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2020-2021学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1.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 0℃的冰没有内能
C. 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D.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2. 甲、乙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比乙高,则( )
A. 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少
B. 消耗同样多的汽油,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
C. 甲每秒钟做的功比乙每秒钟做的功多
D. 做同样多的有用功,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多
3. 如图是汽油机工作时各种冲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
A. B. C. D.
4. 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
A. 小球A带正电 B. 小球B带正电
C. 小球B可能不带电 D. 小球A可能不带电
5. 为了防止考试作弊,监考人员利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对考生进行检查(如图所示),当靠近金属物体时,在金属导体中就会产生涡电流(感应电流),探测器发出警报.以下选项中也是利用该原理工作的是( )
A. 电磁铁 B. 动圈式话筒 C. 电铃 D. 电动机
6. 小刚利用电能表测某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当电路中只有这个用电器工作时,测得在15min内,消耗电能0.3kW⋅h,这个用电器可能是( )
A. 电冰箱 B. 空调机 C. 电视机 D. 收音机
7. 如图所示,当甲电路中的开关S闭合时,两个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均为如图乙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 1.2V,6V B. 6V,1.2V C. 4.8V,1.2V D. 1.2V,4.8V
8. 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不变的是( )
A. 电流表A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差值
B. 电压表V的示数与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
C. 电压表V的示数与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乘积
D. 电压表V的示数与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乘积
9. 小刚用图所示电路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成10Ω后,接下来,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
A. 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 增加电池的节数
10. 汽车的手动刹车器(简称“手刹”)在拉起时处于刹车制动状态,放下时处于解除刹车状态.如果手刹处在拉起状态,汽车也能运动,但时间长了会损坏刹车片.有一款汽车设计了一个提醒司机的电路:汽车启动,开关S1闭合,同时手刹拉起,开关S2闭合,仪表盘上的指示灯才会亮;汽车不启动,开关S1断开,指示灯熄灭,或者放下手刹,开关S2断开,指示灯也熄灭.下列电路图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是( )
A. B.
C. D.
11. 已知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 将一块铜的质量减小一半,它的比热容不变
C.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升高的温度多
D. 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放出相等热量后相接触,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铜传给铝
12. 两定值电阻甲、乙的I−U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现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中的电流小于乙中的电流
B. 甲两端的电压等于乙两端的电压
C. 甲的电阻小于乙的电阻
D. 甲消耗的电功率大于乙消耗的电功率
13. 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不变。R1是滑动变阻器,R2是定值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逐步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根据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绘制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源两端电压为10V
B. 电路消耗电功率的最大值为7.2W
C. 变阻器R1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100Ω
D. 定值电阻R2的电阻值为40Ω
14. 把等量的红墨水同时分别滴入质量相等的热水、冷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这个现象说了组成物质的分子处在______之中,且______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
15. 李敏同学用电饭煲做饭,片刻后听到“噗-噗-噗”的响声,走近一看,发现水蒸气冲动了锅盖.他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了这一现象:水蒸气对锅盖________,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锅盖的________.
16. 有的航天器火箭发动机用氢做燃料,这是因为氢的______很大,燃烧时对环境______污染(填“有”或“无”).
17. 将标有L1“6V 3W”和L2“6V 9W”的两盏灯串联在电路中,并使其中一盏灯正常发光,忽略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则加在电路两端电压是______ V;此时灯L1的实际功率为______ 。
18. 目前的核电站是利用原子______(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工作的,该能源属于______(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19. 如图所示,在电磁铁的正上方用弹簧挂一条形磁铁。当开关闭合后,条形磁铁与电磁铁的相互作用为______(填“吸引”或“排斥”),当滑片P从a端到b端的滑动过程中弹簧的长度会变______(填“长”或“短”)
20. 在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R2=R3=6Ω,某同学误将一电流表并联在R1两端,闭合开关后,读得电流表示数为0.6A,则电源电压U=______ V;发现错误后,该同学将图中电流表换成了电压表,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______ V。
21. 铭牌上标有“6V10Ω”的电铃,要串联一个______欧姆的电阻,才能使它在9伏特的电压下正常工作。
22. 科研人员制成了“光控开关”(能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和“声控开关”(能在有声音发出时自动闭合,无声时自动断开).请将如图中的光控开关、声控开关、灯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入电路,设计出只有在天黑且有声音时灯才亮的自动控制安全电路,并同时安装一个不受开关控制的三孔插座。
23. 图中小磁针静止在通电螺线管旁,请你在图上标明:
(1)电源的正负极;
(2)通电螺线管的N、S极;
(3)磁感线的方向。
24.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下图中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____ 。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______ 。
(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 (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____ (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
质量/g
温度升高10℃所需要的时间/s
温度升高20℃所需要的时间/s
温度升高30℃所需要的时间/s
沙子
30
64
89
124
水
30
96
163
220
25. 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______A。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闭合开关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______(选填“A”或“B”)端。
(4)小叶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甲中滑片P向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5)小向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
26. 用天然气灶烧水,燃烧0.6m3的天然气,可使10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q=7.0×107J/m3.求:
(1)0.6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燃气灶的效率?
27. 如表为一台电烤箱的铭牌,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求:
(1)电烤箱在高温挡时正常工作5min所消耗电能是多少?
(2)R1的电阻值是多少?
XX牌电烤箱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高温挡
1100W
额定功率
低温挡
440W
28.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18Ω,定值电阻R0为24Ω,小灯泡上标有“6V 3W”字样.求
(1)灯泡的电阻和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各是多少?
(2)S闭合,S1、S2都断开时,要使灯泡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多大?
(3)S、S1、S2都闭合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到何处时,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这个最小功率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热量是一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B错误。
B、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冰也具有内能,故B错误;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以不升高,例如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C正确;
D、因为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体积都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所以,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体积有关;
(2)热量是过程量,就是说,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中,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温度、热量的理解,是中考的热点,热学的难点。要特别注意: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是,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2.【答案】B
【解析】解:A、由于不确定甲乙做功的多少,所以无法比较耗油量,故A错误;
B、甲汽油机的效率高,消耗同样多的油,甲做的有用功多,故B正确;
C、甲每秒钟做的功比乙每秒钟做的功多,说明甲汽油机的功率大,与热机效率无关,故C错误;
D、甲汽油机热机效率比乙高,说明做同样多的有用功,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少,故D错误。
故选:B。
(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等于功和做功时间的比值;
(2)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效率高则比值大。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热机效率的理解,并且考查了热机效率与功率的区别,热机效率是表示热机性能好坏的,功率是表示热机做功快慢的,不要把二者混淆在一起。
3.【答案】B
【解析】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压缩冲程:
A图: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吸气冲程,不符合题意;
B图: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行,气缸容积减小,是压缩冲程,符合题意;
C图: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做功冲程,不符合题意;
D图: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气缸容积减小,是排气冲程,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本题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以及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是中考的热点内容。
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体带电情况的综合判断,要求学生知道两种电荷的规定、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人们规定,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
因为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故C带负电,由图可知当橡胶棒靠近A小球时,相互吸引,即说明A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由图可知C靠近B时,发现排斥,即说明B一定带负电,而将A、B靠近时,A、B吸引,因B一定是带负电的,故A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B
【解析】解:A、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A不符合题意;
B、动圈式话筒是利用振动膜片带动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随声音信号变化的感应电流制成的,故B符合题意;
C、电铃也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C不符合题意;
D、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而制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由题意可知,探测器是将线圈靠近金属物体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了电流,则分析各实验现象可知能产生电流的选项.
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要求学生能通过题意找出探测器的原理,并能正确掌握动圈式话筒的原理.
6.【答案】B
【解析】解:由P=Wt得:P=0.3KW⋅h1560h;则P=1.2kW;以上四种家用电器中功率超1000W的只有空调机.
故选:B.
由1h内消耗的电能可求得电器的功率,则由家电的功率知识可判断为哪种用电器.
本题考查了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常见的家用电器应记住其额定功率.
7.【答案】C
【解析】解: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选的是0∼15V的量程,分度值为0.5V,根据指针位置,电压表读数为6V;
电压表V2测量的是R2电压,选的是0∼3V的量程,分度值为0.1V,根据指针位置,电压表读数为1.2V;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U1=U−U2=6V−1.2V=4.8V。
故选:C。
本题明确电压表的读数方法,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U=U1+U2。
本题考查了电压表的读数方法,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8.【答案】D
【解析】解:①从图可知,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并联,电流表A1测量通过电阻R1的电流,电流表A测量电路总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
∴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②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滑动变阻器所在支路中的电流变小;
③电阻R1两端的电压和电阻都不变,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
④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A、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即为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而滑动变阻器所在支路中的电流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
B、∵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所以B不符合题意。
C、∵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变小,所以C不符合题意。
D、∵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乘积不变,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D。
①首先分析电路图,闭合电键S,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并联,电流表A1测量通过电阻R1的电流,电流表A测量电路总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②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判断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该支路电流的变化;
③电阻R1两端的电压和电阻都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的变化,即电流表A1示数的变化;
④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电流表A示数的变化,从而可以对四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分析电路图得出电路的连接方式和三表的测量对象是本题的突破口,灵活运用并联特点和欧姆定律是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成10Ω后,A、B两端,即电阻两端电压变大,
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小,为保持A、B即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应减小电阻两端电压,
增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由电路图可知,应向右移动滑片,增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直到电压表示数变为更换电阻前的示数为止.
故选C.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用大电阻替换小电阻后,电阻分压变大,滑动变阻器分压变小,为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应移动滑片,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压,减小电阻两端电压,根据电路图分析答题.
知道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应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应用串联电路特点、分析清楚电路结构即可正确解题.
10.【答案】D
【解析】解:
(1)由题意可知,当开关S1与S2同时闭合时,指示灯亮,当开关S1与S2中有一个断开时,指示灯熄灭,由此可见,两开关是串联关系,
(2)由电路图知,D图两开关与灯泡串联,符合要求,故D正确;图A、B、C电路中开关是并联关系,不符合要求.
故选D.
由题意知:开关S1与S2是串联关系,分析各电路图找出符合条件的电路.
本题考查了电路设计,认真审题、明确电路设计要求,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1.【答案】BC
【解析】解:A、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即物质确定后,其比热容一般是不变的,故该选项错误;
B、将铜块的质量减小,其质量变了,但其比热容不变,故该选项正确;
C、由于铝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故据公式Q=cm△t知,当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升高的温度多,故该选项正确;
D、由于铝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故据公式Q=cm△t知,当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放出相等热量后铝块温度下降的慢,铜块温度下降的快,即最终铝块的温度要高,故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铝块传向铜块,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BC。
(1)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物体的温度等因素无关;
(2)要想发生热传递,即必须存在着温度差,即有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或同一物体有高温部分和低温部分;
(3)热量的计算公式是Q=cm△t,故据比热容的关系分析判断即可得出铜块和铝块的温度关系。
知道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熟悉,并能运用公式Q=cm△t进行定性的分析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2.【答案】BCD
【解析】解:根据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可以得出选项B是正确的;
题意是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并联后甲和乙的电压都等于6V,由图象可以直接看出甲中的电流大于于乙中的电流,故选项A是错误的;
由分析中可知甲的电阻小于乙的电阻,故选项C正确;
选项D中,甲和乙的电压相同,甲的电流大于乙的电流,有电功率的公式P=UI分析可知甲消耗的电功率大消耗于乙的电功率,故选项D正确;
故选:BCD。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由坐标图中,选定相同的横坐标(电压),可以看出甲的电流大于乙的电流,得出甲的电阻小于乙的电阻,进而由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公式结合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便可比较出电流和电功率的大小;也可由并联电路电压相等的特点,根据图表信息直接看出电流的大小,进而比较电功率的大小。
本题考查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电功率的特点以及学生对所给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
13.【答案】BC
【解析】解:当滑片位于最左端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乙图可知Imax=0.6A,由I=UR可得,电源的电压:U=ImaxR2=0.6A×R2;
当滑片位于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1与电阻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由乙图可知,U1=10V,Imin=0.1A,
变阻器R1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
R1=U1Imin=10V0.1A=100Ω,故C正确;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电源的电压U=IminR2+U1=0.1A×R2+10V,
∵电源的电压不变,
∴0.6A×R2=0.1A×R2+10V,
解得:R2=20Ω,故D不正确;
电源的电压U=0.6A×R2=0.6A×20Ω=12V,故A不正确;
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
Pmax=ImaxU=0.6A×12V=7.2W,故B正确。
故选:BC。
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位于最左端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并由乙图读出其大小,利用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当滑片位于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1与电阻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乙图读出两电表的示数,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求出R1的最大阻值,利用电源的电压不变建立等式即可求出定值电阻的阻值和电源的电压,最后利用P=UI求出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分析好滑片移动时两电表示数的对应关系。
14.【答案】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温度
【解析】解:把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这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运动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故答案为:不停地无规则运动;温度。
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质的分子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与温度关系和改变内能的方式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难度不大。
15.【答案】做功;机械能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知道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实际上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解答】
水蒸气把锅盖顶起,对锅盖做功,这样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锅盖的机械能。
故答案为:做功;机械能。
16.【答案】热值 无
【解析】解: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并且燃烧时对环境无污染.
故答案为:热值;无.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热值越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释放出的热量越多.
本题主要考查燃料热值的特性,会利用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知道热值越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释放出的热量越多即可解答.
17.【答案】8 ;3 W
【解析】解:
(1)L1标有“6V 3W”,L2标有“6V 9W”,
由P=UI可得,两灯的额定电流分别为:
,,
由I=UR可得,两灯的电阻分别为:
,,
所以I1
因为两灯串联,且一灯正常发光,
所以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I1=0.5A,
由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
(2)因电路中的电流等于L1的额定电流,所以灯L1正常发光,其实际功率为3W。
故答案为:8;3W。
(1)①根据两灯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由P=UI可得它们的额定电流,由欧姆定律可计算两灯的电阻;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为使其中一盏灯正常发光,且保证电路安全,电路中的电流以较小的额定电流为准;
②知道两灯电阻,可以得到电路的总电阻,利用U=IR得到电源电压;
(2)已知一灯正常发光,所以该灯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此题是关于电功率计算的中档题目,非常典型,其中确定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核裂变 不可
【解析】
【分析】
(1)核裂变和核聚变都能释放能量,对于核裂变是可控的,如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就是通过核裂变提供能量的,对于核聚变过程不可控,如氢弹爆炸就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
(2)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核能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核能分为裂变和聚变两种,裂变分为两种:可控链式反应和不可控链式反应,前者主要应用在核反应堆中,后者应用在原子弹中;聚变主要应用在氢弹上。
【解答】
解:(1)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2)核能随着使用不断减少,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不到补充,因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为:核裂变;不可。
19.【答案】排斥 短
【解析】解:①读图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上端流入,下端流出,右手握住螺线管,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则螺线管的上端为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条形磁铁与电磁铁的相互作用为排斥;
②当滑片P从a端到b端的滑动过程中,变阻器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因此,电磁铁的磁性变强,与条形磁铁的排斥力变大,故弹簧会变短一些。
故答案为:排斥;短。
①先根据电流的方向,利用安培定则可判断螺线管的极性,再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判断与条形磁体的作用力;
②根据滑动变阻器的变化,可判断电流大小的变化,知道电流越大,螺线管的磁性越强。
此题将通电螺线管的判断、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路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有机的结合,难度虽然不大,但环环相扣,应细心作答,才不会颠倒出错。
20.【答案】7.22.4
【解析】解:(1)当电流表并联在R1两端时,如下图所示:
电源的电压U=I(R2+R3)=0.6A×(6Ω+6Ω)=7.2V;
(2)电流表换成了电压表时,如下图所示:
电路中的电流:I′=UR1+R2+R3=7.2V6Ω+6Ω+6Ω=0.4A,
由I=UR可知:
电压表的示数:U1=I′R1=0.4A×6Ω=2.4V;
故答案为:7.2;2.4。
(1)当电流表并联在R1两端时,R2、R3串联,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
(2)电流表换成了电压表时,三电阻串联,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示数。
本题考查了求电源电压、电压表示数,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21.【答案】5
【解析】解:电铃正常工作电流:I=UR=6V10Ω=0.6A。
总电阻:,
串联的电。阻:。
故答案为:5。
(1)因电源电压大于电铃的额定电压,所以电铃要与电阻串联,电铃正确工作;
(2)由“6V10Ω”根据I=UR可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由电源电压和电流,根据求出总电阻,减去电铃电阻就是串联的电阻值。
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计算和电功的计算。也可以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先求出电阻的电压,再求出电铃正常工作电流,求出电阻。
22.【答案】解:只有当“光控开关”、“声控开关”都闭合了灯才能亮,所以灯泡与两个开关串联,且火线要先过开关,再接入灯泡;
三孔插座与灯泡并联,其接法为:左零右火上接地;如下图所示:
【解析】只有当“光控开关”、“声控开关”都闭合了灯才能亮,故这两个开关与灯串联,且灯接在零线与开关之间。
三孔插座的接线方法是要求“左零右火上接地”。
本题考查了声、光控灯和三孔插座的接线方法。接地线是为了把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外壳接地。
23.【答案】解: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通电螺线管靠近小磁针S极的一端(左端)为N极,则另一端(右端)为S极。所以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螺线管的左端(N极)指向右端(S极)。
根据右手定则,伸出右手,让右手的大拇指指示螺线管的N极(螺线管的左端),四指弯曲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电流由右端的导线流入,即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
故答案为:
【解析】①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画出磁感线方向。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
②根据右手定则判断电流的方向,确定电源的正负极。
右手螺旋定则为判断螺线管极性的重要方法,应能做到灵活应用;同时还要注意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磁感线的方向。
24.【答案】吸收的热量 受热均匀 大于 沙子
【解析】解:(1)根据转换法,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的热量。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受热均匀;
(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加热的时间长,故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根据(2),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加热的时间长,可推理得: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
故答案为:(1)吸收的热量;受热均匀;(2)大于;(3)沙子。
(1)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为使受热均匀;加热时要搅拌沙子;
(2)分析表中数据,根据转换法回答;
(3)由(2)得出的结论推理回答。
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推理的方法,为热学中的重要实验。
25.【答案】断开 0.6A2.2B0.5
【解析】解:
(1)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处于断开状态。
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为I=UR=2.5V10Ω=0.25A,所以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
(2)电路大部分连接完成,由上面知道了选择的电流表的量程,只要将电流表的“0.6A”与灯泡左侧的接线柱连接即可。
(3)为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应该使滑片位于距离B接线柱最远的位置,也就是处于A端。
(4)电压表的示数为2.2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使电路电流变大,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由电路图知滑片应向B滑动。
(5)由图象知U=2.5V时,I=0.2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2A=0.5W。
故答案为:
(1)断开;0.6;(2)实物连接如下图:
(3)A;(4)2.2;B;(5)0.5。
(1)为保证安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表的量程根据灯泡规格确定。
(2)连接实物图时,应注意电流表、电压表量程及电流方向,滑动变阻器要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
(3)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最大;
(4)读取电压表示数时,注意选择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要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两端电压应该为额定电压。
(5)已知额定电压和正常工作电流,利用P=UI计算灯泡的额定功率。
连接实物图时应注意:1、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不要接反。2、注意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不要接错。3、滑动变阻器的分压与限流接法,滑片移动时阻值的变化应符合题意要求。4、作图要美观,连线不要交叉。
26.【答案】解:
(1)0.6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
(2)水吸收的热量:
;
(3)燃气灶的效率:
。
答:
(1)0.6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2×107J;
(2)水吸收的热量为2.1×107J;
(3)燃气灶的效率为50%。
【解析】(1)由可求出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求出水温度的升高值,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
(3)水吸收的热量跟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等于燃气灶的效率。
本题主要考查了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和的运用,及燃气灶的效率的含义。此题中要注意温度“升高到(末温)”和“升高了(△t)”的区别,要审好题。
27.【答案】解:(1)电烤箱正常工作,,
电烤箱在高温挡正常工作5min所消耗的电能为:;
(2)当开关S1、S2闭合时,只有电阻丝R1工作,电阻较小,功率较大,所以处于高温挡位,
由P=UI,I=UR得,R1的阻值:
。
答:(1)电烤箱在高温挡正常工作5min所消耗的电能为3.3×105J;
(2)R1的阻值为44Ω。
【解析】(1)知道电烤箱在高温挡时的额定功率,又知道电烤箱正常工作,其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利用公式W=Pt计算消耗的电能。
(2)电压不变,根据公式P=U2R,当开关S1、S2闭合时电阻丝R1单独工作,电阻较小,功率较大,所以处于高温挡位,利用公式R=U2P求出R1的阻值。
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公式、电功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开关闭合、断开时电烤箱所处状态的判断。
28.【答案】解:,
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答:灯泡的电阻和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各是12Ω和0.5A.
(2)当S闭合,S1、S2都断开时,L和变阻器串联且灯泡正常发光,
,
答: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12Ω.
(3)当闭合S、S1、S2时,变阻器与R0并联,要使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就要电路的总电阻最大,即变阻器滑片调到最右端,
此时,
答:变阻器滑片调到最右端,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为14W.
【解析】(1)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公式R=U2P可求灯泡的电阻,根据公式I=PU可求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2)S闭合,S1、S2都断开时,L和变阻器串联且灯泡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减去灯泡的额定电压,根据公式R=UI可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3)S、S1、S2都闭合时,滑动变阻器与R0并联,根据公式P=U2R要使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就要电路的总电阻最大,即变阻器滑片调到最右端,求出此时电路电流,再利用公式P=UI求出最小功率.
本题考查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率等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判断出开关断开与闭合时电路的连接情况,要记住串联电路电压和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4页。
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振兴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振兴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