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七章 第三节 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备战2022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讲解+习题练习学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第七章 第三节 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原卷板.docx
    • 第七章 第三节 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解析版.docx
    第七章 第三节 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原卷板第1页
    第七章 第三节 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原卷板第2页
    第七章 第三节 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原卷板第3页
    第七章 第三节 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解析版第1页
    第七章 第三节 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解析版第2页
    第七章 第三节 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解析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七章 第三节 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备战2022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讲解+习题练习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七章 第三节 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备战2022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讲解+习题练习学案,文件包含第七章第三节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原卷板docx、第七章第三节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知识回顾
    1.直线与平面垂直
    (1)定义
    如果直线a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直线a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a⊥α,直线a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a的垂面.垂线和平面的交点即为垂足.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l⊥α
    性质定理
    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a∥b

    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1)定义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若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
    (2)范围:.
    3.平面与平面垂直
    (1)二面角的有关概念
    ①二面角:一条直线和由这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2)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定义
    如果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α⊥β
    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l⊥α
    课前检测
    1.设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l⊥m,m⊂α,则l⊥α
    B.若l⊥α,l//m,则m⊥α
    C.若l//α,m⊂α,则l//m
    D.若l//α,m//α,则l//m
    【答案】B
    【解析】A.若l⊥m,m⊂α,l可能与α相交,也可能在面α内,故A错误
    B.若l⊥α,l//m,根据平行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可知B正确
    C.若l//α,m⊂α,l,m可能平行,可能异面,故C错误
    D.若l//α,m//α,l,m可能相交,可能异面,可能平行,故D错误
    2.已知 α,β,γ 为平面,l,m,n 为直线,则下列哪个条件能推出 l⊥β(  )
    A.α⊥β,α∩β=n,l⊥n
    B.α⊥γ,β⊥γ,l⊥α
    C.m⊥α,m⊥β,l⊥α
    D.α⊥γ,α∩γ=l,β⊥γ
    【答案】C
    【解析】A.未说明 l⊂α,故错误;
    B.垂直同一平面的各平面的位置关系不确定,故错误;
    C.可确定 α//β,则 l⊥β,故正确;
    D.垂直同一平面的各平面的位置关系不确定,故错误.
    故选 C
    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的中点,G是EF的中点,现在沿AE,AF及EF将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空间图形,使B,C,D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H,则在这个空间图形中必有(  )

    A. AG⊥平面EFH   B. AH⊥平面EFH
    C. HF⊥平面AEF  D. HG⊥平面AEF
    【答案】 B
    【解析】 根据折叠,AH⊥HE,AH⊥HF不变,得AH⊥平面EFH,故B正确;因为过点A只有一条直线与平面EFH垂直,所以A不正确;因为AG⊥EF,EF⊥GH,AG∩GH=G,所以EF⊥平面HAG,又EF⊂平面AEF,所以平面HAG⊥AEF,过点H作直线垂直于平面AEF,该直线一定在平面HAG内,所以C不正确;由条件证不出HG⊥平面AEF,所以D不正确.故选B.
    4、(2020•山东模拟)如图所示,在四个正方体中,是正方体的一条体对角线,点,,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平面的图形为  
    A. B.
    C. D.
    【答案】.
    【解析】对于.根据正方体的性质可得:,,可得平面.
    而无法得出平面.
    故选:.
    5.(多选)如图所示,AB是半圆O的直径,VA垂直于半圆O所在的平面,点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M,N分别为VA,V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MN∥平面ABC B.平面VAC⊥平面VBC
    C.MN与BC所成的角为45° D.OC⊥平面VAC
    答案 AB
    解析 易知MN∥AC,又AC⊂平面ABC,MN⊄平面ABC,∴MN∥平面ABC,又由题意得BC⊥AC,因为VA⊥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VA⊥BC.因为AC∩VA=A,所以BC⊥平面VAC.因为BC⊂平面VBC,所以平面VAC⊥平面VBC.故选AB.

    6.点P在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面对角线BC1上运动,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 三棱锥A-D1PC的体积不变;② A1P//平面ACD1;③ DP⊥BC1;④ 平面PDB1⊥平面ACD1.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①②④
    【解析】① 三棱锥以ΔAD1C为底,高恒定,所以体积不变;
    ② 易证平面ACD1//平面A1BC1,所以线面平行;
    ③ 当P在点B时,∠DBC1=60∘,错误;
    ④ 易证DB1⊥ACD1,正确.

    【备注】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课中讲解
    考点一.线面垂直判定与性质
    例1.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AB⊥平面PAD,AB∥CD,PD=AD,E是PB的中点,F是DC上的点,且DF=AB,PH为△PAD中AD边上的高.求证:
    (1) PH⊥平面ABCD;
    (2) EF⊥平面PAB.

    【证明】 (1) 因为AB⊥平面PAD,PH⊂平面PAD,
    所以PH⊥AB.
    因为PH为△PAD中边AD上的高,
    所以PH⊥AD.
    因为AB∩AD=A,AB⊂平面ABCD,AD⊂平面ABCD,
    所以PH⊥平面ABCD.
    (2) 如图,取PA的中点M,连结MD,ME.
    因为E是PB的中点,
    所以ME=AB,ME∥AB.
    又因为DF=AB,DF∥AB,
    所以ME=DF,ME∥DF,
    所以四边形MEF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EF∥MD.
    因为PD=AD,
    所以MD⊥PA.
    因为AB⊥平面PAD,
    所以MD⊥AB.
    因为PA∩AB=A,PA⊂平面PAB,AB⊂平面PAB,
    所以MD⊥平面PAB,
    所以EF⊥平面PAB.










    变式1.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平面 PAD⊥ 平面 ABCD,PA⊥PD,PA=PD,AB⊥AD,AB=1,AD=2,AC=CD=5.
    求证:PD⊥ 平面 PAB;
    【答案】见解析
    【解析】【分析】:推导出 AB⊥ 平面 PAD,从而 AB⊥PD,再由 PA⊥PD,能证明 PD⊥ 平面 PAB.
    ∵ 面 PAD∩ 面 ABCD=AD,面 PAD⊥ 面 ABCD,
    ∵AB⊥AD,AB⊂ 面 ABCD,∴AB⊥ 面 PAD,
    ∵PD⊂ 面 PAD,∴AB⊥PD,
    又 PD⊥PA,∴PD⊥ 面 PAB.


    例2.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4,AB=3,AA1=4,AB⊥AC.

    证明:A1C⊥平面ABC1;
    【答案】略
    【解析】由已知得四边形AA1C1C是正方形,∴A1C⊥AC1,
    ∵几何体ABC-A1B1C1是直三棱柱,
    ∴平面ABC⊥平面AA1C1C,
    又AB⊥AC,∴AB⊥平面AA1C1C,
    ∴AB⊥A1C,∵AC1⋂AB=A,∴A1C⊥平面ABC1.

    变式2.如图,在三棱柱中 ABC-DEF,点 P,G 分别是 AD,EF 的中点,已知 AD⊥ 平面 ABC,AD=EF=3,DE=DF=2.
    求证:DG⊥ 平面 BCEF;
    【答案】见解析
    【解析】由 AD⊥ 平面 ABC 可知 AD⊥DG,所以 BF⊥DG;又 DE=DF,点 G 分别是 EF 的中点,得 EF⊥DG;因为 BF∩EF=F,所以 DG⊥ 平面 BCEF.
    例3..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是正方形.点 E 是棱 PC 的中点,平面 ABE 与棱 PD 交于点 F.

    (1) 求证:AB∥EF;
    【答案】略
    【解析】证明:因为底面 ABCD 是正方形,
    所以 AB∥CD.
    又因为 AB⊄平面PCD,CD⊂平面PCD,
    所以 AB∥平面PCD.
    又因为 A,B,E,F 四点共面,且平面 ABEF∩平面PCD=EF,
    所以 AB∥EF.

    (2) 若 PA=AD,且 平面PAD⊥平面ABCD,试证明 AF⊥平面PCD;
    【答案】略
    【解析】在正方形 ABCD 中,CD⊥AD.
    又因为平面 PAD⊥平面ABCD,
    且平面 PAD∩平面ABCD=AD,
    所以 CD⊥平面PAD.
    又 AF⊂平面PAD
    所以 CD⊥AF.
    由(1)可知 AB∥EF,
    又因为 AB∥CD,所以 CD∥EF.由点 E 是棱 PC 中点,所以点 F 是棱 PD 中点.
    在 △PAD 中,因为 PA=AD,所以 AF⊥PD.
    又因为 PD∩CD=D,所以 AF⊥平面PCD.

    (3) 在(2)的条件下,线段 PB 上是否存在点 M,使得 EM⊥平面PCD ?(直接给出结论,不需要说明理由)
    【答案】不存在
    变式3..如图,四面体 P-ABC 中,PA⊥ 平面 ABC,PA=1,AB=BC=1,AC=2.

    (1) 证明 BC⊥ 平面 PAB;
    【答案】见解析
    【解析】由题设知 AB=BC=1,AC=2,
    ∴AB2+BC2=AC2,∴AB⊥BC,
    ∵PA⊥ 平面 ABC,∴PA⊥BC,PA⊥AB,
    ∵PA∩AB=A,∴BC⊥ 平面 PAB.

    (2) 在线段 PC 上是否存在点 D,使得 AC⊥BD,若存在,求 PD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PD=32
    【解析】点 D 为 PC 的中点,且 PD=32,使得 AC⊥BD.
    理由如下:
    在平面 ABC 内,过点 B 作 BE⊥AC,垂足为 E,
    在平面 PAC 内,过点 E 作 DE//PA,交 PC 于点 D,连结 BD,
    由 PA⊥ 平面 ABC,知 PA⊥AC,∴DE⊥AC,
    ∴AC⊥ 平面 DBE,
    ∵BD⊂ 平面 DBE,∴AC⊥BD,
    在 △ABC 中,AB=BC=1,点 E 为 AC 的中点,则点 D 为 PC 的中点,
    在 Rt△APC 中,AP=1,AC=2,∴PC=3,
    ∴PD=32.

    例4.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A=AB=BC,E是PC的中点.证明:


    (1) CD⊥AE;
    【答案】略
    【解析】∵PA⊥底面ABCD,
    ∴PA⊥CD,
    又AC⊥CD,PA∩AC=A,
    故CD⊥平面PAC.
    又AE⊂平面PAC,
    ∴CD⊥AE;

    (2) PD⊥平面ABE.
    【答案】略
    【解析】由题意:AB⊥AD,
    ∴AB⊥平面PAD,
    从而AB⊥PD.
    又AB=BC,且∠ABC=60∘,
    ∴AC=AB,从而AC=PA.
    又E为PC之中点,
    ∴AE⊥PC.
    由(1)知:AE⊥CD,
    ∴AE⊥平面PCD,
    从而AE⊥PD.
    又AB∩AE=A,
    故PD⊥平面ABE.
    变式4..如图所示,已知AB为圆O的直径,点D为线段AB上一点,且3AD=DB,点C为圆O上一点,且BC=AC,PD⊥平面ABC,PD=DB.
    求证:PA⊥CD.
    证明:因为AB为圆O的直径,所以AC⊥BC.
    在Rt△ABC中,由BC=AC,得∠ABC=30°.
    设AD=1,由3AD=DB得,DB=3,BC=2.
    由余弦定理得CD2=DB2+BC2-2DB·BCcos 30°=3,
    所以CD2+DB2=BC2,即CD⊥AB.
    因为PD⊥平面ABC,CD⊂平面ABC,
    所以PD⊥CD.
    因为PD∩AB=D,所以CD⊥平面PAB,
    又PA⊂平面PAB,所以PA⊥CD.


    考点二.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例1.如图,在三棱锥 V-ABC 中,平面 VAB⊥ 平面 ABC,△VAB 为等边三角形,AC⊥BC 且 AC=BC=2,O,M 分别为 AB,VA 的中点.

    (1) 求证:VB// 平面 MOC;
    【答案】见解析
    【解析】因为 O,M 分别为 AB,VA 的中点,
    所以 OM//VB,
    又因为 VB⊄ 平面 MOC,OM⊂ 平面 MOC,
    所以 VB// 平面 MOC 线面平行.
    【备注】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找出面 MOC 上与直线 VB 平行的直线即可.

    (2) 求证:平面 MOC⊥ 平面 VAB;
    【答案】见解析
    【解析】因为 AC=BC,O 为 AB 的中点,
    所以 OC⊥AB.
    又因为平面 VAB⊥ 平面 ABC,交线为 AB,且 OC⊂ 平面 ABC,
    所以 OC⊥ 平面 VAB 面面垂直,
    所以平面 MOC⊥ 平面 VAB 面面垂直.
    【备注】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找出其中一个面上垂直另一个面的直线即可.




    变式1.如图,在三棱锥 P-ABC 中,D,E,F 分别为棱 PC,AC,AB 的中点,已知 PA⊥AC,PA=6,BC=8,DF=5.

    (1) 直线 PA// 平面 DEF;
    【答案】见解析
    【解析】因为 D,E 分别为棱 PC、AC 中点
    所以 DE//PA.
    又因为 PA⊄ 平面 DEF,DE⊆ 平面 DEF
    所以直线 PA// 平面 DEF.

    (2) 平面 BDE⊥ 平面 ABC.
    【答案】见解析
    【解析】因为 D、E、F 分别为棱 PC、AC、AB 中点,PA=6、BC=8
    所以 DE⊥PA,DE=12PA=3,EF=12BC=4
    又因为 DF=5,
    故 DF2=DE2+EF2
    所以 ∠DEF=90∘,
    即 DE⊥EF
    又因为 PA⊥AC,DE⊥PA
    所以 DE⊥AC
    又因为 EF∩AC=E,AC⊆平面 ABC,EF⊆ 平面 ABC
    所以 ED⊥ 平面 ABC,
    又因为 ED⊆ 平面 ABC
    所以平面 BDE⊥ 平面 ABC.

    例2.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SA⊥ABCD,二面角S-CD-A的平面角为45∘,M为AB的中点,N为SC的中点.


    (1) 证明:MN//平面SAD;
    【答案】略
    【解析】取SD中点E,连接AE、NE,则有NE=12CD=12AB=AM 又∵NE是∆SCD中位线,NE//CD,NE//AM ∴四边形AMNE为平行四边形,∴MN//AE,∴MN//平面SAD;

    (2) 证明:平面SMC⊥平面SCD.
    【答案】略
    【解析】∵SA⊥ABCD,∴SA⊥CD.∵底面ABCD为矩形,∴AD⊥CD,又∵SA⋂AD=A,∴CD⊥平面SAD,∴CD⊥SD,∴∠SDA为二面角S-CD-A的平面角,即∠SDA=45∘ ∴∆SA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SD,∵ CD⊥平面SAD,∴CD⊥AE,又SD⋂CD=D,∴AE⊥平面SCD ∵MN//AE,∴MN⊥平面SCD,又∵MN⊂平面SMC,∴平面SMC⊥平面SCD
    变式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AD⊥底面ABCD,P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

    (1)PA⊥底面ABCD;
    (2)BE∥平面PAD;
    (3)平面BEF⊥平面PCD.
    证明 (1)∵平面PAD⊥底面ABCD,
    且PA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AD,PA⊂平面PAD,
    ∴PA⊥底面ABCD.
    (2)∵AB∥CD,CD=2AB,E为CD的中点,∴AB∥DE,且AB=DE.
    ∴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BE∥AD.
    又∵BE⊄平面PAD,AD⊂平面PAD,∴BE∥平面PAD.
    (3)∵AB⊥AD,而且ABED为平行四边形.∴BE⊥CD,AD⊥CD,
    由(1)知PA⊥底面ABCD,CD⊂平面ABCD,
    ∴PA⊥CD,且PA∩AD=A,PA,AD⊂平面PAD,
    ∴CD⊥平面PAD,又PD⊂平面PAD,∴CD⊥PD.
    ∵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PD∥EF.∴CD⊥EF,又BE⊥CD且EF∩BE=E,
    ∴CD⊥平面BEF,又CD⊂平面PCD,
    ∴平面BEF⊥平面PCD.
    例3.已知在 △BCD 中,∠BCD=90∘,BC=CD=1,AB⊥ 平面 BCD,∠ADB=60∘,E,F 分别是 AC,AD 上的动点,且 AEAC=AFAD=λ(0

    相关学案

    (新高考)高考数学一轮考点复习7.4《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学案 (含详解):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数学一轮考点复习7.4《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学案 (含详解),共19页。

    考点38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考点详解)-备战2022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学案:

    这是一份考点38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考点详解)-备战2022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空间垂直关系的基本问题;,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七章 第三节 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2022届(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讲解+习题练习学案:

    这是一份第七章 第三节 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2022届(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讲解+习题练习学案,文件包含第七章第三节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解析版docx、第七章第三节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原卷板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