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项4.《光现象》练习题01
    专项4.《光现象》练习题02
    专项4.《光现象》练习题03
    还剩7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项4.《光现象》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专项4.《光现象》练习题,共7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光现象》
    1.(2020青海)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水中荷花的倒影 B. 屏幕上的手影
    C. 小孔成像 D. 放大镜

    2.(2020重庆A卷)如图所示,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倒立的“烛焰” B. 变幻的“手影”
    C. “折断”的铅笔 D. 金色的“日环”

    3.(2020重庆B卷)如图所示的事例,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筷子“折断”B. 水中“倒影”
    C. 用放大镜看字D. 晴空“日环食”

    4.(2020天津)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B.“一叶障目”——光的折射
    C.“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 D.“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

    5.(2020云南)2020年6月21日,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观测到了十分罕见的“金边”日环食,这是观测天象、了解和研究太阳的好时机,也是全年最重要的天象之一。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该天象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水中倒影 B. 手影游戏
    C. 放大镜把字放大 D. 雨后彩虹

    6.(2020四川自贡)2020年6月21日下午,我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日环食,自贡城区也观看到了日偏食的奇观。日环食和日偏食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7.(2020上海)下列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
    A. 蓝光 B. 黄光 C. 橙光 D. 紫光

    8.(2020山东青岛)我国有着灿烂的诗词文化,很多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池水映明月”,水中有明月是光的折射现象
    B. “潭清疑水浅”,水变浅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C. “日影化为虹”,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D. “起舞弄清影”,影子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

    9.(2020四川成都)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机器人已被广泛使用,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输入(扫描)取货码等多种方式取货。如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送货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机器人旁边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行人都能看见机器人,是由于阳光在它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C. 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时,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 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10.(2020陕西)小明用电视机在家里收看“空中课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 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C. 看电视时,小明佩戴的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D. 小明看到电视屏幕上老师讲课的画面是因为光的反射

    11.(2020山东青岛)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 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 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D. 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

    12.(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每一种经历都像一幕美丽的风景,就像每一幕美景的背后都有很多美丽的故事一样。在这些美的背后,都包含着深奥的科学哲理。下面关于光现象的美景描述,原理属于光直线传播的是(    )
    A. 匡衡凿壁偷光 B. 洞庭水月一色
    C. 沙漠海市蜃楼 D. 雨后七色彩虹

    13.(2020山西)小亮在重阳节送给奶奶一个台式放大镜(如图)。放大镜的焦距为25cm。奶奶正确使用这个放大镜看书时(    )
    A. 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等于25cm
    B. 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5cm
    C. 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D. 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14.(2020内蒙古包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测温枪测量体温,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B. 日环食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 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为30°
    D. 在电影院,坐在不同座位都能观赏电影场景,是由于银幕对光线产生镜面反射

    15(2020辽宁沈阳)2020年6月21日下午,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可看到如图所示的“金边日环食奇观”,下列现象中与日食成因相同的是(    )
    A. 在海面上空观察到的海市蜃楼
    B. 利用太阳灶可以烧水、煮饭
    C. 阳光下道路中央护栏的影子
    D. 通过圆形鱼缸看到水中放大的鱼

    16.(2020吉林)2020年6月21日,我国迎来一次天象奇观--“金边日食”。日食的形成原因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17.(2020湖南长沙)2020年6月21日,我国多地可以看到罕见的日环食,天文爱好者用墨水成像、小孔成像、相机拍照等方式观看或记录了这一天象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日食形成的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
    B. 太阳在墨水中形成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C. 太阳通过小孔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D. 太阳通过照相机镜头成的是虚像

    18.(2020海南)(2020海南)如图所示,站在太阳下的人身后的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的色散 D. 光沿直线传播

    19.(2020黑龙江省哈尔滨)下列关于甲、乙两图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
    B. 甲图说明利用小孔只能成等大的像
    C. 甲图和乙图中的现象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 解释乙图中的情景用到了“光的反射定律”

    20.(2020福建省)2020年6月21日,我国部分地区可观察到“日环食”。日环食现象的形成是由于(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21.(2020江苏南京)如图是2020年6月21日出现的日环食现象,下列图中的光现象成因与此相同的是(    )
    A. 雨后“彩虹” B. 山的“倒影”
    C. 水中“折筷” D. “手影”游戏

    22.(2020广西南宁)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筷子“变折” B.苹果的影子
    C.山的“倒影” D.手指“放大”

    23.(2020贵州毕节)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筷子在水中“折断”是光的色散现象
    C.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凸透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24.(2020广东省)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小鱼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25.(2020吉林长春)如图所示是(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潜望镜。它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它的成像原理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26.(2020甘肃省天水市)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27.(2020安徽省)图a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刻度尺的像。若凸透镜先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离,则看到刻度尺的像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乙→丙→甲→丁
    C. 乙→丁→甲→丙 D. 丙→甲→乙→丁
    28.(2020浙江杭州)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对应图,下列关于照相机、放大镜使用和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甲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B. 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C. 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虚像
    D. 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实像

    29.(2020福建省)小明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他的视网膜前。那么(    )
    A. 他可能患上近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
    B. 他可能患上近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
    C. 他可能患上远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
    D. 他可能患上远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

    30.(2020广西南宁)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31.(2020北京市)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 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
    C. 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D. 人透过水球所成的像

    32.(2020北京市)为了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将一束单色光从玻璃槽的外侧由左侧倾斜向上射入盐水中,但光在盐水中并不是沿着直线传播,而是发生了弯曲,如图所示。这是由于(    )
    A. 光从空气到玻璃发生了折射 B. 盐水不均匀使光发生了弯曲
    C. 光发生了色散 D. 光从玻璃到盐水发生了折射

    33.(2020湖北武汉)全国多地在欢迎援鄂抗疫英雄凯旋时举行了“飞机过水门”的最高礼仪。某次仪式中,摄影师拍摄了如图所示的照片,他所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照相机的底片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 B. 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
    C. 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D. 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

    34.(2020天津)(多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
    A.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D.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35.(2020四川自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

    A.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 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 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36.(2020内蒙古包头)某同学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凸透镜焦距为______cm。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点燃蜡烛,左右移动光屏,出现图乙所示现象(成像清晰)。为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调节。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将蜡烛移至34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继续向左移动10.0cm,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移动一段距离。

    37.(2020江苏苏州)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刚好成清晰的像。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4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观察到(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光屏上不能呈现像

    38.(2020广西贵港)将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光屏上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B. 此时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成像原理
    C. 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右移动蜡烛并调整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当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时,这个像一定是缩小的像
    D. 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左移动蜡烛,则光屏一定要向左调整位置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39.(2020河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应用在照相机上
    C. 在贴近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眼镜片,只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该镜片对光起发散作用
    D. 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0.(2020浙江宁波)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光屏是用表面涂有白漆的铁板制成。小科把“F”发光物置于离凸透镜13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小科看到光屏上像的形状和大小分别是(    )
    A. 、放大 B. 、放大 C. 、缩小 D. 、缩小

    41.(2020青海)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敏所在的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0.0cm
    B. 烛焰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C. 若烛焰从光具座30.0cm刻线处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小
    D. 烛焰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若用黑纸片将凸透镜遮挡一半,这时在光屏上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

    42. (2020吉林长春)小红站在平面镜前0.5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m,她远离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______。

    43.(2020天津)小芳同学站在穿衣镜前l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m.当她远离穿衣镜时,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4.(2020四川自贡)小金同学由于经常玩手机,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经眼科医生检查小金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则小金被确诊为______视眼,应佩戴______透镜矫正。

    45.(2020陕西)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拍照时,镜头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某次小明去博物馆参观,想把石碑上的文字拍得更大些,可将照相机的镜头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石碑。

    46.(2020广东省)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平面镜检视防护服的穿戴情况。医护人员在平面镜中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当医护人员走近平面镜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______,像的大小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7.(2020广西贵港)东湖公园的湖边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湖水清澈见底,从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清澈见底”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

    48.(2020贵州铜仁)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当他向平面镜靠近时,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这个像是______(选镇“虚”或“实”)像。

    49.(2020江苏苏州)在光学实验室内,将一辆玩具汽车放置在白色背景板前。拉上窗帘,打开光源A,让一束白光照向汽车,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______(吸收/反射)了黄色光。若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则影子区域此时呈现______色。

    50.(2020黑龙江省哈尔滨)“照镜子,正衣冠”。小红站在平面镜前0.3m处,她的像离她______m.利用自制简易潜望镜可以观察到高处的物体是利用了平面镜可以______。

    51.(2020吉林)漫步湖边,看到水中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______像。

    52.(2020黑龙江省齐齐哈尔)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
    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刷脸”支付过程中,摄像头相当于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53.(2020黑龙江省哈尔滨)小明同学用一个凸透镜观察洗手液的商标,成像情况如图甲,若想再看到倒立、放大的像,应将凸透镜向______移动,图乙的成像原理可应用于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放大镜”)

    54.(2020贵州铜仁)据统计,中学生患近视的比例逐年升高,专家提醒,青少年一定要养成正确用眼的好习惯,一名患近视眼的中学生看远处的物体时。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他矫正的方法是需佩戴一副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

    55.(2020江西)如图所示,湖面上一只白鹭正展翅上冲,若以水中的“白鹭”为参照物,白鹭是______的;水中的“白鹭”是光的______形成的虚像。

    56.(2020四川成都)小王走向正前方的玻璃窗,想看看美丽的夜景,却发现玻璃窗里有个“自己”迎面走来,这是光的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现象。同时她发现,房内电灯通过玻璃成的像与她本人的距离______。
    57.(2020浙江宁波)如图所示是一位小朋友在照镜子(平面镜)。
    (1)小朋友看不到被镜子遮住的物品,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______传播。
    (2)小朋友通过镜面所成的像在______。(填“镜面前”“镜面上”或“镜面后”)

    58.(2020甘肃省金昌市)新冠疫情期间,不少学生用手机上网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眼,图______(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人眼的成像原理与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

    59.(2020江苏南京)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射向平面镜,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60. (2020四川自贡)请在图中画出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光路图(F为焦点)。





    61.(2020山东济宁)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按要求完成图)





    62.(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如图所示,处于水中的点光源S,发出一条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
    (1)在图中作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2)画出关于水面所成像的位置点;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





    63.(2020海南)在图中画出光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64.(2020上海)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65.(2020黑龙江省哈尔滨)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完成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66.(2020广西南宁)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




    67. (2020广西贵港)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68.(2020河南)检查视力时,为节省空问,常让被测者背对视力表观察对面墙壁上平面镜M中视力表的像,情在图中作出教通着通过平面镜M看到视力表上A点的光路图。






    69.(2020贵州铜仁)完成如图的光路




    70. (2020四川成都)如图所示,请画出激光束从三棱镜折射入空气时,法线的位置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71.(2020重庆A卷)在图中入射光线平行手主光轴。画出它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72.(2020重庆B卷)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如图所示,请画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AB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73. (2020青海)如图所示,平面镜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且在凸透镜左侧焦点上,请完成光路图。





    74.(2020贵州毕节)如图,一束光线竖直向上射向平面镜,经反射后又射向透镜,请完成光路图。


    75.(2020甘肃省天水市)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______ 的清晰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______ 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他可将光屏______ 凸透镜.

    76.(2020吉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如果将蜡烛移动到距凸透镜30cm处,应将光屏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77.(2020河北)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而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转,如图1所示。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激光笔和铅笔。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为探究反射光和入射光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
    (3)使光束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数据如上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______。
    (4)如图2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90°,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78.(2020北京市)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情境,一束光贴着垂直于平面镜的纸板,从A点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ON是法线,入射角∠AON=45°.已知纸板上∠NOB=30°,∠NOC=45°,∠NOD=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图中______方向射出。

    79.(2020山西)如图甲所示,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能看到玻璃板后面有它的像。
    (1)再拿一只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目的是______。实验中,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2)解决上述问题后,图乙是同学们经过三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通过处理和分析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移开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处,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


    80.(2020江苏苏州)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组装器材时,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相互______。实验中选用两只完全相同的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的关系;
    (2)若在棋子A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______(能/不能)呈现出像;
    (3)若将玻璃板绕底边向棋子B一侧翻转90°,则在此过程中,棋子A的像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棋子A顶端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______。

    81.(2020湖北武汉)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大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纸上,沿着玻璃板在纸上面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代表______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在蜡烛B和玻璃板之间竖直放置一张不透明的白纸,则从C处一定能看到的是______(填“蜡烛B”“蜡烛A的像”“蜡烛B的像”或“蝴烛A的像和蜡烛B”)。
    (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这块玻璃,并穿过玻璃进入空气中。请在图乙中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要求标出法线)


    82.(2020青海)学生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此实验中:
    (1)我们选用______(填“平面镜”、“5mm厚的透明玻璃板”或“2mm厚的透明玻璃板”)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点燃后放在玻璃板前10cm处,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且与玻璃板相距______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实验时应在______(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3.(2020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影响可选用______(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两只蜡烛A、B,应选择外形
    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镜面的距离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会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84.(2020湖南长沙)如图甲是小英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为了观察到蜡烛清晰的,该实验应在亮度较______的环境中进行;
    (2)小英在坐标纸上的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经过分析可知: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85.(2020安徽省)图中MN为平面镜,OB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86.(2020山西)苹果受充足的阳光照射才会变红,有此部位阳光照射不到,因此苹果通常不是全红。小亮在苹果树下铺设一层银色地膜,如图甲所示。利用光的反射使苹果能接受更多的光照,大部分苹果会整个变红,甜度也会增加,这样的苹果市场价格变高,易于销售。这项小创意使他家苹果收益大幅提升。请你在图乙中画出一束太阳光经银色地膜反射至苹果的光路图。

    87.(2020广东省)请画出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88. (2020福建省)如图,点光源S位于凸透镜一侧。在图中画出S发出的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89. (2020广州市)如图,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面,在容器壁上点P、Q处出现光点,画出上述现象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90.(2020广州市)如图所示物体MN放在凸透镜前,0cm处为凸透镜光心,M点发出的光线a平行于主光轴。
    ①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②画出光线b经光心后的光线。
    ③物体MN经凸透镜成的像相对于物是______(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
    ④要使光线a经凸透镜后的光线经过K点,应使凸透镜沿主光轴水平向左还是水平向右移动?

    91.(2020福建省)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
    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i
    15°
    30°
    45°
    60°
    70°
    80°
    反射角r
    15°
    30°
    45°
    60°
    70°
    80°
    (1)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表。比较r和i,可以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2)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_____的。
    (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

    92.(2020甘肃省天水市)“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______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______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_____;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______;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____(选填字母符号)。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5)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______。

    93.(2020江苏南京)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调整实验器材高度时,蜡烛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他用同一凸透镜做了两次实验,如图甲、乙所示,光屏上均有清晰的像(未画出),其中成缩小像的是图______。
    (3)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5cm B.8cm C.10cm D.15cm
    (4)在图乙中将一镜片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所加镜片可以矫正图______(选填“丙”或“丁”)的视力缺陷。

    94.(2020云南)现有如下器材:光具座、焦距为12.5cm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小明根据上述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应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调到______。为了验证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等于12.5cm,小明把蜡烛和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刻度线处,把光屏移到光具座的______cm刻度线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承接到等大、清晰的像。经验证,凸透镜的焦距准确。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上移了一段距离,在没有移动器材的情况下,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和高度不动,需将光屏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3)分别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点对应的刻度线处,在______点能够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最大的烛焰的像,在______点所成像的性质与眼睛的相同。
    (4)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将一只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又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该眼镜片可用来矫正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95.(2020山东济宁)小明利用如图(a)所示的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应先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节到同一水平高度。小明按要求调好后,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为了能找到凸透镜成像时像的位置,需要对光屏进行的操作是:______,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2)由于实验时间较长,烛焰的像即将超出光屏的上边缘,这时可以向上移动______(选填“蜡烛”“凸透镜”或“光屏”),再次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3)小明摘下眼镜放到凸透镜前,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如图(b)所示。拿走眼镜,需将光屏向凸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说明小明戴的眼镜对光有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此实验中,光屏相当于人眼睛构造中的______。

    96.(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年的6月6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眼日”。下面两个图,表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图。

    (1)对两个图,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甲表示近视眼的成像图,乙表示远视眼的成像图
    B.甲表示远视眼的成像图,乙表示近视眼的成像图
    (2)其中,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3)对于凸透镜和凹透镜,能够成虚像的透镜是______。
    A.只有凸透镜
    B.只有凹透镜
    C.凸透镜凹透镜都可以

    97.(2020辽宁沈阳)安安和康康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探究凸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他们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处,调节蜡烛的烛焰与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如图甲所示,若此时他们想在实验中能用光屏承接到烛焰的实像,光屏在______(选填“50cm~60cm”、“60cm~70cm”或“70cm~100cm”)范围内移动。
    (2)他们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放在30cm刻度线处,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则在光屏上看到烛焰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倒立的像。
    (3)他们想模拟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康康应在步骤(2)的基础上将蜡烛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线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他们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同时取下光屏,直接用眼睛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康康移动蜡烛使它从零刻度线处逐渐靠近凸透镜,同时安安从透镜的右侧透过透镜观察烛焰的像,如图乙是安安整理并记录看到的像的情况,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最先看到的像的编号是______(选填代表像编号的数字)。
    (5)请在图丙中完成从烛焰发出的一束光通过进镜的光路。

    98.(2020吉林长春)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请画出图中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2)实验中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______。
    (3)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生活中______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4)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为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5)利用凸透镜可以矫正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99.(2020河南)小明和小亮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同一高度,目的:______。
    (2)如图所示,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再次在
    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移动,像的大小将变______。
    (3)小亮认为: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但像与物上下是颠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验证小亮的观点______。


    100.(2020湖北黄石)实验一: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为使凸透镜所成的像便于观察,该实验的环境光线应该较______(选填“暗”、“亮”)为好;
    (2)调节好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与此时成像原理相同;
    (3)把蜡烛稍稍竖直上移,光屏上烛焰的像会竖直______(选填“上”、“下”)移;





    101.(2020北京市)某同学利用焦距为f1的凸透镜做了三次实验,透镜、蜡烛、光屏所在位置以及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情况如图所示。
    (1)由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知:随着物距的不断变小,像距和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
    (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只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f的凸透镜(f
    102.(2020山东青岛)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次实验情形如图甲所示,此时光屏上恰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物距u=______cm,烛焰的像应为图乙中的______,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2)在图甲所示实验情形下,紧靠凸透镜加放另一透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只将光屏向右移动又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则所加的透镜为______。

    103..(2020甘肃省金昌市)吴江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一个凸透镜、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1)如图甲所示,让平行光光源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3)吴江小组按照实验步骤做了四次实验,如图乙所示是第一次实验中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40
    13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3
    40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

    正立、放大的虚像
    ①吴江小组忘了记录第1次像的性质,表格中标有“△”的位置像的性质是______;
    ②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透镜(选填“远离”或“靠近”);
    ③第4次实验中,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在透镜的右侧观察,看到的像在透镜的______侧(选填“左”或“右”)。

    104.(2020广东省)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及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要在光屏上承接到烛焰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需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时间后, 蜡烛变短了,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会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


    105. (2020广州市)图1为紫外线的三个波段示意图,其中UVC对人体伤害最大。UVC能通过石英玻璃,普通玻璃可有效阻碍UVC的传播。图2中家用消毒柜的紫外线灯可发出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
    (1)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属于______波段(选填“UVC”“UVB”“UVA”)。
    (2)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从紫外线灯的密封透明灯管内透出,对柜内的物品进行杀菌消毒,柜门透明部分的材料应选______,透明灯管的材料应选______。(选填“石英玻璃”“普通玻璃”)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解:A、荷花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屏幕上的手影,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蜡烛通过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放大镜属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本题考查了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以及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都是基础知识。

    2.【答案】C
    【解析】解:
    A.倒立的“烛焰”属于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手在屏幕上形成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铅笔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光的折射造成的;故C正确;
    D.金色的“日环”,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如:海市蜃楼、色散、水中的筷子等;
    (3)光射到介质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凹面镜成像等。
    此题是光现象中的综合题,涉及到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直线传播等,难度不大。
    3.【答案】D
    【解析】解:A、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晴空“日环食”属于日食的形成,是由于太阳、地球、月亮在同一直线上,月亮在中间挡住太阳光而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四幅图中形成的原理不同,对其进行分析,并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1)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
    (2)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
    (3)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4.【答案】C
    【解析】
    A.镜花水月,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一叶障目,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故B错误;
    C.立竿见影,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
    D.海市蜃楼,就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B
    【解析】解:日环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与日环食的形成原理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手影游戏在墙上形成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日环食的形成原理相同,故B符合题意;
    C、放大镜把字放大,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与日环食的形成原理不同,故C不符合题;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利用了光的折射,与日环食的形成原理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本题考查几种常见的光现象,能利用光学的基本知识解释上述现象的形成原因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被月球遮挡,就会形成日食。
    故选:A。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线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就会在物体的后面形成影子。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要解决此题要了解一些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及其他光现象,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7.【答案】A
    【解析】解:红、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故绿蓝是光的三原色之一。
    故选:A。
    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光的三原色需要牢固记忆和掌握;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容易混淆,要正确区分。
    8.【答案】C
    【解析】解:
    A、池水映明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池底看起来要比实际的位置变浅了,看到的池底是真实池底的反射的光线在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
    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C正确;
    D、起舞弄清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D错误。
    故选:C。
    自然界中的光现象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筷子变弯、光的色散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9.【答案】C
    【解析】解:A、机器人旁边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行人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机器人,是由于阳光在它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故B错误;
     C、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摄像时符合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
    D、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不同点是镜面反射是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时,反射到光滑的镜面,又以平行光线出去;漫反射时,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时,反射到粗糙的物体,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出去。
    (3)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4)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分解为七种单色光,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
    此题是光现象中的综合题,涉及到光的直线传播、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的色散、凸透镜成像等;分析时要分清选项是哪类光选项,并深究其成因,就可解答。
    10.【答案】B
    【解析】解:
    A、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所以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都是由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故A错误;
    B、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故B正确;
    C、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从而推迟会聚,故C错误;
    D、电视屏幕是光源,能发出光线,小明看到电视屏幕上老师讲课的画面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故D错误。
    故选:B。
    (1)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2)红外线的热作用强,利用红外线制作热谱仪、夜视仪、照相机红外线敏感胶片、电视遥控等;
    (3)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矫正;
    (4)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射或发出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
    本题考查了光的三原色、红外线的应用、近视眼的矫正、光的直线传播,属于基础知识,要熟记。
    11.【答案】B
    【解析】解:
    A、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蜡烛a一侧能看到蜡烛a的像,同时还能看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A错误;
    B、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
    C、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烛焰的像,从而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故C错误;
    D、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4)像的大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同。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
    12.【答案】A
    【解析】解:A、匡衡凿壁偷光利用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故A符合题意;
    B、洞庭水月一色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折射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本题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具体生活实例,需要利用生活和物理之间的联系进行判断;能否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正确使用这个放大镜看书时,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需满足u 故选:B。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之一进行解答,即:当物距小于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熟记和理解成像规律,并搞清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14.【答案】A
    【解析】解:A、测温枪测量体温,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故A正确;
    B、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B错误;
    C、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时,则入射角为90°-30°=60°,所以,反射角为60°,故C错误;
    D、坐在不同座位都能观赏电影场景,是由于银幕对光线产生漫反射,故D错误。
    故选:A。
    (1)红外线的特点是热作用强,可用于测温枪;
    (2)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
    (3)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光的反射范围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如果反射面粗糙不平,则反射漫反射。
    知道红外线的特点和应用,能够区分生活中的三类光现象,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可解答此题。
    15.【答案】C
    【解析】解:日环食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A、在海面上空观察到的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太阳灶可以烧水、煮饭,是由于凹面镜对光的反射的应用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阳光下道路中央护栏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通过圆形鱼缸看到水中放大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日环食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分别分析题中四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即可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16.【答案】A
    【解析】解:当太阳、月球、地球位于同一直线上,月球处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在月球的后面阳光照不到的地球上,形成影,在地球上看不到太阳,便形成日食。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根据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分析解答;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的一个实例。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知道日食的成因是本题的解题关键,我们要能够根据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17.【答案】A
    【解析】解:
    A、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地球和月球在同一直线上,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发出的光线被月球遮挡,地球上的人在某个区域看到日环食,在某个区域看到日偏食,所以日环食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故A正确。
    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
    C、太阳通过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太阳通过照相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A。
    (1)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
    (2)倒影的形成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3)小孔成像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
    (4)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知道光学包括三条规律: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掌握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18.【答案】D
    【解析】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人的身体挡住,身体后面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就是人身后的影子,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就是影子。
    此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
    19.【答案】D
    【解析】解:A、甲图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故A错误;
     B、小孔成像能成等大的像,也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像,故B错误;
     C、甲图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乙图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故C错误;
     D、解释乙图中的桥在水中的倒影的现象用到了“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
    故选:D。
    (1)小孔成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
    (2)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现象,都符合光的反射规律。
    本题考查对简单光现象的理解,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小孔成像、光的反射,比较简单。
    20.【答案】A
    【解析】解: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月亮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太阳光被月球挡着而照射不到地球,我们在地球上就只能看见部分太阳,这就是日环食,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是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挡住的太阳的光线射向地球形成的;月食是由于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地球挡住的太阳光射向月球形成的。
    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例如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等等,虽然现象不同,但是原因是相同的。我们学习物理知识,就要学会使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21.【答案】D
    【解析】解: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都在同一直线上,日环食是由于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光线而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A、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合题意。
    B、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
    C、水中“折筷”,是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的缘故,故C不合题意;
    D、“手影”游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本题考查了三种光现象,解决此题要求了解一些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及其他光现象,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22.【答案】B
    【解析】
    A.筷子“变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B.苹果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符合题意;
    C.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本质是光的反射,故不符合题意;
    D.手指“放大”,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3.【答案】C
    【解析】解:
    A、山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插入水中的筷子,由于筷子反射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根据折射定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我们看到筷子变弯折,故B错误;
    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C正确;
    D、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其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故D错误。
    故选:C。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方便以后解题。
    24.【答案】B
    【解析】
    人在岸边看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而AD选项中的传播方向不对,表示的是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选项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符合要求的是B选项。
    故选B。
    25.【答案】B
    【解析】解:因潜望镜内部装有两块平面镜,因此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且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
    故选:B。
    潜望镜内部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个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度角,物体通过两次反射使下面的一方就可以看到上面的物体的虚像。
    此题主要考查光的反射知识,结合古籍《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潜望镜,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6.【答案】B
    【解析】解:A、酒中明月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光被物体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
    C、月亮,本身并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才被人看见的,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C错误;
    D、太阳发出的光射到月亮上发生反射,然后射入人的眼睛,不属于平面镜成像,故D错误。
    故选:B。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27.【答案】C
    【解析】解:
    (1)刻度尺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乙图。
    (2)刻度尺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丁图。
    (3)刻度尺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二倍焦距处,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即甲图。
    (4)刻度尺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丙图。
    综上可知,凸透镜从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离,则看到刻度尺的像的先后顺序为乙→丁→甲→丙,故选C。
    故选:C。
    若凸透镜先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离,刻度尺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从一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二倍焦距处→二倍焦距以外,从这几个过程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进行判断。
    首先要明确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然后分析凸透镜从贴近刻度尺到远离刻度尺经历了几个阶段,根据成像特点进行解答。
    28.【答案】A
    【解析】解:AB、当物体在甲区域内时,u>2f,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缩小的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A正确,B错误;
    C、当物体在乙区域内时,2f>u>f,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故C错误;
    D、当物体在丙区域内时,u 故选:A。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 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像之间的关系,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29.【答案】B
    【解析】解:小明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他的视网膜前,说明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变强,是近视眼,需要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选B。
    故选:B。
    (1)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近视眼晶状体变厚,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远视眼晶状体变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学习过程中,要理解正常眼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变化,才能更好的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30.【答案】D
    【解析】
    甲图成像在视网膜之后,是远视眼的成因;乙图成像在视网膜之前,是近视眼的成因;丙图佩戴凸透镜,是远视眼的矫正;丁图佩戴凹透镜,是近视眼的矫正。故D符合题意。
    31.【答案】A
    【解析】解: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正确;
    B、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放大镜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
    D、宇航员透过水球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D错误。
    故选:A。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2.【答案】B
    【解析】解:盐水不均匀,越深密度越大,光在不均匀的盐水里传播时就会发生折射,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光只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会发生折射现象。
    本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以及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33.【答案】A
    【解析】解:摄影师拍摄了如图所示的照片,他所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 34.【答案】BC
    【解析】
    据题意知,此次实验所成的像能用光屏来承接,所成的像应是倒立、实像,而且像距小于物距,那么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这个是照相机成像所应用的规律,故BC正确,AD错误。
    故选BC。
    35.【答案】A
    【解析】解:如图,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要使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要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所以在凸透镜不动时,蜡烛远离凸透镜,同时光屏靠近凸透镜。
    故选:A。
    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进行判断: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可以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根据物距和焦距,根据像距和焦距,都可以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
    36.【答案】8.0  上  等大  左
    【解析】解:(1)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最后测量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因此凸透镜的焦距:f=8.0cm-0cm=8.0cm;
    (2)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因为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可以向上移动烛焰或向下移动凸透镜,或向上移动光屏;
    (3)将蜡烛移至34cm刻度线处,物距u=50.0cm-34.0cm=16.0cm,满足u=2f条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继续向左移动10.0cm,物距变大,此时像距变大,像变大,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靠近凸透镜。
    故答案为:(1)8.0;(2)上;(3)等大;左。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
    (2)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内容的难点,要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熟练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对规律进行总结。
    37.【答案】D
    【解析】解:如图,u=50cm-20cm=30cm,v=80cm-50cm=30cm,此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u=v=2f=30cm,所以f=30cm2=15cm,
    将蜡烛移至40cm刻度处,u'=50cm-40cm=10cm,
    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所以光屏上不能呈现像。
    故选:D。
    (1)凸透镜成像时,当u=v=2f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等大的实像,知道物距求出凸透镜的焦距。
    (2)当蜡烛移至40cm刻度处,求出物距,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
    (3)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本题首先要明确凸透镜的几种成像情况求出凸透镜的焦距,然后再根据变化后的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成像情况。
    38.【答案】D
    【解析】解:A、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即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A错误;
    B、由A分析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即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实像时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保持凸透镜不动,向右移动蜡烛并调整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当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时,像将变大,故C错误;
    D、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左移动蜡烛,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需要将光屏也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D正确;
    故选:D。
    (1)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u (2)凸透镜成实像时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此实验考查学生对于凸透镜成像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熟记成像规律是解题关键。
    39.【答案】D
    【解析】解:
    A、由图可知u=50cm-30cm=20cm,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的实像,则u=2f=20cm,解得f=10cm,故A错误;
    B、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物体处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
    C、贴近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眼镜片,只向左移动光屏,说明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故C错误;
    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物距=20cm,f 故选:D。
    (1)物距等于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光屏上能承接到的像是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根据光屏的移动方向可判断像的变化情况;
    (4)当f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求出焦距的大小。
    40.【答案】A
    【解析】解:凸透镜的焦距f=10cm,物距u=13cm,满足2f>u>f条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的实像与“F”左右相反,上下颠倒,但因为是从透镜一侧看,所以只有上下颠倒形状为“”,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光屏上能呈接到的像是实像,从纸板后面看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但因为是从透镜一侧看,所以只有上下颠倒。
    此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41.【答案】C
    【解析】解:A、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40.0cm-30.0cm=10.0cm,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是投影仪的成像原理,故B错误;
    C、烛焰从光具座30.0cm刻线处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根据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小,故C正确。
    D、用黑纸片将凸透镜遮挡一半,透镜的上半部分仍能会聚烛焰发出的光线,成烛焰完整的像,只是像比原来变暗,故D错误;
    故选:C。
    (1)凸透镜的焦距是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的点到光心的距离;
    (2)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
    (4)凸透镜成实像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像点,若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则凸透镜其它部分仍然能够会聚光线,所以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照射到像上的光线数量减少,像比原来变暗。
    本题考查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常见题目。
    42.【答案】0.5  不变
    【解析】解:
    小红站在距离平面镜0.5m前照镜子,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小红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0.5m。
    当她远离镜面照全身时,小红的身高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小红的像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0.5;不变。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43.【答案】2 不变
    【解析】
    [1]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道,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当小华距平面镜的距离是1m时,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
    1m×2=2m;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当人远离平面镜时,视觉上感觉像在变小,但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变。所以,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1m,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
    44.【答案】近   凹
    【解析】解: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近;凹。
    本题要抓住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
    本题主要考查了眼睛及其视物原理与近视眼的成因。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45.【答案】会聚  二倍焦距  靠近
    【解析】解: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照时,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即镜头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想把石碑上的文字拍得更大些,即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减小,即将照相机的镜头靠近石碑。
    故答案为:会聚;二倍焦距;靠近。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本题旨在考查凸透镜成像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和应用。
    46.【答案】虚像 变小 不变
    【解析】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平面镜成像正立、等大的虚像。
    [2][3]当医护人员走近平面镜时,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故人与像之间的距离变小;像的大小不变。
    47【答案】直线传播   折射
    【解析】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柳树的枝叶挡住了光线的传播,所以有了树荫的形成,即“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清澈见底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因为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现象而形成的虚像。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折射。
    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物体的阻挡时,形成该物体的影子;
    ②池底反射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
    此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和折射现象,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要正确对不同光现象进行区分。
    48.【答案】不变  虚
    【解析】解:当同学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小明的大小不变,小明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大小不变。
    同学在平面镜中成虚像。
    故答案为:不变;虚。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人离平面镜越近感觉像越大,像的大小实际上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只是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大。
    49.【答案】反射  红
    【解析】解: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反射黄色光。
    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白色背景板反射红光,故区域呈现红色。
    故答案为:反射;红。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知道物体的颜色之谜,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可解答此题。
    50.【答案】0.6  改变光路
    【解析】解:因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相等,小红站在平面镜前0.3m处,此时物距为0.3m,则像距也为0.3m,她的像离她0.6m;
    简易潜望镜就是由两块平面镜组成,主要是利用了平面镜可以改变光路。
    故答案为:0.6;改变光路。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等大正立的虚像,且物距与像距相等;平面镜可以改变光路。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也是光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要求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51.【答案】折  虚
    【解析】解: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答案为:折;虚。
    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
    52.【答案】凸  缩小
    【解析】解: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其二倍焦距以外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凸;缩小。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之一,当u>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明确凸透镜成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要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53.【答案】远离商标的方向  照相机
    【解析】解:(1)图甲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uu>f,增大物距,因此应将凸透镜向远离商标的方向移动,
    (2)图乙的成像,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故答案为:远离商标的方向;照相机。
    解答此题需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u>2f,2f>v>f,照相机原理;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投影仪、幻灯机原理。
    u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即可轻松解答。
    54.【答案】前方  凹
    【解析】解: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原因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但是我们可用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使光线推迟会聚,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
    故答案为:前方;凹。
    通过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还是后方,可以确定眼睛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这就是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本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能够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55.【答案】运动  反射
    【解析】解:
    水中的“白鹭”为白鹭通过水面所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白鹭正展翅上冲,由于白鹭和它所成的像相对于水面是对称的,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像与白鹭间有位置的变化,故白鹭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运动;反射。
    (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56.【答案】反射  减小
    【解析】解:
    小王走向正前方的玻璃窗,发现玻璃窗里有个“自己”迎面走来,这是小王通过玻璃窗所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小王靠近玻璃窗,小王到玻璃窗的距离减小,而电灯通过玻璃窗所成的像到玻璃窗的距离不变,所以房内电灯通过玻璃成的像与她本人的距离减小。
    故答案为:反射;减小。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时,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据此结合题意可解答第2空。
    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57.【答案】直线  镜面后
    【解析】解:
    (1)小朋友看不到被镜子遮住的物品,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镜子挡住了光线;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是对称的,所以像在镜面后。
    故答案为:(1)直线;(2)镜面后。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或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是对称的。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属于基础知识,要熟记。
    58.【答案】乙  照相机
    【解析】解: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的范围,在视网膜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故答案为:乙;照相机。
    (1)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过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错后会聚到视网膜上。
    (2)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理解,以及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59.【答案】解:首先做出法线,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如图所示:

    【解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其中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反射角的概念。
    60.【答案】解:由图可知,上面的入射光线平行凹透镜的主光轴,则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
    下面的入射光线经过焦点,则折射光线会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解析】利用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对于凸透镜、凹透镜的作图,要知道三条特殊光线的内容,属于基础题目。
    61.【答案】解:首先垂直于镜面画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
    此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60°,所以入射角为90°-60°=30°,则反射角也为30°,如图所示:

    【解析】①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②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62.【答案】3.0×108m/s
    【解析】解:
    (1)先过入射点垂直于界面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水中画出反射光线;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如图所示:
    (2)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据此作出S关于水面的对称点S',即为S的像点。如图所示: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
    故答案为:(1)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见解答图;(2)S关于水面所成像的位置见解答图;(3)3.0×108m/s。
    (1)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界面处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根据光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以及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即可。
    (2)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作图。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
    此题主要考查了作光的反射和折射光路图,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前提。
    63.【答案】解: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所示:

    【解析】仔细观察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根据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
    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64.【答案】解:已知入射角为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为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由于题目已经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内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入射光线即可,注意完成题目的要求。要注意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65.【答案】解:由图可知,入射角为40°,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也为4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作出反射光线;反射角为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小为40°;
    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情况,注意真实光线为实线,法线为虚线;是一道基础题。
    66.【答案】
    【解析】
    首先过入射点做出垂直于镜面的法线,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AO,AO与法线的夹角即为入射角i。

    67.【答案】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本题考查了如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在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时,注意先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就能得到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一定要掌握这种技巧。




    68.【答案】解:根据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由A向平面镜作垂线并延长,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找到A点的像A'点,连接眼睛和像点A',交平面镜于O点,连接AO即入射光线,O到眼睛为反射光线。如图:

    【解析】根据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做出A点的像,A点像A'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必然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经过眼睛和像点,两者的连线确定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
    用常见的检测视力的方法考查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69.【答案】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解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70.【答案】解:激光束从三棱镜折射入空气时,此时的折射角要大于入射角,首先做出法线,根据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做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作光的折射光路图时要注意:不管光从哪种介质斜射向哪种介质,在光疏质(密度比较小的物质)里面的角(入射角或折射角)较大;在光密质(密度比较大的物质)里面的角(入射角或折射角)较小,即“疏大密小”。角度越小,光线越靠近法线。
    71.【答案】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由此作出折射后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72.【答案】解:入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则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右侧焦点,如图所示:

    【解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凸透镜的特殊光线有三条: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73.【答案】解:
    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平面镜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且在凸透镜左侧焦点上,
    射向焦点的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点为F,法线与凸透镜主光轴重合,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该反射光线是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经凸透镜再次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图所示:

    【解析】对于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作出法线,再画出反射光线。
    本题考查凸透镜对光线作用和光的反射的作图,掌握好凸透镜对三条特殊光线的作用是关键,注意作图要规范。
    74.【答案】解:
    由图可知,入射光线垂直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同时斜射到平面镜上,与平面镜夹角为45°,则其入射角为90°-45°=45°,反射角也为45°,则反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
    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再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先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然后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出折射光线。
    此题考查做反射光路图、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作图。关键是根据入射光线垂直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面镜夹角为45°,得出反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75.【答案】放大;会聚;靠近
    【解析】解:已知f=10cm,则2f=20cm,蜡烛在凸透镜前18cm处,处于f和2f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远视眼镜片是凸透镜,所以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将远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比原来提前会聚成像,所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放大;会聚;靠近.
    (1)当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远视镜片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会使像提前形成.
    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
    76.【答案】放大  投影仪  靠近
    【解析】解: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满足2f>u>f条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是利用该原理工作的;
    将蜡烛移动到距凸透镜30cm处,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光屏应靠近凸透镜,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放大;投影仪;靠近。
    (1)根据物距与像距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的性质;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物距大于像距),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②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物距等于像距),应用:求焦距;
    ③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物距小于像距),应用:投影仪、幻灯机;
    ④u=f,平行光束,不成像,应用:制作平行光源;
    ⑤u
    77.【答案】量角器  将纸板F沿ON向后折(向前折),看其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析】解:(1)因为实验时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需要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所以必须有量角器;
    (2)将纸板F沿ON向后折(向前折),看其上是否有反射光线,转动后,若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在同一平面内;
    (3)使光束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
    (4)已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90°,由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等于12×90°=45°,所以先做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然后再过入射点作这个角平分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为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
    故答案为:(1)量角器;(2)将纸板F沿ON向后折(向前折),看其上是否有反射光线;(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见上图。

    (1)验证光的反射定律,需要用到光源、平面镜、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
    (2)要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可以通过让纸板B不与纸板A在同一平面上来研究;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
    (4)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是法线的位置,再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所在的位置。
    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实验的有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应对能力,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78.【答案】OC
    【解析】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入射角AON等于45°,所以反射角也等于45°,已知∠NOC=45°,则反射角是∠NOC,所以反射光线将沿OC射出。
    故答案为:OC。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据此结合图片进行分析。
    本题的设计在于考查考生是否掌握了光的反射定律,尤其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个知识点,题目考查方法灵活,引导我们今后在教学中进一步关注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运用和落实。
    79.【答案】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不能
    【解析】解:(1)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故能判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如果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A蜡烛所成的像可能偏高或偏低,这样B蜡烛与A蜡烛的像就无法重合了。
    (3)本实验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测量两点到镜面的距离,可得出的结论是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故答案为:(1)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2)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3)不能。
    (1)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故能判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的原因;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玻璃板和水平面不垂直。
    (2)从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角度分析即可。
    (3)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而实像能够成在光屏上。
    对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只要掌握扎实,牢记相关的知识,答案不难得出。此题引入了“归纳法”,“等效替代法”,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应该有所了解,并学会使用。
    80.【答案】垂直  大小  不能  不变  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解:
    (1)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和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玻璃板应该垂直放置;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两棋子的规格是完全相同的,目的是通过比较看出像与物大小的关系;
    (2)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
    (3)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所以将玻璃板绕底边向棋子B一侧翻转90°,则在此过程中,棋子A的像大小变化情况是不变。将玻璃板绕底边向棋子B一侧翻转90°,则在此过程中,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棋子A顶端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变小。
    故答案为:(1)垂直;大小;(2)不能;(3)不变;先变大后变小。
    (1)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另一支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
    在此实验中,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利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用相同的棋子进行比较,来获得物像大小关系;
    (2)要掌握虚像的概念,知道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不能在光屏上承接。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解答此题。
    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眼睛应在棋子这一侧观察,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等都是实验中需要特别注意和强调的地方。只要熟练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很容易。
    81.【答案】平面镜  蜡烛A的像
    【解析】解:
    (1)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2)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光线的真实到达,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放上不透明的白板,从蜡烛A侧观察,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
    (3)光线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线由玻璃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两个界面上过折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如图:

    故答案为:(1)平面镜;(2)蜡烛A的像;(3)如上图。
    (1)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2)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3)要作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必须知道光线经过玻璃砖发生两次折射,一次由空气进入玻璃,第二次由玻璃进入空气。
    此类题目在近几年中考中频繁出现,备受出题人青睐,其实解答此类题目往往有规律可循,牢记并紧扣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比较容易的进行解答。
    82.【答案】2mm厚的透明玻璃板  10  A  不变
    【解析】解:(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故选2mm厚的透明玻璃板。
    (2)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点燃后放在玻璃板前10cm处,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且与玻璃板相距也是10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A蜡烛所在这一侧;
    (4)平面成像与成像物体大小相等,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的大小不变,则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1)2mm厚的透明玻璃板;(2)10;(3)A;(4)不变。
    (1)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不重合的像,干扰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
    (3)实验时,应透过玻璃板来观察物体所成的虚像;
    (4)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
    掌握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各器材选择和操作的目的,例如为什么选择薄透明玻璃板、为什么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玻璃板为什么要竖直放置、刻度尺的作用等。
    83.【答案】薄  位置  相同  不点燃  等于  远离  不变  虚
    【解析】解:
    (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
    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验中应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
    (2)如果点燃玻璃板后方的蜡烛B,平面镜则因为光太亮而几乎无法分清镜中的烛焰是像的烛焰还是对面B的烛焰,难以确定像的位置,从而对实验造成影响,所以实验过程中蜡烛B不需要点燃;
    (3)标记蜡烛A、B的位置,通过测量可知,B到镜面的距离等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
    (4)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若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则像将远离玻璃板移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靠近平面镜,像也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由于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故答案为:(1)薄;位置;相同;(2)不点燃;(3)等于;(4)远离;不变;(5)虚。
    (1)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本实验的目的是确定像的位置,而若是点燃后方蜡烛则无法分辨像与后方蜡烛的真实火焰,影响实验效果;
    (3)(4)(5)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动手操作实验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提高实验能力。
    84.【答案】黑暗  等于
    【解析】解:
    (1)点燃蜡烛,烛焰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对比度较小,成像不太清晰;烛焰在黑暗环境中,烛焰和黑暗环境的对比度大,成像更清晰。
    (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知,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小英在坐标纸上的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经过分析可知: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故答案为:(1)黑暗;(2)等于。
    (1)成像的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成像越清晰。
    (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知,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同时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85.【答案】解:先过入射点O作出法线;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所以反射角为90°-60°=30°;由反射定律知,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由此作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30°.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此题主要考查了反射光路的画法,关键是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注意法线要画成虚线。
    86.【答案】解:过地膜面作出其中一个苹果的对称点A',即为苹果A在地膜中的像,连接A'与太阳上的某一点P,与地膜面的交点O为入射点,连接PO得到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
    如下图所示:

    【解析】为了使一束太阳光经银色地膜反射至苹果,则可以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完成光路图;由物与像关于地膜对称,作出苹果的像点后,连接像点与太阳,与地膜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图。
    此题考查了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注意不能随意作出一束太阳光,否则经银色地膜反射后不一定照射到苹果。
    87.【答案】
    【解析】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88.【答案】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F;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解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89.【答案】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作出点光源S的对称点S',即为S的像,由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过像点S',连接PS',其与水面的交点就是入射点O.则SO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OQ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先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确定入射点,在此基础上即可确定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
    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以及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在光路图中,注意实线虚线要分清,一般情况下只有实际光线画成实线,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法线都要画虚线表示。
    90.【答案】3.0  缩小
    【解析】解:①由图可知,光线a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焦点,光心O到这一点的距离为焦距,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3.0 cm。
    ②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据此画出光线b经光心后的光线,如图所示:

    ③由图知,物距u=8.0cm,大于2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物体MN经凸透镜成的像相对于物是缩小的;
    ④因光线a的入射点和光心的距离不变(等于MN),且凸透镜的焦距不变,所以两次光线a的折射光线应平行,作出光线a经凸透镜后的光线经过K点的光路图,如图所示,所以应将凸透镜水平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①3.0;②见上图;③缩小;④水平向左。
    ①凸透镜有一个重要的光学性质,就是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个点称之为焦点,它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②光线b经凸透镜的光心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③凸透镜成像规律之一: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④要使光线a经凸透镜后的光线经过K点,先作出其光路图然后即可知凸透镜移动方向。
    认识凸透镜、学习凸透镜的光学性质,必须从认识它的基本概念入手,包括焦点、焦距、光心、主光轴等。
    91.【答案】等于  同一平面内  可逆  漫反射
    【解析】解:(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实验过程中,将纸板向前或向后折,是为了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ON在同一平面内;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在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A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故答案为:(1)等于;(2)同一平面内;(3)可逆;(4)漫反射。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若沿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则反射光线沿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
    (4)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而进入我们的眼里。
    此题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时考查了光路的可逆性。
    92.【答案】垂直  顺  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C  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解析】解:
    (1)白色纸板ACDB应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这样反射光线才可以在硬纸板上呈现;
    如图甲,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则反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即反射光线将会顺时针转动;
    (2)因为一次实验具有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应改变入射角的度数进行多次实验。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而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所在的平面也垂直于平面镜,所以可知反射光束在纸板前方,故应选C。
    (5)因为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小明和小刚都能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是做不到的。
    故答案为:(1)垂直;顺;(2)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C;(5)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1)实验中应将硬纸板垂直置于平面镜上;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关系进行分析;
    (2)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应多做几次试验,然后才可以得出结论;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根据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分析;
    (5)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实验题是中考中必不可少的题目,要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93.【答案】需要  甲  C  丁
    【解析】解:(1)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所以需要点燃蜡烛后再调节实验器材高度。
    (2)凸透镜成实像时,甲图,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乙图,物距小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甲图,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u>2f,2f>v>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50cm-20cm=30cm,30cm>2f,
    v=65cm-50cm=15cm,2f>15cm>f,
    解得,15cm>f>7.5cm     ①
    乙图,2f>u>f,v>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50cm-32cm=18cm,2f>18cm>f,
    v=73cm-50cm=23cm,23cm>2f,
    解得,11.5cm>f>9cm     ②
    由①②得,11.5cm>f>9cm,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故选C。
    (4)丙图,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需要凹透镜矫正。
    丁图,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需要凸透镜矫正。
    在图乙中将一镜片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说明所放的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矫正远视眼的凸透镜,故选丁图。
    故答案为:(1)需要;(2)甲;(3)C;(4)丁。
    (1)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2)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进行判断成像情况。
    (3)根据甲乙两种成像情况时的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解不等式,确定凸透镜的焦距。
    (4)近视眼是晶状体变厚,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变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用凸透镜矫正。
    本题对于凸透镜成像知识点考查很全面,考查了根据物距和像距判断成像情况,根据成像时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像距和焦距的关系确定凸透镜的焦距,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综合性很强。
    94.【答案】同一高度处  75.0  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不断缩短,向下移动  向上  C  A  近视
    【解析】解:(1)实验前的规范操作是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中央;
    凸透镜焦距f=12.5cm,当物距等于25.0cm时,像距也等于25.0cm,小明把蜡烛和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刻度线处,把光屏移到光具座的75.0cm刻度线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承接到等大、清晰的像。经验证,凸透镜的焦距准确。
    (2)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不断缩短,向下移动,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可向上移动光屏;
    (3)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点对应的刻度线处,在C点能够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最大的烛焰的像;
    在A点所成像的性质与眼睛的相同,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工作的;
    (4)当该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时,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眼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是凹透镜,由此可知该眼镜片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处;75.0;(2)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不断缩短,向下移动;向上;(3)C;A;(4)近视。
    (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根据物距等于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特点得出凸透镜的焦距;
    (2)凸透镜成的实像是倒立的,像与物体的变化方向恰好相反;
    (3)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 (4)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 95.【答案】来回移动光屏  蜡烛或光屏  发散  视网膜
    【解析】解:(1)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需要来回移动光屏,知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2)由于蜡烛的燃烧,烛焰的高度逐渐降低,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要使像继续成在光屏中央,可以使;蜡烛向上移动、或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
    (3)小明摘下眼镜放到凸透镜前,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拿走眼镜,需将光屏向凸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这表明放上该眼镜时,像推迟会聚,即该眼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此实验中,光屏是接收像的,相当于人眼睛构造中的视网膜。
    故答案为:(1)来回移动光屏;(2)蜡烛或光屏;(3)发散;视网膜。
    (1)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2)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判断光屏或蜡烛或凸透镜的移动情况;
    (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的特点,要熟记规律,特别注意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96.【答案】A  远视眼  C
    【解析】解:
    (1)甲图中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为近视眼的成像图;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为远视眼的成像图,故A正确;
    (2)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所以戴上凸透镜制成的眼镜后,能使光线提前会聚,则可以矫正远视眼;
    (3)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所成的像是虚像;当物距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以成虚像,故C正确。
    故答案为:(1)A;(2)远视眼;(3)C。
    (1)(2)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径太长,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前方,造成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的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
    远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径太短,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后方,造成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远视眼的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
    (3)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以成虚像。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97.【答案】60cm~70cm  等大  靠近  1
    【解析】解:(1)凸透镜的焦距:f=10cm,如图,物距:u=50cm-10cm=40cm,u>2f,f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放在30cm刻度线处,物距u=50cm-30cm=20cm,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凸透镜成像时,f (4)康康移动蜡烛使它从零刻度线处逐渐靠近凸透镜,会依次经过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 (5)如图,光线过焦点,经凸透镜折射后跟主光轴平行。

    故答案为:(1)60cm~70cm;(2)等大;(3)靠近;(4)1;(5)如上图。
    (1)凸透镜成像时,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 (2)凸透镜成像时,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凸透镜成像时,f (4)探究凸透镜成像时,撤去光屏,眼睛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可以看到实像,也可以看到虚像。
    (5)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跟主光轴平行。利用这条特殊光线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及应用、特殊光线,这些都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98.【答案】同一高度  照相机  左  远视眼
    【解析】解:(1)折射光线是蜡烛火焰发出照射到凸透镜上发生折射形成的,所以连接烛焰与入射点即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3)有图片可知,成清晰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该原理工作的;
    (4)当改用焦距为5cm的透镜继续实验,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则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将靠近透镜移动,即向左移动;
    (5)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1)

    (2)同一高度;(3)照相机;(4)左;(5)远视眼。
    (1)凸透镜成像的实质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发生折射现象;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3)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②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③u (4)凸透镜的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
    (5)远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
    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化,像距变化,像变化,这一规律经常用到,一定要熟练掌握。
    99.【答案】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左  小  沿垂直于光具座方向吹动烛焰,观察光屏上像的晃动方向是否与烛焰的晃动方向相反
    【解析】解:
    (1)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物距变大,则像距减小、像变小,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调节,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变小些;
    (3)沿垂直于光具座方向吹动烛焰,观察光屏上像的晃动方向是否与烛焰的晃动方向相反。
    故答案为:(1)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左;小;(3)沿垂直于光具座方向吹动烛焰,观察光屏上像的晃动方向是否与烛焰的晃动方向相反。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光具座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心;
    (2)凸透镜成实像水,物距变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3)凸透镜成实像时,上下颠倒,左右也是相反的,可以使烛焰左右晃动,观察像的晃动方向。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做到灵活应用。
    100.【答案】暗  照相机  下  零刻度处  左  右  32  38.2  1.2×103
    【解析】解:实验一:(1)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发光,环境越暗,对比度越大,蜡烛成像越清晰。
    (2)如图,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3)把蜡烛稍稍竖直上移,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所以像会向下移动。
    实验一:(1)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成像物体和环境对比度越大,物体越亮,成像越清晰。
    (2)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性质,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3)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进行判断。
    101.【答案】都变大  左
    【解析】解:(1)由图甲、乙、丙所示现象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将焦距为f1的凸透镜换为焦距为f的凸透镜,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强,蜡烛火焰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提前会聚成像,使像距变小,要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1)都变大;(2)左。
    (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2)凸透镜焦距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凸透镜焦距越小,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越强。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解答这类题目除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外,还要能根据现象分析规律和特点。
    102.【答案】30.0  C  照相机  凹透镜
    【解析】解:(1)如图,凸透镜的焦距f=10cm,物距大于像距,u=30.0cm,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烛焰的像应为图乙中的C,应用于照相机。
    (2)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只将光屏向右移动又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说明物距不变,像距增大了,也就是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这只透镜是凹透镜;
    故答案为:(1)30.0;C;照相机;(2)凹透镜。
    (1)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2)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只将光屏向右移动又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说明物距不变,像距增大了,据此分析另一透镜的类别。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理解和掌握,常见题目。
    103.【答案】10.0  同一高度  倒立、缩小的实像  远离  左
    【解析】解:(1)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处,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60.0cm-50.0cm=10.0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2)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3)①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根据表中序号为1的数据可知,40cm>2f,2f>13cm>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光屏上仍然得到清晰的像说明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所以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光屏应向远离凸透镜的位置移动。
    ③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体处于一倍焦距之内时,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而且物像在同一侧,因此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凸透镜的右侧(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去观察,看到的像在透镜的左侧。
    故答案为:(1)10.0;(2)同一高度;(3)①倒立、缩小的实像;②远离;③左。
    (1)焦距是指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可把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到焦点上,根据图读出便可;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
    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3)①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进行判断:
    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 ②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③物体处于一倍焦距之内时,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而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此时物像在同一侧。
    本题考查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光学常见实验的考查。
    104.【答案】倒立 右 上
    【解析】
    [1]由图知,物距为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此时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应大于,故需将光屏向右移动。
    [3]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蜡烛变短了,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会向上移。
    105.【答案】UVC  普通玻璃  石英玻璃
    【解析】解:
    (1)由图1可知,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属于UVC波段;
    (2)我们需要通过柜门透明部分观察柜内食物加热情况,不能让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通过柜门透明部分,柜门透明部分需要选用普通玻璃;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需要通过透明灯管传到食物,透明灯管需要需要石英玻璃。
    故答案为:(1)UVC;(2)普通玻璃;石英玻璃。
    (1)知道紫外线的波长,由图1得出属于哪个波段;
    (2)由题知,UVC能通过石英玻璃,普通玻璃可有效阻碍UVC的传播。而我们需要通过柜门透明部分观察柜内食物加热情况,不能让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通过;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需要通过透明灯管传到食物,据此选择选用的材料。
    本题为信息给予题,认真阅读题目、从中获取有用信息是关键。


    相关试卷

    【备考2023】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4.光现象( 含解析): 这是一份【备考2023】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4.光现象( 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光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光现象——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专项汇编: 这是一份(4)光现象——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专项汇编,共7页。

    2022年中考物理:光现象实验探究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光现象实验探究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项4.《光现象》练习题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