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8.1 锐角三角函数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8.1 锐角三角函数综合训练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测试卷(A卷)(测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中,如果各边长度都扩大倍,那么锐角的正切值( )A. 不变化 B. 扩大2倍 C. 缩小2倍 D. 不能确定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如果将线段BD绕着点B旋转后,点D落在CB的延长线上的D′处,那么tan∠BAD′等于( )A. 1 B. C. D. [来源:学#科#网Z#X#X#K]3.已知α为锐角,如果sinα=, 那么α等于( )A. 30° B. 45° C. 60° D. 不确定4.如图为了测量某建筑物AB的高度,在平地上C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的仰角为30°,沿CB方向前进12 m到达D处,在D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的仰角为45°,则建筑物AB的高度等于( )A. 6(+1)m B. 6 (-1) m C. 12 (+1) m D. 12(-1)m5.如图,某侦察机在空中A处发现敌方地面目标B,此时从飞机上看目标B的俯角为α,已知飞行高度AC=4500米,tanα= , 则飞机到目标B的水平距离BC为( )A. 5400米 B. 5400米 C. 5600米 D. 5600米6.Rt△ABC中,∠C=90°,AB=13,AC=5,则sinB的值为( )A. B. C. D. 7.在△ABC中,若|sinA﹣|+(﹣cosB)2=0,则∠C的度数是( )A. 45° B. 75° C. 105° D. 120°8.因为sin30°=,sin210°=,所以sin210°=sin(180°+30°)=﹣sin30°;因为sin45°=,sin225°=,所以sin225°=sin(180°+45°)=﹣sin45°,由此猜想,推理知:一般地当α为锐角时有sin(180°+α)=﹣sinα,由此可知:sin240°=( )A. B. C. D. 9.如图,小明要测量河内小岛 B 到河边公路 l 的距离,在 A 点测得∠BAD=30°,在 C 点测得∠BCD=60°,又测得 AC=60米,则小岛 B 到公路 l 的距离为( )A. 30 米 B. 30 米 C. 40 米 D. (30+ )米10.下列命题:①所有锐角三角函数值都为正数;②解直角三角形时只需已知除直角外的两个元素;③中,,则;④中,,则.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如图,某渔船在海面上朝正东方向匀速航行,在A处观测到灯塔M在北偏东60°方向上,且AM=100海里.那么该船继续航行 海里可使渔船到达离灯塔距离最近的位置.12.某人沿着坡度i=:的山坡走了50米,则他离地面 米高.13.在等腰直角△ABC中,∠C=90°,AC=6,D为AC上一点,若,则AD=______。14.如图,在△ABC中,∠A=30°,∠B=45°,AC=2,则CB的长为 .15.如图,△ABC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C=90°,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EF,则tan∠CAE= .16.已知点P是△ABC内一点,且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则P点叫△ABC的费马点(Fermat point),已经证明:在三个内角均小于120°的△ABC中,当∠APB=∠APC=∠BPC=120°时,P就是△ABC的费马点,若P就是△ABC的费马点,若点P是腰长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DEF的费马点,则PD+PE+PF= .17.如图,在Rt△ABC中,∠C=90°, AM是BC边上的中线,,则的值为 .18.在等腰△ABC中,AB=AC,cos∠ABC,点P是直线BC上一点,且PC PB=1:3,则tan∠APB= .19.如图,折叠矩形ABCD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折痕AE=5cm, 且tan∠EFC=,那么矩形ABCD的周长_____________cm.20.如图,一艘渔船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30°方向,距离灯塔18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55°方向上的B处,此时渔船与灯塔P的距离约为 海里(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sin55°≈0.8,cos55°≈0.6,tan55°≈1.4).三、解答题(共60分)21.(本题5分)计算:(sin30°﹣1)2﹣×sin45°+tan60°×cos30°. [来源:学科网]22.(本题6分)如图,在昆明市轨道交通的修建中,规划在A、B两地修建一段地铁,点B在点A的正东方向,由于A、B之间建筑物较多,无法直接测量,现测得古树C在点A的北偏东45°方向上,在点B的北偏西60°方向上,BC=400m,请你求出这段地铁AB的长度.(结果精确到1m,参考数据:,) 23.(本题7分)为了弘扬南开精神,我校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调印在旗帜上,放置在教学楼的顶部(如图所示),小华在教学楼前空地上的点D处,用1米高的测角仪CD,从点C测得旗帜的底部B的仰角为37°,然后向教学楼正方向走了4.8米到达点F处,又从点E测得旗帜的顶部A的仰角为45°.若教学楼高BM=19米,且点A、B、M在同一直线上,求旗帜AB的高度(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1,tan37°≈0.75). 24.(本题7分)如图,在一次军事演习中,蓝方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上的A处朝正南方向撤退,红方在公路上的B处沿南偏西60°方向前进实施拦截,红方行驶1000米到达C处后,因前方无法通行,红方决定调整方向,再朝南偏西45°方向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刚好在D处成功拦截蓝方,求拦截点D处到公路的距离(结果不取近似值). [来源:Zxxk.Com] 25.(本题8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90°,∠ADC=90°,AB=6,CD=4,BC的延长线与AD的延长线交于点E.(1)若∠A=60°,求BC的长;(2)若sinA=,求AD的长.(注意:本题中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根号) [来源:学.科.网] 26.(本题9分)如图,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中线,已知∠B=45°,tan∠ACB=3,AC=,求:(1)△ABC的面积;(2)sin∠ACD的值. 27.(本题9分)如图,从A地到B地的公路需经过C地,图中AC=10千米,∠CAB=25°,∠CBA=37°,因城市规划的需要,将在A、B两地之间修建一条笔直的公路.(1)求改直的公路AB的长;[来源:Z|xx|k.Com](2)问公路改直后比原来缩短了多少千米?(sin25°≈0.42,cos25°≈0.91,sin37°≈0.60,tan37°≈0.75) 28.(本题9分)校车安全是近几年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安全隐患主要是超速和超载.某中学九年级数学活动小组进行了测试汽车速度的实验,如图,先在笔直的公路l旁选取一点A,在公路l上确定点B、C,使得AC⊥l,∠BAC=60℃,再在AC上确定点D,使得∠BDC=75°,测得AD=40米,已知本路段对校车限速是50千米/时,测得某校车从B到C匀速行驶用时10秒。(1)、求CD的长。(结果保留根号)(2)、问这辆车在本路段是否超速?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1.41,=1.73
(测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来源:学.科.网]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中,如果各边长度都扩大倍,那么锐角的正切值( )A. 不变化 B. 扩大2倍 C. 缩小2倍 D. 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锐角的正切值为对边和邻边的比值,∴各边长度都扩大倍,锐角的正切值不变.故选A.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如果将线段BD绕着点B旋转后,点D落在CB的延长线上的D′处,那么tan∠BAD′等于( )A. 1 B. C. D. 【答案】C3.已知α为锐角,如果sinα=, 那么α等于( )A. 30° B. 45° C. 60° D. 不确定【答案】B【解析】∵α为锐角,sinα=,∴α=45°.故选:B.4.如图为了测量某建筑物AB的高度,在平地上C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的仰角为30°,沿CB方向前进12 m到达D处,在D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的仰角为45°,则建筑物AB的高度等于( )A. 6(+1)m B. 6 (-1) m C. 12 (+1) m D. 12(-1)m【答案】A5.如图,某侦察机在空中A处发现敌方地面目标B,此时从飞机上看目标B的俯角为α,已知飞行高度AC=4500米,tanα= , 则飞机到目标B的水平距离BC为( )A. 5400米 B. 5400米 C. 5600米 D. 5600米【答案】A【解析】由题知,在△ABC中,∠C=90°,∠ABC=α ,AC=4500 ,
∵tanα= = ∴BC=5400.6.Rt△ABC中,∠C=90°,AB=13,AC=5,则sinB的值为( )A. B. C. D. 【答案】A7.在△ABC中,若|sinA﹣|+(﹣cosB)2=0,则∠C的度数是( )A. 45° B. 75° C. 105° D. 120°【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sinA-=0,-cosB=0,即sinA=,=cosB,解得,∠A=30°,∠B=45°,∴∠C=180°-∠A-∠B=105°,故选:C.8.因为sin30°=,sin210°=,所以sin210°=sin(180°+30°)=﹣sin30°;因为sin45°=,sin225°=,所以sin225°=sin(180°+45°)=﹣sin45°,由此猜想,推理知:一般地当α为锐角时有sin(180°+α)=﹣sinα,由此可知:sin240°=( )A. B. C. D. 【答案】C【解析】∵当α为锐角时有sin(180°+α)=﹣sinα,∴sin240°=sin(180°+60°)=﹣sin60°=﹣.故选C.9.如图,小明要测量河内小岛 B 到河边公路 l 的距离,在 A 点测得∠BAD=30°,在 C 点测得∠BCD=60°,又测得 AC=60米,则小岛 B 到公路 l 的距离为( )A. 30 米 B. 30 米 C. 40 米 D. (30+ )米【答案】B10.下列命题:①所有锐角三角函数值都为正数;②解直角三角形时只需已知除直角外的两个元素;③中,,则;④中,,则.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答案】C【解析】①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知所有的锐角三角函数值都是正数,故正确;②两个元素中,至少得有一条边,故错误;③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以及勾股定理,得则 = =1,故正确;④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得tanC=,sinC=,cosC=,则tanC⋅cosC=sinC,故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如图,某渔船在海面上朝正东方向匀速航行,在A处观测到灯塔M在北偏东60°方向上,且AM=100海里.那么该船继续航行 海里可使渔船到达离灯塔距离最近的位置.【答案】.故该船继续航行海里可使渔船到达离灯塔距离最近的位置.12.某人沿着坡度i=:的山坡走了50米,则他离地面 米高.【答案】25【解析】[来源:学§科§网]利用相应的坡度求得坡角为30°,然后运用三角函数求他离地面的高度=50×sin30°=25(米).13.在等腰直角△ABC中,∠C=90°,AC=6,D为AC上一点,若,则AD=______。【答案】4【解析】根据题意可得BC=6,根据tan∠DBC=可得CD=2,即AD=AC-CD=6-2=4.14.如图,在△ABC中,∠A=30°,∠B=45°,AC=2,则CB的长为 .[来源:学科网ZXXK]【答案】故答案为:15.如图,△ABC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C=90°,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EF,则tan∠CAE= .【答案】.【解析】设CE=x,则BE=AE=8﹣x,因∠C=90°,AC=6,由勾股定理可得62+x2=(8﹣x)2,解得x=,所以tan∠CAE=.16.已知点P是△ABC内一点,且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则P点叫△ABC的费马点(Fermat point),已经证明:在三个内角均小于120°的△ABC中,当∠APB=∠APC=∠BPC=120°时,P就是△ABC的费马点,若P就是△ABC的费马点,若点P是腰长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DEF的费马点,则PD+PE+PF= .【答案】.17.如图,在Rt△ABC中,∠C=90°, AM是BC边上的中线,,则的值为 .【答案】.【解析】由题意可得,故,因此.18.在等腰△ABC中,AB=AC,cos∠ABC,点P是直线BC上一点,且PC PB=1:3,则tan∠APB= .【答案】或.∴BC=8x,∵PC:PB=1:3,∴PB=6x,∴PD=2x,∴tan∠APB==;如图2,∵PC:PB=1:3,∴PB=12x,∴PD=8x,∴tan∠APB==;综上所述:tan∠APB=或.故答案为:或.19.如图,折叠矩形ABCD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折痕AE=5cm, 且tan∠EFC=,那么矩形ABCD的周长_____________cm.【答案】36.20.如图,一艘渔船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30°方向,距离灯塔18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55°方向上的B处,此时渔船与灯塔P的距离约为 海里(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sin55°≈0.8,cos55°≈0.6,tan55°≈1.4).【答案】11.【解析】如图,作PC⊥AB于C,在Rt△PAC中,PA=18,∠A=30°,可得PC=PA=×18=9;在Rt△PBC中,PC=9,∠B=55°,求得PB=≈11,即此时渔船与灯塔P的距离约为11海里.三、解答题(共60分)21.(本题5分)计算:(sin30°﹣1)2﹣×sin45°+tan60°×cos30°.【答案】22.(本题6分)如图,在昆明市轨道交通的修建中,规划在A、B两地修建一段地铁,点B在点A的正东方向,由于A、B之间建筑物较多,无法直接测量,现测得古树C在点A的北偏东45°方向上,在点B的北偏西60°方向上,BC=400m,请你求出这段地铁AB的长度.(结果精确到1m,参考数据:,)【答案】这段地铁AB的长度为546m【解析】过点C作CD⊥AB于D,由题意知:∠CAB=45°,∠CBA=30°,∴CD=BC=200(m),BD=CBcos(90°﹣60°)=400×=200(m),AD=CD=200(m),∴AB=AD+BD=200+200≈546(m),答:这段地铁AB的长度为546m.23.(本题7分)为了弘扬南开精神,我校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调印在旗帜上,放置在教学楼的顶部(如图所示),小华在教学楼前空地上的点D处,用1米高的测角仪CD,从点C测得旗帜的底部B的仰角为37°,然后向教学楼正方向走了4.8米到达点F处,又从点E测得旗帜的顶部A的仰角为45°.若教学楼高BM=19米,且点A、B、M在同一直线上,求旗帜AB的高度(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1,tan37°≈0.75).【答案】宣传牌AB的高度约为1.2m【解析】过点C作CN⊥AM于点N,则点C,E,N在同一直线上,设AB=x米,则AN=x+(19﹣1)=x+18(米),在Rt△AEN中,∠AEN=45°,∴EN=AN=x+18,在Rt△BCN中,∠BCN=37°,BM=19m,∴tan∠BCN═=0.75,∴=,解得:x=1.2.经检验:x=1.2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答:宣传牌AB的高度约为1.2m.24.(本题7分)如图,在一次军事演习中,蓝方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上的A处朝正南方向撤退,红方在公路上的B处沿南偏西60°方向前进实施拦截,红方行驶1000米到达C处后,因前方无法通行,红方决定调整方向,再朝南偏西45°方向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刚好在D处成功拦截蓝方,求拦截点D处到公路的距离(结果不取近似值).【答案】拦截点D处到公路的距离是(500+500)米.在Rt△CDF中,∵∠F=90°,∠DCF=45°,CD=BC=1000米,∴CF=CD=500米,∴DA=BE+CF=(500+500)米,故拦截点D处到公路的距离是(500+500)米. 25.(本题8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90°,∠ADC=90°,AB=6,CD=4,BC的延长线与AD的延长线交于点E.(1)若∠A=60°,求BC的长;(2)若sinA=,求AD的长.(注意:本题中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根号)【答案】(1)6﹣8;(2).(2))∵∠ABE=90°,AB=6,sinA==,∴设BE=4x,则AE=5x,得AB=3x,∴3x=6,得x=2,∴BE=8,AE=10,∴tanE====,解得,DE=,∴AD=AE﹣DE=10﹣=,即AD的长是.26.(本题9分)如图,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中线,已知∠B=45°,tan∠ACB=3,AC=,求:(1)△ABC的面积;(2)sin∠ACD的值.【答案】(1)6;(2).【解析】(1)如图,(1)作AH⊥BC于H,在Rt△ACH中,∵tan∠ACB=3,AC=,设CH=x,AH=3x,根据勾股定理得AC=x,∴CH=1,AH=3,在Rt△ABH中,∠B=45°,∴BH=AH=3,∴S△ABC=×4×3=6;在Rt△CDF中,CD=,∴在Rt△CDE中,sin∠ACD==.27.(本题9分)如图,从A地到B地的公路需经过C地,图中AC=10千米,∠CAB=25°,∠CBA=37°,因城市规划的需要,将在A、B两地之间修建一条笔直的公路.(1)求改直的公路AB的长;(2)问公路改直后比原来缩短了多少千米?(sin25°≈0.42,cos25°≈0.91,sin37°≈0.60,tan37°≈0.75)【答案】(1)、14.7千米;(2)、2.3千米.【解析】[来源:Zxxk.Com] (1)、作CH⊥AB于H. 在Rt△ACH中,CH=AC•sin∠CAB=AC•sin25°≈10×0.42=4.2(千米),[来源:Zxxk.Com]AH=AC•cos∠CAB=AC•cos25°≈10×0.91=9.1(千米),在Rt△BCH中,BH=CH÷tan∠CBA=4.2÷tan37°≈4.2÷0.75=5.6(千米),∴AB=AH+BH=9.1+5.6=14.7(千米). 故改直的公路AB的长14.7千米;(2)、在Rt△BCH中,BC=CH÷sin∠CBA=4.2÷sin37°≈4.2÷0.6=7(千米),则AC+BC﹣AB=10+7﹣14.7=2.3(千米). 答:公路改直后比原来缩短了2.3千米.28.(本题9分)校车安全是近几年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安全隐患主要是超速和超载.某中学九年级数学活动小组进行了测试汽车速度的实验,如图,先在笔直的公路l旁选取一点A,在公路l上确定点B、C,使得AC⊥l,∠BAC=60℃,再在AC上确定点D,使得∠BDC=75°,测得AD=40米,已知本路段对校车限速是50千米/时,测得某校车从B到C匀速行驶用时10秒。(1)、求CD的长。(结果保留根号)(2)、问这辆车在本路段是否超速?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1.41,=1.73【答案】(1)、20;(2)、没有超速.∴速度=≈12.92(米/秒)。 ∵12.92米/秒=46.512千米/小时<50千米/时,∴该车没有超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8.1 锐角三角函数练习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8.1 锐角三角函数课堂检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28.1 锐角三角函数练习,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