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知识点精讲及课程专题课件PPT
语文六年级 【知识精讲】3.句子(28)反复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 【知识精讲】3.句子(28)反复课件PPT,共17页。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例:东郭先生累得直喘气,嘴里不住地骂着:“你这没良心的东西!你这没良心的东西!
1. 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 2. 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1. 词语反复;例:坚持!坚持!胜利就在前方。
2. 词组或句子反复。例: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
3.语段反复。例:如果我拥有一片绿洲,我就用我的汗水去开垦它;如果我拥有一片绿洲,我就用我的诚心去改造它;如果我拥有一片绿洲,我就用我的智慧去播种它。
1. 构成的因素不同;反复,是相同的词语或句子的重复。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排比,是结构相似、意思相关的短语或句子的排列。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 数量不同;反复,相同的词语出现两次就行。如上例“盼望着,盼望着”。排比,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必须三项,或三项以上。如上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 修辞的效果不同;反复,所用的词语往往在表达时带有关键性质的,是需要强调和突出的。排比,则是利用语句的节奏感,音律美,作透彻的阐述或强烈的抒情,以产生语意贯通、气势刚劲的修辞效果。
4. 有时反复和排比两种修辞方法也可以交织在一起。例如:“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这个排比句,描写松树顽强的生命力,其中“它”也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
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修辞的正误。“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采用了反复的修辞。( )A.错 B.对
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修辞的正误。“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采用了反复的修辞。( B )A.错 B.对
判断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春节即将结束,我们不禁呼唤:下雪吧,下雪吧 !( ) ————————————————————————
判断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春节即将结束,我们不禁呼唤:下雪吧,下雪吧 !( 反复 )表达了“我们”对雪的渴望之情。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三年级 【知识精讲】3.句子(28)拟人课件PPT,共17页。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 【知识精讲】3.句子(37)反复课件PPT,共26页。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 【知识精讲】3.句子(28)否定句课件PPT,共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