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31.1.2程序框图和算法的逻辑结构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31.1.2程序框图和算法的逻辑结构教课内容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基本算法语句,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一般格式,输出语句,赋值语句,变量表达式,程序框图,A的输出值是多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②“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
③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其值是可以变化的量。
①INPUT语句又称“键盘输入语句”用户需把数据由键盘输入。
④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能是函数、变量或表达式;
⑤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隔开,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隔开。 “提示内容”和它后面的“;”可以省略。
⑥无计算功能,用户由键盘输入的数据必须是常量,输入多个数据时用“,”分隔,且个数要与变量的个数相同。
INPUT a,b,c
例如,输入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成绩,可以写成:
INPUT “数学,语文,英语”;a,b,c
注意:INPUT语句不但可以给单个变量赋值,还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其格式为:
INPUT “提示内容1,提示内容2,提示内容3,…”;变量1,变量2,变量3,…
INPUT “n=”; n
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
①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出结果,计算功能。
②“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出什么样的信息。
③表达式是指程序要输出的数据。
④输出语句可以输出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的值及字符。
⑤一个语句可以输出多个表达式,不同的表达式之间可用“,”分隔。
同输入语句一样,表达式前也可以有“提示内容”.
如输出框 可以转化为输出语句:
PRINT “S=”; S
①作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计算。
②赋值语句中的“=”称为赋值号。
③赋值语句右边必须是一个数据、常量和算式,左边必须是变量,不能为表达式。
④赋值号左右不能对换。
⑤不能用赋值号进行代数式的演算。
⑥一个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
⑦将一个变量的值赋给另一个变量,前一个变量的值保持不变;可先后给一个变量赋多个不同的值,但变量的取值总是最近被赋予的值。
P=(2+3+4)/2
数学符号与程序符号的对比
1、判断下列赋值语句是否正确 (1) 4=m (2) x+y=10 (3) A=B=2 (4) N=2*N
2、写出下列语句描述的算法的输出结果
a=5 b=3 c=(a+b)/2 d=c*c print “d=”;d
a=1 b=2 c=a+b b=a+c-b print a,b,c
a=10 b=20 c=30 a=b b=c c=a print a,b,c
INPUT “x=”;xy=x^3+3*x^2-24*x+3PRINT yEND
〖例2〗:编写程序,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
分析:先写出算法,画出程序框图,再进行编程。
INPUT “Maths,Chinese,English”;a,b,cy=(a+b+c)/3PRINT “y=”;y END
〖例3〗: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
A=10A=A+15PRINT AEND
分析:此程序给变量A赋了两次值.A的初值为10,第二次赋值后,初值被“覆盖”,A的值变为25,因此输出值是25.
例4 说明下面程序的功能INPUT “A,B=”;A,BPRINT A,B x=A A=B B=xPRINT A,BEND
(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
1.分析下面程序执行的结果(1) A=-1000A=A+100PRINT “A=”;AENDA=-900
(2)INPUT “A,B=”;A,BB=A+BA=B-AB=B-APRINT “A,B=”;A,BEND(运行时从键盘输入3,7)A,B =7 ,3
2.下面程序运行的结果为___ m=1 n=2 p=3 p=m n=p m=n PRINT m,n,p END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新课标A1.1.2程序框图和算法的逻辑结构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31.1.2程序框图和算法的逻辑结构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图形符号,起止框,输出框,输出信息,处理框,连接程序框,判断框,流程线,自主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1.1.2程序框图示范课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基本算法语句,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一般格式,输出语句,赋值语句,变量表达式,程序框图,A的输出值是多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