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4.2 由平行线截得的比例线段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4.2 由平行线截得的比例线段
教 材 简 介 |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本章的重点。它是研究相似三角形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理论,它一方面可以直接判定线段成比例,另一方面,当不能直接证明要证的比例成立时,常用这个定理把两条线段的比“转移”成另两条线段的比来证明。 | |||
教 学 目 标 | 1. 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证明,掌握定理的内容。 2. 能应用定理证明线段成比例、平行等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计算。 | |||
教学重点: |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理解。 | |||
教学难点: |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应用。 | |||
教学关键: | 1.恰当运用类比。2.比例式的变形。 | |||
教学方法: | 类比启发、探索发现 | |||
教学用具: | 教学多媒体课件 | |||
| 教 学 内 容 | 设 计 意 图 | ||
教
学
过
程 | 一、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1.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2. 如图1,l1 //l2//l3,AB=BC, AB/BC=?,DE/EF=?,AB/BC与DE/EF有什么关系? A D A D
B E B E
C F C F 图1 图2 二、问题类比,提出猜想: 问题一、如图2,l1//l2//l3,AB≠BC,AB/BC=2/3,DE/EF=?,AB/BC与DE/EF有什么关系? |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的二个问题由教学多媒体集成。 1.是起到创设问题情景的作用。 2.是为了引入新课。 3.为问题一的类比做好铺垫。 问题一是为引导学生发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而设计的。 | ||
教
学
过
程 | 引导学生类比问题2进行猜想。将学生分组,讨论上述第三个问题。可以提出一个猜想(命题): 命题: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学生对命题的叙述不一定准确,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叙述准确的命题,并提出应对命题的正确性加以说明。) 学生根据问题2的结果可以猜想出DE/EF=2/3,AB/BC=DE/EF,为什么呢? 说明:设线段AB的中点为P1,线段BC的三等分点为P2、P3,这时AP1=P1B=BP2=P2P3=P3C。分别过点P1、P2、P3作直线P1P4、P2P5、P3P6平行于l1,与l4交于点P4、P5、P6。根据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可知: DP4=P4E=EP5=P5P6=P6F. ∵DE=DP4+P4E=2DP4 EF=EP5+P5P6+P6F=3DP4 ∴DE/EF=2DP4/3DP4=2/3 ∴AB/BC=DE/EF. 事实上,AB/BC是任何实数,所以当l1//l2//l3时,都可以得到:AB/BC=DE/EF. (因证明不要求学生掌握,只需举例说明即可。) (板书课题:§5.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 分析定理,深刻理解: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问题二、定理中的“对应线段”是指什么? 可以类比全等三角形进行讨论。 问题三、如何用几何符号语言表示定理? 1. 几何符号语言表达: (如图3) (1)、∵l1 //l2//l3 ∴AB/BC=DE/EF (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2)、∵l1 //l2//l3 ∴AB/AC=DE/DF (左上/左全=右上/右全) (3)、∵l1 //l2//l3 ∴BC/AC=EF/DF (左下/左全=右下/右全) 2.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三中的比例式的变化形式。 (答案略) | 分组讨论,进行问题类比是为学生创造合作的学习环境,提供探索问题的方法。并使学生在类比中产生直觉思维(建立猜想)。 因证明不要求学生掌握,只需举例说明猜想的正确性即可。但要向学生说明:任何猜想或命题必须要证明,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证明比较难,或需要较强的技巧性,不要求掌握,所以我们只举一个例子说明。 问题二至问题六是为深刻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而设计的。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再发现”,目的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定理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对应关系”,因此提出问题二。一是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对应线段,二是引导学生找出有那些线段是对应的线段。 问题三是问题二的深化和具体表现,是使学生的思维由形象向具体过渡。教学时要注意:1.数形结合,2.结论的变形及图形的变式训练。 | ||
教
学
过
程
| 问题四、“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与“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关系是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是包含的关系。当上下的比是1时,就是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问题五、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中有那些“等”与“不等”的关系? 组织学生讨论。 不等的关系:上≠下,左≠右。 相等的关系:1. 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2. 左上/左全=右上/右全 3. 左下/左全=右下/右全 4.还有上面三式的变化形式。 问题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实质是什么? 是平行线的性质,也可以应用它判定线段是否成比例。 四、 例题教学: 例1、已知:如图4,l1 //l2//l3,AB=3,DE=2,EF=4.求BC.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直接应用,解略。) 例2、已知:如图5,l1 //l2//l3,AB/BC=m/n. 求证:DE/DF=m/(m+n).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比例性质的应用,解略。) A D A D B E E B
C F F C 图4 图5 五、 巩固练习: 六、 课堂小结:(学生完成) 主要是定理及理解,即问题2—问题6的理解。 七、 家庭作业: (1).阅读教材。 | 问题四是为学生知识系统的建构而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转化关系,从而树立转化的数学思想。 学生由研究线段“相等”到“成比例”,是认识的飞跃,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促成飞跃,突破难点,必须弄清“那些等”、“那些不等”,所以提出问题五。 问题六是引导学生认识定理的本质及应用。 例题、练习及作业是为促使知识正迁移,并使学生形成基本技能,而进行的必要训练。其次是可以得到反馈信息,及时矫正。 | ||
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4.2 正切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4.2 正切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归纳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上册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3.4 圆心角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3.4 圆心角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初中浙教版3.1 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3.1 圆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例题解析,当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