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北省武汉一初慧泉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
展开
2020-2021学年湖北省武汉一初慧泉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
1.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37℃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4km/h
C. 一个一元硬币的质量约50g
D. 正常眼睛在观察近处物体时,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为10cm
2. 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行船 B. 远树 C. 河岸 D. 山峰
3. 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水平直大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时间是5s
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时间是4s
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
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5s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4. 学完声现象后某同学归纳出下列知识结构,其中错误的是( )
A. 乐音的特性
B. 减弱噪声的途径
C. 声现象
D. 声音的种类
5.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 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 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D. 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6.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杯弓蛇影 B. 凿壁偷光
C. 海市蜃楼 D. 长虹饮涧
7. 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小明做了以下一些动作,
①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
②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
③站在原地下蹲
④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
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鞋的是( )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③
8. 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 )
A. 折射光线顺时针方向旋转 B. 反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C. 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 D. 折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9. 体温检测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常用工具有水银体温计和额头测温枪,不少家庭同时购置了一种家用灯来灭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额头测温枪利用了人体辐射出的紫外线
B. 水银体温计测温时,温度计内水银质量不变
C. 家用灭菌灯利用了红外线
D. 为彻底杀灭新冠病毒,灭菌灯应该长期连续开启
10. 下列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不可能是发散的
B.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不可能会聚于一点
C. 显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D. 利用望远镜可以看到月亮清楚明亮放大的实像
11. 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 )
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
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
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12. 如图所示,小明透过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观看一个写在纸上的字母F(大小如最左边所示),改变字母与水杯的距离,他可能看到的像是( )
A. ② B. ③ C. ④ D. ①
13. 如图所示,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分别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 )
A. 透镜甲的焦距为20cm B. 透镜甲的焦距比乙的大
C. 第二次所成的像是放大的 D. 光屏移动的距离s<10cm
14. 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广大学生停课不停学,通过网络线上听课,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 甲和丙 B. 甲和丁 C. 乙和丁 D. 乙和丙
15. 实验室有一架普通托盘天平,砝码规格为5g,10g,20g,20g,50g,100g,游码最大标记为5g。小明估计某物体质量为150g左右,最后称得实际质量为146.6g,则他称量时可能的加减砝码的顺序中最为合理的是( )
(“+”号表示在右盘中加入砝码,“-”号表示取去砝码)
A. +100g+20g+20g+5g+游码
B. +100g+50g−50g+20g+20g+10g−10g+5g+游码
C. +100g+50g−50g+20g+10g+10g+5g+游码
D. +100g+50g−50g+20g+20g+5g+游码
16. 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折射角为∠______(选填“1”、“2”或“3”),分界面为______(选填“①”“②”),分界面的______方为水。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______。
17. 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米的上空飞行,如果湖水深为2米,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______ m,同时有条小鱼儿在湖底游动(忽略小鱼儿体积),那么小鱼儿它在湖里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2m(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8. 生活处处有物理,“爱物理”小组同学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兴趣高涨,大家利用小明爷爷的老花镜也做起了探究实验,爷爷告诉小明,眼镜的度数是200度,那么该眼镜镜片的焦距是______ m,眼镜度数越高,焦距越______。(选填“大”或“小”)
19. 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
镜焦距不可能小于______ cm。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图像超出了屏幕范围,则应将投影仪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屏幕,并将镜头适当往______调(填“上”或“下”)。
20. 小晴和小雨在实验室各自选用甲、乙两套装置中的某一套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组装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应适当将______(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2)调整器材后,她们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当水温为90℃时,用相同的温度计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水沸腾后持续几分钟为止,根据记录数据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实验中当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不断上升,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3)a为小晴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可知她是选用______图中装置做的实验,由小雨所绘制的b图象可知,此时周围环境的大气压______(选填“低于”或“高于”)标准大气压。0−4min间a和b图象重合可以判断她们实验所用水的质量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1. 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面镜上。
(1)将纸板______(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小宇想探究______。
(2)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同一平面内(选填“在”或“不在”)。
(3)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2. 学生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此实验中:
(1)我们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______;
(2)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在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时,B蜡烛替代的是______(选填“蜡炬A的像”“蜡烛A”);
(3)如果在实验中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 cm;
(4)如图,当沿水平方向向右适当移动玻璃板,则像的位置将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动”)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小明在白纸上记下了两支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两支蜡烛,请画出该同学在S处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______(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
(2)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观察到光屏上有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至______ cm处,光屏上可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成像与生活中的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像类似。
(3)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_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始终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方法中最合理的是______。
A.将光屏和凸透镜同时适当向下移动
B.将光屏适当向上移动
C.将透镜适当向上移动
24. 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小明同学用水袋做成一个水凸透镜来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水或吸水量来调节。
(1)在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透镜、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向水凸透镜内______(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将光屏向______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方。
(3)在上述(2)操作的基础上,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小明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______透镜,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25. 小雨外出游玩时捡到一块鹅卵石,对该鹅卵石的质量进行了测量。
(1)甲图是小雨同学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她的错误之处是______。
(2)改正错误后,发现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左/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3)测量鹅卵石质量时,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______,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4)最终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丁所示,该鹅卵石的质量是______ g。
(5)做完实验小雨发现,使用的砝码生锈了,那么测出的质量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这告诉我们,一定要保持砝码的清洁和干燥。
(6)小雨家里腌制食品时需要38g食盐,于是她利用天平进行量取,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在天平的两盘中各放入一张相同的纸片,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调零
③在天平的左盘中缓慢加入食盐
④在天平的右盘中加入35g砝码,并将游码调至示数为3g处
⑤使天平再次平衡,完成食盐量取。
上述操作中你认为合理的次序是______。
26. 请你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27. 如图是放大镜的原理图,试完成A点光路,画出透镜并标出右侧焦点的位置。
28. 如图,一束平行光经两个透镜折射后仍然平行射出,请在两个方框中填入适当透镜(注意单、双箭头,不画光路)。
29. 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都可以使一条光线的光路发生如图1的改变,利用平面镜完成时如图2所示,请用凸透镜或凹透镜在图3中完成光路图(画出主光轴、透镜并标出一个焦点的位置)。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1.1×3.6km/h≈4km/h,故B符合实际;
C、我国一元硬币的质量为6g,故C不符合实际;
D、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答案】A
【解析】解:以行船为参照物,行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远处的树和行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树是运动的,所以会感到“远树来”,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由题意可知,本题研究的是树的运动状态,“远树来”说明树处于相对运动状态,那么它与所选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应该发生了变化。
此题中“不疑行船动”和“唯看远树来”两句研究的对象不同,所选的参照物也不相同,应注意区分,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参照物的选择和物体运动状态的辨别之间的关系。
3.【答案】D
【解析】解:货车的速度v=72km/h=20m/s;
(1)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时,通过的路程为:,
此时所用的时间为:t1=s1v=80m20m/s=4s,故②正确;
(2)货车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为:,
此时所用的时间为:t2=s2v=120m20m/s=6s,故③正确。
故选:D。
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路程为桥长减去车长,货车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为桥长加上车长,再利用t=sv便可求出对应的时间。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货车完全在桥上和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分别是多少。
4.【答案】A
【解析】解:A、声音的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故A错误;
B、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故B正确;
C、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传播和传播速度都是关于声音的现象,故C正确;
D、根据人耳感知对声音的感知,可以将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故D正确;
故选:A。
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的传播介质是固体、液体、气体;声音的种类可分为乐音和噪声;乐音的特性:音色、音调、响度;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发声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此题考查的是声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考查方式比较直接,是一道基础题。
5.【答案】C
【解析】解:由图知:丙到甲吸热,甲到乙吸热,所以丙为固态,甲为液态,乙为气态。
甲到乙是汽化过程,需要吸热;乙到丙是凝华,会放出热量;丙到甲是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故选:C。
(1)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因其存在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3)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此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推断,确定丙的状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杯弓蛇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凿壁偷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光射到物体表面又被反回的现象叫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变化,属于光的折射,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7.【答案】D
【解析】解:根据图示,要想看到镜中的新鞋,就要使眼睛看到新鞋成的像;也就是说鞋子反射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必须能进入人的眼中。
①若人离镜子远一些,像也会离镜子远一些,同时入射角减小,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减小(反射光线偏低),反射光线始终在眼睛的下方,故不能看到新鞋的像.故①错误;
②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如果原来看不到,靠近后依然无法看到.故②错误;
③由图可以看出:站在原地下蹲,可以看到镜中的鞋,故③正确;
④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入射角减小,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减小(反射光线偏低),反射光线始终在眼睛的下方,故不能看到新鞋的像.故④错误.
故选:D。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即可解答此题: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答案】C
【解析】解: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但水面总是水平的,所以入射光线与水面垂直,故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都不变。
故选:C。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当光线从一种透明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规律;注意无论盛水的容器如何倾斜,水面永远是水平的。
9.【答案】B
【解析】解:A、由一切物体都会发出红外线可知,测温枪利用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测量体温,故A错误;
B、水银体温计测温时,水银受热膨胀,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故B正确;
C、家用灭菌灯利用了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故C错误;
D、灭菌灯产生的是紫外线,长期连续开启对人体有害,故D错误。
故选:B。
(1)一切物体都会辐射红外线;
(2)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红外线具有明显的热效应,紫外线具有显著的化学效应,可利用紫外线消毒杀菌;
(4)紫外线长期照射对人体有害。
本题主要考查了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和作用,质量的特点,是一道生活常识题。
10.【答案】C
【解析】解: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发散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变得比折射前会聚,会出现还是发散光束,所以以通过凸透镜的光束也可能是发散光束,故A错误;
B、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会聚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一定变得比折射前发散,会出现还是会聚光束,能相交一点,但是会聚程度明显减弱;故B错误;
C、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故C正确;
D、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因此利用用望远镜可以看到月亮清楚明亮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1)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指的是折射光线和相应的入射光线比较而言,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靠近主光轴,为会聚;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这里的发散,指的是折射光线和相应的入射光线比较而言,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远离主光轴,为发散;
(3)显微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用来看清微小物体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用来观看远处物体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理解与掌握,明确会聚、发散的含义是关键。
1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距、像距的变化,焦距改变成像特点,光路可逆等知识,是凸透镜成像的综合应用题。
(1)凸透镜成像规律,最重要两句话是:①物距(u)减小,像距(v)增大,像变大(应用于实像),
②物距(u)减小,像距(v)减小,像变小(应用于虚像)。
(2)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表格:
物距(u)
成像特点
像距(v)
应用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测焦距
2f>u>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投影仪/幻灯机
u=f
不成像
u
放大镜
【解答】
①物体靠近透镜即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光屏应远离透镜,当u>2f时光屏移动距离小于物体移动距离,当f ②物体要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体移动距离应该大于光屏移动距离,所以②错误;
③换用焦距更小的透镜,像会更前面会聚所以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所以③正确;
④根据光路可逆的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可以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实像,同时物距刚好是原来的像距,像距刚好是原来物距,所以④正确;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答案】B
【解析】解:因为左右方向的玻璃杯面是一个弧形样子,中间厚边缘薄,与凸透镜一样,所以是左右方向发生变化,纵向不变;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左右变大;
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左右颠倒;
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左右颠倒;
当物体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左右颠倒故①②④都无可能,③可能看到。
故选:B。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f 当u
13.【答案】B
【解析】解:A、由题图可知,此时的u=v=2f,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2f=20cm,则f=10cm,故A错误;
B、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此时的像距减小,则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减小了焦距,所以透镜甲的焦距比乙的大,故B正确;
C、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此时像距小于物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由于不知道透镜乙焦距的大小,所以无法判定光屏移动的距离s,故D错误。
故选:B。
当物距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像距v满足2f>v>f;u=v=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答案】C
【解析】解:
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造成的,属于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需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
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造成的,属于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需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综上所述,只有选项C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C。
(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图示来源于课本,分别表示了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的光路图。明确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5.【答案】D
【解析】解: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砝码从大到小的顺序增减;
由于估计被测物体大约为150g,所以应放置100g砝码,然后放置50g,50g砝码偏大,应取下,由此说明物体的质量小于150g;再依次放置20g、20g砝码,由于物体的质量小于150g,大于145g,所以此时不需要加10g砝码,应加5g砝码,然后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ABD错误、D正确。
故选:D。
在使用天平测量质量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试加砝码最为合理,一般要求不重复、不漏加、不颠倒,直至试加到最小砝码,需要时再移动游码。
本题质量的测量与天平,天平使用时,试加砝码的顺序要求,体现了一种最优化的思想,是我们应该掌握的。虽然有时可侥幸猜测成功,少进行了操作,但那只能证明偶尔一次的运气,只有正确的方法才具有普遍性。
16.【答案】2 ② 上 大
【解析】解:由图可知,∠1等于∠3,因此①是法线,②是界面,C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
又因为∠2大于∠3,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分界面下方是空气,上方是水;
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当入射角变小时,反射角变小,折射角也会减小,所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大。
故答案为:2;②;上;大。
(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一定相等,由此可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和界面。
(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一定在相对的两个区域中,由此确定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最后根据确定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判断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变化。
在两种透明介质的界面上,会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在同种介质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也是分居法线两侧,但在两种不同介质中。
17.【答案】20 小于
【解析】解: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已知小鸟距水面10m,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也是10m,所以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为10m+10m=20m;
看到的小鱼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小鱼儿它在湖里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小于2m。
故答案为:20;小于。
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去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做出解答。
18.【答案】0.5小
【解析】解:由题意知:1f×100∘=200∘,解得:f=0.5m;
因为焦距的倒数称为焦度,焦度的数值乘以100便得到眼镜的度数,所以眼镜度数越高,焦距越小。
故答案为:0.5;小。
焦距的倒数称为焦度,焦度的数值乘以100便得到眼镜的度数。
本题主要考查了焦距与眼镜度数的关系,比较基础。
19.【答案】改变光路 20 靠近 上
【解析】解:投影仪就是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平面镜将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反射到银幕上,起到改变光路的作用;
图中的h=40cm,h为物距,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2f>40cm>f,即20cm
故答案为:改变光路;20;靠近;上。
当f 凸透镜成实像特点:物远像近像变小。
投影仪的制作原理及成像特点,知道投影、幻灯都是利用物距处于1倍、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同时考查了平面镜对光的反射作用。
20.【答案】A处向上 变大 b 低于 相同
【解析】解:(1)甲图中,酒精灯使用外焰加热,B的位置合适,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需要调节A处,使温度计向上移动,使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被测液体中,所以应适当将A处向上调整;
(2)加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水中气泡沸腾前由大变小,沸腾时由小变大;
(3)b图象说明水的沸点低于100℃,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沸腾前升温的速度相同,水的质量相同。
故答案为:(1)A处向上(2)变大;(3)乙;低于;相同。
(1)利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水在沸腾时的特点为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加盖的烧杯气压变大,沸点升高,沸腾前升温的速度相同,水的质量相同。
本题考查水沸腾实验,要求熟练掌握水沸腾的特点,器材安装以及水的沸点和气压的关系。
21.【答案】B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不能 在 显示光路
【解析】解:(1)若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若纸板上不能显示光线,则可以证明三线是共面的;
(2)如果实验中硬纸板放得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法线将会不在硬纸板上,所以在硬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但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仍在同一平面内。
(3)从图中可以很清晰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因此白色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利用可折转的白色硬纸板可确定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白色硬纸板可以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共面。
故答案为:(1)B;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不能;在;(3)显示光路。
(1)在光的反射中,三线在同一平面上,是通过光屏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将纸板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看是否能在同一平面内是否发现反射光线;
(2)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
(3)从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和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同时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22.【答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蜡烛A0.4不动 不变
【解析】解:(1)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能同时观察到像和代替蜡烛A的像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在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B蜡烛替代蜡烛A;
(3)根据物像到反射面的距离相等,平面镜的前后两面所成的像之间的距离为平面镜厚度的2倍,即平面镜的厚度是0.4cm;
(3)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
(4)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距与像距相等,且大小相等,当沿水平方向向右适当移动玻璃板,则像的位置将不动;物体不变,物体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变;
(5)先连接AB,然后做AB的垂直平分线,即平面镜的位置,然后连接SB,与平面镜的交点为O,O即为反射点(入射点),然后连接点AO,即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蜡烛A;(3)0.4;(4)不动;不变;(5)如上图所示。
(1)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在物体的一侧,既能看到物体的像,也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用和物体一样的另一个物体来代替物体,和物体的像进行比较物像大小关系,这种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平面镜的前后两面都能起到反射面的作用,根据物体到反射面的距离相等进行判断;
(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根据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分析;
(5)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可以由像点B和S点确定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从而画出反射光线,并确定反射点(入射点),最后由点A和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从而完成光路。
本题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
23.【答案】点燃 右 65 照相机 上 A
【解析】解:(1)实验中,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烛焰的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所以调整器材高度时,应点燃蜡烛;
(2)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处于f和2f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根据光路的可逆性,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右移动至65cm处,光屏上可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成像与生活中的照相机成像类似;
(3)实验中,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向下运动,所以光屏上的像逐渐向上移动;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下移动凸透镜和光屏,所以最合理的是A。
故答案为:(1)点燃;(2)右;65;照相机;(3)上;A。
(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2)当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幻灯机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处于f和2f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光路具有可逆性;
(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焦点上,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内容的难点,要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熟练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并了解其应用,平时多动脑,对规律进行总结;同时注意探究实验中器材的摆放和调整,有关对倒立实像的理解和应用,也是重点考查的内容。
24.【答案】缩小 注入 左 前 凸 远视
【解析】解:
(1)由图知,像距小于物距,此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凸透镜变厚,此时凸透镜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强,若将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像将成在光屏之前,即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前。
(3)把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说明该眼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为凸透镜,是远视眼镜。
故答案为:(1)缩小;(2)注入;左;前;(3)凸;远视。
(1)根据像距与物距的大小关系判断成像的特点;
(2)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太强引起的;近视眼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前,需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
(3)根据像的位置变化判断眼镜对光线的作用,根据其判断出眼镜的种类。
本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主要考查了成像规律的应用及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25.【答案】游码没有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右 取出5g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54 偏小 ②①④③⑤
【解析】解:(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先要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再调节平衡螺母,由图甲可知,小明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游码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3)由图丙知,测量质量时加入最小的5g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说明砝码的总质量较大,即这时石块的质量小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接下来的下来的操作是:取下5g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4)由图丁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
则鹅卵石的质量为:m=50g+4g=54g;
(5)实验后,小军发现所使用的的砝码生锈了,砝码生锈后质量会增大,这样用较少的砝码就可以与较大的质量平衡,因此,测出的质量会偏小;
(6)要量取38食盐,要先通过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测量值为38g,然后缓慢加入食盐使天平平衡,故测量次序为:②①④③⑤。
故答案为:(1)游码没有调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2)右;(3)取出5g砝码,向右移动游码;(4)54;(5)偏小;(6)②①④③⑤。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然后再调节平衡螺母;
(2)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平衡螺母都向指针所在位置的反方向调节;
(3)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游码放在天平的右盘,通过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平衡;
(4)左盘中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示数;
(5)生锈会使砝码的质量增大,再根据砝码质量的变化推断测量结果的变化;
(6)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合理排序。
本题考查了质量的测量,要熟练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6.【答案】解: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凹透镜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会向外发散,其反向延长线会经过凹透镜的焦点;经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如图。
【解析】在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7.【答案】解:
连接A′A,延长与主光轴的交点O为凸透镜的光心,过光心O垂直主光轴作出凸透镜,AO为入射光线;
从A点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且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A′,连接A′与射到凸透镜入射点的连线,延长与主光轴的交点F为凸透镜的焦点,AF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
【解析】过光心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和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据此作图。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作图,要掌握好凸透镜对三条特殊光线的作用,还要知道凸透镜成虚像时,像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相交而成的。
28.【答案】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过焦点,经过焦点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若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左侧的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射出,且反向延长过焦点,若两透镜的左侧焦点恰好重合,此光线射向右侧凸透镜时,相当于过凸透镜焦点的光,则可使经过两透镜折射后光线仍平行射出,如图:
。
【解析】由图知,入射光线平行,经过两个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仍然平行,且两条入射光线的经两透镜折射后,上下位置关系不变。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三条特殊光线作用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三条特殊光线作用的应用,注意经两透镜后两光线的上下位置不变。
29.【答案】解: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入射光线看做是平行于主光轴的一条光线,据此画出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经过焦点;
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入射光线看做是平行于主光轴的一条光线,据此画出主光轴,出射光线就是交于焦点的光线,据此画出凸透镜。如图所示:
【解析】(1)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以及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进行分析;
(2)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本题考查透镜光路图的画法,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关键,需要注意的是画图时的虚实线之分。
湖北武汉一初慧泉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武汉一初慧泉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一初慧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一初慧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一初慧泉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册三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一初慧泉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册三月考物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静止 0,平衡螺母 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