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归纳,实践应用,交流反思,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减法运算;2.了解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关系,初步掌握数学学习中转化的思想方法;3.通过积极参与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其应用的数学活动,体会相应的数学思想、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法则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有理数加法、减法的运算.教学难点探索有理数的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初步掌握数学学习中转化的思想方法.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活动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先看一个例子:(-8)-(-10)+(-6)-(+4),这是一道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题,你会做吗?请同学们思考练习.学生列出算式后,提出问题:怎么进行这里的减法运算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什么?由问题的给出,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兴趣. 二、探究归纳 全班交流:老师适时引导、指导、边讨论边总结如下: (1)上题可以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逐一加以计算; (2)上题通常也可以用有理数减法法则,把它改写:(-8)+(+10)+(-6)+(-4),统一为只有加法运算的和式,把加减法统一写成加法的式子,有时也叫做代数和. 三、实践应用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法则,一切加法和减法的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 例5 计算: 在一个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如(-8)+(+10)+(-6)+(-4)可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8+10-6-4 .像这样的式子仍看作和式,读作“负8、正10、负6、负4的和”,按运算意义也可读作“负8加10减6减4”,在这里把除第一个数外的数字前面的符号都可看作为运算符号,又可看作性质符号,这样,性质符号与运算符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时可以互相转化. 例6 计算 例7 巡道员沿一条东西向的铁路进行巡视维护.他从住地出发,先向东走了7 km,休息之后又向东走了3 km,然后折返向西走了11.5km.此时他在住地的什么方向?与住地的距离是多少? (1) (2) 说出算式表示哪几个数字的和.让学生独立先算,然后选取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请同学板书. 解:如果把铁路看成数轴,巡道员的住地看成原点,规定向东为正,那么根据题意,可得7+3+(-11.5)=10-11.5=-1.5.答:此时巡道员在住地的西边,离住地1.5 km. 展示了处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转化,将式中的“减”转化为“加”,然后根据加法法则求出结果. 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用数学方法研究实际问题. 四、交流反思 1.小组交流上面练习完成情况,评判正误; 2.通过上面探索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及应用过程的数学活动,你有什么体会吗?请哪一位同学来交流一下. 一个含有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通常先把加减运算统一成加法,然后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可以按“和”的意义或“运算”的意义来读,并且能按“和”的意义来求出结果. 五、巩固练习 课本P38练一练. 六、布置作业 课本P39-40习题2.5第6、7题.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由加法到减法,是学生学习的转折点,所以用了数学的“转化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由减法自然地变成了加法,知识有了连贯性,学生的思维也有了连贯意识,这对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的“转化思想”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及反思,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第2章 有理数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归纳,实践应用,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及反思,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