成氨水,氨水显碱性,所以一段时间后,B烧杯中溶液变红,故填:分子在不断运动;
    (2)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均属于可燃性,温度相同,但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填:温度达到着火点;
    (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填:溶液变红;CO2+H2O=H2CO3。
    (1)根据实验设计以及实验现象来分析;
    (2)根据燃烧的条件与实验设计来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实验性简答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实验的知识进行.

    26.【答案】长颈漏斗  B2H2O2−MnO22H2O+O2↑2KMnO4−△K2MnO4+MnO2+O2↑不易  CaCO3+2HCl=CaCl2+H2O+CO2↑bAE或AF或

    【解析】解:(1)仪器②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故填: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MnO22H2O+O2↑。
    故填:B;2H2O2−MnO22H2O+O2↑。
    (3)用装置A进行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可用E装置收集氧气,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故填:2KMnO4−△K2MnO4+MnO2+O2↑;不易。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5)测量时气体应从b进入G中。
    故填:b。
    (6)实验室制取甲烷,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应该用A作为发生装置;
    甲烷难溶于水,可以用E装置收集,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可以用F或G装置收集。
    故填:AE或AF或AG。
    (7)图中丙对应实验Ⅲ,最终丙产生气体体积小于甲、乙,是因为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包裹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进行。
    故填:Ⅲ。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3)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4)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5)测量时气体应从b进入G中,通过a导管把水排出;
    (6)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及其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可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7)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包裹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进行。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7.【答案】CO和CO2  CO2不能供给呼吸,能使小动物窒息死亡  铜  一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冶炼金属  Ca(OH)2+CO2=CaCO3↓+H2O炸裂试管

    【解析】解:(1)猜想一:可能是CO;猜想2:可能是CO2;猜想三可能是CO和CO2。
    故填:CO和CO2。
    (2)经充分研究后,认为此方案不可行,其不可行的理由是CO2不能供给呼吸,能使小动物窒息死亡。
    故填:CO2不能供给呼吸,能使小动物窒息死亡。
    (3)A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说明生成铜。
    故填:铜。
    (4)B中黄色试纸没有变蓝,说明没有生成一氧化碳。
    故填:一氧化碳。
    (5)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
    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木炭能与氧化铜、氧化铁的反应,单质碳的一项重要用途是冶炼金属。
    故填:;冶炼金属。
    (7)C中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填:Ca(OH)2+CO2=CaCO3↓+H2O。
    (8)如果A装置中的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后果是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
    故填:炸裂试管。
    (1)气体可能是CO;也可能是CO2;也可能是CO和CO2。
    (2)CO2不能供给呼吸,能使小动物窒息死亡。
    (3)铜是红色固体。
    (4)B中黄色试纸没有变蓝,说明没有生成一氧化碳。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7)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8)如果A装置中的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后果是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8.【答案】D40+12+16×3=10040:12:(16×3)=10:3:1220%2

    【解析】解:(1)补钙产品,这里的“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2)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0+12+16×3=100。
    (3)碳酸钙中钙、碳和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16×3)=10:3:12
    (4)每片含碳酸钙1.25g,其中含钙元素的质量为1.25g×40100×100%=0.5g。每片2.5g,每片高钙片中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5g2.5g×100%=20%。
    (5)某种牛奶中含Ca≥0.1g/100g,则含有0.5g钙元素,需要牛奶的质量为500g,每盒牛奶250g,则每天至少喝500g÷250g=2盒牛奶才与该钙片的补钙效果相当。
    故答案为:
    (1)D;
    (2)40+12+16×3=100;
    (3)40:12:(16×3)=10:3:12;
    (4)20%;
    (5)2。
    (1)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每片含碳酸钙1.25g,每片2.5g,进行分析解答。
    (5)某种牛奶中含Ca≥0.1g/100g,每盒牛奶250g,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9.【答案】0.4

    【解析】解:(1)由图像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0.4g。
    (2)设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0.4g
    652=x0.4g    解得:x=13g
    答:参加反应的金属Zn的质量是13g。
    故答案为:(1)0.4;
    (2)13g。
    (1)根据图像分析生成氢气的质量;
    (2)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的方程式可计算出参加反应的金属Zn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相关试卷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清姜路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清姜路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一模化学试题,共6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5g的NaCl固体B,75mL的水D,6g,【答案】D,【答案】C,【答案】B,【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