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2019-2020学年高三检测(一模)地理试题
展开河东区高三学生综合检测地理试卷
第Ⅰ卷
注意事项:
本卷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
利马号称世界“不雨城”,但全年有半年大雾弥漫,利马人把这种浓雾称为“毛毛雨”。由于这种“毛毛雨”时常滋润,使地处低纬热带沙漠之中的利马,常年依然繁花似锦,风光秀丽。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利马多大雾而“无雨”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寒流经过附近海域 B. 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降水稀少
C. 位于沿海平原受安第斯山脉阻挡 D.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
2. 利马郊区附近的山坡上,人们建设了许多网子,可以从潮湿的雾中获取水分。这种取水原理类似于
A. 热带沙漠地下冷却凝结水的形成 B. 实验室制作蒸馏水的收集原理
C. 仙人掌针刺绒毛从空气中汲水 D. 猴面包树松软木质雨季吸储水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利马位于大陆西岸,外有强大的秘鲁寒流流过,沿海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容易形成大雾,但难以向上输送成云致雨,因此利马多大雾而“无雨”,A符合题意;利马所在地区没有明显的季风环流,不属季风影响,但受东南信风影响,B不符合题意;利马位于沿海平原受安第斯山脉阻挡,不是形成大雾且无雨的主要原因,C不符合题意;利马所在地段处于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缘,气流下沉作用显著,很难成云致雨,但这不是当地多大雾的原因,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题详解】
仙人掌利用不对称的V形掌刺可以快速地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人们受到这种启发,制造了仿生材料,模拟生物表面结构,加速了空气中的水汽凝结速度和输水速度,从而可以从潮湿的雾在获取水分,因此利马郊区附近的山坡上,人们建设了许多网子,可以从潮湿的雾中获取水分,这种取水原理类似于仙人掌针刺绒毛从空气中汲水,C符合题意;热带沙漠地区沙粒热容量小,昼夜温差大,夜里沙间空气冷却快,空气中水汽容易冷却凝结,形成水滴下渗,逐步积累形成热带沙漠地下水,该原理与利用仿生材料制作的网了获取雾中水分的原理不同,排除A;实验室制作蒸馏水,先把水加热至沸腾,生成大量水蒸气,然后将水蒸气冷凝可得到蒸馏水,该收集原理与利用仿生材料制作的网了获取雾中水分的原理不同,排除B;猴面包树松软木质雨季吸储水,是利用根系吸取地下水,该原理与利用仿生材料制作的网了获取雾中水分的原理不同,排除D。故选C。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连续三年下降。下图是我国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年龄性别结构金字塔图(返迁指流动人口返回原籍地工作生活的行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据图判断可 知
A. 流动人口40~50岁男性数量最多 B. 返迁人口40~50岁男性比重最大
C. 流动人口30~35岁女性数量最少 D. 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变化一致
4. 下 列影响流动人口返迁回乡的主要因素有
①乡村基础设施 ②产业结构调整 ③城市人口政策 ④城市环境质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3. B 4. C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图中显示,流动人口15~25岁男性比重最大,因此该年龄段人口数量最多,A错误。图中显示,返迁人口40~50岁男性比重最大,B正确。图中显示,流动人口50岁以上女性数量最少,C错误。图中显示,返迁人口中比重最大的是40~50岁年龄阶段,而流动人口中比重最大的是15~25岁年龄段,年龄结构变化明显不一致,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与城市相比,乡村基础设施始终处于劣势,因此乡村基础设施不是影响流动人口返迁回乡的主要因素,①不符合题意;由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城市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和年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流动人口返迁回乡,②符合题意;为了缓解城市人口压力,城市制订的限制人口政策,使得部分流动人口返迁回乡,③符合题意;与乡村相比,城市的环境质量一直以来具有劣势,但依然吸引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因此城市环境质量不是影响流动人口返迁回乡的主要因素,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推力(或排斥力)和拉力(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往往经济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自然条件的优势程度、自然资源、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收入的差异、就业、交通、区域开发等。(3)政治因素: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战争、政治中心的建立和迁移等。(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
2020 年元旦,某一摄影爱好者在天津港逆光拍摄了一幅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的照片(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摄影爱好者拍摄此照片的时间大约是
A. 5:30 B. 7:30 C. 18:30 D. 20:30
6. 天津港跻身世界港口 10 强的主要原因是
A. 位于渤海,有着优良的港湾条件
B. 位于海河入海口,可以海陆联运
C. 陆上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
D. 依托天津市,有足够的资金保证
【答案】5. B 6. C
【解析】
【5题详解】
照片中的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因此拍摄时间应在日出或日落时,材料信息表明,摄影爱好者在天津拍摄此照片的日期是2020年元旦,此日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天津应昼短夜长。白昼时间短于12小时时,当地的日出时间会晚于6时,日落时间会早于18时。由此判断,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6题详解】
天津港位于海河入海口,由于海河泥沙淤积,天津港附近海岸线向渤海凸出,不具有优良的港湾条件,A错误;天津位于海河入海口,但海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水流浅,航运价值低,这不是天津跻身世界港口10 强的原因,天津港可以海陆联运有利于天津港发展,但不是天津跻身世界港口10 强的主要原因,B错误;天津港铁路、公路、高铁、高速公路等陆上交通便利,使得其服务区广阔,且服务区经济发达,因此经济腹地广阔,这是天津跻身世界港口10 强的主要原因,C正确;依托天津市,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有利于天津港发展,但不是天津跻身世界港口10 强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全长 41.4 公里,途经北 京市丰台区和大兴区,于2019年9月底随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同步开通运营。读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7. 新机场线修建时采用“隧道十高架”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A. 减少占用耕地资源 B.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 防御地质灾害 D. 美化城市景观
8. 新机场线建成后,将
A. 增加北京的服务种类
B. 重塑北京的城市形态
C. 提升北京的城市等级
D. 提升北京城市服务功能
【答案】7. B 8. D
【解析】
【7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途经北京市丰台区和大兴区,沿线大多为城市建成区,耕地面积比重不大,因此减少占用耕地资源不是北京市新机场线修建时采用“隧道十高架”方式的主要目的,A不符合题意;北京市土地资源有限,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北京市新机场线修建时采用“隧道十高架”方式主要目的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用地紧张状况,B符合题意;隧道和高架桥梁更易遭受地质灾害破坏,因此北京市新机场线修建时采用“隧道十高架”方式不是为了防御地质灾害,C不符合题意;该线中的修建方式与美化城市景观关系不大,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题详解】
新机场线建成后,没有增加北京的城市职能,不会增加北京的服务种类,A错误;新机场线建成后,对北京的城市形态改变不大,B错误;北京市的城市等级已经处于最高,新机场线建成后,不太可能提升北京的城市等级,C错误;新机场线建成后,方便了人们快速的出行,提高北京的交通通达度,从而提升北京城市服务功能,D正确。故选D。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班达群岛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班达海水质清澈,平均水深3064米,是深潜爱好者的乐园。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多彩的珊瑚,还能体验到洋流的流向变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深潜的爱好者多选择每年10~11月进行深潜,其主要原因是该时段
A. 水温较高 B. 水深较浅 C. 风浪较小. D. 珊瑚较多
10. 甲岛是图示区域主要的农耕区,其原因最可能是甲岛
A. 地形更平坦 B. 降水更丰富
C. 热量更充足 D. 土壤更肥沃
11. 推测图示洋流流向的时间最可能是
A. 12月-2月 B. 4-6月 C. 6-9月 D. 9-11月
【答案】9. C 10. D 11. A
【解析】
【9题详解】
每年10~11月,太阳直射点南移,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南移至班达海,以上升气流为主,水平风力微弱,因此风浪较小,有利于潜水,因此深潜的爱好者多选择每年10~11月进行深潜,C符合题意。当地纬度较低,全年气温高,水温季节变化不大,排除A。当地班达海水深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排除B。当地热带海域,水温季节变化较小,珊瑚生长季节变化也不明显,排除D。故选C。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岛等高线大致呈圆形分布,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呈圆锥状,根据图中示坡线判断,山顶有凹陷洼地,因此该山地为火山,火山喷发时,大量火山灰沉积在火山锥附近,形成肥沃而深厚的土壤,有利于农耕,因此甲岛成为图示区域主要的农耕区,D符合题意。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甲岛的地形起伏更大,而不是更平坦,排除A。图示区域各岛屿降水差异不大,排除B。甲岛与图示区域其它岛屿纬度、海拔高度等因素相似,热量条件没有明显的优势,排除C。故选D。
【11题详解】
当地洋流流向变化主要是盛行风向变化所导致,直射点在北半球时,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当地受东南信风影响较明显,当地洋流流向应该向西;南射点在南半球时,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推动洋流向东南流动。图中显示,图示区域洋流大致由西北向东南流,因此推测图示区域此时最有可能是南半球的夏季,即12月~2月,A符合题意。4~6月和6~9月,直射点在北半球,当地盛行东南信风,洋流应向西流,排除B、C。9~11月,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明显,风力微弱,洋流流动相对不明显,排除D。故选A。
薰衣草原产于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7~8 月花期时要有充足的阳光,耐旱怕湿。我国新疆伊犁河谷是世界薰衣草三大种植基地之一。左图为“普罗旺斯气候资料图”,右图为“新疆伊犁河谷伊宁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普罗旺斯、伊宁两地有利于薰衣草种植的共同气候条件是( )
A. 冬季温和湿润 B. 夏季光照充足
C. 全年干旱少雨 D. 全年水热丰富
13. 在新疆若盲目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最有可能造成( )
A. 物种灭绝 B. 水源枯竭 C. 湿地消失 D. 土地荒漠化
【答案】12. B 13. D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读普罗旺斯和伊宁气候资料图可知,伊宁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远低于0℃,且持续时间较长,气候寒冷,降水量小,而普罗旺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降水较多,气候温和湿润,因此两地冬季气候特征明显不同,A错;读图可知,普罗旺斯和新疆伊犁夏季降水少,晴天多,因此两地夏季光照充足,有利于薰衣草种植(根据材料“7~8月花期时要有充足的阳光”可知,夏季对光照的要求较高),B正确;读图可知,普罗旺斯冬季温和湿润,并不是全年干旱少雨,C错;读图可知,普罗旺斯夏季炎热干燥,新疆伊犁河谷全年干旱少雨,因此两都不具有全年水热丰富的气候条件,D错。故选B。
【13题详解】
在新疆若盲目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会导致当地薰衣草成为优势植物,对生物多样性有一定影响,但不一定会造成物种灭绝,A错;在新疆若盲目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薰衣草的灌溉和生长需要一定水源,因此有可能导致当地水资源紧张,但不一定会导致当地水源枯竭,B错;薰衣草种植面积扩大,可能用水量增加,但也可能会增加当地植被覆盖率,具有一定的涵养水源的功能,因此不一定导致湿地消失,C错;如果在新疆若盲目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有可能破坏当地原有植被,容易在区域整体干旱背景下使得土地荒漠化加剧,D正确,故选D。
【点睛】该题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首先,根据材料信息明确薰衣草的生长习性;其次,加强对普罗旺斯与伊宁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的判读,注意气温与降水的年变化特征即可。
近日,《天津市中心城区子牙河两岸地区城市设计》方案面向全市公开征求意见。设计 中显示,子牙河两岸地区规划定位为集历史、文化、生态、经济为一体的综合发展带,但近 几年,经常有市民反映,有人擅自在子牙河子牙桥至天河桥之间的河道滩涂上圈地种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居民在此地违规种植蔬菜最主要是因为
A. 河道滩涂土壤肥沃,蔬菜品质好 B. 河道滩涂有可利用土地
C. 蔬菜需水量大,此地灌溉水源充足 D. 市场广阔,取得经济效益
15. 相关部门会铲除河道滩涂上的蔬菜和其他农作物,主要是因为其会
A. 破坏城市景观协调性 B. 施农药化肥带来环境污染
C. 遮挡道路影响居民通行 D. 给城市防洪带来安全隐患
【答案】14. B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流经天津的子牙河径流季节变化大,枯水期长,枯水期时大量河道滩涂出露,河道滩涂有大量可利用的荒地,当地居民利用起来种植生长周期较短的蔬菜,用于自给自足,也为了劳动锻炼,因此居民在此地违规种植蔬菜最主要是因为河道滩涂有可利用土地,B符合题意;河道滩涂土壤肥沃,此地灌溉水源充足,也是当地居民种植蔬菜的有利条件,但不是主要原因,A、C不符合题意;在子牙河子牙桥至天河桥之间的河道滩涂上圈地种菜,规模小,经常受到洪水威胁,产量小且不稳定,因此当地居民只是自给自足,甚至为了劳动锻炼,并不是为也取得经济效益,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题详解】
在防洪堤和河道滩涂上种植蔬菜和其他农作物,农作物的根系和人们的灌溉行为会破坏防洪堤的结构,圈地所用栅栏会阻挡洪水,因此给城市防洪带来安全隐患,所以相关部门会铲除河道滩涂上的蔬菜和其他农作物,D符合题意;破坏城市景观协调性、施农药化肥带来环境污染,不是相关部门会铲除河道滩涂上的蔬菜和其他农作物的主要原因,A、B不符合题意;河道滩涂不是居民通行道路,因此遮挡道路影响居民通行不是铲除的原因,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第Ⅱ卷
16. 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近些年出现湖水水位上涨的现 象。湖区风大,湖陆风冬季明显弱于夏季。
材料二:茶卡盐湖湖区年平均气温 4°C,年平均降水量 210.4mm,年平均蒸发量 2000mm。茶卡 盐湖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面积 154km²,湖水含盐量极高,富含钙、镁、锌、硒等 各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湖畔生长的茶卡羊,自古被冠以“贡羊”之誉。湖水底部 有石盐层,一般厚 5m。湖面光滑平整,空旷寂静,造就了绝美的镜面效应,被人们 称为“天空之镜”。如今,茶卡盐湖发展成生态游新型景区。
材料三:下面分别为纳木错流域图和茶卡盐湖位置示意图及“冬季结冰的纳木错”和“天空 之镜”照片。
(1)说出纳木错湖区水系分布特点。
(2)近些年纳木错湖水水位上涨的主要原因。
(3)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纳木错冬季湖陆风弱的原因。
(4)分析茶卡盐湖湖底有石盐层分布的原因。
(5)分析茶卡盐湖湖畔生长的茶卡羊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6)指出在拍摄“天空之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案】(1)入湖河流呈向心状,分布不均;河流大多分布在南岸和西岸;北岸河流数量很少。
(2)主要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水增多。
(3)冬季月平均气温在 0°C 以下,湖面封冻;湖泊周围被冰雪覆盖;湖泊与陆地之间温差小,湖陆风不明显。
(4)该湖属内陆湖,周边入湖河流源源不断带来盐分;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湖中盐分结晶析出,形成石盐层。
(5)羊生活在盐湖附近,吃的是天然牧草等植物种类多且富含矿物质和天然盐分;饮用冰川融水和含有丰富矿物质的无污染的河水;气温低,生长周期长。
(6)选择合适的拍摄时间、地点和角度;如坐船在湖中拍摄,要保持湖面平静;避免剧烈运动,以防高原反应;光线强,注意防晒和保护眼睛;温差大,注意防寒保暖;不随意丢弃垃圾,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我国青藏高原上纳木错和茶卡盐湖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六道小题,涉及水系特征描述、湖泊水文特征成因、热力环流应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旅游欣赏方法和旅游安全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纳木错湖区的水系分布特点应结合纳木错流域图从支流流向、分布、流程等方面进行归纳说明。图中显示,纳木错入湖河流由四周流向中心,呈向心状分布;入湖河流分布不均,南岸和西岸河流较多,北岸河流数量少,西岸河流流程较长,其它湖岸河流流程短。
(2)近些年纳木错湖水水位上涨的主要原因应从湖水补给角度进行分析。纳木错湖水直接来源于入湖河流,而入湖河流的河流大多来源于流域内降水和附近高山冰雪融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当地冰雪融水量大短期内有增加趋势,使得注入湖泊的河水增多,导致近些年出现湖水水位上涨的现象。
(3)题意表明,纳木错冬季湖陆风弱的原因应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进行说明。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之上,海拔高,冬季月平均气温在 0°C 以下,湖面结冰封冻,湖泊周围湖岸大多也被冰雪覆盖,使得湖泊与湖岸之间地表热力性质相差不大,导致湖泊与湖岸陆地之间温差较小,形成热力环流的动力不足,因此湖陆风不明显。
(4)茶卡盐湖湖底有石盐层分布的原因应从盐类物质来源和结晶沉积方面进行分析。图中显示,盐湖边缘呈放射状展布的茶卡河、莫河、小察汗乌苏河等河水入湖,在湖区东部泉水发育,以地下水的形式补给湖盆,无出湖的泄水口。盐湖周边入湖河流源源不断带来盐类物质,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湖中盐分不断浓缩,许多盐类物质结晶析出,沉积在湖底,盐湖自形成以来这种化学沉积相对连续稳定,化学沉积盐层厚度较大,一般4~8米,最厚可达10米,形成石盐层。
(5)茶卡盐湖湖畔生长的茶卡羊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应从饲料、饮用水和生长周期等方面进行分析。材料信息表明,茶卡盐湖湖区年平均气温 4°C,年平均降水量 210.4mm,适合牧草生长,天然牧草丰富;受湖水和地下水影响,当地天然牧草富含钙、镁、锌、硒等各种微量元素等矿物质,牧草质量优良,使得以此为饲料的茶卡羊品质优良;茶卡羊生活在盐湖附近,饮用冰川融水和含有丰富矿物质的无污染的河水,使得茶卡羊品质优良;茶卡盐湖位于青藏高原之上,热量条件较差,导致茶卡羊生长速度较慢,生长周期长,积累的养分多,使得茶卡羊品质优良。
(6)在拍摄“天空之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应从旅游欣赏方法和旅游安全等方面进行说明。“天空之镜”景观是难得不见的自然奇观,因此要拍摄到这样景观应选择合适的拍摄时间、地点和角度;“天空之镜”景观要求湖面平静,因此坐船在湖中拍摄,速度要慢,要保持湖面平静;茶卡盐湖海拔高,氧气含量少,因此拍摄活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高原反应;茶卡盐湖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光线强,紫外线丰富,因此要注意防晒和保护眼睛;茶卡盐湖海拔高,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因此昼夜温差大,夜里应注意防寒保暖;当地生态脆弱,环境自净能力很差,因此不随意丢弃垃圾,保护生态环境。
【点睛】纳木错是世界最高的大湖,也是西藏的第二大湖。最大水深达120米以上,湖水矿化度大致为1.7克/升左右,水质微咸,不能饮用,是中国仅次于青海湖、色林错的第三大咸水湖。纳木错是一个封闭式湖泊,湖区降水衡少,日照强烈,出水途径只有湖面蒸发,每年蒸发的水量为23.04亿立方米;入水途径有两部分:湖水来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补给,一部分是流域内冰川的融水,另一部分是流域总面积土地上降雨所形成的径流。据计算,进入湖泊的冰川融水为1.24亿立方米/年,降水径流为13.34亿立方米/年,按年降雨量410mm计算,直接降落到湖面上的水量为7.87亿立方米/年。以上两项合计年入湖水量约为22.56亿立方米。据以上数据计算,纳木错每年的出、入水量基本平衡,湖泊的换水期为34.15年。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其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道重要的军事屏障,古人为了翻越秦岭天险,沿河谷悬崖凿孔,横木为梁,立木为柱,上铺木板、装上栏杆形成道。
材料二: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西成高铁线途经的陕西洋县,地处秦岭南坡腹地,人杰地灵,有着“朱鹦之乡”的美誉。同时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在同一区域繁行,世所罕见。东汉蔡伦在洋县首先使用树皮制造出低廉优质纸张,受到汉和帝称赞,造纸术得到推广,现当地建有蔡伦墓祠,可在此体验造纸的过程。
材料三:下画两幅图为西成高铁路线和洋县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县气候和地形地势特征。
(2)简析东汉时期洋县发展造纸作坊的有利条件。
(3)例举洋县开发旅游资源的优势。
【答案】(1)洋县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 北倚秦岭,南靠大巴山,中部为汉江平原地带。地势全境整体南北两侧高,中间底,向东南倾斜。
(2)山林茂密,原料丰富;河水清澈,水质优良;临近古道,便于外运。
(3)旅游资源的质量高,有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状况,周围有自然, 人文等不同的旅游景观;交通便利,有高铁和高速公路直达。(其他答案合理也可给分,如客源市场,集群状况等方面)
【解析】
【分析】
【详解】(1)气候特征从光照、热量和降水等方面分析。洋县位于秦岭以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热量充足;温度带在北温带,境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位于秦岭以南,降水丰富,气候湿润。地形地势特征分析地形类型和地势高低。从图中可以看出洋县北倚秦岭,南靠大巴山,中部为汉江平原地带。故地势全境整体特征是南北两侧高,中间底,由于河流汉江由西北向东南流,故地势是向东南倾斜。
(2)发展造纸坊的有利条件从原料、交通、水源等方面来回答。从材料图中可看出洋县北倚秦岭,南靠大巴山,森林茂密,原料丰富;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河水清澈,水质优良;临近古道,在古代是交通便利地区,便于外运。
(3)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可从游览价值:旅游资源质量状况、地域组合和集群状况;市场距离、交通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分析。从材料“地处秦岭南坡腹地,人杰地灵,有着“朱鹦之乡”的美誉。同时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在同一区域繁行,世所罕见。东汉蔡伦在洋县首先使用树皮制造出低廉优质纸张,受到汉和帝称赞,造纸术得到推广,现当地建有蔡伦墓祠,”可看出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种类丰富,既有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又有高质量的人文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状况好。从材料“西成高铁线途经的陕西洋县,”和图中铁路经过,可知交通便利,有高铁和铁路直达,另外当地有高速公路直达。高铁通车后,由于时间的缩短,市场范围扩大,且离成都、西安等大城市距离较近, 市场距离近。地区接待能力较强等。
18. 结合京津冀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2020年,走过六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迎来中期目标收官之年。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正在努力提交“期中卷”的北京、天津、河北出了一道“附加题”。目标在前、疫情未走,协同发展如何答卷?对于京津冀而言,此次疫情既是突发考验,也是成效检验。
材料一:下图为京津冀三地产业规划定位图
材料二: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京津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完工通水。
材料三:北京人口过度膨胀,交通日益拥堵,房价持续高涨,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不足,根本原因是北京集聚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集中疏解与分散疏解相结合、严控增量与疏解存量相结合、统筹谋划与分类施策相结合,重点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 第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 而河北省在京津冀经济圈中存在经济落后;创新能力不强,人才资源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公共服务落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诸多问题。
(1)A,B,C 属于天津的定位的是 。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能给河北省带来的影响。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对京津冀的有利影响。
(3)根据“严控增量与疏解存量相结合,统筹谋划与分类施策相结合”的疏解原则,简述北京对于不同企业、产业所采取的疏解措施。
(4)试分析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答案】(1)C.有利:产业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增加就业机会;加强与京津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利:加剧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2)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促进工农业发展;改善地面沉降等生态环境问题。
(3)禁止新建、扩建不宜首都功能发展的企业;就地关停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原有企业:对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等一般制造企业实施整体转移;对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高端产业实施升级,调整。
(4)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进三地交流与联系;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信息互通,相互支持,协调推进,精准施策。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我国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城市职能、区域一体化的影响、跨流域调水的影响、产业发展及转移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A、B、C分别表示资源型区域、知识型区域、加工型区域,根据北京、天津和河北三省各自的优势判断,河北应属资源型区域、北京应属知识型区域,天津制造业基础雄厚,属于天津的定位的是加工型区域,即C。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能给河北省带来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有利方面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为区域发展提供商贸物流、劳动力及资源,有利于河北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大量资源型产业转入,就业机会明显增加,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了河北与京津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不利方面来看,大量资源型产业转入和发展,会加大环境压力,有可能加剧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2)题意表明,南水北调对京津冀的有利影响应从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南水北调工程给京津冀地区输送了大量淡水资源,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紧缺状况,促进当地工农业和城市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南水北调工程给京津冀地区输送了大量淡水资源,使得当地减少了对地下水的依赖,缓解了过度开采地下水的现象,因此可以改善地面沉降等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增加了生态用水,从而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
(3)根据“严控增量与疏解存量相结合,统筹谋划与分类施策相结合”的疏解原则,北京对于不同企业、产业所采取的疏解措施应结合材料三信息进行叙述。材料三信息表明,重点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 第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由此可知,北京市应禁止新建、扩建不适宜首都功能发展的企业或产业;就地关停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原有企业,缓解北京市的资源环境压力;对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等一般制造企业实施整体转移,从而提高这些产业的经济效益,减轻北京市用地压力和资源压力;对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高端产业实施升级、调整,增强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活力。
(4)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应从互通互联、分工协作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产业对接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从交通一体化领域,应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进三地交流与联系。从产业对接领域,应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信息互通,相互支持,协调推进,精准施策。在生态环境方面,深入实施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京津冀三地环保部门明确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以协同治污等10个方面为突破口,联防联控,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治理。
【点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重点突破,坚持改革创新,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立足合作共赢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着力推进产业升级转移,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
2023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该区域可能位于, 此时控制图中②地大气环流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二模地理试题(PDF版): 这是一份2023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二模地理试题(PDF版),共9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考一模地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考一模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