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中考复习基础训练(人教版)物理专题
- 专题0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2声音的特性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3声音的利用 试卷 0 次下载
专题0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文件包含2022年中考复习基础训练人教版物理专题0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师版docx、2022年中考复习基础训练人教版物理专题0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12月8日初中物理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1 分 ,共计15分 )
1. 如图所示。为了使城市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在主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答案】
B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
交通噪声污染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海绵”沥青易吸收声音,两侧板墙可以隔声。
【解答】
这两项措施都是为以减小交通噪声污染。
2. 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方法中有效、合理的是( )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答案】
C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析各个选项是否可以有效合理的减弱噪声。
【解答】
A、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大一些,后面的学生能听到老师的声音,但不是解决办法的根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学生戴耳罩虽然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见,不是合理的办法,不符合题意;
C、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有效的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
B.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相同
D.一般来说,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常被用来清洗物体
【答案】
C
【考点】
噪声及来源
声与能量
音色
声速
【解析】
①发声体的无规则振动产生噪声;
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并且不同介质对声音的传播能力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介质在不同的温度时传播声音的能力也是不同的;
③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不同;
④声音传播时,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这种特点可以应用在医学上。
【解答】
解:A.从物理学角度说,噪声是由于物体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速度既和介质的种类有关又和介质的温度有关,故B正确;
C.不同发声体可以发出相同的音调和响度,但由于材质和构造的区别,音色可能是不同的,故C错误;
D.由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所以人们利用超声波来传递能量,应用超声波清洗物体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故D正确.
故选C.
4. 下列有关声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纹锁在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是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调
B.“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太阳能、风能、核能是目前正在努力研究、开发的新能源,它们都是可再生能源
D.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总保持不变
【答案】
D
【考点】
能量转化和转移
能源的分类
防治噪声的途径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
(1)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2)减弱噪声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3)根据现在人类面临资源紧缺的现状,所以应该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进行解答;
(4)根据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解答】
解:A.声纹锁在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色,故A错误;
B.“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现在人类面临着资源紧缺的现状,所以应该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人类应更多地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D.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总保持不变,但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故D正确.
故选D.
5.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说明声音在液体中也能传播
B.图乙: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响度大小
C.图丙:医生用B超查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图丁:防噪声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
【答案】
A
【考点】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声与信息
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
(1)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可以传递信息;
(4)减弱噪声的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
解:A.运动员在水中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声,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液体能传声,故A正确;
B.演奏古筝时,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断变化,改变了振动弦的长短,这是为了改变音调,故B错误;
C.医生用B超查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防噪声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6.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超声波的产生
【答案】
A
【考点】
超声波与次声波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声音的传播条件
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
(1)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4)据教材知识可知,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
【解答】
解: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故A正确;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能防止雷声的产生,故C错误;
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故D错误.
故选A.
7. 下列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机微信与朋友联系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B.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离带,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C.要区分自己发出的原声和回声,距障碍物至少34m以上
D.声音是发声体振动发出来的,只要振动,我们都能听到声音
【答案】
A
【考点】
回声及其应用
防治噪声的途径
人耳的构成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
(1)声音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
(2)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3)已知区分开原声回声需要的时间,可以得到声音到达高墙的时间;已知声音传播的速度和到达高墙的时间,利用s=vt得到距离高墙的远近。
(4)听到声音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发声体、声音传播的介质、健康的耳朵。
【解答】
解:A.用手机微信与朋友联系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
B.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离带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故B错误;
C.区分原声与回声,声音从发出到反射面的时间至少为t=12×0.1s=0.05s,人离反射面的距离至少为s=vt=340m/s×0.05s=17m,故C错误;
D.我们之所以能听到声音,是声源的振动通过媒介传到我们的耳朵,如果只有声源,没有传声介质或听觉器官,是听不到声音的,故D错误.
故选A.
8. 在线学习期间,小明使用手机收看老师的教学直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听到的讲课声不是振动产生的
B.老师戴口罩讲课时响度变小,音调变低
C.用耳机听课能在声源处减弱讲课声对家人的影响
D.直播时老师与摄像头的距离应小于摄像头的焦距
【答案】
C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响度
声音的产生
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4)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解答】
解:A.小明听到的讲课声是手机的扬声器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当老师戴上口罩之后讲课时,学生听到老师的声音变小了,即响度变小,音调不变,故B错误;
C.用耳机听课时,可以在声源处减弱讲课声对家人的影响,故C正确;
D.摄像头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直播时老师与摄像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故D错误.
故选C.
9. 万峰林的晨昏,清脆蝉声,婉转鸟语,应和着万峰湖的涓涓流水.关于此环境中的声现象,下列正确的是( )
A.鸟鸣声、流水声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人们主要通过音调分辨不同的鸟鸣声
C.声音在空气中和水中的传播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D.鸟鸣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属于乐音
【答案】
A
【考点】
声音的产生
噪声及来源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
音色
【解析】
(1)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通过音色来辨别是什么物体发声。
(3)介质不同,声速一般不同。
(4)物体的振动有规则,并且不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才属于乐音。
【解答】
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人们主要通过音色分辨不同的鸟鸣声,故B错误.
C.一般情况下,固体传声速度大于液体传声速度,液体传声速度大于气体传声速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小于水中的传播速度,故C错误.
D.在人们休闲娱乐时鸟鸣声属于乐音,鸟鸣声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时是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10.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B.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C.从电话听筒中,能听出对方是谁,这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
C
【考点】
声与能量
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速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
(1)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也与温度有关,与声音的特性无关;
(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3)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
解: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响度大小无关,所以响度大的声音和响度小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相等,故A错误;
B.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B错误;
C.不同的人说话声音的音色不同,从电话听筒中,能听出对方是谁,就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C正确;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11. 估测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是几个同学估测的数值,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正常人的体温约为40∘C
B.老师正常讲课时声音的响度约为120dB
C.普通人的身高约为2.0m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答案】
D
【考点】
温度
速度与物体运动
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长度的估测
【解析】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
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C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错误;
B.老师讲课的声音在60dB左右,比120dB小得多,故B错误;
C.普通人的身高约为1.6m∼1.8m,达不到2.0m,故C错误;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D正确.
故选D.
1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C.根据响度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
D.“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答案】
B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条件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
(4)减弱噪声的途径包括: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解答】
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与响度无关,故C错误;
D.“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1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调高
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C.我们无法区分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答案】
B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声音的产生
【解析】
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通过音色能辨别物体;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减弱噪声的三种方式:①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答】
解: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音调和响度相同,由于每个发声体的音色不同,我们可以通过音色分辨声音,故C错误;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14. 同学们在音乐教室排练文艺节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用力拨动古筝的琴弦,可以提高琴声的音调
C.同学们的笑声越大,笑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快
D.为了减少对外界的干扰,常关闭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
A
【考点】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速
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3)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响度无关;
(4)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A正确;
B、用力拨动古筝可以增大振动的幅度,提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
C、笑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声音的响度无关,故C错误;
D、为了减少对外界的干扰,常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15.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教学楼内请轻声慢步”,其中“轻声”是指声调低
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开会时将手机设置为静音,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
D
【考点】
声速
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
人耳的构成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解析】
(1)物体振动发出声音,但并不是所有的声音人耳都能的到,只有响度和频率合适,人耳才能的到声音;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4)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
【解答】
A、人耳听觉有一定的范围,即频率20∼20000Hz之间,且有传声介质和一定的响度,因此并非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故A错误;
B、“教学楼内请轻声慢行”,其中“轻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B错误;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慢,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故C错误;
D、开会时将手机设置为静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故D正确。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10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30分 )
16. 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
B.这种声波的强度是145dB
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
A,B
【考点】
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超声波与次声波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
(1)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声能传递能量,声波具有能量;
(2)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声音的强弱表示声音的响度;
(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另外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入耳处。
【解答】
A、“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高频声波,是人耳能够听到的,因此不是超声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该声波的响度是145dB以上,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17. 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B.“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快
【答案】
B,C
【考点】
声音的产生
防治噪声的途径
音色
声速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种类没有关系。
【解答】
解:A.雨滴落在地面会发出声音,是因为地面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此选项错误;
B.“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此选项正确;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声源处减弱噪声,此选项正确;
D.超声波和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此选项错误.
故选:BC.
18. 文昌山公园集娱乐、体育锻炼为一体,已成为长清市民茶余饭后的必去之地,为长清区献上了一份“生态厚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公园的西侧植树可以有效的减弱噪声的产生
B.公园的太阳能路灯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
C.市民依据声音的音色辨别出喜鹊的叫声
D.播放音乐的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答案】
B,C,D
【考点】
能源的分类
扬声器和耳机的构造和原理
音色
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
(1)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2)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能源,是由太阳内部核聚变释放的,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越来越被广泛利用;
(3)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4)扬声器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
【解答】
A、在河的两岸植树可以有效减弱噪声的传播,不能减弱噪声的产生,故A错误;
B、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因此是可再生能源,故B正确;
C、每个发声体的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市民依据声音的音色辨别出喜鹊的叫声,故C正确;
D、对于扬声器,变化的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后,通过扬声器的线圈,由于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故能使线圈在磁场中受力来回振动,带动纸盆也来回振动,扬声器就能够发声了,故D正确。
19. 噪声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都会有伤害,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一大公害。以下有关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喜庆的鞭炮给一些人带来欢乐,但也会破坏其他人的安宁,成为令人讨厌的噪声
B.居民、文教、行政办公区白天环境噪声应控制在55dB以下
C.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戴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
A,B,D
【考点】
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噪声及来源
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
解决此题要知道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结合选项分析判断是否正确即可。
【解答】
A、喜庆的鞭炮给一些人带来欢乐,但也会破坏其他人的安宁,成为令人讨厌的噪声,故A正确;
B、居民、文教、行政办公区白天环境噪声应控制在55dB以下,符合城市环境噪声标准规定,故B正确;
C、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故C错误;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戴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20. 关于如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射击运动员在比赛中经常戴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B.乙图中:“干冰”升华从周围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白气”
C.丙图中:船闸把河流上游和闸室、闸室和下游分成两个可以独立工作的连通器
D.丁图中:一束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发生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答案】
B,C,D
【考点】
连通器原理及其应用
光的色散
液化及液化现象
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
(1)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连通器的特点: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4)白光经棱镜折射后分解为各种单色光,光发生了色散,这表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解答】
解:A.甲图中:射击运动员在比赛中经常戴耳罩,这样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音,但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故A错误;
B.乙图中:“干冰”升华从周围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白气”,故B正确;
C.丙图中:船闸把河流的上游和闸室、闸室和下游都是上端开口,当闸门打开时,两个容器连通,因此构成两个独立工作的连通器,故C正确;
D.丁图中:一束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会发生色散,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故D正确.
故选BCD.
21. 下列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拉二胡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B.抽出密闭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的振动变小了
C.穿越公园的公路设置“隔音蛟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
D.用发声的音叉轻触悬挂的乒乓球,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答案】
A,D
【考点】
声音的产生
防治噪声的途径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
(1)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真空不能传声;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4)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解答】
A、二胡是弦振动发出声音的,当拉二胡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A正确;
B、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即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穿越公园的公路设置“隔音蛟龙”是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D正确。
22. 下列关于声、光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是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B.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环节防治噪声
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因为光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
D.射击瞄准时应“三点一线”,可以用光的反射来解释
【答案】
B,C,D
【考点】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
(1)响度是由声源的振幅(即振动的幅度)决定;
(2)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
(3)池底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
(4)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答】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音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正确;
B、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池底反射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故C错误;
D、射击瞄准时应做到“三点一线”,是运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故D错误。
23. “家家泉水入清河,千里长流到海波”,有诗这样称赞小清河。随着不断的改造,800年小清河“华丽蜕变”,为泉城献上“生态厚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河的两岸植树可以有效的减弱噪声的产生
B.小清河旁边的太阳能路灯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
C.夏日,小清河旁的石凳子很烫是因为发生了热传递
D.两岸传来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答案】
B,C,D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子热运动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能源的分类
【解析】
(1)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2)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能源,是由太阳内部核聚变释放的,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越来越被广泛利用。
(3)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4)扩散是指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
A、在河的两岸植树可以有效减弱噪声的传播,不能减弱噪声的产生,故A错误;
B、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因此是可再生能源,故B正确;
C、小清河旁的石凳子很烫,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石凳子的内能,故C正确;
D、两岸传来阵阵花香,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24. 新年第一天,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通车试运行,标志着济南迎来地铁时代。下列关于地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车厢内的座椅采用新型材料制作更加轻便坚固
B.地铁可以减少公共运输工具对城市的噪声污染
C.车厢内的地板采用凹凸条纹设计减小了摩擦力
D.地铁行驶的过程中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
A,B,D
【考点】
物质的基本属性
噪声及来源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解析】
(1)结合新型材料的特点做出判断;
(2)从防治噪声途径和地铁特点的角度可做出判断;
(3)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增大摩擦力;
(4)根据消耗和获得的能量可做出判断。
【解答】
A、结合实际情况可知,车厢内的座椅采用新型材料制作更加轻便坚固,故A正确;
B、地铁本身发出声音较小,且在地下,因此,可以减少公共运输工具对城市的噪声污染,故B正确;
C、车厢内的地板采用凹凸条纹设计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
D、地铁行驶的过程中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
2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答案】
A,B,C
【考点】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音的传播条件
音色
【解析】
(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即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
(3)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多是由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
【解答】
A、不同人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A正确;
B、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即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故B正确;
C、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所致;故C正确;
D、同一个音叉的发声频率是固定不变的;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会不同,力越大,音叉振动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大;故D错误;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10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20分 )
26. 在公共场所打电话、说话“轻声”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的________;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________;我们仅凭手机中听到对方的声音就判断出对方是谁,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进行判断的.
【答案】
响度,产生,音色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
(1)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防止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3)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
【解答】
解: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小,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
打电话时,我们仅凭声音就可判断对方是谁,这是通过声音的音色进行判断的.
27. 考试前,“请考生进入考场”指令是播音员的声带________产生的,经扬声器传出后再通过________传到考生耳中,考试过程中,考场周围禁止建筑工地施工和车辆鸣笛,是从________减弱噪声.
【答案】
振动,空气,声源处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音的传播条件
声音的产生
【解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减弱噪声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
解:“请考生进入考场”指令是播音员的声带振动产生的;空气可以传播声音,经扬声器传出后再通过空气传到考生耳中;
考场周围禁止建筑工地施工和车辆鸣笛,这是防止噪声的产生,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28. 声音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鼓由于________发声.
【答案】
声源处,振动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音的产生
【解析】
(1)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2)响度大小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解答】
解: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9. 跳广场舞时,优美的舞曲声是靠扬声器中“纸盆”的________产生的,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答案】
振动,声源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音的产生
【解析】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
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则优美的舞曲声是靠扬声器中“纸盆”的振动产生的,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0. 吉他能发出声音是因为琴弦的________产生的,正在弹吉他的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吉他发出不同的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如果半夜还要弹吉他,可以关紧屋内门窗,这是在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径”或“人耳处”)减弱噪声,防止“扰民”。
【答案】
振动,音调,传播途径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音的产生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吉他能发出声音是因为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琴弦的长度不同,则振动的快慢就会不同,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所以正在弹吉他的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吉他发出声音的音调,从而会有美妙的音乐。
半夜还要弹吉他,可以关紧屋内门窗,这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31. 同学们在考场内听到的广播声主要是通过________传入耳朵;考场周围禁止鸣笛,其目的是想在________处控制噪声。
【答案】
空气,声源
【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
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
(1)声音能够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答】
同学们在考场内听到的广播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
考场周围禁止鸣笛,即从声源处禁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
32. 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如图所示的水瓶琴,其能发出不同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在一些需要安静的场合,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其目的是________。
【答案】
音调,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考点】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3. 我们以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控制噪声角度分析,这是在________中减弱噪声。
【答案】
dB(分贝),传播过程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解析】
①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②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解答】
声音的强弱通常用dB(分贝)来表示。
控制噪声有三种途径:阻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4. 在中考期间,考场附近会禁止车辆鸣笛,这是为了防止噪声________,以免影响考生考试。其实,在校园或你家周围都有各种各样控制噪声的措施,请你举出一例:________。
【答案】
产生,关上了窗户,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考点】
噪声及来源
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
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答】
中考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起身关上了窗户,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用纸团堵住了耳朵,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5. 声音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鼓由于________发声。
【答案】
在声源处,振动
【考点】
声音的产生
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
(1)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解答】
(2)“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故答案为:在声源处;振动。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
36. 爱动脑筋的小华对如图甲所示的钟进行了如下探究;
(1)当要设定响铃时间时,先将闹铃开关闭合,再将定时指针调到指定时间,只有当时针转至与定时指针重叠时,定时开关也闭合,此时电动机工作,带动铃锤敲击铃碗,铃才能发声,下列图乙中A、B、C三个电路图,能满足上述要求的是________.
(2)图丙是闹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凸轮是一种具有凸起的呈曲面状的零件,弹性金属片上端连接铃锤,下端固定在∩形塑料架的顶端;
如图丁所示,目前凸轮安装在N位置,为了达到不同的响度效果,凸轮的转轴还可以调换到M、P两个不同的位置,图戊是凸轮转动一周过程中四个位置的工作示意图;
电动机工作带动凸轮连续转动,凸轮反复交替推动∩形架的A、B两柱,使得∩形架绕O轴左右摆动,通过弹性片带动铃锤交替敲击两个铃碗,实现铃碗振动发声,F为凸轮对A柱的作用力,请你在图戊的④中,画出此时F的力臂L.
(3)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能,根据图戊反映的工作原理,在凸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铃锤共敲击铃碗________次.
(4)小华发现闹钟铃声过大,会影响到他人休息,她应该怎样调节凸轮的位置,使铃声的响度减小?答________,这属于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答案】
(1)A
(2)答案如解答图所示.
(3)机械,两
(4)将凸轮调节到P处,声源
【考点】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力臂的画法
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
(1)由题知,闹铃开关和定时开关都闭合,电动机工作,带动铃锤敲击铃碗,铃才能发声,由此分析解答;
(2)支点为O点,图戊的④中凸轮对∩形塑料架A柱产生推力F,由此画出F的力臂;
(3)用电器工作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由此分析电动机工作时能量转化;
凸轮反复交替推动∩形架的A、B两柱,使得∩形架绕O轴左右摆动,通过弹性片带动铃锤交替铃碗发声;
(4)根据图丁分析要减小铃声凸轮调节方式;根据减弱噪声的三种方式分辨减弱噪声的方法。
【解答】
解:(1)由题知,闹铃开关和定时开关都闭合时,电动机工作,带动铃锤敲击铃碗,铃发声,
A.图中闹铃开关、定时开关、电阻R0与电动机串联,只有两开关都闭合时电动机才能工作(即电铃工作),断开任意一个开关都不工作,A符合题意;
B.图中闹铃开关和定时开关并联,只要有一个开关闭合后电动机都能工作,B不符合题意;
C.图中只闭合闹钟开关时,电铃就开始工作,两开关都闭合后,电动机被短路不能工作,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形架绕O轴左右摆动,由图丙知O为支点,图戊的④中凸轮推动∩形架的A柱,推力F垂直于A柱向左,由O点作F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其力臂L,如图所示:
(3)电动机工作时消耗了电能,得到了机械能,所以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由题结合图可知,凸轮反复交替推动∩形架的A、B两柱,使得∩形架绕O轴左右摆动,通过弹性片带动铃锤交替敲击两个铃碗,实现铃碗振动发声,所以在凸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铃锤共敲击铃碗两次.
(4)由图丁知,凸轮在P处时,其转动后使∩形架的A、B两柱左右摆动的幅度减小,则∩形架绕O点转动时弹性金属片上端连接铃锤的摆动幅度也减小,这样就可以减小铃声的响度,这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7. 近几年来,漳州市政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紧扣“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发展定位,投入了大量资金,修建人工湖,扩大水域面积,道路两旁种植树木,让市民享受到了“绿城”带来的实惠.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说明种植树木及修建人工湖对改善居住环境所带来的好处.
【答案】
见解答.
【考点】
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蒸发及其现象
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
从植树造林和建人工湖两方面来分析对环境的改善,可从减弱噪声的途径、蒸发吸热、水的比热容大三个方面来考虑。
【解答】
解:植树造林可以减弱噪声的影响;
绿化、扩大水域面积,可以利用水的蒸发吸热来降低气温;
修建人工湖能有效调节周围环境的气温,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
38. 阅读材料:
扫地机器人是一款能自动清扫地面的智能家用电器(如图甲所示)。
机器人通过电动机旋转产生高速气流,将灰尘、杂物吸入集尘盒;其轮子的防滑皮采用凸凹材质制成;底部安装有塑料刷,用于清扫吸附在地板上的灰尘及轻小物体;前端装有感应器,通过发射、接收超声波或红外线来侦测障碍物。
请根据以上介绍回答问题:
(1)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而产生吸力。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双选)
A.地面有静电时,轻小物体会吸附在地板上而不容易清扫
B.当遇到玻璃门等透明障碍物时,使用红外线感应器效果较好
C.机器人工作时发出的声音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
D.采用凸凹材质的轮皮,可增大机器人与地面间的摩擦
(3)根据阅读材料,写出一条扫地机器人工作时用到的物理原理:________。
(4)光敏电阻是制作灰尘传感器的常用元件。图乙为某光敏电阻的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0恒定,RG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空气透光程度的增大而增大,R0为定值电阻。当光敏电阻分别为6Ω和18Ω时,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6V和3V,则R0=________Ω。
【答案】
小于
B,C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6
【考点】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红外线
大气压强的存在
物体带电现象
欧姆定律的应用
【解析】
(1)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分析其内部气压的变化,从而与外界大气压进行比较;
(2)结合带电体的特点、红外线的传播特点、机器人工作时传递信息的介质等对选项中的说法做出判断;
(3)可结合机器人的特点,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特点、超声波与红外线传递信息等方面进行解答;
(4)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相等的特点,利用欧姆定律列出光敏电阻在不同阻值的电流方程,联立即可解得定值电阻的阻值。
【解答】
机器人通过电动机旋转产生高速气流,使内部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这样大气压就将灰尘、杂物吸入集尘盒;
A.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当地面有静电时,轻小物体会吸附在地板上而不容易清扫,故A正确;
B.当遇到玻璃门等透明障碍物时,红外线会透过玻璃门,因此使用红外线感应器效果不好,故B错误;
C.机器人工作时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人耳听不到,因此不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故C错误;
D.采用凸凹材质的轮皮,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增大机器人与地面间的摩擦,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C。
由题意可知:“机器人通过电动机旋转产生高速气流,将灰尘、杂物吸入集尘盒”,利用了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其轮子的防滑皮采用凸凹材质制成”,利用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底部安装有塑料刷,用于清扫吸附在地板上的灰尘及轻小物体”,利用了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等。
由电路图可知,光敏电阻RG和定值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
当光敏电阻RG1=6Ω时,电压表的示数U1=6V,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U=U0−U1,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1=U1R0=U0−U1RG1
即为:6VR0=U0−6V6Ω⋯①
当光敏电阻为:RG2=18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3V,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U0−U2,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2=U2R0=U0−U2RG2
即为:3VR0=U0−3V18Ω⋯②
联立①②可解得:U0=12V,R0=6Ω。
故答案为:(1)小于;(2)BC;(3)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合理即可);(4)6。
39. 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常规动力潜艇(如图所示),它具备先进的通讯设备、武器系统、导航系统、水声对抗、隐蔽性强,噪声低、安全可靠等优异性能,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已知海水的密度近似为1.0×103kg/m3,g取10N/kg,求:
排水量
水上2250吨,水下3000吨
最大下潜深度
300m
最大航速
水上30km/h,水下36km/h
最大输出功率(水下)
3000kW
(1)某次实战训练中,为了避免被“敌军”发现,潜艇在海水中悬停,并全员保持静默,这是在________(选填“人耳”“传播过程”或“声源”)处减弱噪声;
(2)该潜艇在海水中悬停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潜艇下潜到200m深处时,潜艇上一个面积是400cm2的观察窗口受到海水的压力为多大?
(3)潜艇在水下执行巡航任务,以最大航速匀速行驶5h的路程为多少?若潜艇发动机以最大输出功率工作时螺旋桨推进器效率为80%,潜艇以最大航速行驶时受到水的平均阻力f为多大?
【答案】
声源
该潜艇在海水中悬停时受到的浮力为3×107N;潜艇下潜到200m深处时,潜艇上一个面积是400cm2的观察窗口受到海水的压力为8×104N;
潜艇在水下执行巡航任务,以最大航速匀速行驶5h的路程为180km;若潜艇发动机以最大输出功率工作时螺旋桨推进器效率为80%,潜艇以最大航速行驶时受到水的平均阻力为2.4×105N。
【考点】
功率的计算
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防治噪声的途径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浮力大小的计算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1)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
(2)知道潜艇在水下排水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该潜艇在海水中悬停时受到的浮力;
利用p=ρgh求潜艇下潜到200m深处时观察窗口所受海水的压强,再利用F=pS求观察窗口所受压力;
(3)利用s=vt求以最大航速匀速行驶5h的路程;发动机做的有用功功率P有用=80%×P,再利用P=Wt=Fst=Fv求牵引力,由于潜艇匀速航行,潜艇受到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据此求阻力。
【解答】
潜艇在海水中悬停,并全员保持静默,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该潜艇在海水中悬停时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水下g=3000×103kg×10N/kg=3×107N;
潜艇下潜到200m深处时,观察窗口所受海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200m=2×106Pa。
观察窗口的面积:S=400cm2=0.04m2,
由压强公式p=FS可得观察窗口所受压力:
F=pS=2×106Pa×0.04m2=8×104N;
由v=st可得以最大航速匀速行驶5h的路程:
s=v水下t=36km/h×5h=180km;
发动机做的有用功的功率:
P有用=80%×P=80%×3×106W=2.4×106W,
v水下=36km/h=10m/s,
由P=Wt=Fst=Fv可得牵引力:
F=Pv=2.4×106W10m/s=2.4×105N,
因为潜艇匀速航行,
所以潜艇以最大航速匀速行驶时受到水的平均阻力:
f=F=2.4×105N。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5分 )
40.(15分) 近几年,一些城市道路由从前的水泥路面变成了沥青路面,如图所示.小明发现汽车走过时产生的噪声比从前小多了,那么汽车行驶的噪声是否与路面的材料有关呢?
下表是小明在互联网上查到同一辆轿车在不同路面行驶时噪声的实验数据:
试验次数
试验车型
车速
普通沥青路面噪声
多孔沥青路面噪声
1
桑塔纳轿车
80
85.4
78.5
2
桑塔纳轿车
100
92.6
80.6
(1)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2)请你猜想:除上述因素外,汽车行驶路面上产生噪声的大小还可能跟________有关.
【答案】
(1)同一辆车在车速一定时,沥青路面孔越多,噪声越小,同一辆车在相同路面上行驶,车速越大,噪声越大
(2)车轮的粗糙程度
【考点】
噪声及来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由实验次数1中的数据:车速为80km/s时,多孔沥青路面噪声为78.5,普通沥青路面噪声为85.4,故可得出同一辆车在车
速一定时,沥青路面孔越多,噪声越小,车速为100km/h的桑塔纳轿车的噪声比车速为80km/s的噪声大,故可得出同一辆车在
相同路面上行驶,车速越大,噪声越大;
(2)可以从车轮的粗糙程度、路面的粗糙程度等猜想汽车行驶路面上产生噪声的大小的影响因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课时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来源,控制噪声,025h=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填空,简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课一练,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观察与思考,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从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考虑,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