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课堂互动,传授新知,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上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教学设计年级七年级科目历史授课人 课型新授课题名称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时1节课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及其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分封制的简况。2、了解史实;识读西周等级示意图,认识分封制。3、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重难点内容重点夏商周朝代更替的史实难点西周的分封制教学活动及设计思路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 一、导入新课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师:这是古时的《三字经》中对早期夏商周三朝的描述,那么,夏商周三代是怎样更替的?这便是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三字经》导入,激发兴趣 二、课堂互动 三、传授新知(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了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多媒体展示“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2.夏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大致在今天的什么范围?夏朝的建立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教师:阅读课本第20页正文部分内容,问:世袭制的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答出: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的制度。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教师播放视频《夏王桀的暴政》,仅供学生简单了解。同学们,我们刚通过视频知道了夏王桀的残暴统治,面对如此君王,你们会怎么办?(推翻它)那么历史上推翻夏王朝的是谁?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二)商汤灭夏1.商汤为什么能够灭亡夏王朝?他是何时灭夏的?学生思考后回答:商的首领汤联络了周围部落,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同时利用桀的暴政,乘机起兵大败夏王桀,夏王朝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2.后世为什么把商朝又称为殷朝?当时商王盘庚为什么要迁都?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因此,又称商朝为殷商。那么,这样的一个大国家又是如何灭亡的呢?过渡到暴君商纣王。请同学讲述商纣王的残暴,导致商的灭亡。教师过渡:商纣王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部落,逐渐壮大成为灭亡商王朝的主要力量。下面,我们一起见证“武王伐纣”的历史吧!(三)武王伐纣多媒体展示视频《牧野之战》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视频和教材内容指出西周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学生: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镐京。教师: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讨论后由教师总结得出:(1)原因:夏桀和商纣极端残暴的统治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人心且能够重用人才,联合周边部落,抓住时机一举取胜。(2)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或凡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违背人民意志实施暴政的统治者最终都会遭到人民的反对)(四)西周的分封制教师:阅读教材第23页西周的分封制一目的内容,分组讨论以下问题。第一问: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第二问:西周分封的标准是什么?第三问:被分封诸侯国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第四问: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影响是什么?学生自由讨论后选派代表回答:(1)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标准: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宗亲)和功劳的大小(功臣)。(3)受封者的权利:拥有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再进行分封。受封者的义务: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4)影响:①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加强了统治;②伴随着分封制的确定,产生了等级制;③分封制下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强大,会威胁到周天子的地位,也是春秋战国混战局面出现的原因之一。 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课堂小结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的兴亡交替的历史过程,无疑印证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亘古不变的治国之道,现今我们国家提倡的“以人为本”理念亦是彰显了国家的本质所在。 总结提升五、板书设计(流程)六、作业设计教学至此,请使用学案同步训练部分 七、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课堂互动,传授新知,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