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教案 第10课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4442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元朝统一,展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小结,巩固复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元朝的建立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
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结合自己是少数民族的身份,为学生创设情境,拉近历史,产生历史的前后对比,形成知识迁移,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
重点
蒙古统一、元朝统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难点
如何理解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
课时计划
1课时
实际完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利用成吉思汗的故事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状况。
2.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往来、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学习重点:蒙古统一、元朝统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三、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蒙古的兴起、统一
(1)1206年, 蒙古 族召开大会,推举 铁木真 为大汗,尊称为 成吉思汗 , 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1276 年,元军占领 临安 ,南宋灭亡。抗战派大臣文天祥 继续抗元。
2.元朝的家建立及巩固
(1) 1271 年, 忽必烈 定国号为元。
(2)元世祖重视发展 农业生产 ;治理黄河;推广 棉花 的种植,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他还令人开凿 通惠 河和 会通河,开辟了规模空前的 海运 ,粮食运输逐步以 海运 为主。
(3)为了加强对 地方的管理 ,元朝实行 行省 制度。元世祖在中央设 中书省 ,地方设 行中书省 ,简称“行省”。
(4) 大都 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
(5)意大利旅行家 马可波罗 的著作《 马可波罗游记》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3.民族融合
元朝时期通过民族融合出现了一个新的民族—— 回族 。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四、合作学习
学生先讨论,后讲解。
1.元世祖为了加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中央:设置中书省及宣政院;
地方:行省制度和澎湖巡检司;
农业:重视农业生产和推广棉花种植技术。
水利:治理黄河和开凿通惠河和会通河。
民族关系:强调要用儒学治国,要行汉法,变过去的那种游牧政策为定居农业的政策,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禁止自己民族的人非法侵占广大汉人的合法耕地。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1.蒙古的兴起、统一
2.元朝的家建立及巩固
3.民族融合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小结,巩固复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小结,巩固复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小结,巩固复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