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题
展开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贵州七年级期末)我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能够较典型地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A.元谋人和北京人B.河姆渡聚落和山顶洞人
C.北京人和蓝田人D.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半坡和河姆渡聚落原始居民能够种植粟,水稻等农作物,懂得种植白菜、芥菜等蔬菜,使他们基本的温饱问题能够得到保障,故他们开始过上定居生活。因此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D正确;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蓝田人都过着简单的群居生活,排除ABC。故选D。
2.(2021·云南七年级期末)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他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最早栽培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
A.河姆渡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最早栽培水稻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人,故选A;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2021·山东七年级期末)2020年的金秋十月,稻花飘香,袁隆平院士团队在城阳上马桃源河畔种植的5000亩耐盐碱水稻迎来了收获季。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农耕文明代表是
A.红山文化遗址B.大汶口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遗址中大量的人工栽植的水稻遗迹,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水稻的起源地之一,因此D项正确;红山文化、半坡遗址、大汶口遗址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黄河以北地区,主要种植粟和黍,与水稻无关,因此排除ABC三项,选择D项。
4.(2021·广州市玉岩中学七年级期末)假设河姆渡居民时期,人们已经懂得集市贸易,那么市场上最有可能见到的农作物应该是( )
A.粟B.水稻C.小麦D.玉米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故B正确;A粟最早是在半坡遗址中发现的,与题意不符,排除;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故C错误;玉米是明朝时期传入中国的农作物,故排除D。综上答案B。
5.(2021·新疆)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所代表的良渚文化具有“稻作、礼玉、黑陶”等特征。与良渚文化特征类似的文化遗址是( )
A.贾湖遗址B.半坡遗址C.河姆渡遗址D.东胡林遗址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稻作、礼玉、黑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使用猪纹陶钵、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选项C符合题意;贾湖遗址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与题干内容不符,A排除;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B排除;东胡林人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西,与题干内容不符,D排除。故选C。
6.(2021·山东七年级期末)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
A.树上和洞穴B.搭上草棚的水井
C.半地穴式房屋D.干栏式房屋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足,因此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干栏式建筑,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故D项符合题意;洞穴主要是远古居民的居住场所,故A项不符合题意;搭上草棚的水井不是用来住的,故B项不符合题意;半坡人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故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7.(2021·湖南新化县东方文武学校七年级期末)歌谣“骨柘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居不移”反映了下列那个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 )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会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还会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故选项D符合题意;北京人属于早期人类,不是原始农耕居民,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山顶洞人属于早期人类,不是原始农耕居民,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半坡人种植粟,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8.(2021·辽宁七年级期末)距今约6000年,他们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他们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场。他们是
A.河姆渡人B.半坡人C.北京人D.元谋人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场,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作柱子,故B正确;河姆渡遗址距今约七八千年前,他们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在河姆渡遗址还发现了木结构水井,故A错误;北京人和元谋人还不会建造房屋,他们主要居住于山洞中,故CD错误。综上故选B。
9.(2021·山西晋城市·七年级期中)中国是农业大国,俗语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据考古发现,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下列主要种植粟的先民是
A.浙江河姆渡人B.河南舞阳贾湖居民
C.山东大汶口居民D.陕西半坡人
【答案】D
【解析】“北方地区”说明其地理位置在北方,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等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种植粟等粮食作物,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故D选项正确;A项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排除A;河南舞阳贾湖居民主要种植类似籼稻的水稻,排除B;山东大汶口居民虽然也种植粟,但并不是主要粮食作物,排除C。
10.(2021·湖南株洲市·七年级期中)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黄河流域”、“粟”、“地穴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陕西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文明的代表,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居住建筑风格是半地穴式房屋,手工业成就是出现彩陶,D正确。元谋人、北京人不会种植农作物、建造房屋,排除AB;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地处长江流域,排除C。故选D。
11.(2021·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期末)英国一文化教育考察团要到西安半坡博物馆实地考察,如果你是一名导游,你不会向客人介绍( )
A.住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B.生活在黄河流域
C.种植粮食作物稻D.使用磨制石器生产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西安半坡博物馆”结合所学知识,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粟,不是稻,C符合题意;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使用磨制石器生产,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故ABD是导游会向客人介绍的,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2021·河北唐山市·七年级期末)下图能代表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是:
A.B.
C.D.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故选项B符合题意;河姆渡人,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他们建造干栏式房屋,用船、筏载人荷物、浮水采集,使用刀、匕、锤、铲、矛、碗、筒、小棍、器柄、纺轮、蝶形器等木器,栽培人工水稻,家养羊、鹿、河姆渡居住房屋河姆渡居住房屋猴子等牲畜。在河姆渡并出土了中国境内所发现最早的漆器,其陶器制作有一定的水准,估计最高烧成温度达1000摄氏度。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河姆渡人会栽培人工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铜鼎是在夏朝遗址中发现的,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3.(2021·河北保定市·)比较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正确的一项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居民居住在浙江余姚,距今7000年前,以农耕为主,居住在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居住在陕西西安,距今6000年前,以农耕为主,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C项正确;ABD项均错误。故选C。
14.(2021·山西晋城市·七年级期末)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是关于原始农耕居民——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共同点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①他们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他们都会饲养家畜、制作彩陶
③他们的房屋建造样式都是干栏式④他们都会从事农业生产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因此,①④表述正确,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河姆渡原始居民会制作陶器,半坡原始居民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因此,②与史实不符,表述错误,排除含有②的AD项;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在干栏式的房子里,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因此,③与史实不符,表述错误,排除含有③的B项。故选C项。
15.(2021·山东青岛市·七年级期末)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包括( )
①农作物种植的出现②家畜饲养的出现
③陶器制作的出现④聚落的发展⑤磨制石器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⑤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主要有农作物种植的出现、家畜饲养的出现、聚落的发展和磨制石器的发展,①②④⑤符合题意,故选D;陶器制作不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C。
二、综合题
16.(2021·河北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通过1973年和1977年冬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水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及少量的墓葬等文物近7000件。
—摘编自《文明起源》
材料二 在村里,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他们要生存下去,最基本的就要有食物。他们已经种植粟、白菜或芥菜等农作物,并在居住区内建起圈栏,饲养猪、狗等家畜。此外,他们还经常去打猎,捕鱼,以补充食物。……现已发现盛粟的罐和粟腐朽后的遗物……他们还制作了大批的彩陶。
—据网络资料整理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并说出判断的依据。
(2)据材料二说明该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表现。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答案】(1)河姆渡原始居民;材料中提到了人工栽培水稻遗物和干栏式建筑(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半坡原始居民;依据是材料中提到了“彩陶”、半地穴式房屋、粟等(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有半地穴式的房屋(或有固定的居住场所);有种植的农作物;有生活用具陶器等;(答出两点,意思接近即可)
(3)原始农耕生活。
【解析】(1)根据材料一“人工栽培水稻遗物、干栏式建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半坡原始居民,因为材料中提到了“彩陶、半地穴式房屋、粟”,半坡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会制造彩陶。
(2)据材料二“在村里,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可知,半坡居民已过上定居生活的表现为:半坡人有半地穴式的房屋;根据“半坡人要生存下去,最基本的就需要有食物。获得食物的途径有以下三种:一靠狩猎,从出土的许多石或骨的箭头来看,半坡人已学会使用弓箭;二靠捕鱼,他们已发明了渔网;三靠种植,半坡人大量使用石铲、石斧、石锄、砍伐器等生产工具,已进入到比较发达的原始农业阶段。”可归纳出半坡人进入比较发达的农业阶段;半坡人通过狩猎和捕鱼来补充食物;根据“现已发现半坡人盛粟的罐和粟腐朽后的遗物,证明半坡人学会了栽植粟。半坡人还制作了大批的彩陶。”可归纳出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具等等。
(3)据上述材料和问题可知,这些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原始农耕生活。故探究的共同主题是原始农耕生活。
17.(2021·平凉市第四中学七年级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史记》
材料三:早在中华文明起源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在黄河边生息劳作,繁衍发展。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分别是什么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房屋样式的名称分别叫什么?
(2)试分析造成图一图二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轩辕”是谁?“平定蚩尤乱”指哪一历史事件?除了材料中所说的贡献外,他还有什么贡献?
(4)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你认为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拥有怎样的地位?
【答案】(1)图一: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建筑;图二: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2)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不同。(言之有理即可)
(3)黄帝;涿鹿之战;建造宫室、缝制衣服、炼铜、制造舟车等。(写出一点即可)
(4)粟;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解析】(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一中图一所示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干栏式建筑;图二所示是半坡原始居民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干栏式建筑和半地穴式建筑结构不同的原因主要和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的不同有关。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轩辕”指的是黄帝;“平定蚩尤之乱”指的是涿鹿之战;黄帝的功绩包括建造宫室、缝制衣服、炼铜、制造舟车等。
(4)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而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初中历史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优秀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优秀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