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2021学年全国部分地区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月考测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cm,8m/sC,【答案】B,6m/s≈1,【答案】D,【答案】C,【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1. 以下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
B. 一张纸的厚度约0.01cm
C. 人正常情况下心跳1次的时间是1min
D.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2. 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下列成语进行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
B. 隔墙有耳--固体可以传声
C. 闻其声,知其人--不同的人说话音色不同
D. 如雷贯耳--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
3. 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的传播速度总是340m/s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 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能不同
4. 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0”刻度线量起
B. 不论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越小越好
C. 在进行长度测量时,应尽可能避免产生实验误差
D. 读数的时候,视线必须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
5.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车厢向乙车车厢观望,如图所示,突然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乙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甲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乙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走了。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站台 B. 甲车 C. 乙车 D. 自己
6. 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 《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也是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唱歌类娱乐节目。在节目中常常听到导师们说:“某某某,你的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以上说法均正确
8. 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同一鼓面,鼓面发出的声音的不同点是(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9. 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7℃.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6℃和38℃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 37℃,38℃ B. 36℃,37℃
C. 37℃,37℃ D. 38℃,37℃
10.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了( )
A. 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11. 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 该温度计的量程是 20℃∼100℃
C. 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D. 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12. 如图所示的四种“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3. 如图是童谣“数鸭子”的乐谱及歌词,当小红同学唱到“真呀真多呀”这句时,音调逐渐变高,关于音调变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带的振幅逐渐变大 B. 声带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逐渐变多
C. 声音的音量逐渐变大 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逐渐变大
14. 如图所示是蚊子和老牛的一段对话,下列对这段对话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高
B. 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低,牛的叫声响度小
C. 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
D. 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牛的叫声音调低
15. 2015年5月31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m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在这次100m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0.1m/s B. 1m/s C. 10m/s D. 100m/s
16.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
B. 在第6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
C. 该曲线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D.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17. 甲、乙两人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m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 )
A. 同时到 B. 甲先到 C. 乙先到 D. 不能确定
18. 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m/s,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
A. 5m/s B. 4.8m/s C. 5.8m/s D. 无法确定
19.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 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C. 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D.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20. 如图,图1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2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 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
C. 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
D.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21. 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如图乙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______s。
22. 起重机将货物在5秒内从地面提升到25米处,这时平均速度是______m/s,合______km/h。
23. 如图所示为正在清洗眼镜片的超声波清洗器,它能产生频率高于______Hz的声波,从而使清洗液产生剧烈振动,这也说明了超声波能传递______。
24. 如图将一只正在通电发声的小电铃放在玻璃罩内的泡沫塑料垫上,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将会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假如抽气机当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时,将______(能/不能)听到铃声;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将会______(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了______。
25. 噪声令人心烦意乱,是四大污染之一。如图所示:图甲摩托车的消声器;如图乙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如图丙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请分析:“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______减弱噪声;“隔音蛟龙”是在______减弱噪声;“防噪声耳罩”是在______减弱噪声。
26. 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时间之比是3:2,则速度之比是______。
27. 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
(2)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用的测量工具有______和______;
(3)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小车做______运动;
(4)若图中停表的每格为1s,那么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m/s,小车通过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还没有撞到金属片就停止了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28. 在探究“固体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某物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该物体的熔点是______℃,这种物质可能是_____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0℃时物质的状态______(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状态”或“三者都有可能”)。
(3)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设置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
29.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0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0.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8: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7: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31. 某人站在两山之间开了一枪,开枪后,他听到两次回声相差5s,此人距较近的山的距离是680米,(设声音传播的速度为v=340m/s),则:
(1)此人听到较近的山的回声需要多少秒?
(2)此人距较远的山的距离多少m?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的头发的直径在75μm左右,一张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100μm=0.01cm左右。故B符合实际;
C、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C不符合实际;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13.6m/s≈1.1m/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2.【答案】D
【解析】解:AD、“震耳欲聋”、“如雷贯耳“主要说明声音大,所以指的声音的响度大,故A正确,D错误。
B、墙壁是固体,这表明固体可以传声,故B正确。
C、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C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
故选:D。
声音的三大特征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本题考查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同时要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一特点。平时学习中要经常背诵这部分的内容,做到熟能生巧。
3.【答案】D
【解析】解: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故A错误;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固体、液体中慢,故C错误;
D、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传播时,温度不同,传播速度也不同,温度越高,速度越快,故D正确.
故选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种类、温度有关;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知道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4.【答案】D
【解析】解:
A、当刻度尺零刻度线磨损时,不一定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开始量,故A错误;
B、要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择不同的刻度尺,不是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越小越好,故B错误;
C、进行长度测量时,实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C错误;
D、读数的时候,视线必须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这样读数才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1)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零刻度线要对准物体的起始端,刻度尺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会正确使用刻度尺,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选用不同的刻度尺,知道测量过程中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准确程度的决定因素,以及让学生知道实验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5.【答案】C
【解析】解:
行驶的乙车和自己乘坐的甲车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坐在静止的甲车中的人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乙车,故C正确。
故选:C。
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要首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
本题考查了根据运动状态确定参照物,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判断相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方法即可正确解题。
6.【答案】A
【解析】解:
A、方法为“辅助工具法”,刻度尺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示数即为圆柱体直径的大小,故A正确;
BD、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应从零刻度线或某一整刻线开始测量,刻度尺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故BD错误;
C、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圆柱体的直径的方法是不科学的,无法准确找到圆的直径,一般测量值会偏小,故C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刻度尺的使用及常用的特殊测量方法--辅助工具法。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时,需要借助于一些其他器材和特殊方法,比如此题的测量直径的方法,测量一张纸厚度的以多求少法等。
7.【答案】C
【解析】
【分析】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不同人说话的特色不同,是指音色不同,对于熟人的音色,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即使没有见面,只听声音就可以判断出来。
【解答】
解:因为每个人的发声声带结构都不相同,因此会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辨别熟人的声音、辨别乐器的声音靠的都是音色。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音色,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答案】A
【解析】解: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面会因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声音的响度也会不同;
故选:A。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特征中的响度定义去分析解答。
9.【答案】A
【解析】解:
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
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直接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若病人的体温高于37℃,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
若病人的体温不高于37℃,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7℃。
所以体温是36℃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7℃,体温是38℃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8℃。
故选:A。
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同时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
此题考查的是体温计使用的注意事项。使用体温计之前,别忘了“甩一下”。
10.【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产生原因的了解,以及物理学方法中的转换法的应用。
【解答】
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计的原理以及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
(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使用温度计之前一定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解答】
A.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故B错误;
C.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故C错误;
D.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以上,示数为32℃,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解:
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测量方法错误;
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测量方法错误;
C、温度计使用和读数方法正确;
D、温度计使用方法正确,读数方法错误。
故选:C。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①测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③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3.【答案】B
【解析】解:
ABC、由题意可知,音调在逐渐升高,音调由频率决定,所以其频率在逐渐升高,频率的定义是发声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所以判断出小华声带1s内的振动次数变多;故AC错误,B正确;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频率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音调的高低是由频率决定的,频率是发声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
解答本题要知道音调和频率之间的关系以及频率的定义。
14.【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
(2)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的频率(即振动的快慢)决定;响度是由声源的振幅(即振动的幅度)决定;
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容易混淆,注意区分,要从句子的含义理解是说明声音高低还是声音大小.
【解答】
解:老牛的声音大,响度大;声音比较粗,音调低.
蚊子飞行时的声音比较小,响度小;声音比较细,音调高.
故选C.
15.【答案】C
【解析】解:
苏炳添的百米平均速度为v=st=100m9.99s≈10m/s。
故选:C。
已知苏炳添百米所用时间,利用公式v=st得到平均速度。
此题不计是简单的平均速度的计算,更能通过阅读材料,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16.【答案】D
【解析】解:A、从图象上看,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但不能表示它的熔点也在升高,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B、由图可知,在第6min时该物质刚开始熔化,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C、该曲线是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蜡不是晶体,所以不可能是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D、BC段表示该物质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正在熔化,因此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②在熔化图象中,若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此时的温度为熔点.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熔化过程.
在熔化之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完全熔化完后为液态.
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关键是掌握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17.【答案】B
【解析】解:设甲用的时间为t,则速度为v1=100mt,
乙的速度v2=100m−10mt=90mt,
第2次比赛时,s1′=100m+10m=110m,s2′=100m,
因为速度不变,所以甲用的时间:
t1′=s1′v1=110m100mt=1110t,
乙用的时间:
t2′=s2′v2=100m90mt=109t,
因为1110t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期中综合训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